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肋
(题外话:大概是自从喜欢上某人以后,想法简直层出不穷。虽然一向知道自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是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出乎意料了,情绪被人影响到这个地步,怎么想都不是长寿的预兆……哈)
最近看了两部话剧,孟京辉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改编自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两部剧都把女性的悲剧刻画到了极点。前者是关于暗恋的故事,一个女人用全部的青春如此炽热地爱着作家W,渴望能在他记忆中哪怕留下一点点回忆,可是直到最后作家也记不起这个昔日的邻家小女孩。她在绝望中想起第一次和作家欢爱之后,他曾送她一束白玫瑰。自此,她每年都会在作家生日那天匿名送上一束白玫瑰。
“你喜欢这束花吗?你知道是谁送的吗?或许是个暗恋你的女人送的呢!”
“我不知道是谁送的,所以我才这么喜欢它。”
作家这么喜欢这束白玫瑰,因为它纯洁、美丽,更因为不知道主人是谁,而给人无限可能的想象。他却没有可能爱上这个“陌生女人”——她为了他沦落风尘,却换不回他对她回头一顾。这就是男女心中爱情的区别,男人的爱情是想象,是追逐,是探索未知,男人心中的理想女人永远是高贵纯洁完美的缪斯,绝不可能将低贱的妓女视作心中的女神,尽管她的爱情炙热又纯粹。而女人的爱情是接受,是牺牲,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她们认定了一个男人,就连他的缺点甚至缺陷也全盘接受,一味付出燃烧自己,直到化为乌有。因此,她明知这个男人三心二意,生性风流,却“爱死了他这个样子”,连他神态自若地许下虚妄的诺言的样子也爱到了极点。她怀了孕,不敢告诉男人,因为知道男人喜欢自由不受束缚,她便决定给他“全然的轻松愉快”,独自在贫民窟诊所生下孩子。这是一个女人为爱所能承受的最大牺牲和幸福,多么矛盾又多么可悲。然而,最可悲的甚至不是孩子最后病死,也不是她憔悴而死,而是直到最后作家也没能记起她!她恍然大悟,自己唱了这么多年的独角戏,原来其实连观众都没有。她爱得这么用力,都没能在他的生命里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这是女人的爱的伟大么?是爱的疯狂么?是爱的愚蠢么?这是女人的爱的坚强和脆弱。
再讲讲第二个故事吧。三个仙女来人间寻找好人,一个叫沈黛的妓女接待了她们,从而得到仙女的馈赠。有了资本的沈黛从良开烟草店,并不忘仙女们“做个好人”的劝告,时时救济贫民,却因为过于善良软弱反被欺凌,以至于生存也无以为继。沈黛被迫伪装成精于世故,手段很辣的表哥“隋大”以维持生计。而爱上穷困潦倒的飞行员后,沈黛虽然知道他品行恶劣,却依旧被他骗财骗色……这部剧探讨的主题虽然是俗套的“好人难为”,但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却更有了现实的意味。(英文对白更具艺术性且无违和感,是孟京辉难得一见的严肃作品。)
全剧最让人出乎意料的一段是,“隋大”在知道飞行员的真实想法之后,竟然没有与之决裂,反而选择了“跟我爱的人走”。她说:“这个世道真糟糕,这座城是一个地狱,我们正抓着光滑的城墙往上爬。后来,我们中间有个人倒了霉——她恋爱了!一恋爱,她就完了。女人有了软肋,就什么都没有了。怎样才能去掉软肋,特别是去掉爱情这个致命的软肋呢?爱情,是完全不可能的,它太贵了!……这是什么世道?
情人的抚摸变成了卡脖。
爱情的叹息变成了恐怖的呼叫。
兀鹰为什么在那里盘旋?
