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通过读书,构建专业交易者的知识体系(一)
按:这个书单呢,可不是什么公司副总裁推荐的,那么平庸。相传,它是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教授比尔·巴菲特留在快捷酒店枕头底下的一张书单。之后,净空和尚在这家快捷酒店开房时,碰巧也住在了同一个房间,姚晨发现了这张珍贵的书单。马云去找净空喝茶,净空将“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的十五句话”写在这张书单的背面,送给了马云。接受白岩松的采访时,马云不慎将纸条丢在了演播室的桌子底下,被同去的莫言捡到。在山东老乡会上,莫言用这书单条给饭店打了白条。成龙后来去结账时,收回了这张纸条,被柴静看见。第二天早上,柴静拿到了这个书单……这个书单的作者比尔·巴菲特教授,是世界著名的进口挖掘机修理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六级木匠,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
【正文】
首先,定义标题中提到的“专业”的概念。本文中的“专业”,区别于——
-不管账户盈亏,管理费照收不误的基金经理,或收取佣金的经纪人;
-靠博取眼球谋生的,财经媒体的撰稿人;
-以集团利益为导向,供职于国家或企业,名号为“经济学家”的人。
本文中所说的“专业”是——
“仅”以交易,获取高收益。
下面两篇文章,是本文的背景,阐述了交易者所依赖的三个系统。书单将以这三个系统为框架,分别向大家推荐,对于不同层面的系统,有所助益的书。因此,强烈建议大家,在开始阅读正文之前,先看一下以下两篇文章:
交易者的三个系统
http://www.douban.com/note/275214538/
飘文花注:交易者的三个系统
http://www.douban.com/note/277486654/
好,现在我们假定,读到这里的豆友,都了解了“三个系统”是怎么回事,下面进入正文。
◆有助于构建人生系统的书
网上有很多关于交易的书单,里面有诸如《庄子》、《曾国藩家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类,看上去同交易打上好几杆子,也沾不上边的书。
如果我们不了解,狭义交易系统所依赖的人生系统,会觉得这个书单的作者,有些故弄玄虚。现在我们了解,作者的初衷是构建人生系统;虽然如此,要从《曾国藩家书》里,找出对交易有现实意义(可操作)的东西来,对很多交易者来说,还是有些小曲折。
哲学对于人生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的意义,广泛且深远。然而,大多数哲学的现实意义,源自于生活的积淀。当一个成功的交易者,侃侃而谈《春秋繁露》对于成功交易的意义时,闻着如坠五雾。这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积淀不同。
——下面的内容,是扩展阅读,可以略过不看——
举一个稍微夸张点儿的例子。我自己也是个读书、涉猎很杂的人。比如,大手印中的止观训练(没看错,就是你想的那个大手印),对于自己的影响很深,也间接以及部分直接的,影响了学习交易的历程。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写一本《藏密大手印炒股秘籍》。即使书中的内容,真的是倾情奉献,这种经历和积淀,过于小众。大手印对我自己具有的正面意义,相对于大多人来说,缺乏实践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手印创始人——帝洛巴的“六句建言”:
※
※ 1、放下过去所发生的。
※ 2、放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
※ 3、放下现在正在发生的。
※ 4、不要企图揣摩着什么。
※ 5、不要企图令任何事情发生。
※ 6、放松,就在当下,然后休息。
※
※ *帝洛巴,孟加拉人,生活在中国宋朝时期,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祖师。
※
※ 学习过系统化交易的豆友,是不是觉得“六句建言”中的内容,很亲切——
※
※ 1、忽略沉没成本。
※ 2、放弃预测。
※ 3、接受不可控制的客观现实。
※ 4、放弃探索受混沌支配的背后原因。
※ 5、放弃控制。
※ 6、守株待兔,坐等交易系统运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大手印有兴趣的豆友,可另行讨论。女豆友更可一对一贴身传授双修法门……
【正文】
读书呢,就像炖肉。各种调味料,一股脑扔进锅里。过一会儿,满锅飘香。这香味,源自于哪一种调味料呢?是所有调味料共同的贡献。
有的人喜欢酸味,就多放醋;有些人喜欢甜味,就多放糖;还有人喜欢中药味,就大把的往锅里扔八角、桂皮、黄芪什么的……不管有什么样的口味爱好,基本上都会放盐。
把其它不同的调味料,比做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生活积淀;把盐比做对大多数人具有现实意义的哲学。我们这个书单,推荐的就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书。
关于人生系统层面,我们推荐的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史蒂芬·柯维书系的第一本书。有一些书评把这本书归为励志书系;相比戴尔·卡耐基和拿破仑·希尔的书,史蒂芬·柯维的七个习惯理论:
1、没有负面的倾向。书中没有为了实现“好”的目的,鼓励使用负面的手段。比如欺骗,包括不伤害他人的欺骗、善意的欺骗和自欺。思想、行为、目标,保持了一致性。
2、强调内化,不假力于外。实践的成败,完全取决于自己,具有可控性。
