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师简介留存
屠友祥,1963年7月生,浙江萧山人.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得学士(1982.9-1986.7)、硕士(1986.9-1989.7,师从刘季高先生修习中国古典文史)和博士学位(1993.9-1997.1,师从顾易生先生修习中国文学批评史).2002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评为教授(研究员).前后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以"语言问题"为研究重点(学术及理论归根结底不应以朝代、国别来划分,而应以问题来划分."语言问题"超越于各学科界限之上,是一个元问题):
一、先秦诸子研究.择取先秦诸子的语言思想为研究对象,著《言境释四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初版,收入"当代中国哲学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2011年增订版,竖排繁体布面本),认为一切思想和艺术的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解开了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些关键症结,提出了一系列经过充分论证的新见,并将二千多年来古人对相关论题的见解汇集于附录,以供参照.《言境释四章》获华东六省一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上海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曾独立承担上海社会科学院课题多卷本"中国语言思想史"资料长编与分析(未刊行,为撰写《中国语言思想史》作准备),并作《老子校释》、《庄子内篇校释》、《墨经校释》、《公孙龙子校释》初稿,尚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未刊行.
二、罗兰·巴特研究.从语言、修辞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阐释罗兰·巴特的理论,对意识形态的运作和实现总结出了规律性的认识,著《修辞的展开和意识形态的实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与《古修辞学描述》合刊;台湾明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单行本),这是国内第一部研究语言和意识形态问题的专著,其间运用了综合研究法,涉及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理论,尼采的修辞论、真理论和意识形态论,古希腊罗马学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书写观念和行为,展示了中国学者的研究立场和视角.翻译出版了罗兰·巴特《S/Z》、《文之悦》、《神话修辞术》、尼采《古修辞学描述》等西方文论经典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多次重印.独立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罗兰·巴特后期写作与东方书写文明"(98CWW001).
三、索绪尔研究.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索绪尔语言理论及其对法国文论和思想的引生"(02CWW001)、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及未刊札记研究"(01FYY001)以及教育部项目"索绪尔手稿研究"(07JA740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索绪尔手稿再研究"(09BWW022).根据近年来新发现的索绪尔大量手稿以及学生的课堂笔记,考究索绪尔的学术渊源,弄清楚了影响二十世纪人文学术的诸多语言理论问题的形成过程,重现了索绪尔理论的本貌.同时也对符号学与文化意指分析作了探讨.著《索绪尔手稿初检》(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批准号10KYY003,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译《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手稿集》(待刊).《索绪尔手稿再检》尚在写作之中.
另外,《东坡题跋校注》、《山谷题跋校注》、《画禅室随笔校注》、《味水轩日记校注》四种中国古典艺术批评理论著作,经全面修订,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8月印行(初版分别为1996年11月和12月,1999年1月).编校注释《荛圃藏书题识》(含五万字序言,系统总结黄丕烈藏书活动与版本、目录、校勘思想),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1月印行.
讲授本科生课程:文学理论
讲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先秦诸子学,索绪尔手稿研究,符号学与现代法国文论
主要论文:
1、《语言的碎片》(论原道说与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上海文论》1992年第3期;
2、《论语辞达而已矣释》,《孔孟月刊》(台北)1995年11月第33卷第十一期;
3、《庄子养生论的基石:庄子"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辨正》,《差异》2004年度,第2辑,第220-235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4、《荛圃藏书活动与版本思想》,《大陆杂志》(台北)2000年9月第101卷第三期;
5、《荛圃藏书题识重编本序言》,《荛圃藏书题识》卷首1-68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10月;
6、《校注二十七松堂文集引言》,《孔孟月刊》(台北)1999年6月第37卷第六期;
7、《语文教育与人文浸润》,《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4期;
8、《古秦地农业活动和文化观念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收于《西部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第365-40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9、"Explicat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Encyclopedia Enumerated by Borges."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 Annual Review: Volume 24, Numbers 7 and 8, December 2007.
