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得我所有的晚安:)
一直想听的那场演唱会终于可以去了,曾经说好的旅行也很快要独自上路了,这一年,我没有在网上发任何东西,但我给自己写了很多张明信片……今天,是我毕业离校的第132天,我在南风里听船“呜呜”从江上走过的声音,所以,这一年,我该怎么纪念。
去年元旦跨年的午夜,当所有人都惊叹外滩4D灯光秀的绝美时,我在上海街头迷路了,我不知道我在哪条街,不知道该怎么回到和朋友的出租屋内,手机快要没电,没有流量,打不到车,那晚的零点一刻,我站在立交桥下,收到了朋友们的新年祝福,恩,新年你好。来到上海的第一份实习,是成为了一名婚礼策划助理。那段期间,仅仅7个人的工作室承办了两场大型公司年会,我第一次穿着高跟鞋从早上的第一班地铁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才回到家,脱掉鞋子,感觉整个世界都舒爽了,然后睡到9点,起床重新化妆出门工作。后来,我离开的那天,给每位同事发Kiss Kiss的巧克力,给媛媛姐姐买了一瓶她最喜欢喝的酸奶,但是我不会忘记店长看我的眼神,那种不屑、鄙视,是我非离开不可的原因,我拿着全市规定低的不能再低的工资狠狠的吃了一顿。
从婚礼策划到西餐小妹,这个跨度是我自己也没有想过的。在豆瓣上认识的Yiman,认识的“馆子”。那时,这家小店还只有个壳子,里面杂七杂八的木板、涂料,很难想象我要从这里开始另一种生活。过了多久以后,我已经不记得了,只想起第一次见到日本师父月野,大叔Peter,北京打架子鼓的John,在几平米的小厨房里,三个男人,一个我,还有两斤师父让我赶快剥出来的活虾……学做西餐的那两个月,我不知道是什么在支撑着我,大概是梦想,又或者仅仅是喜欢而已。光顾客人多的时候,菜单贴的满冰箱面都是的时候,帅帅的服务小哥催菜的时候,整个厨房烟熏缭绕的时候,我真的有扔下手里的牛油果就冲出去,冲回家的念头。我不想再等一小时一趟的夜班车,不想回到出租屋里小心翼翼的钻进被窝,不想满身厚重的油烟味每次都被朋友嫌弃,我不想,可是我又想。我感谢那段期间他没有接我的电话,没有允许我脆弱的败下阵来,我感谢小南京在我难受时给我做饭,帮我洗衣,我感谢那时每个月握在手里的2000块现金,背着它坐公交车,就好像背了整个自己。
离开“馆子”的那天晚上,Yiman带着我们大家在上海歌城唱了整个通宵。也许没经历过,你就不会知道,这样乌泱的城市竟然会有这么美好的早晨。大家半梦半醒的带着昨夜浓重的酒气,晃悠悠的站在街边,却突然被雨后的清爽激醒。那一刻,我不知道昨晚的吵闹还有什么意义,大概,这样的清晨才算是大家送给我的礼物。终于,这一次蓄谋已久的经历告一段落。
我回到学校,他不再发光,我也不再毛躁,大家都找到了平衡点。毕业的日子,我们没有流泪,都尽可能以最好的自己陪伴对方,陪伴朋友。我把养了三年的“丁丁”送给了巨蟹座,把倾尽热情的广播站留在了一个文件袋里,把整个大学的自己放进了朋友的言语间,最后,坐在表白过的操场上吃了半个西瓜,我走了。
大概是之前活的太用力了,才会患得患失。我也是后来才渐渐明白了他们说的话:“一个人首先应该爱自己。”然后回想了一下自己跟你认识的这几年,终于意识到,“你妈永远都不可能变成我妈”的这个事实,谢谢你,让我虽败犹荣,On a clear night,I forrgoten you.