3、有完整的理论,以及系统化的方法论,可操作性较强。
不像之乎者也的中国古代哲学,艰涩难懂的西方古典哲学,怪力乱神的宗教,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大都能准确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所表达的内容。
史蒂芬·柯维书系有很多书,有史蒂芬·柯维自己写的,也有打着他的招牌,其他人写的,良莠不齐。在后面的广义交易系统中,还会推荐书系中的其它几本。
下面是相对小众一些的书,对其中某个领域有兴趣的豆友,可以参考一下。对此没有兴趣的豆友,可以跳过这一段。这个书单本着简洁、高效的原则进行推荐,对大多数人而言,能够认真践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已经足够了。
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且能读文言文(不要读白话文和注解本)的豆友,可以读一下:
●四书
●荀子
●陆九渊集
●传习录
四书和《荀子》,可以了解一下儒家原初的思想。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学以致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少有的实践派。
诸子百家到陆王心学之间这一段,以及后世的新儒家,鱼龙混杂,可以忽略。
无论是否意识到,也无论是否承认,中国人的精神构架,基本上是儒家思想支撑起来的。所谓的西学东渐,也都是在儒家思想的大染缸中过了一遍,才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了解儒家,也就了解自己,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判断体系。
㈡对佛教有兴趣,且目前没有明确皈依某个宗派的豆友,可以读一读:
●金刚乘(藏密)
●小乘(南传上座部佛教)
这两方面的书。大乘佛教,我们常见的禅宗和净土宗,已经提前进入了佛陀所说的末法时代,可以直接忽略。
*禅宗代表人物:释永信。
净土宗代表人物:净空。不了解这个人的,可以查一下国家宗教局认定的邪教名单,以及陈晓旭的死因。
金刚乘和小乘佛教中,虽然也有佛痞败类;但金刚乘和小乘佛教本身,相比大乘佛教,更关注个人实修(实践)。
在这个书单中,推荐佛教方面的书,是为了构建一个普通人的人生系统。区别于底层信众,我们在阅读佛教相关的读物时,要注意——
用自己的常识,忽略不能理解的宗教仪轨,怪力乱神等内容。
对佛教做深入的了解会发现,中国的佛教,尤其是禅宗,正如上面所说,也是从儒家思想大染缸里,拎出来的产物。目前,佛教各宗派中,最近接原初佛教的宗派,是小乘佛教;最跑偏的,是禅宗。
如果不愿意让自己看起来神神叨叨的,或看到“如是我闻~!@#¥%……”就头晕,还有一个更亲民的渠道,了解佛教的实践精神——瑜伽。
先做一点知识普及。一般来说,瑜伽属于金刚乘的法门(方法论)。其代表经典《瑜伽师地论》,是玄奘法师(这个就不用注解了吧)西行取经的主要动因之一。不过,玄奘自己并非金刚乘中人,他是大乘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瑜伽师地论》也是唯识宗的基本经典之一。
我们在健身房常见的瑜伽,是整个瑜伽体系的一部分。其理论基础是:
用身体的运动,影响并产生心理的认知。
对于无意深入了解佛教的普通人来说,我们做一下总结。瑜伽对于我们构建人生系统的意义在于:
知行合一。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瑜伽,无论是宗教倾向的拙火定,还是健身倾向的减肥,只有踏踏实实去“做”的人,才能发现,并实现其中的奥义,才是真正的瑜伽士;否则,不过是呈口舌之利的一介谈客,或卖卡的健身教练而已。
关于瑜伽,这里先框架性的介绍一下。以后可能会发布一些和交易者相关的瑜伽文章,比如改善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等方面的练习。
*对瑜伽有兴趣的豆友,可另行讨论。女豆友更可一对一练习双人瑜伽……
㈢对经济学有兴趣的豆友,可以读一读:
●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书
自由主义经济学,继承了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和初衷,简洁明了,具备一般性常识的人,很容易理解。
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对个人的意义,远超出“经济”的范畴。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各个领域,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都可以被经济学基本原理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推荐经济学读物,并非是鼓励大家使用经济学预测股市;而是使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构建自己的人生系统。
——下面的内容,是扩展阅读,可以略过不看——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说明经济学基本原理,在“经济”之外的应用——穷矬丑和白富美的人际关系。
穷矬丑总是对白富美牵肠挂肚,最大化的投入自己的物质、精力和时间资源,试图博取白富美的好看。虽然收益无限趋近于零,但白富美几乎占据了穷矬丑的所有生活——在两人的关系中,穷矬丑的成本很高。
