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经
邹波
在《通向阴雨山的道路》中,印第安裔美国作家斯科特莫马戴回忆,他的祖先部落基奥瓦人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开始计时,有一把大铁壶搁在我祖母的房子外面,紧靠南走廊。我不知它从哪里来,它总在那里。你用手敲它,它就像一口钟那样响起来.
大铁壶是他们粗糙、偶然的时钟更准确地说是时钟的替代物。
自然的各种声响、部落生活中各种有影响的事件或者仪式都是在提醒人们:时间在推移我们在继续生活着。
任何一次敲打都能构成时间的开端,那有一搭没一搭、长短不一、密度不一样或者按亨利柏格森的话那些强度不一的心理撞击连接在一起,代替了钟表的滴答。
亨利柏格森认为这才是真相:直接经验中的川流不息的实体厖而不是抽象的时间。
基奥瓦人没有抽象的时间观念,他们没有这样的时候:像一个老年白人那样面对空无,感叹时间流逝。
虽然每天都在经历日出日落、每年经历着四季,却并未将这些同生长和衰亡联系起来,他们不依季节进行种植,他们跟随太阳,太阳走到哪儿,他们就迁徙到哪里。
川流不息的迁徙代替了对时间流逝本身的体验他们仅仅是些旅行者。他们对着广袤充实的空间发表评论,而不是时间。
1740年到1837年,整个部落都在进行通向阴雨山的大迁徙,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旅行会拖延那么长的时间,以致这次旅行构成了民族史诗,以致整个民族都在旅行中成熟起来,而与此同时印第安的保留地也萎缩到正午的影子那么小。生命小于通向阴雨山的部落大迁徙。时间小于空间。
由于人们走个不停,在迁徙中,本来和时间有关的变化,也被解释为路上的奇遇这也是民族史诗惯用的手法,一切被解释为空间里的奇迹:据说,基奥瓦人从其他部落那里学到了语言甚至英语,在大平原获得了图腾和宗教,而由于在黑山脚下得到的大量马匹,养狗的传统被牧马的新风俗所取代,奇迹代替了过程。
作为民族史诗最重要的部分起源,这个时间概念对基奥瓦人来说也是可疑的。他们将自身的起源解释为进入这个世界,这好象是在谈文化交流,而不是生命:
搮他们是通过一根空心的圆木进入世界的而基奥瓦人并不是所有的人全都走出来了。有一个女人怀了孩子,身体臃肿,她被卡在那段木头里。在那以后,谁也没法从那里穿过去。
因此,基奥瓦人没有《创世纪》、没有亚当和夏娃。这也许还因为,作为一个原始部落,它们起源得太晚了。
1740年到1837年,他们要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完成其他民族花几千年才能完成的社会演进、以及衰落直至融入美国近代社会。
作为一个后起的部落文明,基奥瓦人本质上已不能和真正的古老部落相提并论,它一开始就是现代的,其现代性还表现在:它是个完全的学习型民族要在短期内适应近代生活(而不是古代史意义上的大自然),他们必须立刻学习最先进的文明,而正如上文所说的,基奥瓦人的一切文化都是在迁徙过程中被输入的、是舶来品。即使是最早的、由圆木进入世界的那一代基奥瓦人都已经是近代人。因此,即使达尔文的进化论真的奏效也就是说,现在每一天,都有新的猴子在变成人,它也不可能从纯粹的原始人做起。在我们的时代,任何回归、复兴都不完全,任何事情都谈不上从头开始。
对近代文明填鸭式的吸收当然搅乱了基奥瓦人的集体记忆。《通向阴雨山的道路》隐含着一部印第安人眼中的美国西部神话,但神话本身还没来得及展开就夭折了。因为根本就没有时间酝酿。
莫马戴在整理本族的口头传说时进一步发现,那些歌谣故事完全无法分出先后,它们奇妙地彼此相生,像一本拙劣的循环论证的字典。它们乍听起来既原始,又缺乏历史感。它们更像现代基奥瓦人杜撰的伪经。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通过奥雷良诺这个名字在子孙中的重现,实现了生命循环的假象。名字遮挡了时间。
