黑罗永浩职业生涯最后一黑
本文没什么干货,纯打算黑罗永浩及其粉丝。预计罗黑职业生涯最后主动一黑,请诸位看官多根据立场少根据客观而点赞或反对。
为什么是最后一黑?因为罗永浩和锤子已经掉到了让本人不屑一黑,连恶感也丧失殆尽的地步了。
为什么是最后主动一黑?因为保不齐今后可能在哪儿看见骂他的随手点个赞转发一下,就像骂骂国足一样,纯粹是个乐子。
以下正文。
现在的基本事实:
1. 锤子天猫预定量造假;
2. 其他国产手机天猫预定量也造假,而且幅度更大;
3. 昨天晚上逗完狗睡觉前顺手看了眼罗永浩微博,发现其发布会置顶微博下前几条微博的评论里,4. 有很多热门评论都是关于天猫预定量造假的事儿的;
5. 今天点进去在看,关于锤子天猫预定的事儿的评论几乎都没了;
6. 到现在为止两天了,罗永浩本人仍然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回应,而锤子科技在其贴吧中的回复、天猫官方的回复已经被围观群众嘲笑好几轮了。
基于事实的合理推断:
1. 罗永浩知道天猫预定量造假的事儿,无论是友商的还是锤子的;
2. 以罗永浩的性格,造假应该不是主动而为之,而是被迫,避免自己的预定量在明面上被友商落下太多;
3. 他这么个人被逼着作假,说明“销量”之于锤子而言,是绝对的高压线。
下面是一些分析。
老罗这个人被很多人讨厌,不代表其身上没有表现出一些值得学习的东西——尽管可能仅仅是“表现出”,也不一定要从屎中挑金针菇地跟他学这些——比方说对于很多东西的偏执,比方说在一些地方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以他转型后对于日本的推崇(老罗在新东方时期反日),对于国人劣根性的痛批,以及对于版权的重视等事情来看,“造假”是绝对突破其道德底线的事情。而以其对于产品事无巨细的把控来看,无论是天猫程序猿还是锤子的销售,不敢也不可能对于预定量如此重要的商业数据擅自做主。
若是老罗对于锤子的销售量有一点自信,以他对于友商的苛刻程度,当他被告知“我们需要在预定量上做些手脚不然就被其他家秒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什么?是“我要写篇长微博痛斥国内手机行业的浮夸泡沫黑暗面,然后咱的预定量就干干净净原原本本地展现”,还是“妈蛋好想骂他们这群孙子一顿啊不过自己真实数字太寒颤了哎他们说乘以三别人都乘9乘十几算了算了乘三吧”?
要知道,跑分这事都能让罗永浩让手下工程师专门去劣化以做姿态攻讦友商,预定量全行业作假这种事情但凡他能有一点立场,能不拿吐沫星子把小米魅族啥的喷个狗血淋头?如此特立独行的逼都不装了,说明什么?
说明锤子,卖得真的,太差了。
PS1:
针对目前网络上一些说法的吐槽:“别人也作假,锤子乘的系数少。”
很多时候舆论批评或骂国内的一种现象,往往会有一群人群起:国外也如何blahblah……有人说这是比烂——而比烂是不对的。个人觉得,比烂的逻辑也分两种:
“大家都烂,谁也别笑话谁”——而明明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而不做;
“这是人类的普遍问题,谁都没法解决”——问题确实超出了人类现阶段或当时条件下的能力。
不往远扯,回到这个话题本身:
手机的预定量,能不能不做假?换句话说,不做假会不会死?
作为一个观察者,我的看法是不会。你看iPhone就不做假嘛。(如果有手机业内人士求指教)
如果一个几乎完全由市场自身决定、自由竞争,国家几乎不插足、不垄断,这样的一个在自由主义者眼中近乎完美的自由市场下,全行业需要心照不宣地联合起来作假,哪怕是这个市场中最后来、最颠覆、最狂妄的反叛分子都不得不对这个潜规则低头,
那么问题来了:你这个号称要在中国站着干干净净地挣钱的后来者,干嘛要来到这个行业?