白富美通常会无视穷矬丑所做的一切,甚至连回个信息的时间成本都不愿意投入——在两人的关系中,白富美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穷矬丑对白富美的需求弹性是零(下图d),必然被动的付出高昂的成本;白富美对穷矬丑的需求弹性接近于横八(下图e),爱咋地咋地,本姑娘犯不着为你多动心思。
如果穷矬丑了解经济学中的需求弹性,只要再追求一个姑娘,对白富美的需求弹性,马上翻倍。虽然对于穷矬丑来说,对异性的需求弹性翻倍后,也是个不大的数,但是对白富美的人际关系成本,降低了一半。
如果白富美自身发生了变化,例如得了性病。其它人际关系对白富美的需求弹性就会变大;相应的,白富美对穷矬丑的需求弹性就会变小(虽然变小后,穷矬丑仍然不值一提)。
同理,高帅富在异性关系中很从容,也是因为对异性的需求弹性较高。因此,关于男女关系的经济学结论是——
同时追求的女孩越多,需求弹性越大,越容易(←_←好奇怪的结论)。
我们进一步的思考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难舍难分的爱情,就是自己对恋人(配偶)所提供的某种品质,需求弹性小。如果冰冰、婷婷、娇娇、媛媛、娜娜、小雪、小玉、小芳、小莉、小红……都能够为自己提供这种品质,需求弹性变大,爱情瞬间就崩塌了。
因此,为情所困的时候,思考一下,对方提供的什么品质,使自己产生了羁绊。之后,开发新的能提供这种品质的异性,增加对这种品质的需求弹性,爱情的道路上,顿时豁然开朗。
我们可能会因此产生负罪感,不过,当偎红倚翠,莺莺燕燕环绕身边时,就会想起伟大的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说过的一句话(也可能是徐霞客说的):
对爱情贞洁,是因为受到的诱惑不够(外界无法提供足够的需求弹性)。
画外音——
豆甲:怎么觉得经济学都在教人变坏(>﹏<)……
豆乙:(→_→)经济学家本来就都是坏淫!
大家也可以尝试思考一下,将爱情或婚姻从神圣的殿堂,拉到菜市场,看作纯粹交易,很多困惑或问题,会迎刃而解。
【正文】
经济学是很现实的学科,它可能会站在社会价值观的对面,无情的打破我们的理想或想当然。例如,自由主义经济学派,认为劫富济贫才是不公平,打击了劳动致富的积极性,鼓励了好逸恶劳。
一些经济学砖业人士,嘲讽爱读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书籍的人,是业余、新手、民科。作为用经济学指导自己构建人生系统的普通人,没有必要担心被那些砖业人士嘲笑。砖业人士必须把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打压下去,才不会暴露自己在经济学领域中的碌碌无为——他们认可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时,又必须为了自己的饭碗,做着与自己的信仰相反的事。一旦被圈养,砖业人士没有勇气放下为稻粱谋的十字架。
*本人代理各大院校毕业论文指导中介业务,包过哦,亲!另有跟踪取证、法律援助、媒体公关等业务(过不了河,包拆桥)。地址:OX快捷酒店后身八大胡同,电话:110119120,请胡同口刘大妈叫一声。注:仅限女生,先发照片,后谈事……
㈣对心理学有兴趣的豆友,可以读一读:
●荣格的书
荣格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对于构建人生系统来说,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集体无意识;
-自省;
-多领域相互印证。
现代心理学在大众流行文化中,最为著名的两个人物,毫无疑问的应该是佛洛伊德和荣格师徒二人了。荣格是佛洛伊德的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上的方法论,并没有师承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的研究中心,主要是“外物”——大量病例,之后统计数据,得出结论。
荣格的研究中心,主要是“内因”——自己,通过思考自己的生活经历、心理活动等,得出结论。
就方法论而言,佛洛伊德和荣格,无所谓优劣。佛洛伊德被公认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并非仅仅是因为他在时间上比荣格早;更主要的是,佛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接近于现代科学的方法论。
为什么我们在这里推荐荣格的书。佛洛伊德的方法论,就像基金经理,对个人交易者来说,缺乏实践意义。荣格的方法论,则更接近于个人交易者——自省。
荣格对于构建人生系统的意义在于:
对集体无意识的关注、自省、多领域相互印证,能够提升自己的良知和自我意识。
*本人开展心理咨询、催眠、陪聊、职业规划、算卦算命、面相风水、取名改名等业务。女豆友更可一对一闭门详谈……
㈤怎样从大众媒体中筛选信息源
在网络时代,大众媒体提供的信息,对于信息接受着来说,是被动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认知的形成。关于大众媒体信息方面,飘香写过一些文章:
阅读财经媒体时保持独立性的方法:http://www.douban.com/note/42489003/
交易者之间交流的方法: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635000/
总结一下飘文的观点:
接受客观的说明性信息,忽略主观的观点性信息。
在这里,再补充一下——怎样选择信息提供者。
有些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大都以外物为对象。例如近几年的一个新兴职业——公知。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叨叨这个不好,那个有问题;而普罗大众,就像心理医生一样,听他们不停地抱怨。对公知们来说,一旦出现问题,原因必然是张三、李四、汤姆、鲍比……肯定不是我自己;就算直接原因是我自己,也是凯撒或亚历山大逼的!
