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些写给光阴的打油诗合集
我那些写给光阴的打油诗合集
1.
赠Alice在达喀尔.
国贸法语中法班,同窗四载情义厚。
樱园顶上毕业照,天河机场挥挥手。
北京毛塔大使馆,深圳融资西非走。
本命年里再相聚,非洲生活莫言愁
写于2008年年初,过年那会的光阴,作为那篇日志的结尾。那时我刚到Dakar脚跟未稳,Alice则困于撒哈拉深处的M国。借着彼此是邻国的机会,Alice持有她的外交护照,过来看看Dakar这座城市。印象很深的是一起去Parc Zologique(直译即侏罗纪公园,夸张了点。)闲逛的时候,碰到了无数小朋友去在那里游玩,我们还和这些萌萌的小黑孩们拍了张合照。后来整理旧照片的时候,我还冲洗了出来。
那时我自己对Dakar也毫无了解,有些遗憾,她最终没能去玫瑰湖(Lac Rose),我后面也无缘遇见M国。生活,好像就是些可遇而不可求的事,遇见了,就该好好珍惜。
2.
阿比让&元宵夜
象牙海岸元宵到,
故乡明月不知晓。
无尽工作何为乐,
元宵节里吃元宵。
写于2008年的元宵节。在阿比让,工作上的挫败感一直很强,但也有偶然的惊喜,比如那年元宵节,厨师特意煮了汤圆。多么普通的一件事情,在海外却觉得很温暖。
2.
写在08中秋节
海外升明月,冷落清秋节。
飘飘何所冀,来年不言别。
3.
明月夜 照无眠
阳台深夜扶栏杆,星稀明月对寒蝉。
虽隔千里尚无怨,只恨不能共婵娟。
这两首均写于08年的月满之夜,前一篇是中秋节写的。有曾同行的人说,海外的月亮简直不能看,每一个月圆之夜,都是游子难受之时。我深有此感,于是想给家里挂电话,可家里都是下半夜了,所以只能在心底咬牙切齿地念着“只恨不能共婵娟”。
4.
寄中秋茶话会
其一
前世修得五十载,
今生同宅一栋楼。
中秋共邀赏明月,
杀人照相无乡愁。
其二
月满星稀八人来,
八月十五乐开怀。
共聚海外即是缘,
使得宅男不再宅。
写于08年中秋茶话会。这不是逢年过节使馆或经商处组织的那种,这次竟然是我们自己组织的……这样的光阴少得可怜。
4.
温泉谷&月亮湾
登潜山望山外山,游桂园思桂花源。
温泉谷泡温泉湖,月亮湾见月亮弯。
写于09年国庆游温泉。从那以后,我回家的重心基本就在那个地方了。现在,我已然将美丽的淦河新二号桥当成自己的家乡了。
5.
八一八送小黄
珞珈樱花雪,湖滨东湖月。
相约共读研,命运总多桀。
去年雨中接,今朝转话别。
游子意未泯,故人情不绝。
写于09年8月18日。赴上海前,送小黄去Nigeria。喜欢这诗的前后两句,一直想写出类似“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向堆叠的句子,第一句算是个拙劣的模仿吧。后两句灵感来自读李白的诗,特别喜欢,后面就用作blogbus和微博的的名字了。
6.
恋爱中的小黄(五首)
其一:热恋篇
为伊花钱如流水,电话煲粥不疲惫。
半夜亢奋睡不着,早起惊醒梦中人。
其二:思念篇
珞珈一别两茫茫,南国街头独彷徨。
一曲时光入耳畔,惟愿再聚话衷肠。
其三:乡愁篇
独在鹏城拼生活,异乡异客亦蹉跎。
与伊电话遣乡愁,再回珞珈无落寞。
其四: 忧伤篇
辗转反侧夜无眠,多情自古愁不绝。
纵使相见又何如,再相聚时再作别。
其五: 终结奋斗篇(这当是暴走的小黄)
高山丽水寄思念,几内亚湾吾仗剑。
两情若是长久时,远隔重洋又如何?
这组诗写于2008年8月,小黄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见证了他们走到了一起,现在他们的娃都快两岁了……那时简直是自己打油生涯的巅峰,一写就是五篇。
9.
五载光阴今告终,苦辣酸甜非似梦。
凌绝之顶会有时,是非曲直转成空。
写于2011年7月29日,那天勇敢地和两年上海的生活告别。更需要勇气的是,这同时也是与一段五年的光阴告别。还是很喜欢后两句,第一句充满了豪气,第二句又充满了忧伤。强烈的对比颇有点“心花怒放,开到荼蘼”的感觉。
其实我自己一直都清楚的很,我重心一直都放在了后半句。生命里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到了最后,是不是,对不对,成不成,败不败,也就都那样了,不再重要。
重要的可能还是那些瞬间的感情。
10.
月是故乡明,电话诉衷情。
莲花山顶上,未闻桂花香。
写于2011年中秋节,刚好背着相机在莲花山顶拍月亮。用自己的话说,那是一段随意的生活。那时望着远处的写字楼,很羡慕那些能在写字楼顶楼拍月亮的人。
那个十一我没回家。那之后我果然在写字楼顶楼工作,却连拿相机的想法都没有了。
11.
