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一次参加科幻星云奖
Day 1
2014年10月31日,周五,窗外阴霾的天空下着小雨,楼下传来汽车川流不息的呼啸声。我简单收拾好行李,来到隔壁老纪的房间,跟他一起网上订票,准备去北京参加一年一度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记不清从小学几年级开始看科幻,但直到今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银河奖和星云奖却是一次都没有参加过。今年的星云奖也盼望了好久,这次出海回来有至少两周的海休,为期两天的星云奖恰好赶在这个周末,所以这次能够参加,不知道有多么幸运!
订好了车票,跟老纪两个人从公寓出来,打车到附近的轻轨站,坐上了塘沽到天津的地铁。由于从塘沽直达北京的火车并没有合适的时间,所以只好先坐轻轨到天津,再转乘城际进京。一路上,我跟老纪开玩笑,说什么时候从火星到地球能像从天津到北京一样方便就好了,老纪说,那我们今天的行程,就相当于从火卫一到月球了!
不知什么原因,到天津站的时间比预期晚了许多,我和老纪下了地铁一路狂奔,取票和进站插了两次队,总算在发车前两分钟赶上了火车,这是我长这么大坐过的最惊险的一次火车了。我们穿梭了不知几节车厢才找到自己的座位,一路上我们惊讶地发现,整列火车上似乎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移动网络终端,或是手机或是Pad,每个人都沉浸在屏幕里的世界,于是不得不再次感叹,人类真的离《三体》里描写的超信息时代不远了。
列车在安静的夜色中飞驰,老纪依旧是专心地刷着微博,我打开百度地图,看着代表火车的蓝色箭头在手机屏幕上一跳一跳地,很快便从天津跳到了北京。下了火车,跟随老纪来到南站的一家中式快餐吃晚饭,我点了份板栗鸡块,味道跟平台上做的一样美味。老纪说他每次来北京都在这家店吃饭,在北京生活了八年,就连车站的快餐店,都融进了某种情怀。
稍作歇息之后,我俩乘地铁又转公交,找到了位于京城西郊的德盛坊宾馆,这是离此次活动主会场最近的住处之一,很多科幻圈的小伙伴们也住在这里,一直盼望的事终于要成为了现实,心里还有点小激动。
在宾馆前台登记入住时,身边出现了一个带黑框眼镜的小伙子,我一眼认出了他就是华文,华科的华,王文的文,同时也是王文和阿锦,跟他打了招呼,又做了自我介绍,于是两个在网上相识已久的人,就这样见面了,不需要过多的寒暄。
办完入住手续,回房间放下行李,老纪说要休息一下,我说一共才48小时的时间,之后宇宙就要塌缩了,哪有时间休息,于是又回到一楼大厅,找华文聊天。出来时刚好碰到了星云网的老大孙悦也在,以前是川大科幻协会的会长,一直以来在网上也是久仰大名,他介绍我们去马路对面的会所参加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会员大会,于是来不及多聊,急于见到作家的我和老纪,又奔到了马路对面的会所。
进到现场之后,第一次见到了众多的科幻作家,还有很多从事科幻出版的编辑,都是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会员,我和老纪悄悄溜到最后一排,在几个妹子身边坐下,认真听大家的讲话。这时我才激动地发现,《三体X》的作者宝树,就坐在我前面,还和我对视了好几眼。在身边的工作人员中,我发现了一个带着相机的男生在忙着拍照,一眼认出他便是川大协会的主页君王超,也是在网上认识很久的,设计了很多三体的周边,包括我现在使用的网络头像,都是当年出自他手。
之后我们聆听了很多会员的发言,他们中有带家属来的高中语文老师,有的在煤矿从事技术工作,有的来自台湾,还有的来自海外,最年轻的会员才二十岁出头,最年长的已经74岁高龄。我一边听大家的发言,一边跟坐在身边的老纪说,其实国内写科幻的职业作家很少,包括大刘在内,多数都是业余作家,而我最佩服他们的地方就是,他们能在现实和爱好之间如此自如地切换,写作和工作两不误。记不清在哪位作家的博客里看到过类似的话,科幻是个小圈子,大家因为相同的爱好聚到一起,借着星云奖的机会,在冰冷的现实中抱团取暖,两天之后,又会回到属于各自的生活中。我想这大概就是兴趣爱好的魅力,有时候它并不能为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但却是生活中快乐的源泉,尽管会被人说成是不务正业,会被多数人所不理解,但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晚上回到宾馆,跟老纪随便聊了一下人生,没有洗澡便睡了。临睡前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怕一觉醒来发现这是一场梦,不知道明后两天的星云奖,到底会是个什么样。
Day 2
早上一觉睡到九点,起来后跟老纪走出宾馆,沿着公路往主会场的方向走,半路上有一家麦当劳,于是进去吃了一顿早餐,幸亏附近只有这一家能吃饭的地方,要不然两个选择困难症患者在一起,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到达主会场后,从中间剧场的楼梯上下来,便碰见了大角,带一缕白色的马尾辫,一身户外装备,眼神里仿佛装着整个宇宙。合过影之后,跟他一起去万有集市,正好玻璃房子下面的主会场海报被风吹倒了,我们一起过去扶,他和一名工作人员扶一边,我和老纪扶另一边,之后用水泥块把底座压住。我跟老纪说,这水泥块可比钻台上的卡瓦轻多了。
