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到你的天命
这是巴蓝思教育(the balance)的第1篇文章
Sayings:
资源放错了地方便成了垃圾,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天命,无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多少人在璀璨浩瀚星海中,默默消逝了一生?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
找到你自己的天赋并热爱它,这样,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天命,就能创造出超乎我们想象的成就。
被误认为“有病”的舞蹈天才
葛罗宁如何创作《辛普森一家》
萨缪尔森“顿悟的故事”
吉莉安才8岁,但是她的未来已经很危险。她的学业一塌糊涂,至少在老师所了解的范围内可以这么说。上学迟到,书写糟糕,测试成绩差,不仅如此,她还是整个课堂的破坏者,上一分钟还在吵吵嚷嚷,下一分钟又向窗外张望,逼着老师不得不停下教学去拉回她的注意力,但是接下来她又开始骚扰邻座。吉莉安对这些问题倒不是很在意,或者说她已经习惯了被老师纠正,她也不真的认为自己是个问题小孩,但是学校却很烦恼,当学校写信给她父母时,事情也就到了激化的地步。
学校认为吉莉安有某种学习上的障碍,所以应该去那些专门设置的特殊学校。这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如果是现在的话,学校肯定会说她有注意力缺陷障碍并伴有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然后会给她用一些利他林(Ritalin中枢兴奋药)或者类似的一些药物。但那是在20世纪30 年代,科技还不成熟,还没有使用ADHD(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这种流行病名,人们也还不知道自己可能会有这个病。没有药物的治疗,他们也生存下来了。
吉莉安的父母收到学校的来信后,大为震惊,并立即采取措施。吉莉安的妈妈将她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最精美的衣服和鞋子,扎着漂亮的马尾辫,然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她去见心理医生,希望能为她做一个准确的诊断。
必须舞动身体才能思考
吉莉安告诉我,她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她们被请进一间大大的房间,房间内铺着橡木地板,书架上摆着一些皮革封面的书籍,一个身穿斜纹夹克的男人站在一张大大的办公桌旁边,仪表堂堂,令人印象深刻。他把吉莉安带到房间的另一头,让她坐在一张巨大的皮沙发上。吉莉安的脚几乎不能触到地板,这种环境让吉莉安很局促,她给心理医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很可能是紧张。吉莉安将双手压在屁股下面,以免自己坐立不安。
心理医生走回自己的办公桌。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他一直在向吉莉安的妈妈询问吉莉安在学校的情况,她在学校遇到的困难以及据学校所说由她造成的麻烦。虽然,他没有直接问吉莉安任何问题,但是从头至尾他一直很仔细地观察她的举动。这让吉莉安非常不安而且很迷惑。尽管她还小,但她也知道这个人将对她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她知道去上特殊学校意味着什么,但她并不想做出什么改变,从内心来说,她根本不觉得自己真的有问题,但是其他人却不这么看,或者说,至少她妈妈的回答方式让她觉得别人认为她有问题。
也可能他们是对的,吉莉安这样想着。
吉莉安的妈妈和心理医生终于停止了谈话,那个男人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向沙发,然后坐在这个小女孩的旁边。
“非常感谢你,吉莉安,你很有耐心。”他说,“但是,恐怕还需要你再等一会儿。我需要跟你妈妈单独谈一谈,我们就出去几分钟,别担心,我们不会走太远的。”
吉莉安担心地点了点头,两个大人让她一个人坐在那里,然后就走了。但是当他们离开的时候,那个心理医生伸手越过办公桌,打开了收音机。
他们一走到房间外的走廊上,心理医生就对吉莉安的妈妈说:“就在这里站一会儿,看看她要做什么。”那里有一扇窗户可以看见屋内的情形,他们站在窗子的一边,这样吉莉安就不能看见他们了。吉莉安几乎是立即站了起来,伴着音乐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两个大人站在外面静静地看了几分钟,被这个女孩儿表现出的魅力惊呆了。任何人都能注意到,在吉莉安的动作中有一些天生的,甚至是原始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让女孩儿的脸上展现出了绝对的快乐。
终于,心理医生转向吉莉安的妈妈,说:“如你所知,琳恩夫人,吉莉安没有病,她是一个舞蹈家,送她去舞蹈学校吧。”
我问吉莉安,然后呢?她说她妈妈真的送她去了舞蹈学校。“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那实在太好了,”她告诉我,“我走进一间教室,那里满是像我一样的人,我们不用静静地坐在那里,我们可以边动边思考。”
她开始每周去舞蹈学校学习,每天在家也练习,最后,她去伦敦皇家芭蕾舞学院试演,他们接收了她。然后她加入了皇家芭蕾舞公司,成了一个单人舞者,并在全世界表演。后来,当芭蕾舞演员的职业生涯结束后,她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剧团,并且在伦敦和纽约推出了一系列非常成功的节目。最终,她见到了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并和他一起创作了一些音乐剧史上最成功的作品,包括《猫》(Cats)和《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当初那个小小的、不知道未来在何处的吉莉安如今成了世界闻名的吉莉安·琳恩,最有才华的舞蹈创作家之一,她给数百万的人们带来快乐,并且也拥有数百万美元的收入。这一切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有一个人发现了她真正的爱好,这个人之前也见过类似的小孩,懂得如何发现他们的天赋,如果遇到的是其他对此不了解的人则很可能给她吃一些药物,让她安静下来。然而,吉莉安并不是问题小孩,她不需要去上任何特殊学校。
