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中有趣的见闻和传说(二)
![]() |
小沙弥变龙的故事
大雪山顶的池子里有龙。犍陀罗国有位阿罗汉很喜欢到这龙宫里蹭饭吃。每天一到中午,他就坐上自己的绳床飘呀飘呀,晃晃悠悠地一会儿就飞到龙宫里去了。(绳床,大概就是这罗汉睡觉的床具吧。他也真是有趣,直接坐在床上飞,好酷好快活。)伺候这位阿罗汉的有个小沙弥,是个小人精,他也想跟着师傅出去吃点好的,就灵机一动,事先偷偷藏到师傅的绳床底下去,等绳床一起飞,他就紧紧地抓住绳床的边缘,藏在下面不让自己掉下去。(这小沙弥也真够拼命的,为了吃顿好的至于吗?这是锻炼螳螂臂的节奏呀)这位师傅呢,估计也一心想着那些好吃的了,竟然没有发现自己的小徒弟在下面挂着。所以,每次都是到了龙宫以后,阿罗汉才忽然发现小沙弥也在,但他也懒得管那么多,自己赶紧吃好的去了。
这龙宫的龙王是个有心眼的老头,他一看到这阿陀罗过来,就满脸含笑盛情欢迎,赶忙吩咐宫女端出天上的甘露来款待。但是再一看罗汉后面还跟着个小尾巴,就有些不高兴了,可一想他到底也是罗汉的跟班,不能太怠慢,就吩咐宫女随随便便弄些人间的饭食给他吃。
等吃过午饭,阿陀罗自然恢复了庄严深沉的大师派头,开始给龙王讲高深奥妙的佛家法要。而小沙弥呢,只能去干洗餐具的工作。他师傅用过的食具,上面常常会沾着几颗吃剩的饭粒。到底是天上的甘露,虽是剩的,却也清香无比,这香味总让小沙弥神魂颠倒。结果,每次都是只能闻不能吃,时间长了,小沙弥心里越来越不满了。他开始憎恨起自己的师傅和龙王来,凭什么他们都能吃香的喝辣的,自己只能吃糠咽菜。于是,他在心中暗暗发下毒咒,要这势利眼龙王死去,自己当龙王。(奇怪,小沙弥为何不想着自己变成罗汉呢?大概因为那样的佛家身份是神圣的,高不可攀的,而龙王嘛,再有本身也没成佛,只是个妖怪的地位。)
结果,咒怨竟然生效了,小沙弥一回到庙里就先死去,然后变成一条大龙了。这下可不得了了,只见他一变身,就像个霹雳大神一样,雄纠纠气昂昂地奔赴龙宫。最后,龙宫当然是被他占领了,老龙王也命丧黄泉了。不过,此时,他的报复还没到头,他还怨恨着阿罗汉呢。于是,他就开始摇头摆尾,大发龙威,掀起一轮又一轮狂风暴雨来,把树木也折断了,把寺庙也快摧毁了。
这件事被迦腻色伽王知道了,他本是个有抱负的明君,立志在雪山下修建寺庙和佛塔,以安济四方。结果因为恶龙捣乱,寺庙和佛塔六建六毁。他气急了,就准备发兵征讨恶龙。这龙还是像前世小沙弥时一样聪明,连忙变了身,化作一个婆罗门,劝大王不要和恶龙一样的畜生一般见识,赶紧班师回朝。可是这大王根本不吃他那一套,龙就生气了,又化成原型,又是呼风又是唤雨,眼看就要翻天覆地了。论本领,大王实在打不过他,情急之下只好向佛祖恳求。在这故事里,只要你请求,只要你的愿望足够强烈,总会向开了外挂一样,突然获得超能力的。接下大王的两肩上就升起了熊熊的火焰,龙一看就害了怕,不敢再逞强了,连忙向大王请罪。
这龙真是机灵鬼,请罪时不仅不说自己错了,反而说自己是怨念所生,本性如此,无法克制。同时还恳求大王给自己设一个警钟。这警钟的威力大概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吧,以后大家只要看到山顶有黑云升起,就急忙敲响大钟,这样龙就不敢胡作非为了。
(这个故事真可以叫做一顿好饭引起的血案。其中也可略微看出孙悟空和小白龙的影子。)
印度者,唐朝的话就是月亮。意思是说,所有生物生生死死,轮回不息,好像一个没有光明的长夜,没有一个清晨的掌管者,就好像白日既已落山,晚上就点上蜡烛,虽然有星光来照明,哪能如同朗月的明亮?就是由于这种情况,才把印度比成一轮明月。实在是因为在这个国家,圣贤倍出,遗法相传,教导群生,条理万物,好像月亮照临一般。(这个解释,意境很美。)
关于印度数量单位的记载,是很有意思的。长度的单位是怎么得来呢,有一种是圣王一天行军的距离,大概三十里吧;把这段距离再细分为八分,每一份又是一个小单位,叫拘卢舍,这拘卢舍竟然是人们大声喊叫时声音能够传播的最远距离。再往下,分一拘卢舍为五百弓,分一弓为四肘,分一肘为二十四指,分一指为七宿麦,下面还有虱、隙尘、牛毛、羊毛、兔毫、铜水,再分为七分,达到细尘,细尘再分为七分,叫极细尘。所谓极细尘,就是不能再分,再分就空无所有,所以叫做极微。(这个分类,真是微妙极了。)
那时印度的四大刑法:水 火 称 毒。
水:把犯人和石头分别装进袋子里,栓在一起,再扔到水里面。要是人沉下去,石头浮上来,就证明这人确实有罪,相反就是没罪。
火:烧一块铁,让犯人蹲在上面,用脚踩,用手摸,用舌头舔,要是毫发无损就是没罪。身体柔弱,受不了火烤的人,就让他捧一朵还没开放的花,往火焰上洒,要是没罪花就盛开,有罪花就变焦。(好腹黑的刑罚呀,我捧一朵烟花如何?)
称:人与石头并称,以轻重来检验,要是人比石头轻就是有罪。(到这时才能看出胖子有多沾光)
毒:找一只黑羊,割下羊腿,把毒药掺在羊腿肉里给犯人吃,吃下去中毒死去的就算有罪,没死的就算没罪。
那些年龄很大,死期将至,又染上重病,厌倦尘世的人,就会召集亲戚朋友,又是奏乐又是宴饮,热闹一番,然后再坐上小船漂到恒河中游跳水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