(其实个人特别关心这次为老罗洗地的,之后再如何面对统计局的报表和官媒吹的牛逼。)
如果要赚钱,别装逼;
如果要装逼,请装到底。
现在这样,钱没挣到还挨骂,牛博、老罗英语虽然钱没赚到但好歹有些Bigger,做个锤子,没想一回手把自己攒的家底还砸烂了,接着砸冰箱都比这强。
装满逼者半九十,脱到一半开始捂着内裤指着周围脱光了的人骂她们Bitch,能不能有点敬业精神啊?
PS2:关于“工匠”。
记得七年前,大学里面第一堂课,化工界的“泰斗”(至少头发看起来像)李清彪(这里放上他的百科李清彪_百度百科)说了两句让我始终铭记于心的话:
如果你发现了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在其原料中的存在只有千分之零点零一(五个零),你会怎么做。(这句话我都身实践了——最开始她对我的喜欢估计比五个零还少,后来成功提纯,虽然后来产品存放出了事故……)
而工业与工匠,在这一点上,是本质对立的:工业的基础,是规模化。知道有用的东西在哪、存在多少、以什么方式存在(合成、生产)这些问题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把这个东西大规模、低成本地产出。造手机也是这样,极致不难,就像在实验室里可以把硅做到理论极限浓度一样;难的是在市场决定的成本条件下,打造符合目标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而不是单纯地纠结手机的材质、屏幕工艺、感光元件等硬件,也不单纯是把手机系统做得多么精美。工匠可以长时间地雕琢一件产品,大师可能数年乃至毕生精力都耗费在一件上面——可作为消费品的手机不行。做的又不是要进博物馆的艺术品,产能上不来,手机本身设计问题、工艺问题和供应链问题必然至少有一个。
所以,且不说罗永浩拿工匠说事怎样,做手机这件事本身,就是对于工匠精神的侮辱。工匠可以对成本妥协,因为总要活下去;但一件是一件的钱,大规模扩大生产必然要借助流产线,代价就是精度的下降和次品的诞生。对于出自手里每一个物件都要负责的工匠,能容忍锤子手机的次品率?
所以如果问关于锤子作为一款手机本身,它在我这里能得到75分,私以为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但问锤子这个产品,不及格。WOW再好,每100分钟掉线三分钟你玩吗?一分钟2块你玩吗?
PS3:
其实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对于一般厂商而言拉着天猫一起,赔个礼道个歉,先痛斥一下大环境,再表达一下自己悔过之意。好歹是亡羊补牢,再说大家都这样,谁也不会太多为难你。
可你是老罗啊,是从职业生涯出道之日起就喷遍一切的老罗啊。这做人得做到什么地步能把自己回江东的退路都堵死……什么叫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就这次这事儿小米魅族拿出点公关和媒介资源出来,自伤300杀敌一千,人家现在家大业大了好歹经得起风波,Bigger破灭的锤子还不是分分钟被灭成渣。
偏执、狂妄、细节控、有理想梦想乃至妄想……这些老罗身上的性格元素都有或好或坏的多种角度去审视。而这些,或多或少地在我自己身上也有存在——不然当年也不会喜欢并关注他——落井下石之余,还是要自况的。
虽说一直在开玩笑,说人生一大动力就是当年吹过的牛逼,可交浅言深、学浅言深,不像九浅一深(指广泛浅浅涉猎而在少数领域深深钻研),还是要着力避免的。我始终觉得,罗永浩如遇明主,早得其指点,终承其哲学,辅以其性格中的诸多闪光点,从分管一个小部门、负责一个具体项目做起,是有机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狠劲与偏执,要对事,而不是言语对人上。