她所需要的只是成为真正的自己。
一辈子都要画漫画
马特不像吉莉安,他的学习不错,学分等级也还不差,而且还通过了学校所有重要的测试,但是他总觉得非常无聊。为了让自己开心一点,他开始在课堂上画画。“我经常画画,”他说,“而且我画得越来越好,以至于我不用看都可以画,这样老师就会认为我在认真听讲。”对他来说,美术课成了追求爱好的绝佳机会。“我们在色彩书上调色,我想我永远不能在那些线条之内上色。不行,我不能被限制。”当他上高中以后,这一习惯上升到了另一层面。
在高中的美术课上,同学们都坐在那里,老师也很无聊,画具摆在一边,都没有人去用,所以我尽可能地画,一节课里画了30幅画。画完一幅画,看看它像什么,然后就给它命名,比如“海草里的海豚”,好了,继续下一幅,等到他们发现,我已经画了很多很多的画了,我几乎用完了所有的画画材料,他们再也不让我画了。
马特说:创造一些以前没有的东西让我非常激动,我画画的水平也更高了,技艺不断提高是有趣的事情。噢,它的确看起来很像,就像它原本应该的那样。但是随后我就意识到我的绘画水平没有更进一步提高,所以我开始集中精力创作故事和笑话,我认为这更有趣。
马特·葛罗宁,作为闻名世界的《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的创作者,曾从其他美术家的作品中找到灵感,虽然,这些美术家的作品都没有太多复杂的绘画技巧,但是,他们巧妙地将创造性的故事讲述方式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融合了起来。“最让我激励的是,我看到许多不会画画的人也能依靠画这种画来谋生,比如说詹姆士·瑟伯。约翰·列侬给我的启发也很大,在他所写的书《列侬说法》(In His Own Write)和《一个西班牙人》(A Spaniard in the Works)里布满了他自己那些糟糕的绘画,但是搭配的散文诗却很有趣,小故事也很疯狂。有一段时间我都在模仿约翰·列侬。罗伯特·克鲁伯也对我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马特的老师和父母都鼓励他去做点别的事情,他的父亲-一位漫画家兼电影导演,也这么劝他,他们建议他去上大学,找一个固定的职业。实际上,在他上大学之前(那是一所既不给成绩单、也没有必修课的非传统学校),他只认识了一个让他备感鼓舞的老师。“我一年级的老师保存着我在课堂上画的那些画,我的意思是说,她收藏了很多年。我非常感动,你要知道,每年都有几百个学生上她的课,她的名字叫伊丽莎白·胡佛。为了纪念她,我用她的名字命名了《辛普森一家》中的一个人物。”
家长和老师的反对并没有吓退马特,因为他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我知道,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玩编故事游戏时,常用一些小雕塑当道具,比如恐龙之类的,我希望将来长大了还是做类似的事情。每当我看着大人们提着公文包匆匆走进写字楼,我心里就想“我绝对不要像他们那样,编故事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刚开始,我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有同样想法的孩子,但是渐渐地他们都离开了,而且变得严肃正经起来。对我来说,所有能做的事就是玩游戏和讲故事。
我明白,大家都希望我走这样一条人生之路-上高中,进大学,拿一纸文凭,然后毕业找个好工作,但是这样就不是为我自己工作,我或许将永远只能画些漫画。
我在学校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在街上瞎逛,画一些搞笑的图画,然后带回学校,给朋友们互相传看。随着我们长大,野心也越来越大,我们开始制作电影。这的确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因为它使不善交际的我们能一起合作,周末再也不用无聊地待在家里,而是出去拍电影,周五的晚上也不去踢球了,取而代之的是去当地的大学里看地下电影。
我决定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当然,顺便说一句,我并不觉得这个主意真的可行。我想我可能要去做一些很劳累而且自己也不喜欢的事情。我想象着我在一个轮胎仓库工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想在那里工作,我只是想,工作的时候我就四处滚着轮胎,然后休息的时候,我就画漫画。
马特的人生却从此变得截然不同了。马特搬去了洛杉矶,每周在《洛杉矶周报》上刊登自己的连环画《地狱生活》(Life in Hell),并开始赢得了一些名气。这时,福克斯电视台(Fox)向他伸来了橄榄枝,邀请他为电影《崔茜·尤玛》(Tracey Ullman)创作一段简短的动画片。在与福克斯开会策划的过程中,他当场创作出《辛普森一家》的故事,实际上,在他走入会议室之前他还不知道自己会这么做。迄今为止,这个时长半小时的节目已经连续在福克斯电视台的周日档播放了19年。除此之外,还衍生出一大批相关的电影、漫画书、玩具以及无数的相关商品,换句话说,它促成了一个波普(pop)文化帝国的诞生。
如果当初马特·葛罗宁听从了人们那些追求 “正经”职业的忠告,这一切奇迹将不会发生。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成功人士都不喜欢学校,或者说学业很糟糕。当保罗第一次走进芝加哥一所大学的演讲厅时,他还是一个成绩很好的高中生。他也没有意识到在他决定去听这次讲座的时候,这所大学正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成为世界领先者之一。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这所大学离自己家很近。几分钟后,他“重生了”,正如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的:“那天演讲的主题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马尔萨斯认为,地球上的人口将像兔子一样呈几何级数增长,一直要增长到每英亩土地的产出不足以维持相同土地上人口的生活水平时,死亡率开始上升,并逐渐与出生率相等。这里所涉及的一些微分方程是如此的浅显易懂,让我不得不怀疑,我是不是漏掉了一些深奥复杂的部分。”
