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一篇作品的点评(美菊)
最好的局面应该是既有优秀的创作者也有卓越的批评家,可是论坛在这方面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批判家简直就是一无所有,要不是某位先生极其懒惰,也没有我的那一段批判的文字,普通作品我实在不想评论,说重了怕他会受不了,说轻了不是我的风格。
由于这么个情况,我只能自己评论自己了,刚来的时候还有一个“广小胜”,现在只有“好,赞,哈哈哈”之类的。评论如下:
我想我这首诗词可以归纳三个特点:豪放,集中,创造。
先说豪放,大家一看就能够感受得到,如果再抑扬顿挫的念一遍,感觉就更加明显了。大家看我每一句最后的那一个字“悄,豪,冠,高,久,凿,在,骄”是不是都很“高大上”?!可能“悄”字大家不觉得,但是如果大家想到这样的句子,比如“英雄行险道”或者“千里走单骑”之类,是不是觉得又很豪呢,实际句内的意思也很豪放,比如“辟径”,独辟蹊径是不是很英豪,庸人会独辟蹊径吗?庸人只会复制模仿,比如某先生。还有一位也说是和我,大家看看他押韵的那几个字,以及整体表现是豪还是不豪呢?!(他用的“荡”“浪”等等我怎么感觉有点不雅呢,诗词以词造境,不要为了平仄押韵胡乱用词才好,要尊重读者的感受)。
接着是集中,我虽然绝不模仿,但是古人的精华我仍然是借鉴的,在2,3联我把许多古人表现菊花高贵品质的意思一起全部写出来了,那就是“野性不同流俗雅致风骨疗效好奉献永远”等等。
最后是创造,如果只是写到2,3联就完了,那么我自己就仍然是个因循守旧的平庸者,我的独创在最后一句,也是全篇的高潮。大家注意这个“在”字,它不是普通的“在”,它是“存在”的“在”,也就是说,我独辟蹊径的把西方20世纪最优秀的思想成果“存在主义”引进了中国古典诗词,这样也和我第一句“辟径”呼应起来了,我永远要追求的是真实,所以“文如其人”,我绝不可能到处写“辟径”,而实际上从来没有什么创造,只是庸庸碌碌的随波逐流。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孤独的英雄走在旷野里,一片荒原茫茫,秋瑟寒疏,这样的景象就是大英雄也难免内心惆怅;忽然,在远处的土堆后面有一簇生机勃勃的野菊探出头来向英雄颔首致意,英雄内心一阵惊喜:既然荒郊野外的菊在贫瘠偏僻无人理睬的地方都能够完全不被环境所压倒,而是自由自我积极的彰显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既放射出美丽圣洁的光芒,同时对于贫瘠无人的土地完全没有怨言而是回报给整个大地最灿烂的笑容,这不仅是大美同时也是大爱,是天地之间最高贵灵魂的完美化身,那么,我个人的不被理解,无人喝彩,甚至蒙受不白之冤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们的英雄重新把自己的头颅高高扬起,一路征途奔向远方!
点评就差不多了,现在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我所写的这个菊到底是雄还是雌呢?”,我想雄雌应该都是可以的。假如他是男性,那么谁比较合适呢?显然不可能是“潘安宋玉”之类奶油,那么前面提到的关老爷行不行呢?不行,关老爷不够俊俏,那么吕布如何?不是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啊?不行,“三姓家奴”绝对不行,看来只有白马长枪的常山赵子龙才能受此殊荣了,大家以为怎样?!假如是女性,那又是谁呢?当然“四大美女”那样的脂粉是不行的,那么“擂鼓助阵”梁红玉可否?也许“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鉴湖女侠最合适吧?!
我昨天讲,古典诗词是雕虫小技,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一般也就几十个字,多一点一百多,只有这么一些字,再会写也表达不了多少思想,表现不了多少情感,所以,要真正的反映时代,影响时代,彰显自我,还是要通过当代诗歌的各种体裁形式。虽然我对当代新诗不像古典诗词这么自信,但是,我也不能只图嘴巴快活,光说不练,因此为了回报朋友们对我的关注我一定在今天下午或者晚上把一首现代自由诗奉献给大家,一定要回报大家的厚爱和情谊。
就写到这里了,让我们还是回到当下的时空里面再相聚吧!