犹记此君当年勇,不知故人在何途。
这两句写给威尔,武汉队历史最佳外援。现在的武汉队,不能看。
12.
别君去兮何时还?归去来兮我夙愿!
这两句写于2013年回家。第一句是取自李白的诗,第二句是三国演义里写诸葛亮的歌词。把这两句放在一起,特别符合那年我回家的心情。虽然都不是我写的,但我喜欢自己能有这样的组合。
13.
『Hold Fast to You』
大道如青天,光明似白日。
愿吾世安宁,吉他不轻泣。
写于2013年11月,伦敦的那场风波。
诗题取自于一首英文诗,诗歌原文我找不到了。记得是中学时代手抄的一首英文诗,我们几个好朋友都争着翻译,然后还要比一比谁翻译得最美。
显然,这样的光阴不可能再拥有了。
14.
『春归』
木棉始争春, 起身返江城。
白云隐黄鹤, 珞英正缤纷。
写于2014年3月,工作后唯一一次回武汉出差前。
那是座神奇的城市,总是有太多的故事等着我去书写。每一次与她相遇,我都无法释怀。
15.
『Nostalgie』
时光欲留未可留,游子思归不得归。
且听风吟夜阑珊,一寸相思一寸灰。
写于2014年10月。特别喜欢第三句“且听风吟夜阑珊”,灵感来自于所看到的画,也最符合自己写时的心境。第四句是李商隐的名句,照搬了过来正合适。
“Nostalgie”是名词,直译为怀旧或乡愁。一直对这个词情有独钟。法国甚至有一个音乐电台以这个词命名,在Dakar和Abidjan都可以收听得到,只是频率不同,我曾时常收听。对旧时光的怀念,真是一种最美好的情愫。三十岁生日前我很忐忑,非要找一个词给自己这些年作结,想来想去还是觉得“Nostalgie”这个词最为合适。在“日夜东流人不知”的时光面前,所幸我还在写字。似乎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这一切都又都是可逆的了。我写的每个字里面,也似乎都可以找到“Nostalgie”的影子。
罢了罢了,这些打油诗就写给每一位思念家乡的游子,思念小孩的父母,思念彼此的恋人以及思念光阴的你和我。
那时只有卡片机,手抖得厉害,大西洋边美丽的夜景,总被我拍得一塌糊涂T_T
1.
赠Alice在达喀尔.
国贸法语中法班,同窗四载情义厚。
樱园顶上毕业照,天河机场挥挥手。
北京毛塔大使馆,深圳融资西非走。
本命年里再相聚,非洲生活莫言愁
写于2008年年初,过年那会的光阴,作为那篇日志的结尾。那时我刚到Dakar脚跟未稳,Alice则困于撒哈拉深处的M国。借着彼此是邻国的机会,Alice持有她的外交护照,过来看看Dakar这座城市。印象很深的是一起去Parc Zologique(直译即侏罗纪公园,夸张了点。)闲逛的时候,碰到了无数小朋友去在那里游玩,我们还和这些萌萌的小黑孩们拍了张合照。后来整理旧照片的时候,我还冲洗了出来。
那时我自己对Dakar也毫无了解,有些遗憾,她最终没能去玫瑰湖(Lac Rose),我后面也无缘遇见M国。生活,好像就是些可遇而不可求的事,遇见了,就该好好珍惜。
2.
阿比让&元宵夜
象牙海岸元宵到,
故乡明月不知晓。
无尽工作何为乐,
元宵节里吃元宵。
写于2008年的元宵节。在阿比让,工作上的挫败感一直很强,但也有偶然的惊喜,比如那年元宵节,厨师特意煮了汤圆。多么普通的一件事情,在海外却觉得很温暖。
2.
写在08中秋节
海外升明月,冷落清秋节。
飘飘何所冀,来年不言别。
3.
明月夜 照无眠
阳台深夜扶栏杆,星稀明月对寒蝉。
虽隔千里尚无怨,只恨不能共婵娟。
这两首均写于08年的月满之夜,前一篇是中秋节写的。有曾同行的人说,海外的月亮简直不能看,每一个月圆之夜,都是游子难受之时。我深有此感,于是想给家里挂电话,可家里都是下半夜了,所以只能在心底咬牙切齿地念着“只恨不能共婵娟”。
4.
寄中秋茶话会
其一
前世修得五十载,
今生同宅一栋楼。
中秋共邀赏明月,
杀人照相无乡愁。
其二
月满星稀八人来,
八月十五乐开怀。
共聚海外即是缘,
使得宅男不再宅。
写于08年中秋茶话会。这不是逢年过节使馆或经商处组织的那种,这次竟然是我们自己组织的……这样的光阴少得可怜。
4.
温泉谷&月亮湾
登潜山望山外山,游桂园思桂花源。
温泉谷泡温泉湖,月亮湾见月亮弯。
写于09年国庆游温泉。从那以后,我回家的重心基本就在那个地方了。现在,我已然将美丽的淦河新二号桥当成自己的家乡了。
5.
