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路上,写给父亲的一封信——2014留学白皮书Vol.2之"感恩系列"
![]() |
今天的留学白皮书故事显得与众不同。它不是一篇讲述申请经历的记叙文,而是一封饱含深情的写给父亲的信。出国这条路上经历的种种艰辛,父母始终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和怀抱。拿到offer的那一天,给你的爸爸妈妈写封信吧!
以下为正文
-------------------------
那一天
我不得已上路
为不安分的心
为自尊的生存
为自我的证明
路上的辛酸
已融进我的眼睛
心灵的困境
已化作我的坚定
在路上 用我心灵的呼声
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
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
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
——题记
爸爸:
很久没有写东西。今天,2011年4月19日,在我大学的最后一堂课上,提笔写这封信给你。时间啊时间,多么让人无奈却又神奇的玩意儿,竟匆匆了4年的大学光阴,匆匆至你女儿22岁的年华。当然,于你,时间也匆匆了55年的岁月。再过十几天,在明媚盎然的五月,你55岁生日就要到来,想到这儿,便觉得美妙与感慨,便生出无限的动力,让我把这所有的文字都献给你。
现在,是19号晚上,我刚刚向你短信汇报了今天的战果:取了刚出炉的护照,在中信银行预约了签证。我特地挑了6月9号这个好日子。哈哈,此时已收到信的你一定还记得这个情景。11点刚熄了灯,台灯散着暖暖的光,我内心很安静,任话语流淌。(但愿你喜欢我这样的叙事方式)
一个月前,当我在半夜告诉你和妈妈我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录取的消息时,妈妈从Q里告诉我你们激动地跳,拥抱。那晚我躺在床上,微笑着想象你们二人搂在一起的样子,想着想着,不禁忆起06年的暑假,那个因“志愿门”而变得无比悲怆的暑假,我曾在你怀里,哭着告诉你“我真的不想复读”,而你也竟在我面前落下泪来(注:当时无平行志愿,因第一志愿填报清华大学未达线而丧失上其他所有重点大学的机会)。往事不堪回首!但其实我想说的是,今天看经历过的事,真的还那么不堪吗?它们已成了我宝贵的故事。回想过去一年,奋战两次托福,两次GRE,暑假新东方+BBY培训,独自在近40度的宿舍写材料,各种压力胡思乱想,多重顾虑小心翼翼……若无这些历练,我便成不了现在的我;若无众多往事,你我的人生便很难留下深刻的轨迹。
第一次考托福是在南京郊区,我一人在恰逢期末的6月奔到那里,住的地方好似“荒村公寓”,还没搞清楚托福是个什么东西就走出了考场,结果可想而知。返回学校便开始埋头准备期末考试外加5篇论文。2010年暑假于我而言出奇地短,只有在家的10天,因为7月12号我必须赶到BBY开始我的第一个“Say Hi!”。清晰地记得7月10号我整理包裹时突然大哭,因为不确定接下来的5个月申请自己是否可以坚持,没有GT成绩,对专业了解不够,缺乏资料来源,纵然有高绩点(3.79),较为丰富的经历,但我又完全不懂如何从中挖掘。感情丰富泪水丰盈的王瑞芳同志(妈妈)看到我哭,也陪着哭:“咱别去了,真别去了!”庆幸的是那天在你回来之前我擦干了眼泪,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
7月的上海,上海!宿舍,我一人,铁人N项。5点15分起床,8点赶到长宁区的新东方GRE班,下午再到BBY参加培训。很多次晚上回到寝室已是10点,再继续赶当天的作业(防止被罚钱,拖小组后腿)。实在累了,或是觉得想说说话了,我便打开电脑里那个“音乐陪我”的文件夹,待音乐淌出,我放声歌唱。近40度高温的寝室,坐着不动都流汗,有的时候,可能也会有几滴眼泪。我敢哭,因为没人知道。9月10号,我又单枪匹马奔赴宁波,因为要在911这个日子二战托福。紧接着9月16号,我又以“小白菜”的身份进驻了世博园,GRE准备和出国申请在做志愿者的16天几乎报废。