当然,除了公知这个工种,其它领域也有类似的信息提供者。我们要忽略这种怨妇式的信息提供者。
我们需要关注“关注自身”的信息提供者——思考问题的中心在自身。举个例子,来说明两者的不同。
场景,年终奖。同一办公室的性感小妹子,拿到了一个富士康生产的苹果;自己拿到了1斤红富士品种的苹果。为什么?
怨妇式的思考:性感小妹子做了什么,拿到了富士康的苹果?
关注自身的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足,拿到了红富士的苹果?
很显然,怨妇式的思考阻止不了性感小妹子明年继续拿富士康的苹果;而关注自身的思考,则增加了自己避免明年继续拿红富士苹果的可能性。
对于交易者来说——
怨妇式的思考:我亏损,都是因为证监会~!@#¥%……如果证监会~!@#¥%……我就能赚钱了;
关注自身的思考:我亏损,是不是自己的思路或方法,有哪里需要改善呢?
经常接受怨妇式思考的信息,不仅仅是浪费时间,还会形成负面的认知。因此,应当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刻意的鉴别,并忽略类似的信息源。
关注自身思考的信息源,也不需要刻意的关注。只要养成了自省的习惯,内心将成为自我改善的主要源动力。
【总结】
我们摘录一下,以上荐书的关键字: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完整的理论,以及系统化的方法论,可操作性较强;
-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学以致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少有的实践派;
-金刚乘和小乘佛教本身,相比大乘佛教,更关注个人实修(实践);
-瑜伽,只有踏踏实实去“做”,才能发现,并实现其中的奥义;
-经济学,是很现实的学科;
-荣格的研究中心,主要是“内因”——自己,通过思考自己的生活经历、心理活动等,得出结论;
-养成了自省的习惯,内心将成为自我改善的主要源动力。
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以上荐书的共性:实践。通过实践,将理论内化为自己成长的原动力。没有基于实践的思考,就是那种让上帝傻笑的思考;有了足够的实践,则无需刻意的思考,因为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部分参加过我们几期交易员培训课程的豆友,可能会有体会,现在还会刻意的思考或分析明天股市的涨跌吗?但是缺乏交易实践的人会说,不知道未来的涨跌,怎么炒?这个道理,仅靠语言文字是跟对方说不清的。对方可能会觉得有道理,但无法系统化的成为自己交易决策的一部分。
我们请教一个学院派的教授,外汇交易有哪些重要事项。教授可能会讲解一些经济指标,还可能会提到一些技术分析指标(分析经济学图表)。不过,教授一定不会提醒我们准备两台计算机、备用电源、两个运营商的网线,以及两个经纪商,顺便语重心长的说:“小兄弟,炒外汇固然重要,也要适当照顾媳妇啊,不然赚的钱都用来买绿帽子了哦!”但是对于一个交易者来说,即使目前不是交易高手,也了解以上硬件设备的必要性,以及购买绿帽子的紧迫性。
具体到交易,一本书或一个人,不谈止损,不谈回调,不谈资金管理,不谈广义交易系统,只谈获利,不是一个交易的实践者。
最后的两段,前者属于广义交易系统的层面,后者属于狭义交易系统的层面。我们分别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详谈。
—待续—
*下一篇,将介绍有助于构建广义交易系统的书。
【正文】
首先,定义标题中提到的“专业”的概念。本文中的“专业”,区别于——
-不管账户盈亏,管理费照收不误的基金经理,或收取佣金的经纪人;
-靠博取眼球谋生的,财经媒体的撰稿人;
-以集团利益为导向,供职于国家或企业,名号为“经济学家”的人。
本文中所说的“专业”是——
“仅”以交易,获取高收益。
下面两篇文章,是本文的背景,阐述了交易者所依赖的三个系统。书单将以这三个系统为框架,分别向大家推荐,对于不同层面的系统,有所助益的书。因此,强烈建议大家,在开始阅读正文之前,先看一下以下两篇文章:
交易者的三个系统
http://www.douban.com/note/275214538/
飘文花注:交易者的三个系统
http://www.douban.com/note/277486654/
好,现在我们假定,读到这里的豆友,都了解了“三个系统”是怎么回事,下面进入正文。
◆有助于构建人生系统的书
网上有很多关于交易的书单,里面有诸如《庄子》、《曾国藩家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类,看上去同交易打上好几杆子,也沾不上边的书。
如果我们不了解,狭义交易系统所依赖的人生系统,会觉得这个书单的作者,有些故弄玄虚。现在我们了解,作者的初衷是构建人生系统;虽然如此,要从《曾国藩家书》里,找出对交易有现实意义(可操作)的东西来,对很多交易者来说,还是有些小曲折。