就在那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博士作为一位经济学家的生活开始起航,而他最初涉足这一领域“纯粹是为了好玩”。众所周知,他是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曾任国际经济协会主席,写了一些著作(包括那本一直以来非常畅销的经济学教材),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对公共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并且在1970年成为美国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作为一个早熟的少年,我总是很擅长于逻辑推理和解那些IQ测试中的难题。所以,如果说经济学是为我而生的,那么,也可以说我是为经济学而生的。我的感触就是:儿时在玩乐中有一些发现,绝不要低估它们的重要性,它们极有可能将成绩平平的孩子变成真正的勇士。
三个故事,一个道理
吉莉安·琳恩、马特·葛罗宁和保罗·萨缪尔森,是三个不同的人的三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但带给我们的启发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发现了自己天生就适合做的事情,并满怀激情地去努力,最终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和极大的个人满足。我通常把这类故事称为“顿悟的故事”(epiphany stories)。因为他们都是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启发,并且,这种启发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为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并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他们的人生从此开始变得不同。
他们都发现了自己的天命,从而使自己喜欢的事与擅长的事完美结合。天命是个人潜能的另一种定义,每个人的潜能不一样,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
琳恩、葛罗宁、萨缪尔森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并不是只有他们才能做到这些。他们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情并且努力去做了,也就是说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天命。但是,根据我的经验,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曾找到自己的天命。
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命,我们都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能成为舞蹈家、漫画家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我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才能和爱好,它们能够激励我们去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就。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改变一切,这也为我们在不远的将来取得真正的、不断的成功提供了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保证。
要找到自身的天命,首先得明确自身独特的才能和爱好。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找到天命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绝大多数人对自身潜能缺乏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自身能力的范围所知有限。我们天生都具有非凡的想象力、理解力、感知力、直觉、灵性以及身体和感官的认知能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只运用了自身能力中的一小部分,有时候甚至根本没有用到任何一种能力。许多人找不到天命,就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
第二,对各种能力之间的联系所知有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认为自己的思想、身体、感觉以及人际关系等,就像是分开的系统,都是独立运行的。这就是许多人找不到天命的第二个原因,他们不明白这些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三,我们对自身应对成长和改变的潜能所知有限。通常,人们认为,生命是线性变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逐渐消退,错过的机会也一去不复返了。这就是许多人找不到天命的第三个原因,他们不了解自身潜能的有机本性以及不断更新的性质。
看不到自身潜能的局限性可能因为周围的环境而加剧,比如同龄人的看法,文化的氛围,以及我们对自身的期望等等。但是,对任何人来说,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教育。
摘自《让天赋自由》作者Ken Ronbinson
-------------------------------------------------------------------
巴蓝思 BLANCE
倡导一种平衡的生命哲学
文章兼顾理想主义与现实当下的平衡
关注品质读书、大自然教育、教学案例分享
众筹1000位创始人创办“最具人文情怀与绿色大自然学校”发起人
微信:巴蓝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