10、《罗兰·巴特与泰凯尔团体》,《上海文论》1990年第1期;
11、《意识形态·句子·文》,《当代》(台北)1995年3月"罗兰·巴特专号",总第107期;
12、《恋物欲、虚无主义及其他》,《二十一世纪》(香港)1996年2月号;
13、《关于〈文之悦〉》,《上海文化》1995年第1期;
14、《罗兰·巴特〈S/Z〉书题名诠释》,《世纪书窗》2000年第5期;
15、《S/Z、恩底弥翁的永睡及倾听》,《S/Z》卷首第1-4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台湾桂冠图书公司2004年6月,《S/Z》卷末第293-333页;
16、《罗兰·巴特〈文之悦〉中译本序言》,《文之悦》卷首第1-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17、《局域与散逸:论罗兰·巴特的政治和审美观念》,《文学理论学刊》第3期第91-11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18、《罗兰·巴特与索绪尔:文化意指分析基本模式的形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9、《声音和文字:索绪尔论萨图尔努斯诗体》,《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收入《索绪尔研究在中国》(赵蓉晖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版;
20、《学术的进展和译名的重定》(关于索绪尔三个重要概念的中译及其他),《文之悦》附录第182-19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22、《〈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绪言》,《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 卷首第1-3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2007年3月"世纪文库"版第1-28页;
23、《符号的空洞性与充实性》,《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
24、《索绪尔与保罗》,《外语学刊》2005年第1期;
25、《索绪尔"符号学"设想的缘起与意图》,《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6、《索绪尔与喀山学派:音位的符号学价值——索绪尔手稿初检》,《外语学刊》2007年第3期;
27、《索绪尔与惠特尼:观念和符号联结的任意性与约定性》,《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3期;
28、《语言的时间及感知问题——索绪尔手稿再检》,《外语学刊》2008年第1期;
29、《语言符号的联想关系和无意识直觉——索绪尔手稿研究之一》,《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30、《新发现索绪尔手稿译文》(引言),《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1、《〈索绪尔手稿初检〉概要》,收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0)》第485-49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
32、《索绪尔已刊论著与未刊手稿整理状况简目》,《法国研究》2011年第2期;
33、《语言符号的差异性与非历史性——索绪尔手稿研究之一》,《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6期.
……
以"语言问题"为研究重点(学术及理论归根结底不应以朝代、国别来划分,而应以问题来划分."语言问题"超越于各学科界限之上,是一个元问题):
一、先秦诸子研究.择取先秦诸子的语言思想为研究对象,著《言境释四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初版,收入"当代中国哲学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2011年增订版,竖排繁体布面本),认为一切思想和艺术的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解开了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些关键症结,提出了一系列经过充分论证的新见,并将二千多年来古人对相关论题的见解汇集于附录,以供参照.《言境释四章》获华东六省一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上海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曾独立承担上海社会科学院课题多卷本"中国语言思想史"资料长编与分析(未刊行,为撰写《中国语言思想史》作准备),并作《老子校释》、《庄子内篇校释》、《墨经校释》、《公孙龙子校释》初稿,尚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未刊行.
二、罗兰·巴特研究.从语言、修辞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阐释罗兰·巴特的理论,对意识形态的运作和实现总结出了规律性的认识,著《修辞的展开和意识形态的实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与《古修辞学描述》合刊;台湾明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单行本),这是国内第一部研究语言和意识形态问题的专著,其间运用了综合研究法,涉及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理论,尼采的修辞论、真理论和意识形态论,古希腊罗马学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书写观念和行为,展示了中国学者的研究立场和视角.翻译出版了罗兰·巴特《S/Z》、《文之悦》、《神话修辞术》、尼采《古修辞学描述》等西方文论经典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多次重印.独立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罗兰·巴特后期写作与东方书写文明"(98CWW001).
三、索绪尔研究.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索绪尔语言理论及其对法国文论和思想的引生"(02CWW001)、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及未刊札记研究"(01FYY001)以及教育部项目"索绪尔手稿研究"(07JA740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索绪尔手稿再研究"(09BWW022).根据近年来新发现的索绪尔大量手稿以及学生的课堂笔记,考究索绪尔的学术渊源,弄清楚了影响二十世纪人文学术的诸多语言理论问题的形成过程,重现了索绪尔理论的本貌.同时也对符号学与文化意指分析作了探讨.著《索绪尔手稿初检》(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批准号10KYY003,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译《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手稿集》(待刊).《索绪尔手稿再检》尚在写作之中.
