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梦想
福建省安溪县上尧村,群山环绕,绿树掩映。沿着布满细碎晨光的山间小路向上攀去,不到半小时就看到了大片绿盈盈的茶园。正是茶花盛开时节,在簇簇绿叶之中,繁星般鹅黄色的茶花娇嫩欲滴,香气宜人,伴着微风轻轻颤动。
“高海拔的铁观音,因为日照充沛,土壤优质,不仅味道醇香,降脂降压、防癌延寿等方面的效果也更加突出”,王明俊指着自家茶园如数家珍的给大家介绍着,挚诚的语气中透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沧桑。他自幼便在这片青山绿水之间长大,巍峨雄浑的高山给了他同样坚毅的性格。他是王氏铁观音的第十四代嫡系传人,也是百年品牌“和義正”茶品的继承人。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最多的都和茶叶有关。第一次参与茶叶采摘的兴奋不已,第一次闻到茶叶烘制时的天然醇香,第一次听爷爷讲起家族的传奇故事,第一次跟随父亲到潮州地区参加品茶大会,好奇和快乐让他的童年充满了五彩斑斓的色彩。韶华舞流,岁月悠悠,逐渐长大的王明俊走出了大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毕业后获得全额奖学金,赴法国尼斯大学管理学院继续深造。
美丽浪漫的法国并没有打动他的心,硕士毕业后,王明俊在老师和同学不解的眼光和盛情的挽留中,踏上了归国的路途。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一段从没有对外人说过的深深遗憾。事情还得从三百年前说起,乾隆元年,他的先祖王世让偶然发现铁观音,并作为供品呈送朝廷,从此铁观音在华夏大地闻名遐迩,也开始了他的家族与铁观音数百年的不解之缘。时间到了光绪五年,他的太爷爷王氏协助“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了“和義正”茶品,以“和于言、義于行、正于心 ”的儒家理念,畅销大江南北,流通塞外边关,让家族达到了最顶峰的辉煌。然而,随着世事变迁、战火动乱,如众多中华老字号一样,“和義正”如同一朵浪花,在建国初期就已无可奈何的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王明俊清晰的记得,爷爷每当提起这段往事时,总是唏嘘不已,泣涕如雨。从小他就暗下决心,要重生“和義正”品牌,延续“和義正”精神。如今祖国蒸蒸日上,繁荣昌盛,正是创业的好时机,岂能为了安逸的生活而忘记了家族的使命、自己的梦想?王明俊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家传经验,但是对于整体茶品市场还不够熟悉。他归国后,先后到陕西、湖北、江苏等地,深入到田间地头、茶厂茶城,考察茶叶种植情况和市场动态。他还应朋友的邀请,共同筹资50万元,在内蒙古通辽市开设了一家茶店,专营安溪铁观音系列。作为海归创业的典型,他还受到了了内蒙古当地媒体的宣传报道。
尽管那时的生意如火如荼,王明俊心中的忧虑却逐日增多。他发现,整个茶叶市场尤其是铁观音系列,品牌繁多,鱼目混珠。茶农注重产量不注重质量的现象大量存在;茶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行为屡见不鲜,噱头营销、无序竞争的势头更是愈演愈烈。本来计划推出“和義正”品牌的王明俊迟疑了,这样的市场、这样的产品怎能寄托出“和義正”浩然正气、热血轩辕的高贵灵魂?
经过几天的痛苦思考,王明俊毅然的作出了人生的选择。他告别了难舍难分的合作伙伴,带着经商积累下的三十多万元钱,重新返回了故乡上尧村,决心从铁观音的种植和制作开始,扎扎实实的稳步推进,打造出能够真正诠释“和義正”内涵的高品质茶品。他选择了在海拔1200米的茶园作为试验点,这里深厚的土层富含矿物质,强烈的紫外线也便于茶香的沉淀,是种植铁观音的黄金地带。他严格按照国家有机园的标准,坚决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和合成化肥,实行真正无公害的绿色培育技术。他还参考法国葡萄园的种植方法,依靠人工除草、生物预防病虫害等方式经营茶园,确保人茶合一,自然天成。在传统的铁观音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他也积极探索拖青等炒茶技巧,发展出多种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口感的茶品。日升日落,岁月悠悠,在忙碌但喜悦的劳作中,他对茶道的本质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于“和義正”的内涵产生了更新的认识。
天道酬勤,有道竟成。在2013年上海茶文化博览会上,王明俊培育的茶叶因其汤色明亮,馥郁悠长得到了参会宾客的高度好评,也引起了正欲开拓铁观音高档市场刘女士的注意。在数次长谈中,刘女士为“和義正”的沧桑历史所感动,王明俊也被刘女士对铁观音茶品的独到见解所折服。刘女士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成熟的营销网络,王明俊有着在独占鳌头的高品质产品和制作经验,并且两个人在经营理念、茶品精神等方面高度契合,于是决定携手合作,重振“和義正”这一百年品牌,弘扬茶道精髓与民族精神。经过几十年的沉寂,“和義正”如同涅槃凤凰,终于腾空而起,展翅翱翔,为茶叶市场注入了缕缕清风和阵阵甘露。
“只有好的产品,才能寄托好的精神。我永远不会追求所谓第一、第二这些虚名。让人们品到真正好的顶级铁观音,才是我的人生梦想”,当王明俊微笑着和大家交谈时,初生的旭日已拨开淡雾,将层峦叠嶂的茶山染成了金黄色。尽管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他的执着与自信,他的希冀与奋斗,必将书写出更加辉煌的人生。
