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社会主义”联合王国
来英国的第一年里,有一句话整天挂在我的嘴边:“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比社会主义还社会主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刚开始近乎惊艳般地好奇,到深入细致地研究英国的福利制度。逐渐地明白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的福利制度不过是依英国的葫芦画自己的瓢而已。
经过数百年的积淀,从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制订的《济贫法(The Poor Law)》,对孤儿和病残、失业、流离等弱势群体进行国家和社会慈善相辅相成的救助,到威廉四世末期1834年出台的《新济贫法》,再经过维多利亚盛世的完善夯实,形成了几乎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此后的发展,尤其是1942年《贝弗里奇社会保障和联盟服务报告》(简称《贝弗里奇报告》),将英国推向以国家为主导的从“摇篮到坟墓”的近乎“乌托邦”式的福利国家。
英国现行的福利体系从1948年全面实施,以全民赋税、惠及全民为宗旨,从受益形式可以分为非现金社会保障和现金福利两大类。
非现金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公共住房保障、公共教育和全民公费医疗。现金福利顾名思义是以现金形式惠及所需民众的福利,主要包括惠及部分民众的失业救助金、伤残救助金、疾病救助金和惠及全民的养老金;现金福利还包括儿童福利金和国家补助金等。
这些福利加在一起,可以保障每个公民从出生到去世几乎所有方面。
不妨以“约翰”为一个普通英国公民为例:
出生:从约翰的母亲准备怀孕开始,英国的全民公疗服务(NHS)开始为其母亲提供全面的孕检、孕期保健服务。当临产期将近,约翰的母亲住进最近的一家医院,几天之后约翰诞生,所有的服务不涉及任何收费。
约翰的母亲为此享有法律保障的不低于一年的带薪产假(产假工资依时间长短不同),约翰的父亲至少可以享有2到14周的带薪陪护“产假”。政府从约翰诞生之日起,每月向其父母提供80到250英镑依家庭状况不等的儿童福利金。
教育:通常状况下,约翰从两岁起被送到附近的幼儿园,但如其父母因工作需要,从他6个月时就可以开始国家补助的幼儿园生活。
从幼儿园到大学前的教育,约翰的父母不用支付一分钱,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他在学校的午餐费也可免除。
英国的大学教育并不免费,而每年3000到6000英镑的学费大概只有人均年收入的几分之一,并不离谱。而配套的政府免息或商业低息信贷非常容易申请。
工作:毕业之际,如果约翰顺利找到工作,一切自然发展;如果未能如愿工作,英国的失业救济还是比较慷慨的,每月从200到600英镑依年龄、身体、家庭等状况不等。此外,政府还会为约翰提供各种各样的就业辅导、培训直到他找到工作为止。
尽管英国的工作没有瑞典、法国等更“社会主义”的国家那般终身保险,但约翰的工作是非常稳定的,工会的强大势力足以让约翰不紧不慢地工作,在不触犯刑律的前提下,公司是很难辞退员工的。
住房:约翰正常地工作、恋爱、结婚生小孩,享受公费的医疗服务、产假、职业培训、儿童抚养补助金等。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是房子。如果约翰自信能够按揭买商品房,他可以遵循商业规则像多数英国人一样买房。如果约翰不愿意给自己太大压力,他可以到当地政府填一张政府公屋申请表。幸运的约翰可能立即拿到公务钥匙;运气不佳的约翰可能要等上三四个月或者一两年。
但不用过于担心,政府总是有足够的公屋给申请者。政府公屋从全免费到廉价租金,根据房客的工作、经济、健康、年龄状况不同。如果约翰突然之间失业,除了有免费的宽敞公屋可住之外,每月的失业救助金、积极找工作补助等足够让约翰过上比较滋润的生活。
医疗:从出生到去世,约翰难免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等不适,英国的NHS可以让约翰不花分文享受世界级水平的医疗服务。由于英国公费医疗采用中央政府统筹、地方政府运营的制度,如果约翰生活在经济状况好的区域,候诊时间将明显短于经济状况差的区域,新特效药物的使用也明显较差区域慷慨。尽管牙科、眼科的私立比重大些,但如果约翰愿意等上三、五个月的话,公费的牙科、眼科治疗也是高质的。
