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or内地保险?各有长处,适合自身条件的是正解!
因为以前在深圳工作过,所以听说过香港保险,那时年纪还轻,没有考虑过配置保险。回到成都后,随着年龄阅历增长也开始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所以开始重点了解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的区别。
香港保险的好处很明显,总结几点:
1、香港的重疾险的保障范围要比国内同类保险要广,香港重疾险最多保障范围是95种疾病,而内地最多保障35种疾病。
2、终生型的保单的保费比国内低20%~30%。
3、香港的重疾险理赔形式更加灵活。比如它有早期危疾病可预支保额,保险合同继续,如果再次出现重大疾病可再预支最高100%的保额,这种方式更好的保障了投保人利益。
4、正规保单全球可以理赔。(有移民倾向的朋友比较关注这点)
5、分红型性质的保险收益比内地要高些。
同时,限制也很明显:
1、必须本人到香港去签订合同才生效。在内地签订的属于非法保单。
2、万一遇到理赔纠纷,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只受香港法律保护。即必须到香港去申诉,也只能请香港的律师(不承认内地律师的执业资格)
3、汇率的风险。近些年人民币相对港币/美元处理升值趋势,相对于保单的价值就是贬值趋势。当然以后这个趋势谁也无法判断。
4、保险产品的费率设计是要参考区域数据的,因为香港人出现率低,属于“低风险”所以保费低,那么对常住在大陆的“高风险”人群,保险公司是否会加费呢?现在情况还算正常,但是很多保险公司依旧保留了调整保费的权利。
下面结合下个人情况分析,适合购买香港保险的人和保险的类型:
1、香港保险适合买储蓄型产品,分红收益较高,同时用美元结算对高资产人士也是一种抗风险的资产配置。对于普通收入的工薪阶层,到香港买分红型重疾人寿产品,缴费会是个不小的压力。举例:我咨询过AIA的进泰安心保,30万额度的终生性重疾加人寿,缴费25年,每年缴费约6kRMB。但是30万的人寿险明显额度偏低了,如果调整到50W,年缴费约2W了。一家三口的预算估计在5W多了,对于工薪阶层压力太大。
2、香港保险中消费型产品和内地的同类型产品缴费差别不大(包括消费型的重疾、人寿、意外等)。如果去香港方便,比如在深圳可以天天串门那种,可以考虑在香港买。否则,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去香港买。理赔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耗费大量的时间。万一以后有理赔的纠纷,需要在香港请律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香港跟进,以香港的物价水平,这个花费非常大。而通常消费性保险的缴费金额差别不大,实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3、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N多的海外保险,海外基金,所以分红型产品利率高。但我想,随着中国的改革,比如上海自贸区、利率市场化等都在持续进行,以后内地保险在一块也会慢慢加强的。
最后总结下:
1、如果是高收入高资产家庭,那么可以配置香港的分红型保险,作为抵御风险的一项资产配置。比如养老保险,分红利率比内地高,且不会有理赔纠纷。如果离香港很近,比如深圳,也可以考虑买分红型的终生寿险。即使有理赔纠纷,处理起来也相对方便些。
2、如果是普通收入的工薪家庭,考虑的较多的是抵御疾病的风险,那么还是比较适合买国内保险。如果本身理财手段多,那么应该考虑消费性保险。毕竟现金为王,钱在自己手里,可以更加灵活的去投资。从进几年的趋势来看,内地以后的理财手段也会越来越丰富的。
个人的一点心得,大家都来讨论讨论吧~~
文/晴天娃娃sophia
关注她理财微信公众号:talicai
回复“21天”,每天一课,一起变身幸福财女
香港保险的好处很明显,总结几点:
1、香港的重疾险的保障范围要比国内同类保险要广,香港重疾险最多保障范围是95种疾病,而内地最多保障35种疾病。
2、终生型的保单的保费比国内低20%~30%。
3、香港的重疾险理赔形式更加灵活。比如它有早期危疾病可预支保额,保险合同继续,如果再次出现重大疾病可再预支最高100%的保额,这种方式更好的保障了投保人利益。
4、正规保单全球可以理赔。(有移民倾向的朋友比较关注这点)
5、分红型性质的保险收益比内地要高些。
同时,限制也很明显:
1、必须本人到香港去签订合同才生效。在内地签订的属于非法保单。
2、万一遇到理赔纠纷,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只受香港法律保护。即必须到香港去申诉,也只能请香港的律师(不承认内地律师的执业资格)
3、汇率的风险。近些年人民币相对港币/美元处理升值趋势,相对于保单的价值就是贬值趋势。当然以后这个趋势谁也无法判断。
4、保险产品的费率设计是要参考区域数据的,因为香港人出现率低,属于“低风险”所以保费低,那么对常住在大陆的“高风险”人群,保险公司是否会加费呢?现在情况还算正常,但是很多保险公司依旧保留了调整保费的权利。
下面结合下个人情况分析,适合购买香港保险的人和保险的类型:
1、香港保险适合买储蓄型产品,分红收益较高,同时用美元结算对高资产人士也是一种抗风险的资产配置。对于普通收入的工薪阶层,到香港买分红型重疾人寿产品,缴费会是个不小的压力。举例:我咨询过AIA的进泰安心保,30万额度的终生性重疾加人寿,缴费25年,每年缴费约6kRMB。但是30万的人寿险明显额度偏低了,如果调整到50W,年缴费约2W了。一家三口的预算估计在5W多了,对于工薪阶层压力太大。
2、香港保险中消费型产品和内地的同类型产品缴费差别不大(包括消费型的重疾、人寿、意外等)。如果去香港方便,比如在深圳可以天天串门那种,可以考虑在香港买。否则,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去香港买。理赔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耗费大量的时间。万一以后有理赔的纠纷,需要在香港请律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香港跟进,以香港的物价水平,这个花费非常大。而通常消费性保险的缴费金额差别不大,实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3、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N多的海外保险,海外基金,所以分红型产品利率高。但我想,随着中国的改革,比如上海自贸区、利率市场化等都在持续进行,以后内地保险在一块也会慢慢加强的。
最后总结下:
1、如果是高收入高资产家庭,那么可以配置香港的分红型保险,作为抵御风险的一项资产配置。比如养老保险,分红利率比内地高,且不会有理赔纠纷。如果离香港很近,比如深圳,也可以考虑买分红型的终生寿险。即使有理赔纠纷,处理起来也相对方便些。
2、如果是普通收入的工薪家庭,考虑的较多的是抵御疾病的风险,那么还是比较适合买国内保险。如果本身理财手段多,那么应该考虑消费性保险。毕竟现金为王,钱在自己手里,可以更加灵活的去投资。从进几年的趋势来看,内地以后的理财手段也会越来越丰富的。
个人的一点心得,大家都来讨论讨论吧~~
文/晴天娃娃sophia
关注她理财微信公众号:talicai
回复“21天”,每天一课,一起变身幸福财女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