现在,我仍然坚持着写小随笔,在本子上,在明信片上;我固执的认为只要有梦想,就会实现,只是需要勇气和时间;我还没有遇到那个肯陪着我疯癫的人,但我相信美好的正在路上。朋友说,有句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别人撞过了也就回头了,为什么你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我总想着最后再试一次,就再试一次吧!所以,现在的我是我,又不是我。
感谢这一年因为“毕业”引起的动荡,让我初识人世杂陈,让我变得清醒、美好。我还是会想起,但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不是那个以前只会想着“以前”的姑娘。之所以现在写下这些貌似年终总结的段落,是因为毕业后来的这几个月,对我来说过得飞快,Jocelyn说,这是因为我在成长。那么,就用这种形式记录下来吧,因为,我只有一个22岁。
晚安:)
去年元旦跨年的午夜,当所有人都惊叹外滩4D灯光秀的绝美时,我在上海街头迷路了,我不知道我在哪条街,不知道该怎么回到和朋友的出租屋内,手机快要没电,没有流量,打不到车,那晚的零点一刻,我站在立交桥下,收到了朋友们的新年祝福,恩,新年你好。来到上海的第一份实习,是成为了一名婚礼策划助理。那段期间,仅仅7个人的工作室承办了两场大型公司年会,我第一次穿着高跟鞋从早上的第一班地铁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才回到家,脱掉鞋子,感觉整个世界都舒爽了,然后睡到9点,起床重新化妆出门工作。后来,我离开的那天,给每位同事发Kiss Kiss的巧克力,给媛媛姐姐买了一瓶她最喜欢喝的酸奶,但是我不会忘记店长看我的眼神,那种不屑、鄙视,是我非离开不可的原因,我拿着全市规定低的不能再低的工资狠狠的吃了一顿。
从婚礼策划到西餐小妹,这个跨度是我自己也没有想过的。在豆瓣上认识的Yiman,认识的“馆子”。那时,这家小店还只有个壳子,里面杂七杂八的木板、涂料,很难想象我要从这里开始另一种生活。过了多久以后,我已经不记得了,只想起第一次见到日本师父月野,大叔Peter,北京打架子鼓的John,在几平米的小厨房里,三个男人,一个我,还有两斤师父让我赶快剥出来的活虾……学做西餐的那两个月,我不知道是什么在支撑着我,大概是梦想,又或者仅仅是喜欢而已。光顾客人多的时候,菜单贴的满冰箱面都是的时候,帅帅的服务小哥催菜的时候,整个厨房烟熏缭绕的时候,我真的有扔下手里的牛油果就冲出去,冲回家的念头。我不想再等一小时一趟的夜班车,不想回到出租屋里小心翼翼的钻进被窝,不想满身厚重的油烟味每次都被朋友嫌弃,我不想,可是我又想。我感谢那段期间他没有接我的电话,没有允许我脆弱的败下阵来,我感谢小南京在我难受时给我做饭,帮我洗衣,我感谢那时每个月握在手里的2000块现金,背着它坐公交车,就好像背了整个自己。
离开“馆子”的那天晚上,Yiman带着我们大家在上海歌城唱了整个通宵。也许没经历过,你就不会知道,这样乌泱的城市竟然会有这么美好的早晨。大家半梦半醒的带着昨夜浓重的酒气,晃悠悠的站在街边,却突然被雨后的清爽激醒。那一刻,我不知道昨晚的吵闹还有什么意义,大概,这样的清晨才算是大家送给我的礼物。终于,这一次蓄谋已久的经历告一段落。
我回到学校,他不再发光,我也不再毛躁,大家都找到了平衡点。毕业的日子,我们没有流泪,都尽可能以最好的自己陪伴对方,陪伴朋友。我把养了三年的“丁丁”送给了巨蟹座,把倾尽热情的广播站留在了一个文件袋里,把整个大学的自己放进了朋友的言语间,最后,坐在表白过的操场上吃了半个西瓜,我走了。
大概是之前活的太用力了,才会患得患失。我也是后来才渐渐明白了他们说的话:“一个人首先应该爱自己。”然后回想了一下自己跟你认识的这几年,终于意识到,“你妈永远都不可能变成我妈”的这个事实,谢谢你,让我虽败犹荣,On a clear night,I forrgoten you.
现在,我仍然坚持着写小随笔,在本子上,在明信片上;我固执的认为只要有梦想,就会实现,只是需要勇气和时间;我还没有遇到那个肯陪着我疯癫的人,但我相信美好的正在路上。朋友说,有句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别人撞过了也就回头了,为什么你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我总想着最后再试一次,就再试一次吧!所以,现在的我是我,又不是我。
感谢这一年因为“毕业”引起的动荡,让我初识人世杂陈,让我变得清醒、美好。我还是会想起,但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不是那个以前只会想着“以前”的姑娘。之所以现在写下这些貌似年终总结的段落,是因为毕业后来的这几个月,对我来说过得飞快,Jocelyn说,这是因为我在成长。那么,就用这种形式记录下来吧,因为,我只有一个22岁。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