哲学对于人生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的意义,广泛且深远。然而,大多数哲学的现实意义,源自于生活的积淀。当一个成功的交易者,侃侃而谈《春秋繁露》对于成功交易的意义时,闻着如坠五雾。这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积淀不同。
——下面的内容,是扩展阅读,可以略过不看——
举一个稍微夸张点儿的例子。我自己也是个读书、涉猎很杂的人。比如,大手印中的止观训练(没看错,就是你想的那个大手印),对于自己的影响很深,也间接以及部分直接的,影响了学习交易的历程。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写一本《藏密大手印炒股秘籍》。即使书中的内容,真的是倾情奉献,这种经历和积淀,过于小众。大手印对我自己具有的正面意义,相对于大多人来说,缺乏实践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手印创始人——帝洛巴的“六句建言”:
※
※ 1、放下过去所发生的。
※ 2、放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
※ 3、放下现在正在发生的。
※ 4、不要企图揣摩着什么。
※ 5、不要企图令任何事情发生。
※ 6、放松,就在当下,然后休息。
※
※ *帝洛巴,孟加拉人,生活在中国宋朝时期,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祖师。
※
※ 学习过系统化交易的豆友,是不是觉得“六句建言”中的内容,很亲切——
※
※ 1、忽略沉没成本。
※ 2、放弃预测。
※ 3、接受不可控制的客观现实。
※ 4、放弃探索受混沌支配的背后原因。
※ 5、放弃控制。
※ 6、守株待兔,坐等交易系统运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大手印有兴趣的豆友,可另行讨论。女豆友更可一对一贴身传授双修法门……
![]() |
【正文】
读书呢,就像炖肉。各种调味料,一股脑扔进锅里。过一会儿,满锅飘香。这香味,源自于哪一种调味料呢?是所有调味料共同的贡献。
有的人喜欢酸味,就多放醋;有些人喜欢甜味,就多放糖;还有人喜欢中药味,就大把的往锅里扔八角、桂皮、黄芪什么的……不管有什么样的口味爱好,基本上都会放盐。
把其它不同的调味料,比做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生活积淀;把盐比做对大多数人具有现实意义的哲学。我们这个书单,推荐的就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书。
关于人生系统层面,我们推荐的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史蒂芬·柯维书系的第一本书。有一些书评把这本书归为励志书系;相比戴尔·卡耐基和拿破仑·希尔的书,史蒂芬·柯维的七个习惯理论:
1、没有负面的倾向。书中没有为了实现“好”的目的,鼓励使用负面的手段。比如欺骗,包括不伤害他人的欺骗、善意的欺骗和自欺。思想、行为、目标,保持了一致性。
2、强调内化,不假力于外。实践的成败,完全取决于自己,具有可控性。
3、有完整的理论,以及系统化的方法论,可操作性较强。
不像之乎者也的中国古代哲学,艰涩难懂的西方古典哲学,怪力乱神的宗教,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大都能准确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所表达的内容。
史蒂芬·柯维书系有很多书,有史蒂芬·柯维自己写的,也有打着他的招牌,其他人写的,良莠不齐。在后面的广义交易系统中,还会推荐书系中的其它几本。
下面是相对小众一些的书,对其中某个领域有兴趣的豆友,可以参考一下。对此没有兴趣的豆友,可以跳过这一段。这个书单本着简洁、高效的原则进行推荐,对大多数人而言,能够认真践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已经足够了。
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且能读文言文(不要读白话文和注解本)的豆友,可以读一下:
●四书
●荀子
●陆九渊集
●传习录
四书和《荀子》,可以了解一下儒家原初的思想。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学以致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少有的实践派。
诸子百家到陆王心学之间这一段,以及后世的新儒家,鱼龙混杂,可以忽略。
无论是否意识到,也无论是否承认,中国人的精神构架,基本上是儒家思想支撑起来的。所谓的西学东渐,也都是在儒家思想的大染缸中过了一遍,才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了解儒家,也就了解自己,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判断体系。
㈡对佛教有兴趣,且目前没有明确皈依某个宗派的豆友,可以读一读:
●金刚乘(藏密)
●小乘(南传上座部佛教)
这两方面的书。大乘佛教,我们常见的禅宗和净土宗,已经提前进入了佛陀所说的末法时代,可以直接忽略。
*禅宗代表人物:释永信。
净土宗代表人物:净空。不了解这个人的,可以查一下国家宗教局认定的邪教名单,以及陈晓旭的死因。
金刚乘和小乘佛教中,虽然也有佛痞败类;但金刚乘和小乘佛教本身,相比大乘佛教,更关注个人实修(实践)。
在这个书单中,推荐佛教方面的书,是为了构建一个普通人的人生系统。区别于底层信众,我们在阅读佛教相关的读物时,要注意——
用自己的常识,忽略不能理解的宗教仪轨,怪力乱神等内容。
对佛教做深入的了解会发现,中国的佛教,尤其是禅宗,正如上面所说,也是从儒家思想大染缸里,拎出来的产物。目前,佛教各宗派中,最近接原初佛教的宗派,是小乘佛教;最跑偏的,是禅宗。
如果不愿意让自己看起来神神叨叨的,或看到“如是我闻~!@#¥%……”就头晕,还有一个更亲民的渠道,了解佛教的实践精神——瑜伽。
先做一点知识普及。一般来说,瑜伽属于金刚乘的法门(方法论)。其代表经典《瑜伽师地论》,是玄奘法师(这个就不用注解了吧)西行取经的主要动因之一。不过,玄奘自己并非金刚乘中人,他是大乘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瑜伽师地论》也是唯识宗的基本经典之一。
我们在健身房常见的瑜伽,是整个瑜伽体系的一部分。其理论基础是:
用身体的运动,影响并产生心理的认知。
对于无意深入了解佛教的普通人来说,我们做一下总结。瑜伽对于我们构建人生系统的意义在于:
知行合一。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瑜伽,无论是宗教倾向的拙火定,还是健身倾向的减肥,只有踏踏实实去“做”的人,才能发现,并实现其中的奥义,才是真正的瑜伽士;否则,不过是呈口舌之利的一介谈客,或卖卡的健身教练而已。
关于瑜伽,这里先框架性的介绍一下。以后可能会发布一些和交易者相关的瑜伽文章,比如改善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等方面的练习。
*对瑜伽有兴趣的豆友,可另行讨论。女豆友更可一对一练习双人瑜伽……
![]() |
㈢对经济学有兴趣的豆友,可以读一读:
●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书
自由主义经济学,继承了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和初衷,简洁明了,具备一般性常识的人,很容易理解。
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对个人的意义,远超出“经济”的范畴。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各个领域,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都可以被经济学基本原理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推荐经济学读物,并非是鼓励大家使用经济学预测股市;而是使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构建自己的人生系统。
——下面的内容,是扩展阅读,可以略过不看——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说明经济学基本原理,在“经济”之外的应用——穷矬丑和白富美的人际关系。
穷矬丑总是对白富美牵肠挂肚,最大化的投入自己的物质、精力和时间资源,试图博取白富美的好看。虽然收益无限趋近于零,但白富美几乎占据了穷矬丑的所有生活——在两人的关系中,穷矬丑的成本很高。
![]() |
穷矬丑人际关系中的白富美(白点是穷矬丑) |
白富美通常会无视穷矬丑所做的一切,甚至连回个信息的时间成本都不愿意投入——在两人的关系中,白富美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 |
看到箭头指的白点了没?没看到?对了,其实我没点,这才是白富美眼中的穷矬丑 |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穷矬丑对白富美的需求弹性是零(下图d),必然被动的付出高昂的成本;白富美对穷矬丑的需求弹性接近于横八(下图e),爱咋地咋地,本姑娘犯不着为你多动心思。
![]() |
图a、b、c是一般情形下的需求弹性曲线 |
如果穷矬丑了解经济学中的需求弹性,只要再追求一个姑娘,对白富美的需求弹性,马上翻倍。虽然对于穷矬丑来说,对异性的需求弹性翻倍后,也是个不大的数,但是对白富美的人际关系成本,降低了一半。
如果白富美自身发生了变化,例如得了性病。其它人际关系对白富美的需求弹性就会变大;相应的,白富美对穷矬丑的需求弹性就会变小(虽然变小后,穷矬丑仍然不值一提)。
同理,高帅富在异性关系中很从容,也是因为对异性的需求弹性较高。因此,关于男女关系的经济学结论是——
同时追求的女孩越多,需求弹性越大,越容易(←_←好奇怪的结论)。
