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暴流
四漏
漏,巴利语àsava。诸义注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解释“漏”。
1.以流动之义为漏(àsavanaññhena àsavà'ti),即从眼流向于色,从耳流向于声,从鼻流向于香,从舌流向于味,从身流向于触,从意流向于法。
2.从法来说,一直流到更改种姓智;或从空间来说,一直流到有顶(bhavagga)——最高的生存地。
3.古印度人把经久存放的谷酒称为漏(àsava),故又以久存之义为漏(cirapàrivàsiyaññhena àsavà)。
4.又或以流向、引生漫长的轮回之苦为漏(àyataü và saüsàradukkhaü savanti pasavantã'tipi àsavà)。
所有这些解释都包含有烦恼的意思。
有四种漏(cattàro àsavà):
1.欲漏(kàmàsava);
2.有漏(bhavàsava);
3.见漏(diññhàsava);
4.无明漏(avijjàsava)。
欲漏是对五欲的贪爱,属于贪心所(lobha)。
有漏是对色、无色界的业有和生有的烦恼,或者说是对生命的贪著。
这里的“有”(bhava)是指生命。凡夫的轮回之苦是看不到尽头的。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有堕落地狱、畜生、饿鬼的危险。初果圣者已经断尽邪见、戒禁取和疑,他的生命最多不会超过七次,他的轮回之苦已经可以看到尽头。入流圣者所剩下的最多不超过七次的结生,和凡夫超过七世、七十世、七百世、七千世、七万世、七大劫、七十大劫等等的轮回相比,所剩下的苦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佛陀说初果圣者所灭尽的苦与所剩下的苦相比,就好像手指尖的尘土与大地的尘土相比一样。从许多修到缘摄受智的禅修者(还不是入流圣者)之经验来看,还剩下两到三个未来世的占多数,之后他们就般涅槃、完全地灭尽一切苦。
即使如此,佛陀也不赞叹有。佛陀曾说:“诸比库,犹如即使是极少量的粪便也是臭的。同样地,诸比库,我不赞叹即使是极少量的有,乃至只是弹指之量!”(A.1.320)
当手不小心碰到粪便会感到厌恶,不会因为它只是一丁点儿就不理会它。对于初果圣者来说,即使只剩下极有限的轮回,也好像手指头上的粪便一样,所以佛陀不赞叹轮回。
“见漏”又称“邪见漏”。邪见包括有身见、常见、断见等。
“无明漏”是指错知世间为常、乐、我、净,或不能如实了知苦、苦之集、苦之灭以及趣向苦灭之道,即对四圣谛的无智、无知。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
四暴流
有时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四漏——四暴流(cattàro oghà)或四瀑流,它们分别是:
1.欲暴流(kàmogha);
2.有暴流(bhavogha);
3.邪见暴流(diññhogha);
4.无明暴流(avijjogha)。
因为这些烦恼能把有情拖进生死大海故,又以极难越渡故,称为“暴流” (Bhavasàgare àkaóóhanaññhena duruttaraõaññhena ca oghà'ti)。(Vm.829)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
漏,巴利语àsava。诸义注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解释“漏”。
1.以流动之义为漏(àsavanaññhena àsavà'ti),即从眼流向于色,从耳流向于声,从鼻流向于香,从舌流向于味,从身流向于触,从意流向于法。
2.从法来说,一直流到更改种姓智;或从空间来说,一直流到有顶(bhavagga)——最高的生存地。
3.古印度人把经久存放的谷酒称为漏(àsava),故又以久存之义为漏(cirapàrivàsiyaññhena àsavà)。
4.又或以流向、引生漫长的轮回之苦为漏(àyataü và saüsàradukkhaü savanti pasavantã'tipi àsavà)。
所有这些解释都包含有烦恼的意思。
有四种漏(cattàro àsavà):
1.欲漏(kàmàsava);
2.有漏(bhavàsava);
3.见漏(diññhàsava);
4.无明漏(avijjàsava)。
欲漏是对五欲的贪爱,属于贪心所(lobha)。
有漏是对色、无色界的业有和生有的烦恼,或者说是对生命的贪著。
这里的“有”(bhava)是指生命。凡夫的轮回之苦是看不到尽头的。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有堕落地狱、畜生、饿鬼的危险。初果圣者已经断尽邪见、戒禁取和疑,他的生命最多不会超过七次,他的轮回之苦已经可以看到尽头。入流圣者所剩下的最多不超过七次的结生,和凡夫超过七世、七十世、七百世、七千世、七万世、七大劫、七十大劫等等的轮回相比,所剩下的苦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佛陀说初果圣者所灭尽的苦与所剩下的苦相比,就好像手指尖的尘土与大地的尘土相比一样。从许多修到缘摄受智的禅修者(还不是入流圣者)之经验来看,还剩下两到三个未来世的占多数,之后他们就般涅槃、完全地灭尽一切苦。
即使如此,佛陀也不赞叹有。佛陀曾说:“诸比库,犹如即使是极少量的粪便也是臭的。同样地,诸比库,我不赞叹即使是极少量的有,乃至只是弹指之量!”(A.1.320)
当手不小心碰到粪便会感到厌恶,不会因为它只是一丁点儿就不理会它。对于初果圣者来说,即使只剩下极有限的轮回,也好像手指头上的粪便一样,所以佛陀不赞叹轮回。
“见漏”又称“邪见漏”。邪见包括有身见、常见、断见等。
“无明漏”是指错知世间为常、乐、我、净,或不能如实了知苦、苦之集、苦之灭以及趣向苦灭之道,即对四圣谛的无智、无知。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
四暴流
有时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四漏——四暴流(cattàro oghà)或四瀑流,它们分别是:
1.欲暴流(kàmogha);
2.有暴流(bhavogha);
3.邪见暴流(diññhogha);
4.无明暴流(avijjogha)。
因为这些烦恼能把有情拖进生死大海故,又以极难越渡故,称为“暴流” (Bhavasàgare àkaóóhanaññhena duruttaraõaññhena ca oghà'ti)。(Vm.829)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
-
豆友iMCglv8540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6-10 15:29:05
有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河流已在大海中经过一切道路,抵达一切尽头——这就是自由 (1人喜欢)
- 一颗星就是一粒沙,人们在灼热的沙砾中焠净凡躯,一如神明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