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教授☆雜酱面』:四川重庆的萬州尋根之旅
![]() |
声名远播的重庆萬州和萬州杂酱面。
就在最近,在这个坐落在美丽松花江畔的城市-吉林市新开张了一家专门做“面”的连锁店,店家给了它一个十分暖人心田的名字“郭教授*雑酱面”。很多顾客都愿意在这个藏在深巷中的小店坐下来吃面,因为在这个店大家能吃到“真正的东北人”无法调出的好味道。然而,尽管数次踏进这里的门槛,人们却很有可能不晓得另外一个故事:这个连锁店的行政总厨大军是真正出自重庆萬州的“雑酱面”传人呢!
![]() |
“郭教授*雑酱面”的行政总厨 大军九十年代末在新加坡某餐厅工作时的留影。
![]() |
重庆萬州沙河村远景。
大军出生在1969年, 虽从小长在松花江畔,但是他並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東北人"。因为他的根在四川重庆萬州。他的父亲郭洪政是四川万州人,今年76岁了,家里兄弟两个人。1958年秋天,他只身一人,告别了父老乡亲带着报国从军的想法,从四川老家重庆的萬州沙河村直接从军参加了16军,希望自己能走出家门,开辟一番新的天地来。后来,16军在朝鲜战争期间,被调遣驻扎在三八线附近,一下就是五年时间。朝鲜停战后,郭老和很多战友从部队转业,就在这个山清水秀的江城留了下来。自打从萬州沙河村前小河上的那座小桥走出了村子,郭老就一直把家乡的味道藏在心底。
![]() |
夜幕下的江城-吉林市。
![]() |
重庆朝天门旧照。
那天,村里的乡亲知道了洪政要去东北当兵的消息,大早起来就忙着给他饯行。同村的五哥从小跟着长辈走南闯北,见识很广,还在大重庆城里边开过饭馆。这些年里,他常常把在城里的见闻讲给洪政听,也顺便把做家乡菜的一些法子教给他。他听五哥说起过大重庆朝天门附近,有一家叫做“和顺桥”的小面馆,“桥”是“挑”的谐音。那里拉纤的纤夫、脚夫和挑担客云集,取了这名字自是为了讨得大家欢喜。虽然价格不高,但是每天基本上从日出到日落都有生意做。天长日久,渐渐小有名气。食客中大多数都是在附近做工的乡下佬。可别小瞧了这乡下佬,一碗面虽然花费不高,可是他们的“嘴”可是挑剔得很呵!后来,洪政还真的找了几个名堂说服了父母跟着五哥去了那个“和顺桥”吃了几顿呢!
五哥干脆自己点起了柴火,支起了大锅,冲着洪政喊着说:“今天你出了走出村口这小桥,以后就很难再吃到味道这么足的杂酱面了。今天我给你做!平日里,我也教了你不少了。以后,要是想家的时候,就照着我教给你的法子做面吃吃看!”送别饯行的气氛,就好似大重庆红辣椒的味道,浓烈地发着香气;又好像面上那浇头的肉香,久久不去。他怎么能忘记这味道呢?纵然走过了千山万水,郭老也一直记着这家乡杂酱面的味道。
![]() |
人要勤快,面要筋道。
![]() |
老萬州的杂酱面。
提起重庆萬州的杂酱面,去过那里的人大概都能说出个一二来,无非是那几样料嘛!
干红辣椒、花椒、榨菜(或芽菜)、油酥花生。哦,还有吃面的时候也不能马虎哟!什么姜汁、蒜汁、小葱、芝麻、酱油、醋、糖,务必一应俱全才行啊。可是您若是去过川蜀之地、或是湘鄂的深山,就一定不会忘记:猪油可是绝不能忘记的哟!一般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都能下厨房给你露一手,可是要开店迎客,这调料、这汤头可是要靠店家自己的多年经验才行呢。
郭老,自从在这个江城安家的时候起,就没有忘记把家乡“萬州杂酱面”的手艺传给自己的儿子,大军。大军自从对书本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来,倒是喜欢听父亲讲些家乡那边的川菜。1986年,刚刚十七岁的時候,大军便在專業烹饪學校拜師學藝,輾轉于各大酒樓之間,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随着自己厨藝逐渐長進,未過几年他便另立爐灶独立經营自己的餐舘。但是,他时常记着父亲的提醒:一定要让这江城的老百姓尝尝地道的萬州杂酱面的味道!但是,大军也并没有忘记:创新,才是赢得江城人民认可的钥匙。
磊子、大军和大海都出生在1969年。 磊子,从财经学校毕业起二十几年來一直在跟電子產品打交道,早在九十年代就在深圳和廣州打拼,后来在电子、音响设备领域成了当地业界知名的服务提供商。由于工作的关系,他时而进出岭南,时而过长江三峡进入巴蜀天府之国,时而翻山越岭过大兴安岭,时而掠过新疆天山南麓,领略西域独特的风土人情。他也很想在忙碌了二十年之后,再次在自己的第二故乡-吉林市,做个为当地百姓认可的连锁饮食店。
一拍即可。磊子解释他的设想:这个專門做『面』的連鎖店,应该融和【晥粤川】菜的长处,成爲一个真正的品牌!新的连锁店就叫做“郭教授杂酱面”吧!
![]() |
『郭教授☆雜酱面』的想法一锤定音了,剩下来的就是分兵几路,拜师取经了。磊子跟着大军循着自己父輩几十年前來東北的路,沿着長江溯流而上,怀着小孩子般的好奇心,直奔当年郭老当年从军时候走过的那个萬州沙河村,直接向村里五哥的后人讨教做家乡面“萬州杂酱面”的秘诀。而好学的大军也跟着磊子跨越了五岭逶迤,直奔古代番禺的故地-广州,跟着磊子的那些粤菜酒楼的厨师朋友潜心学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话说得不错。这就是对『郭教授☆雜酱面』最好的概括了!美食,就是要“慢工出细活”才行。大军的老父亲也常常这样提醒他。
![]() |
重庆街头的美食店铺。1
![]() |
重庆街头的美食店铺。2
![]() |
重庆街头。1
![]() |
重庆街头。2
火候,是个永远的主题。这是大军最喜欢的字眼!因为他总是这里面实在是有太多的乐趣。
如今,他們在城市的分店已經有三个在運营着,有條不紊,稳稳當當,一如溪邊那輕松洒脱的磨坊。
『郭教授☆雜酱面』
一店:通潭路吉化西区南门斜对面,崇文市场北头。
二店:四川路老三角线铁路口。
三店: 在四川路与通江街交汇处东100米。
联系电话:13304412168,磊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