我们进一步的思考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难舍难分的爱情,就是自己对恋人(配偶)所提供的某种品质,需求弹性小。如果冰冰、婷婷、娇娇、媛媛、娜娜、小雪、小玉、小芳、小莉、小红……都能够为自己提供这种品质,需求弹性变大,爱情瞬间就崩塌了。
因此,为情所困的时候,思考一下,对方提供的什么品质,使自己产生了羁绊。之后,开发新的能提供这种品质的异性,增加对这种品质的需求弹性,爱情的道路上,顿时豁然开朗。
我们可能会因此产生负罪感,不过,当偎红倚翠,莺莺燕燕环绕身边时,就会想起伟大的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说过的一句话(也可能是徐霞客说的):
对爱情贞洁,是因为受到的诱惑不够(外界无法提供足够的需求弹性)。
画外音——
豆甲:怎么觉得经济学都在教人变坏(>﹏<)……
豆乙:(→_→)经济学家本来就都是坏淫!
大家也可以尝试思考一下,将爱情或婚姻从神圣的殿堂,拉到菜市场,看作纯粹交易,很多困惑或问题,会迎刃而解。
【正文】
经济学是很现实的学科,它可能会站在社会价值观的对面,无情的打破我们的理想或想当然。例如,自由主义经济学派,认为劫富济贫才是不公平,打击了劳动致富的积极性,鼓励了好逸恶劳。
一些经济学砖业人士,嘲讽爱读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书籍的人,是业余、新手、民科。作为用经济学指导自己构建人生系统的普通人,没有必要担心被那些砖业人士嘲笑。砖业人士必须把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打压下去,才不会暴露自己在经济学领域中的碌碌无为——他们认可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时,又必须为了自己的饭碗,做着与自己的信仰相反的事。一旦被圈养,砖业人士没有勇气放下为稻粱谋的十字架。
*本人代理各大院校毕业论文指导中介业务,包过哦,亲!另有跟踪取证、法律援助、媒体公关等业务(过不了河,包拆桥)。地址:OX快捷酒店后身八大胡同,电话:110119120,请胡同口刘大妈叫一声。注:仅限女生,先发照片,后谈事……
![]() |
㈣对心理学有兴趣的豆友,可以读一读:
●荣格的书
荣格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对于构建人生系统来说,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集体无意识;
-自省;
-多领域相互印证。
现代心理学在大众流行文化中,最为著名的两个人物,毫无疑问的应该是佛洛伊德和荣格师徒二人了。荣格是佛洛伊德的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上的方法论,并没有师承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的研究中心,主要是“外物”——大量病例,之后统计数据,得出结论。
荣格的研究中心,主要是“内因”——自己,通过思考自己的生活经历、心理活动等,得出结论。
就方法论而言,佛洛伊德和荣格,无所谓优劣。佛洛伊德被公认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并非仅仅是因为他在时间上比荣格早;更主要的是,佛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接近于现代科学的方法论。
为什么我们在这里推荐荣格的书。佛洛伊德的方法论,就像基金经理,对个人交易者来说,缺乏实践意义。荣格的方法论,则更接近于个人交易者——自省。
荣格对于构建人生系统的意义在于:
对集体无意识的关注、自省、多领域相互印证,能够提升自己的良知和自我意识。
*本人开展心理咨询、催眠、陪聊、职业规划、算卦算命、面相风水、取名改名等业务。女豆友更可一对一闭门详谈……
![]() |
㈤怎样从大众媒体中筛选信息源
在网络时代,大众媒体提供的信息,对于信息接受着来说,是被动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认知的形成。关于大众媒体信息方面,飘香写过一些文章:
阅读财经媒体时保持独立性的方法:http://www.douban.com/note/42489003/
交易者之间交流的方法: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635000/
总结一下飘文的观点:
接受客观的说明性信息,忽略主观的观点性信息。
在这里,再补充一下——怎样选择信息提供者。
有些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大都以外物为对象。例如近几年的一个新兴职业——公知。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叨叨这个不好,那个有问题;而普罗大众,就像心理医生一样,听他们不停地抱怨。对公知们来说,一旦出现问题,原因必然是张三、李四、汤姆、鲍比……肯定不是我自己;就算直接原因是我自己,也是凯撒或亚历山大逼的!