另外,《东坡题跋校注》、《山谷题跋校注》、《画禅室随笔校注》、《味水轩日记校注》四种中国古典艺术批评理论著作,经全面修订,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8月印行(初版分别为1996年11月和12月,1999年1月).编校注释《荛圃藏书题识》(含五万字序言,系统总结黄丕烈藏书活动与版本、目录、校勘思想),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1月印行.
讲授本科生课程:文学理论
讲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先秦诸子学,索绪尔手稿研究,符号学与现代法国文论
主要论文:
1、《语言的碎片》(论原道说与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上海文论》1992年第3期;
2、《论语辞达而已矣释》,《孔孟月刊》(台北)1995年11月第33卷第十一期;
3、《庄子养生论的基石:庄子"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辨正》,《差异》2004年度,第2辑,第220-235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4、《荛圃藏书活动与版本思想》,《大陆杂志》(台北)2000年9月第101卷第三期;
5、《荛圃藏书题识重编本序言》,《荛圃藏书题识》卷首1-68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10月;
6、《校注二十七松堂文集引言》,《孔孟月刊》(台北)1999年6月第37卷第六期;
7、《语文教育与人文浸润》,《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4期;
8、《古秦地农业活动和文化观念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收于《西部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第365-40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9、"Explicat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Encyclopedia Enumerated by Borges."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 Annual Review: Volume 24, Numbers 7 and 8, December 2007.
10、《罗兰·巴特与泰凯尔团体》,《上海文论》1990年第1期;
11、《意识形态·句子·文》,《当代》(台北)1995年3月"罗兰·巴特专号",总第107期;
12、《恋物欲、虚无主义及其他》,《二十一世纪》(香港)1996年2月号;
13、《关于〈文之悦〉》,《上海文化》1995年第1期;
14、《罗兰·巴特〈S/Z〉书题名诠释》,《世纪书窗》2000年第5期;
15、《S/Z、恩底弥翁的永睡及倾听》,《S/Z》卷首第1-4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台湾桂冠图书公司2004年6月,《S/Z》卷末第293-333页;
16、《罗兰·巴特〈文之悦〉中译本序言》,《文之悦》卷首第1-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17、《局域与散逸:论罗兰·巴特的政治和审美观念》,《文学理论学刊》第3期第91-11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18、《罗兰·巴特与索绪尔:文化意指分析基本模式的形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9、《声音和文字:索绪尔论萨图尔努斯诗体》,《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收入《索绪尔研究在中国》(赵蓉晖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版;
20、《学术的进展和译名的重定》(关于索绪尔三个重要概念的中译及其他),《文之悦》附录第182-19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22、《〈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绪言》,《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 卷首第1-3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2007年3月"世纪文库"版第1-28页;
23、《符号的空洞性与充实性》,《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
24、《索绪尔与保罗》,《外语学刊》2005年第1期;
25、《索绪尔"符号学"设想的缘起与意图》,《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6、《索绪尔与喀山学派:音位的符号学价值——索绪尔手稿初检》,《外语学刊》2007年第3期;
27、《索绪尔与惠特尼:观念和符号联结的任意性与约定性》,《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3期;
28、《语言的时间及感知问题——索绪尔手稿再检》,《外语学刊》2008年第1期;
29、《语言符号的联想关系和无意识直觉——索绪尔手稿研究之一》,《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30、《新发现索绪尔手稿译文》(引言),《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1、《〈索绪尔手稿初检〉概要》,收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0)》第485-49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
32、《索绪尔已刊论著与未刊手稿整理状况简目》,《法国研究》2011年第2期;
33、《语言符号的差异性与非历史性——索绪尔手稿研究之一》,《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6期.
……
-
柳轻雷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08 16: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