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快乐还给自己
今天下午,参加了一个讲座--------把快乐还给自己。是一个心理学的老师讲解怎么排除压力。讲座进行了3个小时,过程穿插了庄子、易经、中医经脉理论等一系列有关无关的例子,最后着眼点放在了自我的心理调节上,与我近期的想法不谋而合,“所有效果,都是自我状态的改变”
人生活在社会环境里,在“主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包围下,我们怕被鄙视、怕被嘲笑、怕被不理解,于是遵循社会公共认同准则,掩饰本我,伪装自己,伪装久了,会不会丢失自我呢?有多少人会在某一天突然怀疑自己,在自问“我是谁”的问题上,犹豫不定?
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并且有勇气面对自己,把真实的想法袒露给家人和朋友,从而获得帮助,得到社会系统的支持,进入一个良性的疏导过程,这才是达到面对压力的第一步。
第二步比第一步要更难,因为别人对你只是劝导,能理解这些劝导并下决心付诸行的还是自己。其实,人很奇怪,往往是最后快坚持不住的时候,都是强大的内心力量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古人讲的“修身”,佛教讲的“磨难”都是指要不断地锤炼自己内心,让心灵不断成长,一点点地顿悟,达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境界。
人生活在社会环境里,在“主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包围下,我们怕被鄙视、怕被嘲笑、怕被不理解,于是遵循社会公共认同准则,掩饰本我,伪装自己,伪装久了,会不会丢失自我呢?有多少人会在某一天突然怀疑自己,在自问“我是谁”的问题上,犹豫不定?
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并且有勇气面对自己,把真实的想法袒露给家人和朋友,从而获得帮助,得到社会系统的支持,进入一个良性的疏导过程,这才是达到面对压力的第一步。
第二步比第一步要更难,因为别人对你只是劝导,能理解这些劝导并下决心付诸行的还是自己。其实,人很奇怪,往往是最后快坚持不住的时候,都是强大的内心力量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古人讲的“修身”,佛教讲的“磨难”都是指要不断地锤炼自己内心,让心灵不断成长,一点点地顿悟,达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