在英国享用NHS的公疗服务,从不涉及钱来钱往,医院的财务部从来不是开给病人的。如果约翰还算富有,他可以在公疗之外自主选择一份医疗保险,这样他就可以不用排队享有更加高效、高质的私营医疗服务。但并不会为此丧失公疗的基本保障。
养老:时间如梭,转眼之间约翰已到退休年龄,约翰可以选择在自家颐养天年,也可以选择到养老院安度晚年。每月350英镑左右的国家基本养老金可以让他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如果约翰在工作期间另外缴纳了个人的第二养老金,他还可以依份额领取通常高于国家基本养老金的第二部分,足够约翰生活的非常滋润;如果约翰工作期间另外投资有股票、基金等第三部分养老金,通常行情下,约翰可以拥有一个比较奢华的退休生活。或许约翰非常留恋美好的夕阳红,可惜终究难免西去。
“从摇篮到坟墓”是对英国全民福利制度最常用的说法,从约翰的例子可以略见一斑。现实生活中,英国公民的福利涉及面更广泛、更慷慨些,而约翰的生活几乎处于无忧无虑的状态。约翰惟一需要付出的是从10%到40%不等的个人所得税和工资的11%左右的社会保险金。
数百年的积累,让英国从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到社会主义的大本营。尽管最近几十年里相对落后于北欧国家比如挪威、瑞典等,但英国的社会福利,尤其是工党执政期间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因为英国福利制度不像北欧那般完全由政府主导地“共产主义”,又不像美国那般由市场主导地“资本主义”,因而成为世界众多国家参考的模本。对比中国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无不有英国的影子。
正像任何硬币的两面,英国福利制度的缺陷和弊端从来不可能避免,随着商业私营领域的不断侵蚀,尤其是资本流动速度的加快和越来越集中化,以及不同执政党政府的政见政纲差异、管理水平不同,英国福利制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一篇迟到的前言,本专栏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英国福利制度的透析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鉴智者避之,如果本专栏能对祖国福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呈送一丁点启迪,将是笔者的荣幸。
经过数百年的积淀,从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制订的《济贫法(The Poor Law)》,对孤儿和病残、失业、流离等弱势群体进行国家和社会慈善相辅相成的救助,到威廉四世末期1834年出台的《新济贫法》,再经过维多利亚盛世的完善夯实,形成了几乎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此后的发展,尤其是1942年《贝弗里奇社会保障和联盟服务报告》(简称《贝弗里奇报告》),将英国推向以国家为主导的从“摇篮到坟墓”的近乎“乌托邦”式的福利国家。
英国现行的福利体系从1948年全面实施,以全民赋税、惠及全民为宗旨,从受益形式可以分为非现金社会保障和现金福利两大类。
非现金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公共住房保障、公共教育和全民公费医疗。现金福利顾名思义是以现金形式惠及所需民众的福利,主要包括惠及部分民众的失业救助金、伤残救助金、疾病救助金和惠及全民的养老金;现金福利还包括儿童福利金和国家补助金等。
这些福利加在一起,可以保障每个公民从出生到去世几乎所有方面。
不妨以“约翰”为一个普通英国公民为例:
出生:从约翰的母亲准备怀孕开始,英国的全民公疗服务(NHS)开始为其母亲提供全面的孕检、孕期保健服务。当临产期将近,约翰的母亲住进最近的一家医院,几天之后约翰诞生,所有的服务不涉及任何收费。
约翰的母亲为此享有法律保障的不低于一年的带薪产假(产假工资依时间长短不同),约翰的父亲至少可以享有2到14周的带薪陪护“产假”。政府从约翰诞生之日起,每月向其父母提供80到250英镑依家庭状况不等的儿童福利金。
教育:通常状况下,约翰从两岁起被送到附近的幼儿园,但如其父母因工作需要,从他6个月时就可以开始国家补助的幼儿园生活。
从幼儿园到大学前的教育,约翰的父母不用支付一分钱,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他在学校的午餐费也可免除。
