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井树观影团·黄金时代
![]() |
时间:2014年9月30日
地点:星美影城上海正大广场店
放映影片:《黄金时代》
主持:藤井树小姐
嘉宾:李蕾
拍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这件事情,在导演许鞍华的心中,酝酿了20多年。2014年,这个念想终于成真,时长178分钟的电影《黄金时代》在国庆节这天正式和观众见面。《黄金时代》以萧红稍纵即逝如昙花般绽放的人生和才情为切入点,描摹了一幅壮阔的民国文人群像。鲁迅、萧红、萧军、丁玲、梅志、白朗、聂绀弩、舒群、罗烽、蒋锡金、胡风,每一个人的生平都可以拍成影像影响后人,唯独萧红的故事最令人唏嘘又难忘。
2014年9月30日,《黄金时代》正式公映的前一晚,藤井树小姐以及著名主持人、作家李蕾小姐和130多位观影团团友共同观看了本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萧红本人感性又矛盾的处世态度引发了现场精彩讨论。
早在媒体及影评人看片阶段,《黄金时代》采用“对镜直白”的叙事方式已经引起了业内大讨论。有人认为它是划时代的作品,是“最近几年贱片做底子的中国电影银幕上透出来的一束亮光”(by编剧、导演宋方金);也有人认为它太强调形式,完全没有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看完后留下的只有碎片,没有线索。但不得不说,许鞍华和李樯采用的“对镜独白”的方式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它犹如一篇严谨的史学论文,有作者本人的观点,也有旁人的佐证或注释。区别于其他媒体人的观点,藤井树小姐和李蕾小姐认为这种叙事方式不能简单定性为好或坏,对观众而言,是适应和不适应的差异。树小姐觉得这是一部骄傲到骨子里的电影,很佩服导演和编剧,他们甘愿躲到镜头之外,放弃了以往强烈的表达意愿,单纯以影像去呈现书面的文字,只一心想把萧红短暂而令人唏嘘的一生完整、真实的展现出来。但导演和编剧似乎高看了观众的文学基础,碎片式的解读影响了故事的完整性。李蕾小姐也超爱这两位创作者,直言很喜欢这么龟毛的编剧和这么文艺的导演,他们是可爱的偏执狂。当然,李蕾认为这更像一部话剧,而非电影。演员没有和观众对话,也没有和其他演员对话,每个人都在大段大段独白。这种碎片式的独白如黄金般珍贵,印证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
谈及萧红本人,喜爱萧红也喜爱萧红作品的李蕾老师认为,影片并没有完全描绘出真实的萧红。了解东北女人、了解哈尔滨女人的她认为哈尔滨女人是特别现实但又把现实表现的很柔软的一个群体,她们特别具有生活的智慧。而汤唯饰演的萧红,太美太漂亮,她完美展现了萧红的才华和魅力,却没有展现出身为女性的生活智慧。
而真正的萧红肯定是特别容易让人产生怜爱和珍惜的人,所以才会在她身怀六甲时,其他男人还会奋不顾身的爱上她。树小姐则十分坚决的认为萧红没有母性,家有可爱baby的她完全不能接受萧红将孩子送人,甚至怀疑第二个孩子是被萧红杀死的。当然,两次生产都没有得到好好照顾,也让萧红的身体迅速垮了下来。一代文学奇才英年早逝,令人叹惜。李蕾小姐则用“情深不寿”解释了萧红的早逝,萧红一生追求的无非是有个温暖家能让她安静的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但她始终未能如愿。萧红深爱着萧军,但一个敏感,一个霸权,相爱的同时也在相互折磨。睿智的李蕾小姐用“命好就是王菲,命不好就是萧红”来形容萧红,堪称观影团年度佳句,引起了现场130位观影团团友的共鸣和支持。
关于许鞍华导演为什么心心念念拍萧红,李蕾小姐用“萧红和别人不一样”来回答。在那个文人都喜爱宏大叙事去批评社会现实、鼓励普通民众参战的年代,萧红是唯一我手写我心的作家,她更纯粹,完全不被社会和时代影响,她的作品原型多为自己,素材取自家乡,有着敏锐纤细的艺术感染力,对苦难和孤独的描绘总能直达内心。别人的作品可能随着时代的更迭渐渐被人遗忘,但萧红的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穿越时代。
看完《黄金时代》,很多团友都表示希望更多的了解萧红,了解她的作品,正好随了许鞍华导演的心愿,因为她拍这部片子更多的是想给不了解萧红的观众看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电影本身的成功,观看完还会让观众细细咂摸、回味的影片不正是中国电影所亟需的吗?最后,真心希望《黄金时代》票房大卖,期盼国产电影市场能有更多勇者出现,更多创新性的作品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