莫马戴承认,在这些可疑的传说中,漫长的时间作为一个历史因素被取消了。正如他们在迁徙中的奇遇,基奥瓦人的生命以及文明似乎总是被突然赋予、增强、减弱或者剥夺的。像任何一种巫术一样,生命和时间无关,与普鲁斯特的回忆一样,基奥瓦人的文明绝对不是个历史概念。
英国作家托尔金的代表作,同样具有伪经风格的《魔戒》中有两个并行的时间线索:一个是刻板的历史时间各个善良种族一步一步地辗转联合,试图击败索隆魔族的艰难过程;另一个是由魔戒拥有者掌握着的时间是通向生或死的捷径。
前一个时间是虚假的只是虚张声势、消磨时间、只是在佯攻抵抗组织本质是悲观的:连巫师甘道夫也从未真正相信自己能战胜索隆事实上也没有他们企图消灭索隆的人马,但索隆的人马是无限的。
战胜索隆的惟一希望仍然是将戒指扔到特殊的火里。两个霍比人通向火山的旅行象征的才是真正有效的小说时间。他们的小步子才是真正的计时器持戒人佛罗多是时间的支配者,他想什么时候结束故事就能什么时候结束,他是故事中真正的自由意志。
《圣经》这部小说中的末日观念也暗示了另一种时间,只要人类的罪越过某个临界点,上帝实际上就会进入到一个自由意志的阶段。《新约》带有这样的宿命论调:人类的罪早已越过了临界点,所以这以后的人类编年史、以及一切可持续发展研究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无论怎么做,末日都要降临。
美国政府是掌握基奥瓦人命运的自由意志。但白人殖民者并没有直接出现在这本文笔极端优美的部落回忆录中不过也许是以某种比喻的形式出现的,基奥瓦人也许仅仅是把他们当成了坏天气的一种,他们仅仅发现平原在缩小、大地拥挤得耸入天空厖1837年,这个部落签订了与合众国的第一部条约,从此保留地逐渐变成黄石公园,基奥瓦人的生活被陈列虽然尚未瓦解,但这以后,无论你如何敲打祖母的那把大铁壶,作为永久的陈列品,他们的历史都无法重新被激活。
在《通向阴雨山的道路》中,印第安裔美国作家斯科特莫马戴回忆,他的祖先部落基奥瓦人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开始计时,有一把大铁壶搁在我祖母的房子外面,紧靠南走廊。我不知它从哪里来,它总在那里。你用手敲它,它就像一口钟那样响起来.
大铁壶是他们粗糙、偶然的时钟更准确地说是时钟的替代物。
自然的各种声响、部落生活中各种有影响的事件或者仪式都是在提醒人们:时间在推移我们在继续生活着。
任何一次敲打都能构成时间的开端,那有一搭没一搭、长短不一、密度不一样或者按亨利柏格森的话那些强度不一的心理撞击连接在一起,代替了钟表的滴答。
亨利柏格森认为这才是真相:直接经验中的川流不息的实体厖而不是抽象的时间。
基奥瓦人没有抽象的时间观念,他们没有这样的时候:像一个老年白人那样面对空无,感叹时间流逝。
虽然每天都在经历日出日落、每年经历着四季,却并未将这些同生长和衰亡联系起来,他们不依季节进行种植,他们跟随太阳,太阳走到哪儿,他们就迁徙到哪里。
川流不息的迁徙代替了对时间流逝本身的体验他们仅仅是些旅行者。他们对着广袤充实的空间发表评论,而不是时间。
1740年到1837年,整个部落都在进行通向阴雨山的大迁徙,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旅行会拖延那么长的时间,以致这次旅行构成了民族史诗,以致整个民族都在旅行中成熟起来,而与此同时印第安的保留地也萎缩到正午的影子那么小。生命小于通向阴雨山的部落大迁徙。时间小于空间。
由于人们走个不停,在迁徙中,本来和时间有关的变化,也被解释为路上的奇遇这也是民族史诗惯用的手法,一切被解释为空间里的奇迹:据说,基奥瓦人从其他部落那里学到了语言甚至英语,在大平原获得了图腾和宗教,而由于在黑山脚下得到的大量马匹,养狗的传统被牧马的新风俗所取代,奇迹代替了过程。
作为民族史诗最重要的部分起源,这个时间概念对基奥瓦人来说也是可疑的。他们将自身的起源解释为进入这个世界,这好象是在谈文化交流,而不是生命:
搮他们是通过一根空心的圆木进入世界的而基奥瓦人并不是所有的人全都走出来了。有一个女人怀了孩子,身体臃肿,她被卡在那段木头里。在那以后,谁也没法从那里穿过去。
