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走陈大惠圣贤教育的道路
发心走陈大惠圣贤教育的道路:下面一位同修的提问是,尊敬的钟博士您好!末学也像文化中心的老师们、像您一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是自己性格懦弱,平时在班上当眾说话都是很紧张,场下脑子裡面想了很多的词语,但说话时脑子裡面就是一面空白,不知道说什麼。末学也看过歷史上的演讲家们练就的过程,很受鼓舞,也明白笨鸟先飞的道理,可是现在虽然有动力,但是自己还是提不起那分勇气,始终走不出自己懦弱的阴影。恳请钟老师指导学生,学生该怎麼做才会提起勇气走出懦弱、走上弘扬中华文化的道路?
答:这是发心走圣贤教育的道路,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心,我们也很随喜、很讚叹!要知道走这条路也是不容易的,要有承当。首先第一个要立志,立志做圣贤,自己要落实圣贤的教诲,然后向有缘的眾生介绍,帮助大家回头。这是真正的圣贤事业,所以发心、立志最重要。既然发心走这条道路,要把自己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放下,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统统交託给佛菩萨,交託给圣贤,他们来照顾我们,交託给护法龙天善神,自己不必為自己发愁,一心一意的来学习。即使是自己的资质不算很高,或者是有些性格方面的所谓的阴影,你要明白,那些是习性,不是本性,本性是本善的,本性是光明的、正大的,那些不良的习性是后天养成的。
发心走陈大惠圣贤教育的道路《起信论》当中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就是我本来有如来智慧德相,我本来有如来的辩才,现在变成这个样子,说话都不懂得说,那是什麼?不觉,不觉本无,本来没有。本来没有的是可以放下的,是可以把它去除的;本觉本有,既然是本有,肯定可以恢復。所以自己首先要有信心,这是自信,自信不是傲慢,因為它是事实,然后鼓起勇气走这条道路。知道我靠一个人自己的力量走不行,是走不了的,但是蒙佛菩萨、三宝、护法神的加持,走这条道路肯定能够顺利。弘扬圣贤教育,我没这个本事,但是我有这个发心,我有这个发心上台讲,这是代佛宣化,代圣贤来做教育的工作,必定蒙佛菩萨、圣贤的加持。我把我的身体捐出来,让圣贤、让佛菩萨使用,上了台,这个身体不是自己的,这张嘴也不是自己的,全是佛菩萨在使用我们的身体做為工具教化眾生的。把这个自私自利的心彻底放下,你上台自然有辩才,所以不要有怀疑,怀疑破了你的信心。
所以做这个教育的工作,首先要把这些得失的念头放下,不要追求一定要讲得好。非要讲得好,本身这个念头裡面就有得失,甚至裡面有名闻利养。因為讲得好,它自然有名闻利养。我想讲得好,这裡面有没有夹杂著一点点对名闻利养的贪图?如果没有,那没有,你何必怕讲不好?当下把这个得失的念头放下,不管讲得好不好,我是诚心诚意上台来讲,而且我上台现在是当学生,不是当老师,我上台来讲是学生向老师们做匯报,请老师们(在台下的都是老师)给我指点。我们师父上人反覆强调,学讲经说法的人必定要有这种心态。所以末学也存著这个心,知道我不会讲,确实台下的人观看我讲经的、讲课的,统统都是老师,都是佛菩萨来做我监学的,只有我一个是学生,我向老师们认真的来做个匯报。就像我们这次「修行座谈会」,我是以什麼样的心态?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同修的问题,那都是老师给我这个学生的考卷,出个考题给我,看看我这一个礼拜修学有没有进步,回答问题这就等於答卷,看答的有没有进步,这监学们在监督我,在指导我。我是以这样心态,所以我这个匯报必定是到最后是跟大家祈请,请大家批评指正,没有把自己当作老师,我就是个学生而已,永远当学生。《发心走陈大惠圣贤教育的道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做最好的示现,善财童子就是当学生,他把外面所有的人都当作老师,都当作佛菩萨,所以他提升得很快。这是心态上要有个正确的理念,你的那些忧虑、那些担忧就没有了。讲不好,讲不好没关係,我这是向老师报告,老师面前我就拿我真实的水平展现出来就好,讲不好,我慢慢提升,我愿意提升,我愿意学习,鍥而不捨,自自然然会愈讲愈好。
