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一些摘要
並不排斥我在文學作品中涉及政治,如果有時我也想談政治的話。我只是不贊成那種傾向性文學,即把文學綁在某一陣營的戰車上,因為作為一個作家,也還有他自己要做的事情。
法國當代思想家亨利·拉波裏寫了本書「逃亡的頌歌」(Eloge de la fuite),談到反抗如果結成集團,反抗者在這集團內部便立刻淪為屈從,結論是唯有逃亡才成出路。我同意他這看法,我以為一個作家,乃至於一個人,個人的獨立不移極為重要,捨此便無自由可言。逃亡對一個作家而言,並非不正常。我泰然接受這一現實,並且不期待在我有生之年,回到一個強權政治下的所謂的祖國。
我還以為人之不幸除了來自外來的政治壓迫、社會習俗、時髦風尚、他人的意志,也還來自自我,這自我也並非上帝,既不可壓抑,也不必一味崇尚,只如此這般,且無法逃脫,這邊是人類的命運。希臘古典的命運悲劇和莎士比亞關於個人的悲劇同現代人自我的悲劇其實同出一轍,這又是我為什麽把這個戲也賦予純粹的悲劇形式的緣故。
我不主張用自然主義或現實主義的方法來演這個戲
法國當代思想家亨利·拉波裏寫了本書「逃亡的頌歌」(Eloge de la fuite),談到反抗如果結成集團,反抗者在這集團內部便立刻淪為屈從,結論是唯有逃亡才成出路。我同意他這看法,我以為一個作家,乃至於一個人,個人的獨立不移極為重要,捨此便無自由可言。逃亡對一個作家而言,並非不正常。我泰然接受這一現實,並且不期待在我有生之年,回到一個強權政治下的所謂的祖國。
我還以為人之不幸除了來自外來的政治壓迫、社會習俗、時髦風尚、他人的意志,也還來自自我,這自我也並非上帝,既不可壓抑,也不必一味崇尚,只如此這般,且無法逃脫,這邊是人類的命運。希臘古典的命運悲劇和莎士比亞關於個人的悲劇同現代人自我的悲劇其實同出一轍,這又是我為什麽把這個戲也賦予純粹的悲劇形式的緣故。
我不主張用自然主義或現實主義的方法來演這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