由于这么个情况,我只能自己评论自己了,刚来的时候还有一个“广小胜”,现在只有“好,赞,哈哈哈”之类的。评论如下:
我想我这首诗词可以归纳三个特点:豪放,集中,创造。
先说豪放,大家一看就能够感受得到,如果再抑扬顿挫的念一遍,感觉就更加明显了。大家看我每一句最后的那一个字“悄,豪,冠,高,久,凿,在,骄”是不是都很“高大上”?!可能“悄”字大家不觉得,但是如果大家想到这样的句子,比如“英雄行险道”或者“千里走单骑”之类,是不是觉得又很豪呢,实际句内的意思也很豪放,比如“辟径”,独辟蹊径是不是很英豪,庸人会独辟蹊径吗?庸人只会复制模仿,比如某先生。还有一位也说是和我,大家看看他押韵的那几个字,以及整体表现是豪还是不豪呢?!(他用的“荡”“浪”等等我怎么感觉有点不雅呢,诗词以词造境,不要为了平仄押韵胡乱用词才好,要尊重读者的感受)。
接着是集中,我虽然绝不模仿,但是古人的精华我仍然是借鉴的,在2,3联我把许多古人表现菊花高贵品质的意思一起全部写出来了,那就是“野性不同流俗雅致风骨疗效好奉献永远”等等。
最后是创造,如果只是写到2,3联就完了,那么我自己就仍然是个因循守旧的平庸者,我的独创在最后一句,也是全篇的高潮。大家注意这个“在”字,它不是普通的“在”,它是“存在”的“在”,也就是说,我独辟蹊径的把西方20世纪最优秀的思想成果“存在主义”引进了中国古典诗词,这样也和我第一句“辟径”呼应起来了,我永远要追求的是真实,所以“文如其人”,我绝不可能到处写“辟径”,而实际上从来没有什么创造,只是庸庸碌碌的随波逐流。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孤独的英雄走在旷野里,一片荒原茫茫,秋瑟寒疏,这样的景象就是大英雄也难免内心惆怅;忽然,在远处的土堆后面有一簇生机勃勃的野菊探出头来向英雄颔首致意,英雄内心一阵惊喜:既然荒郊野外的菊在贫瘠偏僻无人理睬的地方都能够完全不被环境所压倒,而是自由自我积极的彰显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既放射出美丽圣洁的光芒,同时对于贫瘠无人的土地完全没有怨言而是回报给整个大地最灿烂的笑容,这不仅是大美同时也是大爱,是天地之间最高贵灵魂的完美化身,那么,我个人的不被理解,无人喝彩,甚至蒙受不白之冤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们的英雄重新把自己的头颅高高扬起,一路征途奔向远方!
点评就差不多了,现在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我所写的这个菊到底是雄还是雌呢?”,我想雄雌应该都是可以的。假如他是男性,那么谁比较合适呢?显然不可能是“潘安宋玉”之类奶油,那么前面提到的关老爷行不行呢?不行,关老爷不够俊俏,那么吕布如何?不是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啊?不行,“三姓家奴”绝对不行,看来只有白马长枪的常山赵子龙才能受此殊荣了,大家以为怎样?!假如是女性,那又是谁呢?当然“四大美女”那样的脂粉是不行的,那么“擂鼓助阵”梁红玉可否?也许“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鉴湖女侠最合适吧?!
我昨天讲,古典诗词是雕虫小技,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一般也就几十个字,多一点一百多,只有这么一些字,再会写也表达不了多少思想,表现不了多少情感,所以,要真正的反映时代,影响时代,彰显自我,还是要通过当代诗歌的各种体裁形式。虽然我对当代新诗不像古典诗词这么自信,但是,我也不能只图嘴巴快活,光说不练,因此为了回报朋友们对我的关注我一定在今天下午或者晚上把一首现代自由诗奉献给大家,一定要回报大家的厚爱和情谊。
就写到这里了,让我们还是回到当下的时空里面再相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