很多同修一直都看茂森的这一、二年的演讲,你们会发现到,很多同修也跟我讲,说你讲的一直都在进步,都在提升。确实,你拿两年前我讲的,跟我现在讲的真的不一样。这是在修学上进步,落实圣贤的教诲,真正去力行,自然解得就深,就能够有进步,所以讲出来的就会不一样,知道过去讲的是很粗浅。现在呢?现在讲的也是粗浅,再过两年一听,就觉得不堪入耳。所以我们知道走这个道路,我们存著一个谦卑恭敬的心态,永远当学生,就没有这种问题了。
陈大惠http://www.bjshanyuanju.com/
答:这是发心走圣贤教育的道路,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心,我们也很随喜、很讚叹!要知道走这条路也是不容易的,要有承当。首先第一个要立志,立志做圣贤,自己要落实圣贤的教诲,然后向有缘的眾生介绍,帮助大家回头。这是真正的圣贤事业,所以发心、立志最重要。既然发心走这条道路,要把自己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放下,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统统交託给佛菩萨,交託给圣贤,他们来照顾我们,交託给护法龙天善神,自己不必為自己发愁,一心一意的来学习。即使是自己的资质不算很高,或者是有些性格方面的所谓的阴影,你要明白,那些是习性,不是本性,本性是本善的,本性是光明的、正大的,那些不良的习性是后天养成的。
发心走陈大惠圣贤教育的道路《起信论》当中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就是我本来有如来智慧德相,我本来有如来的辩才,现在变成这个样子,说话都不懂得说,那是什麼?不觉,不觉本无,本来没有。本来没有的是可以放下的,是可以把它去除的;本觉本有,既然是本有,肯定可以恢復。所以自己首先要有信心,这是自信,自信不是傲慢,因為它是事实,然后鼓起勇气走这条道路。知道我靠一个人自己的力量走不行,是走不了的,但是蒙佛菩萨、三宝、护法神的加持,走这条道路肯定能够顺利。弘扬圣贤教育,我没这个本事,但是我有这个发心,我有这个发心上台讲,这是代佛宣化,代圣贤来做教育的工作,必定蒙佛菩萨、圣贤的加持。我把我的身体捐出来,让圣贤、让佛菩萨使用,上了台,这个身体不是自己的,这张嘴也不是自己的,全是佛菩萨在使用我们的身体做為工具教化眾生的。把这个自私自利的心彻底放下,你上台自然有辩才,所以不要有怀疑,怀疑破了你的信心。
所以做这个教育的工作,首先要把这些得失的念头放下,不要追求一定要讲得好。非要讲得好,本身这个念头裡面就有得失,甚至裡面有名闻利养。因為讲得好,它自然有名闻利养。我想讲得好,这裡面有没有夹杂著一点点对名闻利养的贪图?如果没有,那没有,你何必怕讲不好?当下把这个得失的念头放下,不管讲得好不好,我是诚心诚意上台来讲,而且我上台现在是当学生,不是当老师,我上台来讲是学生向老师们做匯报,请老师们(在台下的都是老师)给我指点。我们师父上人反覆强调,学讲经说法的人必定要有这种心态。所以末学也存著这个心,知道我不会讲,确实台下的人观看我讲经的、讲课的,统统都是老师,都是佛菩萨来做我监学的,只有我一个是学生,我向老师们认真的来做个匯报。就像我们这次「修行座谈会」,我是以什麼样的心态?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同修的问题,那都是老师给我这个学生的考卷,出个考题给我,看看我这一个礼拜修学有没有进步,回答问题这就等於答卷,看答的有没有进步,这监学们在监督我,在指导我。我是以这样心态,所以我这个匯报必定是到最后是跟大家祈请,请大家批评指正,没有把自己当作老师,我就是个学生而已,永远当学生。《发心走陈大惠圣贤教育的道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做最好的示现,善财童子就是当学生,他把外面所有的人都当作老师,都当作佛菩萨,所以他提升得很快。这是心态上要有个正确的理念,你的那些忧虑、那些担忧就没有了。讲不好,讲不好没关係,我这是向老师报告,老师面前我就拿我真实的水平展现出来就好,讲不好,我慢慢提升,我愿意提升,我愿意学习,鍥而不捨,自自然然会愈讲愈好。
很多同修一直都看茂森的这一、二年的演讲,你们会发现到,很多同修也跟我讲,说你讲的一直都在进步,都在提升。确实,你拿两年前我讲的,跟我现在讲的真的不一样。这是在修学上进步,落实圣贤的教诲,真正去力行,自然解得就深,就能够有进步,所以讲出来的就会不一样,知道过去讲的是很粗浅。现在呢?现在讲的也是粗浅,再过两年一听,就觉得不堪入耳。所以我们知道走这个道路,我们存著一个谦卑恭敬的心态,永远当学生,就没有这种问题了。
陈大惠http://www.bjshanyuan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