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亭缘之二十九:撷秀亭
自诗:“阴晴不辨孤山云,暑寒难观西子裙。枯叶寒瑟惜春晚,此秀隐深何处寻。”
北山街西段附近特别是苏堤、孤山路之间葬有四个文化名人,其中二位男性,另二位女性;二位为历史真实人物且为真墓,另二位则多见于传说故事,传为衣冠冢。他们分别是岳飞、武松、苏小小、秋瑾,大概是传统中国人心中对于四种值得纪念和歌颂的人物形象的经典缩影。这也使得这一块小小的、风情万种的区域总能让人驻足流连。遇见风景,并不仅仅是在某一瞬间的惊艳,更在于穿越千年的梦幻。
沿北山路向东,此岸与孤山渐分。随着水面愈加开阔秀美,临湖建筑渐渐开始不再因为古迹或者历史的原因而命以沉重的名称。过绿水芙渠轩、邀梅揖石轩,至镜湖厅。镜湖厅是此方向上最后一个纪念秋瑾的建筑。再往东不远,有一四方重檐攒尖木亭临湖而立,是为“撷秀亭”。此亭体量不小,但其尖顶为一似将吐蕊的花苞形状,却也十分精巧别致。《西湖志》中没有撷秀亭的记载,但有提到在镜湖厅东有一亭名为“迎晖亭”,根据描述与今日撷秀亭十分相似,不知是否是一亭双名或者是后来更改亭名,待考。
按今日之名。整个西湖大景区中带有“秀”字的亭极少。略有名的只有三个,为老和山蕴秀亭、六和塔秀江亭以及撷秀亭。显然“撷”字和“蕴”字在意义和意境上的区分十分明显。如果说初从西溪谷接近西湖景区,这片风景仍属悬念,故以“蕴”为“引”的话,那么到了北山街的中段,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已经在眼前展开,每一步的变换都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景致,当以“撷”为“至”了。当然了,对于秀的概括不只在亭,如有杨公堤“隐秀桥”、赵公堤“毓秀桥”,还有同在北山街的“毓秀庵”等等,不表。
与撷秀亭几步之远的东面,有一小段曲桥伸入湖水,中立一碑为所谓“三评西湖十景”之“北街梦寻”。可见此题名重点关注在北山街靠山一侧的诸多旧迹,多为名人旧居、私宅以及1929年西湖博览会时所建之楼宇(如新新饭店等);今多有辟为纪念馆或者高大上的会所,也有一些仍然有人家居住。因为会所、私宅不许游客擅入,因此北山街给人印象往往是外观漂亮却“不接地气”。近年政府整治,许多会所已陷萧条,从某种方面来看是一种较好的变化。事实上,北山街一带是杭州著名的“风水宝地”。杭州另一处“风水宝地”当属凤凰山南。此类宝地,多为北靠山,南临水,靠山呈环抱有“左青龙右白虎”之势;而南水之上又有“案山”,案山之南又有远水,更远处又有“朝山”,等等。因此凤凰山南成了南宋皇宫所在,而北山街历代多为权贵住宅。比较著名的,有《喻世明言》中所提南宋奸相贾似道,清代南浔富商邢抱青,民国时期权贵蒋经国、张静江、汤恩伯、史量才,文化大师丰子恺等等。而与这些历代名人相交之人来往此街此景之故事,更是无法胜数。如此一想, 这条梧桐遮天蔽日的历史文化小街顿时再次沉重了许多。街的另一处为西湖的一部分,因孤山、白堤而与外湖相离成为“北里湖”,风平浪静,大概是西湖最为秀美的一部分。临水的秀美与沿山的沉重竟然也能互相依存而不显违和,大概这就是西湖了。
北山路上亭子不多。除风雨亭、撷秀亭外,大概便是与断桥相遇时的“断桥残雪碑亭”与“云水光中亭”了。但这两亭更与断桥亲近,之后再予讨论。撷秀亭隔水与孤山北麓那片梅林相望,梅林之中可以远远望见放鹤亭宽大的重檐。我们可以再回到孤山,看一看西湖这片最大最美的水面。