英国的大学教育并不免费,而每年3000到6000英镑的学费大概只有人均年收入的几分之一,并不离谱。而配套的政府免息或商业低息信贷非常容易申请。
工作:毕业之际,如果约翰顺利找到工作,一切自然发展;如果未能如愿工作,英国的失业救济还是比较慷慨的,每月从200到600英镑依年龄、身体、家庭等状况不等。此外,政府还会为约翰提供各种各样的就业辅导、培训直到他找到工作为止。
尽管英国的工作没有瑞典、法国等更“社会主义”的国家那般终身保险,但约翰的工作是非常稳定的,工会的强大势力足以让约翰不紧不慢地工作,在不触犯刑律的前提下,公司是很难辞退员工的。
住房:约翰正常地工作、恋爱、结婚生小孩,享受公费的医疗服务、产假、职业培训、儿童抚养补助金等。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是房子。如果约翰自信能够按揭买商品房,他可以遵循商业规则像多数英国人一样买房。如果约翰不愿意给自己太大压力,他可以到当地政府填一张政府公屋申请表。幸运的约翰可能立即拿到公务钥匙;运气不佳的约翰可能要等上三四个月或者一两年。
但不用过于担心,政府总是有足够的公屋给申请者。政府公屋从全免费到廉价租金,根据房客的工作、经济、健康、年龄状况不同。如果约翰突然之间失业,除了有免费的宽敞公屋可住之外,每月的失业救助金、积极找工作补助等足够让约翰过上比较滋润的生活。
医疗:从出生到去世,约翰难免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等不适,英国的NHS可以让约翰不花分文享受世界级水平的医疗服务。由于英国公费医疗采用中央政府统筹、地方政府运营的制度,如果约翰生活在经济状况好的区域,候诊时间将明显短于经济状况差的区域,新特效药物的使用也明显较差区域慷慨。尽管牙科、眼科的私立比重大些,但如果约翰愿意等上三、五个月的话,公费的牙科、眼科治疗也是高质的。
在英国享用NHS的公疗服务,从不涉及钱来钱往,医院的财务部从来不是开给病人的。如果约翰还算富有,他可以在公疗之外自主选择一份医疗保险,这样他就可以不用排队享有更加高效、高质的私营医疗服务。但并不会为此丧失公疗的基本保障。
养老:时间如梭,转眼之间约翰已到退休年龄,约翰可以选择在自家颐养天年,也可以选择到养老院安度晚年。每月350英镑左右的国家基本养老金可以让他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如果约翰在工作期间另外缴纳了个人的第二养老金,他还可以依份额领取通常高于国家基本养老金的第二部分,足够约翰生活的非常滋润;如果约翰工作期间另外投资有股票、基金等第三部分养老金,通常行情下,约翰可以拥有一个比较奢华的退休生活。或许约翰非常留恋美好的夕阳红,可惜终究难免西去。
“从摇篮到坟墓”是对英国全民福利制度最常用的说法,从约翰的例子可以略见一斑。现实生活中,英国公民的福利涉及面更广泛、更慷慨些,而约翰的生活几乎处于无忧无虑的状态。约翰惟一需要付出的是从10%到40%不等的个人所得税和工资的11%左右的社会保险金。
数百年的积累,让英国从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到社会主义的大本营。尽管最近几十年里相对落后于北欧国家比如挪威、瑞典等,但英国的社会福利,尤其是工党执政期间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因为英国福利制度不像北欧那般完全由政府主导地“共产主义”,又不像美国那般由市场主导地“资本主义”,因而成为世界众多国家参考的模本。对比中国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无不有英国的影子。
正像任何硬币的两面,英国福利制度的缺陷和弊端从来不可能避免,随着商业私营领域的不断侵蚀,尤其是资本流动速度的加快和越来越集中化,以及不同执政党政府的政见政纲差异、管理水平不同,英国福利制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一篇迟到的前言,本专栏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英国福利制度的透析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鉴智者避之,如果本专栏能对祖国福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呈送一丁点启迪,将是笔者的荣幸。
-
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29 08: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