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黈
古人作書,除卻補遺之外,往往有什麼什麼黈,黈即所謂補充之意。而在下在這裏也頒用這個“黈”字,實在是有自嘲之意,兼為遊戲之言耳。曰:翻看《韓英詞典》,剛好至 상체 這個詞,如果寫作漢字,即“生體”,我便想起了法國的一位醫學家寫過的一本有關“vivisection”的著作。然後,我接著看這本《韓英詞典》的這個詞條,而在解釋了一些詞條之後,便有 상체해부 這樣一個詞條,其對應的英文解釋即是“vivisection”。我翻看的這本詞典是韓國Si-sa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韓英對照的詞典,這個詞典另外還有一本《英英韓詞典》,但在下不是討論詞典的目錄版本學,言歸正傳,在下想說的是漢字“解剖”這兩個字,尤其是“解”字在韓文中讀作 해(Hae) ,但“解”字在日文中卻讀作kai,(手邊沒有越南文詞典,所以不知道越南文中“解”字讀作什麼音,但從越南文中“學”字的發音Hoc與韓語中“學”的發音Hak相類來看,越南文中“解”字似應類似韓語。)
吾國字書如【集韻】、【韻會】作“下買切”;【正韻】作“胡買切”,先拋開“下買切”不論,即“胡買切”之讀音,似約略今日之“海”字。如此看來,韓文中“解”讀作“Hae”就大概明瞭了。又吾國粵語中“解”讀作“改”(閩南諸語蓋如是),另外荷蘭語中“g”之讀音約略英文中“h”如“goet”,即讀作“hoot”之音。
本想再舉一些例子來聲明“解”字之讀音,但嫌打字比較繁瑣,而且還要在許多種輸入法之間切換,實為麻煩,故粗略其一二,感興趣者自會“獵奇”。
吾國字書如【集韻】、【韻會】作“下買切”;【正韻】作“胡買切”,先拋開“下買切”不論,即“胡買切”之讀音,似約略今日之“海”字。如此看來,韓文中“解”讀作“Hae”就大概明瞭了。又吾國粵語中“解”讀作“改”(閩南諸語蓋如是),另外荷蘭語中“g”之讀音約略英文中“h”如“goet”,即讀作“hoot”之音。
本想再舉一些例子來聲明“解”字之讀音,但嫌打字比較繁瑣,而且還要在許多種輸入法之間切換,實為麻煩,故粗略其一二,感興趣者自會“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