因此,基奥瓦人没有《创世纪》、没有亚当和夏娃。这也许还因为,作为一个原始部落,它们起源得太晚了。
1740年到1837年,他们要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完成其他民族花几千年才能完成的社会演进、以及衰落直至融入美国近代社会。
作为一个后起的部落文明,基奥瓦人本质上已不能和真正的古老部落相提并论,它一开始就是现代的,其现代性还表现在:它是个完全的学习型民族要在短期内适应近代生活(而不是古代史意义上的大自然),他们必须立刻学习最先进的文明,而正如上文所说的,基奥瓦人的一切文化都是在迁徙过程中被输入的、是舶来品。即使是最早的、由圆木进入世界的那一代基奥瓦人都已经是近代人。因此,即使达尔文的进化论真的奏效也就是说,现在每一天,都有新的猴子在变成人,它也不可能从纯粹的原始人做起。在我们的时代,任何回归、复兴都不完全,任何事情都谈不上从头开始。
对近代文明填鸭式的吸收当然搅乱了基奥瓦人的集体记忆。《通向阴雨山的道路》隐含着一部印第安人眼中的美国西部神话,但神话本身还没来得及展开就夭折了。因为根本就没有时间酝酿。
莫马戴在整理本族的口头传说时进一步发现,那些歌谣故事完全无法分出先后,它们奇妙地彼此相生,像一本拙劣的循环论证的字典。它们乍听起来既原始,又缺乏历史感。它们更像现代基奥瓦人杜撰的伪经。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通过奥雷良诺这个名字在子孙中的重现,实现了生命循环的假象。名字遮挡了时间。
莫马戴承认,在这些可疑的传说中,漫长的时间作为一个历史因素被取消了。正如他们在迁徙中的奇遇,基奥瓦人的生命以及文明似乎总是被突然赋予、增强、减弱或者剥夺的。像任何一种巫术一样,生命和时间无关,与普鲁斯特的回忆一样,基奥瓦人的文明绝对不是个历史概念。
英国作家托尔金的代表作,同样具有伪经风格的《魔戒》中有两个并行的时间线索:一个是刻板的历史时间各个善良种族一步一步地辗转联合,试图击败索隆魔族的艰难过程;另一个是由魔戒拥有者掌握着的时间是通向生或死的捷径。
前一个时间是虚假的只是虚张声势、消磨时间、只是在佯攻抵抗组织本质是悲观的:连巫师甘道夫也从未真正相信自己能战胜索隆事实上也没有他们企图消灭索隆的人马,但索隆的人马是无限的。
战胜索隆的惟一希望仍然是将戒指扔到特殊的火里。两个霍比人通向火山的旅行象征的才是真正有效的小说时间。他们的小步子才是真正的计时器持戒人佛罗多是时间的支配者,他想什么时候结束故事就能什么时候结束,他是故事中真正的自由意志。
《圣经》这部小说中的末日观念也暗示了另一种时间,只要人类的罪越过某个临界点,上帝实际上就会进入到一个自由意志的阶段。《新约》带有这样的宿命论调:人类的罪早已越过了临界点,所以这以后的人类编年史、以及一切可持续发展研究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无论怎么做,末日都要降临。
美国政府是掌握基奥瓦人命运的自由意志。但白人殖民者并没有直接出现在这本文笔极端优美的部落回忆录中不过也许是以某种比喻的形式出现的,基奥瓦人也许仅仅是把他们当成了坏天气的一种,他们仅仅发现平原在缩小、大地拥挤得耸入天空厖1837年,这个部落签订了与合众国的第一部条约,从此保留地逐渐变成黄石公园,基奥瓦人的生活被陈列虽然尚未瓦解,但这以后,无论你如何敲打祖母的那把大铁壶,作为永久的陈列品,他们的历史都无法重新被激活。
诗人邹波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至今山风都是你 (2人喜欢)
- 母语连同摇篮一起拧穿了,给李翊云 (2人喜欢)
- 都自知在美好地掠过(回答玛丽·奥利弗)
- 多伦多的沙滩 (1人喜欢)
- 碑石的旅行—-纪念512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