那里有个姑娘在幽会。”
这是一个女人恋爱时的矛盾心理的最直白体现。理智和情感永远处于斗争状态。一方面明知生存艰辛,把未来的幸福赌在一个不靠谱的男人身上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却抵抗不了内心深处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求,以对方的话来说服自己(“虽然我知道这人是个烂人,可是毕竟是我爱的人,万一我能拯救他呢?”),并且用最圣母心的一面来要求自己(“真爱难道不是能包容一切么!既然爱他那就包容他吧!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爱一定能够改变这一切的!”)。而飞行员明显是个情场老手,他毫无顾忌地对隋大暴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丝毫不担心沈黛会知道。因为他知道爱情的魔力足以烧掉一个女人的理智,特别是一个受惯了欺凌和虐待的女人。
一个受惯了欺凌和虐待的女人,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没了任何助力,她会拼命划水,会努力让自己的脖子探出水面呼吸。爱情于她,是身边飘来的一块木板。当她把半个身子趴在木板上时,她的灵魂便得到了片刻的歇息。而一旦耽于片刻的安歇,她的肢体便会僵直,理智便会倦怠,她再也不想回到冰冷刺骨的水中,她用全力护好这块木板,却不曾也来不及检视这块木板是否已残缺腐溃。
一个全然没有情感的女人(或者说是人)是强大的,她的强大来自于对周遭事物的麻木。她撕裂了与所有事物的牵扯,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表皮下,她的情感一丝一毫透不出来。她没有软肋,她无坚不摧。
一个沉浸于爱情中的女人,则既是强大也是脆弱的。她的坚强源于爱情,这蕴藏于身体深处的火苗,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她变得热情似火,勇敢无畏,并且热衷于付出甚至不吝于牺牲。她要把周围燃烧起来,就先把自己燃烧起来,直到这股火再也受不到更猛烈的侵害。她不仅是火,还是水,她成了至柔之物,她有无穷的韧性,能把生命拉扯得无限长。无论狂风骤雨,电闪雷鸣都只能在平静的水面划下浅浅的印记。她吸收所有的伤害,却能使伤口迅速愈合,她在受伤之后的每一次都能立即焕然新生。然而,她也是脆弱的。她的脆弱也来自于爱情,这看似锋利的匕首刺向生活的恶意,也同时刺向自己。她像刺猬,把坚硬的背朝向全世界,却把柔软的腹部留给爱人。在爱情面前,她是不设防的,是非理智的,甚至是敏感而神经质的。恋人的些微变化,细小举动都在她的眼里,被放大到无限大。这时,一只小小的绣花针都能刺伤她,一块小小的玻璃渣都能渣得她的心脏汩汩流血。她的愈合能力被无限削弱,而伤口就算愈合也会留下狰狞的疤痕,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极缓慢地变淡。
爱情,女人的软肋,却也是女人的支柱。是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唯一亘古不变的美。是角落里盛放的白玫瑰,是指尖的一颗拔不掉的刺,永远在内心骚动。它疼痛,而甘美。
“爱情,它太贵了。”
最近看了两部话剧,孟京辉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改编自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两部剧都把女性的悲剧刻画到了极点。前者是关于暗恋的故事,一个女人用全部的青春如此炽热地爱着作家W,渴望能在他记忆中哪怕留下一点点回忆,可是直到最后作家也记不起这个昔日的邻家小女孩。她在绝望中想起第一次和作家欢爱之后,他曾送她一束白玫瑰。自此,她每年都会在作家生日那天匿名送上一束白玫瑰。
“你喜欢这束花吗?你知道是谁送的吗?或许是个暗恋你的女人送的呢!”
“我不知道是谁送的,所以我才这么喜欢它。”
作家这么喜欢这束白玫瑰,因为它纯洁、美丽,更因为不知道主人是谁,而给人无限可能的想象。他却没有可能爱上这个“陌生女人”——她为了他沦落风尘,却换不回他对她回头一顾。这就是男女心中爱情的区别,男人的爱情是想象,是追逐,是探索未知,男人心中的理想女人永远是高贵纯洁完美的缪斯,绝不可能将低贱的妓女视作心中的女神,尽管她的爱情炙热又纯粹。而女人的爱情是接受,是牺牲,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她们认定了一个男人,就连他的缺点甚至缺陷也全盘接受,一味付出燃烧自己,直到化为乌有。因此,她明知这个男人三心二意,生性风流,却“爱死了他这个样子”,连他神态自若地许下虚妄的诺言的样子也爱到了极点。她怀了孕,不敢告诉男人,因为知道男人喜欢自由不受束缚,她便决定给他“全然的轻松愉快”,独自在贫民窟诊所生下孩子。这是一个女人为爱所能承受的最大牺牲和幸福,多么矛盾又多么可悲。然而,最可悲的甚至不是孩子最后病死,也不是她憔悴而死,而是直到最后作家也没能记起她!她恍然大悟,自己唱了这么多年的独角戏,原来其实连观众都没有。她爱得这么用力,都没能在他的生命里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这是女人的爱的伟大么?是爱的疯狂么?是爱的愚蠢么?这是女人的爱的坚强和脆弱。
再讲讲第二个故事吧。三个仙女来人间寻找好人,一个叫沈黛的妓女接待了她们,从而得到仙女的馈赠。有了资本的沈黛从良开烟草店,并不忘仙女们“做个好人”的劝告,时时救济贫民,却因为过于善良软弱反被欺凌,以至于生存也无以为继。沈黛被迫伪装成精于世故,手段很辣的表哥“隋大”以维持生计。而爱上穷困潦倒的飞行员后,沈黛虽然知道他品行恶劣,却依旧被他骗财骗色……这部剧探讨的主题虽然是俗套的“好人难为”,但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却更有了现实的意味。(英文对白更具艺术性且无违和感,是孟京辉难得一见的严肃作品。)
全剧最让人出乎意料的一段是,“隋大”在知道飞行员的真实想法之后,竟然没有与之决裂,反而选择了“跟我爱的人走”。她说:“这个世道真糟糕,这座城是一个地狱,我们正抓着光滑的城墙往上爬。后来,我们中间有个人倒了霉——她恋爱了!一恋爱,她就完了。女人有了软肋,就什么都没有了。怎样才能去掉软肋,特别是去掉爱情这个致命的软肋呢?爱情,是完全不可能的,它太贵了!……这是什么世道?