直到现在,我也无法形容同时写PS和背GRE单词是什么滋味,对于我这个本身“纠结质”的人来说,的确力不从心。不能想象没有BBY培训师与同学们鼓励我的日子。10月29号,GRE考完6天,我全力准备申请材料的当口,更是我阴历生日的早上,当我梳妆打扮准备为可爱的同学们买蛋糕时,我看到邮箱里静静躺着ETS的邮件,打开,见证奇迹的时刻,传说中的“ETS一个艰难决定的故事”。多么讽刺,我收到的是来自ETS11月20号免费重考GRE的“大礼”!当然,一扇门关闭的时候,还会有一扇打开的窗:那封邮件下面还有一份邮件,套磁良久,我终于收到了教授的积极回复。笑了。当时,临近11年的11月,“纠结”早已不再是流行,异军突起的流行叫“浮云”……ETS,GRE,神马都是浮云。考验当前,唯有找准节奏:简历,即使定稿,还一遍遍地调整;PS,一传给安娜姐姐我便催她帮我改,别留情面;writing sample,我不断与俄亥俄的学姐交流,她们推荐的书我都仔细阅读;GRE,背单词的“猴哥”还是要看。
爸,可能你根本看不明白我写的是什么,但这些事情我都一件件经历。被dream school录取那天,因为你和妈妈的广泛宣扬,很多亲戚都给我发来祝贺短信:“佳佳,祝贺你梦想成真,你一直都是这么优秀,就知道你一定行。”3月18号,要知道这距离11月27号提交最终申请已过去近4个月,被抻了这么久,我已淡定得不能再淡定。你还记得我当时给你回复的信息吗?“周遭看到的多是结果来临时的光芒,认定是充盈着智慧的力量,然后表示各种‘羡慕嫉妒恨’,但却忽视了支撑的努力汗水与曾经的纠结无助。”
行动力+方法,若没有它,纵使有天大的能力和动力,也完不成一件事情。这可能是我在BBY学到的最大的“本事”吧(雪凝姐姐课堂总结!)。尽管我心中一直存有所谓“出国深造”的梦想,但在这之前,我觉得那就是一座山,对一个怕麻烦、总是犹豫多虑的人来说(正是我),可能它就不可逾越。就像你的曾经,先以“知青”的身份下乡,然后又到了工厂,当了两年工人又毅然在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考上了大学,岁月,都是你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身为长子,你几十年为你的大家庭贡献自己,我听闻,我见证,我体认。而你到了40岁或更晚才意识到自己所成长的家庭是一个不太积极、开放的地方,这么多年总是安于现状,缺乏视野,不求改变。于是开始抱怨,又已然觉得已太晚,就这样不断,不断,到头来发觉55岁时竟还在抱怨,还是不能放开。而这55与40相比已差了15年。自己没有实际行动去改变,又能去怨谁呢?而总是纠缠于过小、过细的事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莫名的压力与纠结。
我,你的女儿,完全懂得你作为家中长子的感受。作为你和妈妈的孩子,小时候,我一直在你们和我自己的严格要求下天天向上,盼望为你们争光。而成人后这些年,我一贯的信条就是“you deserve better life”,其实就是“你们应当过更好的生活,应该有更好的生活来配你们”,你明白吗?我努力的最大源泉之一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用心和坚持,能让自己的爸妈和家庭过得更好、更幸福。“幸福”二字写写容易,但是要做到,要切身感受到,实在是不易。中国十几亿人,有多少能拍着胸脯说:“我是一个顶天立地幸福的人!”是他们都达不到所谓“幸福的标准”吗?好与不好,幸福与不幸福,无固有的标准,你觉着他幸福,他觉着你幸福,其实可能你们都不幸福。用现时的主流来衡量,囤积几处房子,拥有几辆车子就一定是幸福吗?我们目前的生活比你年轻时的岁月不知好上多少倍,你觉察到幸福了吗?大家还不是会看看周围的人,再反思一下自我,人比人,气死人,抛出一番“***无用论”!!要我说,就算现在有房有车,以缺乏行动力、整日空愁的生活处世态度,还是不会感到幸福。幸福或是美好,全凭个人如何定义,如何行动,如何经营,在我看来,后两者可能更重要。