QQ茶友交流群号: 210774979
“高海拔的铁观音,因为日照充沛,土壤优质,不仅味道醇香,降脂降压、防癌延寿等方面的效果也更加突出”,王明俊指着自家茶园如数家珍的给大家介绍着,挚诚的语气中透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沧桑。他自幼便在这片青山绿水之间长大,巍峨雄浑的高山给了他同样坚毅的性格。他是王氏铁观音的第十四代嫡系传人,也是百年品牌“和義正”茶品的继承人。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最多的都和茶叶有关。第一次参与茶叶采摘的兴奋不已,第一次闻到茶叶烘制时的天然醇香,第一次听爷爷讲起家族的传奇故事,第一次跟随父亲到潮州地区参加品茶大会,好奇和快乐让他的童年充满了五彩斑斓的色彩。韶华舞流,岁月悠悠,逐渐长大的王明俊走出了大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毕业后获得全额奖学金,赴法国尼斯大学管理学院继续深造。
美丽浪漫的法国并没有打动他的心,硕士毕业后,王明俊在老师和同学不解的眼光和盛情的挽留中,踏上了归国的路途。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一段从没有对外人说过的深深遗憾。事情还得从三百年前说起,乾隆元年,他的先祖王世让偶然发现铁观音,并作为供品呈送朝廷,从此铁观音在华夏大地闻名遐迩,也开始了他的家族与铁观音数百年的不解之缘。时间到了光绪五年,他的太爷爷王氏协助“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了“和義正”茶品,以“和于言、義于行、正于心 ”的儒家理念,畅销大江南北,流通塞外边关,让家族达到了最顶峰的辉煌。然而,随着世事变迁、战火动乱,如众多中华老字号一样,“和義正”如同一朵浪花,在建国初期就已无可奈何的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王明俊清晰的记得,爷爷每当提起这段往事时,总是唏嘘不已,泣涕如雨。从小他就暗下决心,要重生“和義正”品牌,延续“和義正”精神。如今祖国蒸蒸日上,繁荣昌盛,正是创业的好时机,岂能为了安逸的生活而忘记了家族的使命、自己的梦想?王明俊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家传经验,但是对于整体茶品市场还不够熟悉。他归国后,先后到陕西、湖北、江苏等地,深入到田间地头、茶厂茶城,考察茶叶种植情况和市场动态。他还应朋友的邀请,共同筹资50万元,在内蒙古通辽市开设了一家茶店,专营安溪铁观音系列。作为海归创业的典型,他还受到了了内蒙古当地媒体的宣传报道。
尽管那时的生意如火如荼,王明俊心中的忧虑却逐日增多。他发现,整个茶叶市场尤其是铁观音系列,品牌繁多,鱼目混珠。茶农注重产量不注重质量的现象大量存在;茶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行为屡见不鲜,噱头营销、无序竞争的势头更是愈演愈烈。本来计划推出“和義正”品牌的王明俊迟疑了,这样的市场、这样的产品怎能寄托出“和義正”浩然正气、热血轩辕的高贵灵魂?
经过几天的痛苦思考,王明俊毅然的作出了人生的选择。他告别了难舍难分的合作伙伴,带着经商积累下的三十多万元钱,重新返回了故乡上尧村,决心从铁观音的种植和制作开始,扎扎实实的稳步推进,打造出能够真正诠释“和義正”内涵的高品质茶品。他选择了在海拔1200米的茶园作为试验点,这里深厚的土层富含矿物质,强烈的紫外线也便于茶香的沉淀,是种植铁观音的黄金地带。他严格按照国家有机园的标准,坚决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和合成化肥,实行真正无公害的绿色培育技术。他还参考法国葡萄园的种植方法,依靠人工除草、生物预防病虫害等方式经营茶园,确保人茶合一,自然天成。在传统的铁观音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他也积极探索拖青等炒茶技巧,发展出多种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口感的茶品。日升日落,岁月悠悠,在忙碌但喜悦的劳作中,他对茶道的本质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于“和義正”的内涵产生了更新的认识。
天道酬勤,有道竟成。在2013年上海茶文化博览会上,王明俊培育的茶叶因其汤色明亮,馥郁悠长得到了参会宾客的高度好评,也引起了正欲开拓铁观音高档市场刘女士的注意。在数次长谈中,刘女士为“和義正”的沧桑历史所感动,王明俊也被刘女士对铁观音茶品的独到见解所折服。刘女士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成熟的营销网络,王明俊有着在独占鳌头的高品质产品和制作经验,并且两个人在经营理念、茶品精神等方面高度契合,于是决定携手合作,重振“和義正”这一百年品牌,弘扬茶道精髓与民族精神。经过几十年的沉寂,“和義正”如同涅槃凤凰,终于腾空而起,展翅翱翔,为茶叶市场注入了缕缕清风和阵阵甘露。
“只有好的产品,才能寄托好的精神。我永远不会追求所谓第一、第二这些虚名。让人们品到真正好的顶级铁观音,才是我的人生梦想”,当王明俊微笑着和大家交谈时,初生的旭日已拨开淡雾,将层峦叠嶂的茶山染成了金黄色。尽管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他的执着与自信,他的希冀与奋斗,必将书写出更加辉煌的人生。
QQ茶友交流群号: 210774979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