情人的抚摸变成了卡脖。
爱情的叹息变成了恐怖的呼叫。
兀鹰为什么在那里盘旋?
那里有个姑娘在幽会。”
这是一个女人恋爱时的矛盾心理的最直白体现。理智和情感永远处于斗争状态。一方面明知生存艰辛,把未来的幸福赌在一个不靠谱的男人身上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却抵抗不了内心深处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求,以对方的话来说服自己(“虽然我知道这人是个烂人,可是毕竟是我爱的人,万一我能拯救他呢?”),并且用最圣母心的一面来要求自己(“真爱难道不是能包容一切么!既然爱他那就包容他吧!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爱一定能够改变这一切的!”)。而飞行员明显是个情场老手,他毫无顾忌地对隋大暴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丝毫不担心沈黛会知道。因为他知道爱情的魔力足以烧掉一个女人的理智,特别是一个受惯了欺凌和虐待的女人。
一个受惯了欺凌和虐待的女人,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没了任何助力,她会拼命划水,会努力让自己的脖子探出水面呼吸。爱情于她,是身边飘来的一块木板。当她把半个身子趴在木板上时,她的灵魂便得到了片刻的歇息。而一旦耽于片刻的安歇,她的肢体便会僵直,理智便会倦怠,她再也不想回到冰冷刺骨的水中,她用全力护好这块木板,却不曾也来不及检视这块木板是否已残缺腐溃。
一个全然没有情感的女人(或者说是人)是强大的,她的强大来自于对周遭事物的麻木。她撕裂了与所有事物的牵扯,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表皮下,她的情感一丝一毫透不出来。她没有软肋,她无坚不摧。
一个沉浸于爱情中的女人,则既是强大也是脆弱的。她的坚强源于爱情,这蕴藏于身体深处的火苗,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她变得热情似火,勇敢无畏,并且热衷于付出甚至不吝于牺牲。她要把周围燃烧起来,就先把自己燃烧起来,直到这股火再也受不到更猛烈的侵害。她不仅是火,还是水,她成了至柔之物,她有无穷的韧性,能把生命拉扯得无限长。无论狂风骤雨,电闪雷鸣都只能在平静的水面划下浅浅的印记。她吸收所有的伤害,却能使伤口迅速愈合,她在受伤之后的每一次都能立即焕然新生。然而,她也是脆弱的。她的脆弱也来自于爱情,这看似锋利的匕首刺向生活的恶意,也同时刺向自己。她像刺猬,把坚硬的背朝向全世界,却把柔软的腹部留给爱人。在爱情面前,她是不设防的,是非理智的,甚至是敏感而神经质的。恋人的些微变化,细小举动都在她的眼里,被放大到无限大。这时,一只小小的绣花针都能刺伤她,一块小小的玻璃渣都能渣得她的心脏汩汩流血。她的愈合能力被无限削弱,而伤口就算愈合也会留下狰狞的疤痕,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极缓慢地变淡。
爱情,女人的软肋,却也是女人的支柱。是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唯一亘古不变的美。是角落里盛放的白玫瑰,是指尖的一颗拔不掉的刺,永远在内心骚动。它疼痛,而甘美。
“爱情,它太贵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