北山街西段附近特别是苏堤、孤山路之间葬有四个文化名人,其中二位男性,另二位女性;二位为历史真实人物且为真墓,另二位则多见于传说故事,传为衣冠冢。他们分别是岳飞、武松、苏小小、秋瑾,大概是传统中国人心中对于四种值得纪念和歌颂的人物形象的经典缩影。这也使得这一块小小的、风情万种的区域总能让人驻足流连。遇见风景,并不仅仅是在某一瞬间的惊艳,更在于穿越千年的梦幻。
沿北山路向东,此岸与孤山渐分。随着水面愈加开阔秀美,临湖建筑渐渐开始不再因为古迹或者历史的原因而命以沉重的名称。过绿水芙渠轩、邀梅揖石轩,至镜湖厅。镜湖厅是此方向上最后一个纪念秋瑾的建筑。再往东不远,有一四方重檐攒尖木亭临湖而立,是为“撷秀亭”。此亭体量不小,但其尖顶为一似将吐蕊的花苞形状,却也十分精巧别致。《西湖志》中没有撷秀亭的记载,但有提到在镜湖厅东有一亭名为“迎晖亭”,根据描述与今日撷秀亭十分相似,不知是否是一亭双名或者是后来更改亭名,待考。
按今日之名。整个西湖大景区中带有“秀”字的亭极少。略有名的只有三个,为老和山蕴秀亭、六和塔秀江亭以及撷秀亭。显然“撷”字和“蕴”字在意义和意境上的区分十分明显。如果说初从西溪谷接近西湖景区,这片风景仍属悬念,故以“蕴”为“引”的话,那么到了北山街的中段,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已经在眼前展开,每一步的变换都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景致,当以“撷”为“至”了。当然了,对于秀的概括不只在亭,如有杨公堤“隐秀桥”、赵公堤“毓秀桥”,还有同在北山街的“毓秀庵”等等,不表。
与撷秀亭几步之远的东面,有一小段曲桥伸入湖水,中立一碑为所谓“三评西湖十景”之“北街梦寻”。可见此题名重点关注在北山街靠山一侧的诸多旧迹,多为名人旧居、私宅以及1929年西湖博览会时所建之楼宇(如新新饭店等);今多有辟为纪念馆或者高大上的会所,也有一些仍然有人家居住。因为会所、私宅不许游客擅入,因此北山街给人印象往往是外观漂亮却“不接地气”。近年政府整治,许多会所已陷萧条,从某种方面来看是一种较好的变化。事实上,北山街一带是杭州著名的“风水宝地”。杭州另一处“风水宝地”当属凤凰山南。此类宝地,多为北靠山,南临水,靠山呈环抱有“左青龙右白虎”之势;而南水之上又有“案山”,案山之南又有远水,更远处又有“朝山”,等等。因此凤凰山南成了南宋皇宫所在,而北山街历代多为权贵住宅。比较著名的,有《喻世明言》中所提南宋奸相贾似道,清代南浔富商邢抱青,民国时期权贵蒋经国、张静江、汤恩伯、史量才,文化大师丰子恺等等。而与这些历代名人相交之人来往此街此景之故事,更是无法胜数。如此一想, 这条梧桐遮天蔽日的历史文化小街顿时再次沉重了许多。街的另一处为西湖的一部分,因孤山、白堤而与外湖相离成为“北里湖”,风平浪静,大概是西湖最为秀美的一部分。临水的秀美与沿山的沉重竟然也能互相依存而不显违和,大概这就是西湖了。
北山路上亭子不多。除风雨亭、撷秀亭外,大概便是与断桥相遇时的“断桥残雪碑亭”与“云水光中亭”了。但这两亭更与断桥亲近,之后再予讨论。撷秀亭隔水与孤山北麓那片梅林相望,梅林之中可以远远望见放鹤亭宽大的重檐。我们可以再回到孤山,看一看西湖这片最大最美的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