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风汉教中心在汉语教学中对于“就”和“才”的区别教学
语风汉教中心在汉语教学中对于“就”和“才”的区别教学
“就”和“才”都是时间副词和关联副词,作为时间副词放在时间词前或者时间词后意义都不一样,作为关联副词放在两个动词中间意义也不一样。如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将其区分清楚的话,就会造成本意的错误表达。
我们先看看“就”和“才”作为时间副词的区别。
1、时间词+“就”或者“才”
(1)“时间词(时间点或年龄)+就”,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早。例如:
他早上五点半就起床了。(早)
他的女儿五岁就上小学了。(早)
“时间词(时间点或年龄)+才”,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晚。例如:
他晚上十点才下班。(晚)
他的儿子八岁才上小学。(晚)
(2)“时间词(时段)+就”,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进行得快,用的时间少。例如:
从三星到曲江,五十分钟就到了。(快)
“时间词(时段)+才”,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进行得慢,用的时间多。例如:
从曲江到钟楼,两个小时才到。(慢)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句子中,表示时段的时间词必须和“就”或者“才”一起出现,二者不可缺一。
2、“就”或者“才”+时间词
(1)“就+时间词(时间点)”,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晚。例如:
昨晚加班,回到酒店就十点多了。(晚,句尾要用“了”)
“才+时间词(时间点)”,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才。例如:
今天没有堵车,到曲江才六点多。(早,句尾不要用“了”)
(2)“就”/“才”+动词+时间词(时段),都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进行得快,用的时间少。例如:
学这首中文歌,他们就(才)用了半个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句子中,“就”和“才”实际上是表示限定的范围副词,要重读,可以用“只”替换。
“就”和“才”都是时间副词和关联副词,作为时间副词放在时间词前或者时间词后意义都不一样,作为关联副词放在两个动词中间意义也不一样。如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将其区分清楚的话,就会造成本意的错误表达。
我们先看看“就”和“才”作为时间副词的区别。
1、时间词+“就”或者“才”
(1)“时间词(时间点或年龄)+就”,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早。例如:
他早上五点半就起床了。(早)
他的女儿五岁就上小学了。(早)
“时间词(时间点或年龄)+才”,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晚。例如:
他晚上十点才下班。(晚)
他的儿子八岁才上小学。(晚)
(2)“时间词(时段)+就”,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进行得快,用的时间少。例如:
从三星到曲江,五十分钟就到了。(快)
“时间词(时段)+才”,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进行得慢,用的时间多。例如:
从曲江到钟楼,两个小时才到。(慢)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句子中,表示时段的时间词必须和“就”或者“才”一起出现,二者不可缺一。
2、“就”或者“才”+时间词
(1)“就+时间词(时间点)”,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晚。例如:
昨晚加班,回到酒店就十点多了。(晚,句尾要用“了”)
“才+时间词(时间点)”,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发生得才。例如:
今天没有堵车,到曲江才六点多。(早,句尾不要用“了”)
(2)“就”/“才”+动词+时间词(时段),都表示说话者认为动作进行得快,用的时间少。例如:
学这首中文歌,他们就(才)用了半个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句子中,“就”和“才”实际上是表示限定的范围副词,要重读,可以用“只”替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