八一八送小黄
珞珈樱花雪,湖滨东湖月。
相约共读研,命运总多桀。
去年雨中接,今朝转话别。
游子意未泯,故人情不绝。
写于09年8月18日。赴上海前,送小黄去Nigeria。喜欢这诗的前后两句,一直想写出类似“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向堆叠的句子,第一句算是个拙劣的模仿吧。后两句灵感来自读李白的诗,特别喜欢,后面就用作blogbus和微博的的名字了。
6.
恋爱中的小黄(五首)
其一:热恋篇
为伊花钱如流水,电话煲粥不疲惫。
半夜亢奋睡不着,早起惊醒梦中人。
其二:思念篇
珞珈一别两茫茫,南国街头独彷徨。
一曲时光入耳畔,惟愿再聚话衷肠。
其三:乡愁篇
独在鹏城拼生活,异乡异客亦蹉跎。
与伊电话遣乡愁,再回珞珈无落寞。
其四: 忧伤篇
辗转反侧夜无眠,多情自古愁不绝。
纵使相见又何如,再相聚时再作别。
其五: 终结奋斗篇(这当是暴走的小黄)
高山丽水寄思念,几内亚湾吾仗剑。
两情若是长久时,远隔重洋又如何?
这组诗写于2008年8月,小黄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见证了他们走到了一起,现在他们的娃都快两岁了……那时简直是自己打油生涯的巅峰,一写就是五篇。
9.
五载光阴今告终,苦辣酸甜非似梦。
凌绝之顶会有时,是非曲直转成空。
写于2011年7月29日,那天勇敢地和两年上海的生活告别。更需要勇气的是,这同时也是与一段五年的光阴告别。还是很喜欢后两句,第一句充满了豪气,第二句又充满了忧伤。强烈的对比颇有点“心花怒放,开到荼蘼”的感觉。
其实我自己一直都清楚的很,我重心一直都放在了后半句。生命里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到了最后,是不是,对不对,成不成,败不败,也就都那样了,不再重要。
重要的可能还是那些瞬间的感情。
10.
月是故乡明,电话诉衷情。
莲花山顶上,未闻桂花香。
写于2011年中秋节,刚好背着相机在莲花山顶拍月亮。用自己的话说,那是一段随意的生活。那时望着远处的写字楼,很羡慕那些能在写字楼顶楼拍月亮的人。
那个十一我没回家。那之后我果然在写字楼顶楼工作,却连拿相机的想法都没有了。
11.
犹记此君当年勇,不知故人在何途。
这两句写给威尔,武汉队历史最佳外援。现在的武汉队,不能看。
12.
别君去兮何时还?归去来兮我夙愿!
这两句写于2013年回家。第一句是取自李白的诗,第二句是三国演义里写诸葛亮的歌词。把这两句放在一起,特别符合那年我回家的心情。虽然都不是我写的,但我喜欢自己能有这样的组合。
13.
『Hold Fast to You』
大道如青天,光明似白日。
愿吾世安宁,吉他不轻泣。
写于2013年11月,伦敦的那场风波。
诗题取自于一首英文诗,诗歌原文我找不到了。记得是中学时代手抄的一首英文诗,我们几个好朋友都争着翻译,然后还要比一比谁翻译得最美。
显然,这样的光阴不可能再拥有了。
14.
『春归』
木棉始争春, 起身返江城。
白云隐黄鹤, 珞英正缤纷。
写于2014年3月,工作后唯一一次回武汉出差前。
那是座神奇的城市,总是有太多的故事等着我去书写。每一次与她相遇,我都无法释怀。
15.
『Nostalgie』
时光欲留未可留,游子思归不得归。
且听风吟夜阑珊,一寸相思一寸灰。
写于2014年10月。特别喜欢第三句“且听风吟夜阑珊”,灵感来自于所看到的画,也最符合自己写时的心境。第四句是李商隐的名句,照搬了过来正合适。
“Nostalgie”是名词,直译为怀旧或乡愁。一直对这个词情有独钟。法国甚至有一个音乐电台以这个词命名,在Dakar和Abidjan都可以收听得到,只是频率不同,我曾时常收听。对旧时光的怀念,真是一种最美好的情愫。三十岁生日前我很忐忑,非要找一个词给自己这些年作结,想来想去还是觉得“Nostalgie”这个词最为合适。在“日夜东流人不知”的时光面前,所幸我还在写字。似乎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这一切都又都是可逆的了。我写的每个字里面,也似乎都可以找到“Nostalgie”的影子。
罢了罢了,这些打油诗就写给每一位思念家乡的游子,思念小孩的父母,思念彼此的恋人以及思念光阴的你和我。
![]() |
玫瑰湖Lac Rose |
那时只有卡片机,手抖得厉害,大西洋边美丽的夜景,总被我拍得一塌糊涂T_T
![]() |
温泉河夜景 |
![]() |
2011年中秋节,莲花山顶。 |
![]() |
三十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