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物画的线条
中国绘画跟西洋画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画是用线条来造型的。这不仅影响了中国艺术的造型观念,也影响了艺术家的思维模式,对整个民族文化艺术理论的建立,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并不是说有些作品不用线条,线条就可有可无,很可能,线条无形而无所不形。像西方的安格尔,他将作品中的光影、明暗弱化了,轮廓线条突出了,其实也属于用线造型。中国画中,线条除了用于造型,还可以是心灵的符号,就像书法一样,不仅是文字表达,更是心性的抒发,这就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了。
因此,从中国画的理论角度和艺术创造规律来看,线条永远不可能发展到穷尽。在不同艺术家手中,线条完全可以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举个大家都认可的例子,中国传统笔墨到了清代末年,似乎已难以为继,当时的文化圈普遍认为中国画陈陈相因、走不下去了,只有学习西方才是唯一出路。但就是在这么强大的西化论调中,出现了一个黄宾虹,执意孤行,提出了“五笔七墨”说,开创了中国画笔墨发展的新篇,证明传统的框架仍然可以前行。而同时期的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等人,也都在传统笔墨中融入了新的元素,使得中国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所以,线条的表现力完全是生生不息、难以穷尽的。
一般而言,画家对线条抱有质疑心态,往往出于两种情况:一是对线条的掌握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希望挣脱线条的束缚。对这些画家而言,无法乃为至法,他们的水平,令人敬重;另一种情况则是一些画家在线条锤炼上还没入门,掌握不够好,看到有的作品不需要线条,于是对线条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至于“卡通一代”的艺术家们,他们作品的意义最主要呈现在艺术观念上,并非形式语言方面有颠覆性、革命性的创造。他们的作品,用的仍然是相对写实的方式。同时,他们的创作也是当代水墨多元探索中的一格,是百花园中的一朵,不能代表大部分当代水墨画家,更不能代表所有的当代水墨画家。
因此,从中国画的理论角度和艺术创造规律来看,线条永远不可能发展到穷尽。在不同艺术家手中,线条完全可以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举个大家都认可的例子,中国传统笔墨到了清代末年,似乎已难以为继,当时的文化圈普遍认为中国画陈陈相因、走不下去了,只有学习西方才是唯一出路。但就是在这么强大的西化论调中,出现了一个黄宾虹,执意孤行,提出了“五笔七墨”说,开创了中国画笔墨发展的新篇,证明传统的框架仍然可以前行。而同时期的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等人,也都在传统笔墨中融入了新的元素,使得中国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所以,线条的表现力完全是生生不息、难以穷尽的。
一般而言,画家对线条抱有质疑心态,往往出于两种情况:一是对线条的掌握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希望挣脱线条的束缚。对这些画家而言,无法乃为至法,他们的水平,令人敬重;另一种情况则是一些画家在线条锤炼上还没入门,掌握不够好,看到有的作品不需要线条,于是对线条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至于“卡通一代”的艺术家们,他们作品的意义最主要呈现在艺术观念上,并非形式语言方面有颠覆性、革命性的创造。他们的作品,用的仍然是相对写实的方式。同时,他们的创作也是当代水墨多元探索中的一格,是百花园中的一朵,不能代表大部分当代水墨画家,更不能代表所有的当代水墨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