说了这么多,希望你没有觉得我偏离正题:我身上流着你的血(当然还有妈妈的),对于家庭,你我都怀有一份超乎寻常的感情;爱家庭,我们毫无过错,只不过,各有各的方式,你选择的是一味地延续、遵从、包容,而我更愿意一点点来渗透、滋润、改变。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奥巴马当年竞选总统的口号:“你相信改变吗?”哈,尽管事情的进展远不如他奥利奥设想的那般,但“改变”这一词的魅力仍在播散。我坚信,正是不同的生活态度造就了迥异的生活方式,说白了,和穷富、权力、地位无关,爱生活、懂生活的人就能绘出美好的生活光景,暂时苦点儿、累点儿都没关系。(或者说没有那么大那么大的关系)把眼前的形势看轻,把“作为”看重,或许接下来的故事就会不同。
20岁生日时我收到你的短信:“我20岁时在农村,妈妈20岁时在工厂!你的20岁在大学,还是在上海。这是多么大的差距!这就是你的起点!好好吃饭吧,争取伙食费再上上,休息娱乐再多点儿!”那时我便一直憧憬,大四的5月应该就可以跑回家给爸爸过生日了。但现在看应该不能成行,一是没两个月就要离校,事情不少,回去住不了几天,二是你闺女我想省些银两,哈哈,本性难移吧,扯了这么一大篇道理还是不能说到做到。谁让我是阎老师的姑娘呢!是啊,做你女儿真是福气,是你和妈妈让我懂得是非良善,明白为人道理,你们教我养成好的习惯,一点一滴。我在想,若没有爸爸当初指导我看书写作,一篇篇为我改作文,我如何得以铺出洋洋几千言!太多太多,无以为报。稚妮学姐前几天生日,她爸爸妈妈专程到洛阳赏牡丹以示庆祝。你生日的时候,我也会在葱葱郁郁的上海美美享受的。你身边有吃苦耐劳美丽大方声音高亢的王瑞芳同志就行了,说真的,你娶我妈,一点儿不亏。(关于这点,随后我们再细聊,我现在写不动了哈)
信写得好长,作为礼物,它会经历上千公里风尘,颠簸辗转,最终由你拆封。想想,浪漫哉!你女儿,相信完成一件事需要“能力、动力、行动力”(又盗版雪凝JJ了)的我,希望你喜欢。愿我能长成敢想敢干的有为青年,愿爸爸妈妈和我健康平安。
祝好
女儿:佳佳
2011年4月春于上海
后记:
2011年4月21日晚,我作为BBY的分享嘉宾在上外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室给同学们分享了我的部分经历。开场白是:“让我先解释两个字‘缘分’。去年4月21号晚上,我坐在隔壁小教室一群稀稀拉拉的人中,第一次见到安娜姐姐,听了她具有“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感染力的讲座。那天我还迟到了,不过我清楚地记得她喝的那杯coco奶茶。周五,4月23号,我在外贸学院3楼做了咨询(郭勤姐姐,是你是你)。那个周末,我便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要上这条船!于是,我加入了BBY这个光荣的组织,这个为人民服务的非公益慈善类组织。
———————————————————
【如何与我们互动?】
1. 关注:搜索微信号“BeBeyondG”关注我们
2. 观点: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感想或者不满意的地方,可直接回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反馈
3. 咨询:如果你有关于留学申请、MBA申请或职业发展的疑惑,回复“留学/MBA/职业+姓名+联系方式+城市”,即可免费预约咨询,会有专人联系。
BeBeyond,Dedicated to Personal Development
留学申请︱MBA申请︱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