黑到这儿对于罗永浩基本上想黑的算是都黑完了。他的在我心里的墓碑就在中二与大二的十字路口旁,提醒着即将远行的我,永远不要变成他那样的人。这篇算是给东北老乡上柱香,聊表谢意。
- 完 -
为什么是最后一黑?因为罗永浩和锤子已经掉到了让本人不屑一黑,连恶感也丧失殆尽的地步了。
为什么是最后主动一黑?因为保不齐今后可能在哪儿看见骂他的随手点个赞转发一下,就像骂骂国足一样,纯粹是个乐子。
以下正文。
现在的基本事实:
1. 锤子天猫预定量造假;
2. 其他国产手机天猫预定量也造假,而且幅度更大;
3. 昨天晚上逗完狗睡觉前顺手看了眼罗永浩微博,发现其发布会置顶微博下前几条微博的评论里,4. 有很多热门评论都是关于天猫预定量造假的事儿的;
5. 今天点进去在看,关于锤子天猫预定的事儿的评论几乎都没了;
6. 到现在为止两天了,罗永浩本人仍然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回应,而锤子科技在其贴吧中的回复、天猫官方的回复已经被围观群众嘲笑好几轮了。
基于事实的合理推断:
1. 罗永浩知道天猫预定量造假的事儿,无论是友商的还是锤子的;
2. 以罗永浩的性格,造假应该不是主动而为之,而是被迫,避免自己的预定量在明面上被友商落下太多;
3. 他这么个人被逼着作假,说明“销量”之于锤子而言,是绝对的高压线。
下面是一些分析。
老罗这个人被很多人讨厌,不代表其身上没有表现出一些值得学习的东西——尽管可能仅仅是“表现出”,也不一定要从屎中挑金针菇地跟他学这些——比方说对于很多东西的偏执,比方说在一些地方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以他转型后对于日本的推崇(老罗在新东方时期反日),对于国人劣根性的痛批,以及对于版权的重视等事情来看,“造假”是绝对突破其道德底线的事情。而以其对于产品事无巨细的把控来看,无论是天猫程序猿还是锤子的销售,不敢也不可能对于预定量如此重要的商业数据擅自做主。
若是老罗对于锤子的销售量有一点自信,以他对于友商的苛刻程度,当他被告知“我们需要在预定量上做些手脚不然就被其他家秒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什么?是“我要写篇长微博痛斥国内手机行业的浮夸泡沫黑暗面,然后咱的预定量就干干净净原原本本地展现”,还是“妈蛋好想骂他们这群孙子一顿啊不过自己真实数字太寒颤了哎他们说乘以三别人都乘9乘十几算了算了乘三吧”?
要知道,跑分这事都能让罗永浩让手下工程师专门去劣化以做姿态攻讦友商,预定量全行业作假这种事情但凡他能有一点立场,能不拿吐沫星子把小米魅族啥的喷个狗血淋头?如此特立独行的逼都不装了,说明什么?
说明锤子,卖得真的,太差了。
PS1:
针对目前网络上一些说法的吐槽:“别人也作假,锤子乘的系数少。”
很多时候舆论批评或骂国内的一种现象,往往会有一群人群起:国外也如何blahblah……有人说这是比烂——而比烂是不对的。个人觉得,比烂的逻辑也分两种:
“大家都烂,谁也别笑话谁”——而明明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而不做;
“这是人类的普遍问题,谁都没法解决”——问题确实超出了人类现阶段或当时条件下的能力。
不往远扯,回到这个话题本身:
手机的预定量,能不能不做假?换句话说,不做假会不会死?
作为一个观察者,我的看法是不会。你看iPhone就不做假嘛。(如果有手机业内人士求指教)
如果一个几乎完全由市场自身决定、自由竞争,国家几乎不插足、不垄断,这样的一个在自由主义者眼中近乎完美的自由市场下,全行业需要心照不宣地联合起来作假,哪怕是这个市场中最后来、最颠覆、最狂妄的反叛分子都不得不对这个潜规则低头,
那么问题来了:你这个号称要在中国站着干干净净地挣钱的后来者,干嘛要来到这个行业?