当然,除了公知这个工种,其它领域也有类似的信息提供者。我们要忽略这种怨妇式的信息提供者。
我们需要关注“关注自身”的信息提供者——思考问题的中心在自身。举个例子,来说明两者的不同。
场景,年终奖。同一办公室的性感小妹子,拿到了一个富士康生产的苹果;自己拿到了1斤红富士品种的苹果。为什么?
怨妇式的思考:性感小妹子做了什么,拿到了富士康的苹果?
关注自身的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足,拿到了红富士的苹果?
很显然,怨妇式的思考阻止不了性感小妹子明年继续拿富士康的苹果;而关注自身的思考,则增加了自己避免明年继续拿红富士苹果的可能性。
对于交易者来说——
怨妇式的思考:我亏损,都是因为证监会~!@#¥%……如果证监会~!@#¥%……我就能赚钱了;
关注自身的思考:我亏损,是不是自己的思路或方法,有哪里需要改善呢?
经常接受怨妇式思考的信息,不仅仅是浪费时间,还会形成负面的认知。因此,应当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刻意的鉴别,并忽略类似的信息源。
关注自身思考的信息源,也不需要刻意的关注。只要养成了自省的习惯,内心将成为自我改善的主要源动力。
【总结】
我们摘录一下,以上荐书的关键字: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完整的理论,以及系统化的方法论,可操作性较强;
-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学以致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少有的实践派;
-金刚乘和小乘佛教本身,相比大乘佛教,更关注个人实修(实践);
-瑜伽,只有踏踏实实去“做”,才能发现,并实现其中的奥义;
-经济学,是很现实的学科;
-荣格的研究中心,主要是“内因”——自己,通过思考自己的生活经历、心理活动等,得出结论;
-养成了自省的习惯,内心将成为自我改善的主要源动力。
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以上荐书的共性:实践。通过实践,将理论内化为自己成长的原动力。没有基于实践的思考,就是那种让上帝傻笑的思考;有了足够的实践,则无需刻意的思考,因为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部分参加过我们几期交易员培训课程的豆友,可能会有体会,现在还会刻意的思考或分析明天股市的涨跌吗?但是缺乏交易实践的人会说,不知道未来的涨跌,怎么炒?这个道理,仅靠语言文字是跟对方说不清的。对方可能会觉得有道理,但无法系统化的成为自己交易决策的一部分。
我们请教一个学院派的教授,外汇交易有哪些重要事项。教授可能会讲解一些经济指标,还可能会提到一些技术分析指标(分析经济学图表)。不过,教授一定不会提醒我们准备两台计算机、备用电源、两个运营商的网线,以及两个经纪商,顺便语重心长的说:“小兄弟,炒外汇固然重要,也要适当照顾媳妇啊,不然赚的钱都用来买绿帽子了哦!”但是对于一个交易者来说,即使目前不是交易高手,也了解以上硬件设备的必要性,以及购买绿帽子的紧迫性。
具体到交易,一本书或一个人,不谈止损,不谈回调,不谈资金管理,不谈广义交易系统,只谈获利,不是一个交易的实践者。
最后的两段,前者属于广义交易系统的层面,后者属于狭义交易系统的层面。我们分别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详谈。
—待续—
*下一篇,将介绍有助于构建广义交易系统的书。
-
陈词滥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3-24 10:54:28
-
mctt2007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13 13:05:24
-
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3-24 14:08:27
-
沙宝和伦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1-11 12:16:36
-
端小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1-04 10:06:08
-
惊怖大王le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28 17:09:25
-
奔跑的长颈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28 15:17:17
-
卓越清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28 13:03:26
-
无双如意小郎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28 12:04:52
-
十六夜清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28 11:34:11
-
ipain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16 12:52:43
-
明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16 10:06:46
-
Victo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16 09:25:23
-
北方胡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16 07:19:32
-
Ancor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16 07:08:48
-
月亮上的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15 20:00:56
-
海贝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15 16:48:06
-
如之何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15 12:29:29
-
Jac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0-15 11: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