(其实个人特别关心这次为老罗洗地的,之后再如何面对统计局的报表和官媒吹的牛逼。)
如果要赚钱,别装逼;
如果要装逼,请装到底。
现在这样,钱没挣到还挨骂,牛博、老罗英语虽然钱没赚到但好歹有些Bigger,做个锤子,没想一回手把自己攒的家底还砸烂了,接着砸冰箱都比这强。
装满逼者半九十,脱到一半开始捂着内裤指着周围脱光了的人骂她们Bitch,能不能有点敬业精神啊?
PS2:关于“工匠”。
记得七年前,大学里面第一堂课,化工界的“泰斗”(至少头发看起来像)李清彪(这里放上他的百科李清彪_百度百科)说了两句让我始终铭记于心的话:
如果你发现了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在其原料中的存在只有千分之零点零一(五个零),你会怎么做。(这句话我都身实践了——最开始她对我的喜欢估计比五个零还少,后来成功提纯,虽然后来产品存放出了事故……)
而工业与工匠,在这一点上,是本质对立的:工业的基础,是规模化。知道有用的东西在哪、存在多少、以什么方式存在(合成、生产)这些问题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把这个东西大规模、低成本地产出。造手机也是这样,极致不难,就像在实验室里可以把硅做到理论极限浓度一样;难的是在市场决定的成本条件下,打造符合目标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而不是单纯地纠结手机的材质、屏幕工艺、感光元件等硬件,也不单纯是把手机系统做得多么精美。工匠可以长时间地雕琢一件产品,大师可能数年乃至毕生精力都耗费在一件上面——可作为消费品的手机不行。做的又不是要进博物馆的艺术品,产能上不来,手机本身设计问题、工艺问题和供应链问题必然至少有一个。
所以,且不说罗永浩拿工匠说事怎样,做手机这件事本身,就是对于工匠精神的侮辱。工匠可以对成本妥协,因为总要活下去;但一件是一件的钱,大规模扩大生产必然要借助流产线,代价就是精度的下降和次品的诞生。对于出自手里每一个物件都要负责的工匠,能容忍锤子手机的次品率?
所以如果问关于锤子作为一款手机本身,它在我这里能得到75分,私以为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但问锤子这个产品,不及格。WOW再好,每100分钟掉线三分钟你玩吗?一分钟2块你玩吗?
PS3:
其实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对于一般厂商而言拉着天猫一起,赔个礼道个歉,先痛斥一下大环境,再表达一下自己悔过之意。好歹是亡羊补牢,再说大家都这样,谁也不会太多为难你。
可你是老罗啊,是从职业生涯出道之日起就喷遍一切的老罗啊。这做人得做到什么地步能把自己回江东的退路都堵死……什么叫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就这次这事儿小米魅族拿出点公关和媒介资源出来,自伤300杀敌一千,人家现在家大业大了好歹经得起风波,Bigger破灭的锤子还不是分分钟被灭成渣。
偏执、狂妄、细节控、有理想梦想乃至妄想……这些老罗身上的性格元素都有或好或坏的多种角度去审视。而这些,或多或少地在我自己身上也有存在——不然当年也不会喜欢并关注他——落井下石之余,还是要自况的。
虽说一直在开玩笑,说人生一大动力就是当年吹过的牛逼,可交浅言深、学浅言深,不像九浅一深(指广泛浅浅涉猎而在少数领域深深钻研),还是要着力避免的。我始终觉得,罗永浩如遇明主,早得其指点,终承其哲学,辅以其性格中的诸多闪光点,从分管一个小部门、负责一个具体项目做起,是有机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狠劲与偏执,要对事,而不是言语对人上。
黑到这儿对于罗永浩基本上想黑的算是都黑完了。他的在我心里的墓碑就在中二与大二的十字路口旁,提醒着即将远行的我,永远不要变成他那样的人。这篇算是给东北老乡上柱香,聊表谢意。
- 完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