来到玻璃房子三楼的万有集市,简直太热闹了,眼花缭乱的,那么多摊位,都不知道看哪一个好。我和老纪一个一个地看,又来到电影区,发现了四处游荡的马文,于是赶紧拉过来合影,才发现原来马文是个妹子。在展品区,有光剑和雷神的锤子,不知道这俩玩意砍在一起会是什么效果。我们还发现了一面照片墙,上面全是科幻迷的留影和留言,旁边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拿着拍立得为科幻迷提供降维服务,我和老纪一起拍了一张,留下了三行“不要回答”。之后我们来到了星云网的摊位,再次见到了忙碌的华文和醉步,旁边就是宇宙尽头的书店,还见到了星之所在的李老板,于是赶紧上前合影留念。
从万有集市出来,我和老纪来到了中间影院A厅,参加了由电子骑士主持的“中国科幻大片”分论坛,嘉宾有飞氘、夏笳、大角、西夏、宝树,还有一位知名编剧、一位导演和一位投资人,不同圈子的人坐在一起交流,共同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
从影厅出来,跟美女作家夏笳合了影,之后两人回到麦当劳吃午饭。在我们身边的桌子上,有三个年轻人在一本正经地谈论创业的事宜,我突然感觉到,这也许就是像北京这种一线城市的魅力所在:你可以在麦当劳谈论梦想,谈论科幻,谈论明天的官司怎么打,没人会觉得怎么样,而如果在家乡的麦当劳里谈论这些,一定会被当作是神经病人而收到很多白眼吧!这也许就是大城市的包容,老纪对此无比赞同。
在回宾馆的路上,迎面走来了几个人,仔细一看,竟然是大刘,还有何夕、姚海军和杨枫阿姨,顿时激动到不知所措,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是好。本来想拉住留合影的,可是一行人急着去开会,就没拍照,只匆匆拍了个背影。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刘,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就快迟到了”。
不过跟大刘合影的愿望,还是在今天下午的晚些时候实现了,还参加了王晋康、何夕、韩松的签售,之后见到了下午才赶来参会的雪姐,还有曹喵喵和萨摩,晚上又一起参加了科幻迷的聚餐,见到了P大的橙子同学,都是时隔两年未见,感觉大家都有好大的变化,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所有10级的我们,真的老了。
于是这就是第二天的行程,晚上老纪去找北京的老同学见面,所以大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相遇,在不同的年龄和场合认识,这就是缘分吗?
Day 3
今天的天气出奇的好,早晨来到室外,略显刺眼的太阳悬挂在湛蓝的天空上,远处是京城西郊绵延的山脉,路边的树叶早已泛黄,干爽的空气中透着一丝凉意。我和老纪一边享受着北京的秋高气爽,一边沿着人行道向会场的方向走。这时,前方突然来了一位问路的老太太,我跟老纪说,千万怠慢不得,没准她就是叶文洁呢!后来我跟老纪开玩笑,说如果将来《三体》再火一些,那么在北京开发一条《三体》主题旅游线路,一定很受欢迎,老纪说如果那样的话,大史吃爆肚的店一定会卖脱销的!
来到主会场,我们先是参加了“太空将来时”的分论坛,听科幻作家和航天工作者一起讨论人类宇航技术的未来,还在会场碰见了专程前来要签名的橙子。论坛结束后,我们回到了万有集市,等待大刘的签售。这是第三次见大刘了,在排了很长的队之后,终于要到了大刘的亲笔签名。
150亿光年的宇宙,我们有幸跟大刘生活在同一颗星球;46亿年的时间长河,我们有幸跟大刘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有幸读到《三体》,作为一个科幻迷,这是多么大的幸运!
签售结束后,我跟老纪返回麦当劳,在吃饭时先后碰到了智子和哈利波特,这种场景在宇宙中可不多见。
吃完午饭返回会场,依旧是签名、合影,来时几乎空着的书包,已经变得沉甸甸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到了下午,该说再见了。
我来到大刘面前,略带颤抖地跟他说出了道别的话,然后又来到星云网的摊位,跟小伙伴们依次道别。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有缘还会再见的!
就这样结束吧!
有时候觉得星云奖两天的时间正好,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短暂,这两天的经历才显得格外珍贵和难忘。
跟老纪走出会场,来到公交站,重新融进了陌生的人群中。
坐公交,乘地铁,两人一路沉默着,回到了北京南站。
我知道老纪为什么沉默,因为他在看小说,他舍不得离开这座城市,当我还在上高中时,他就已经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了。
他不知道我为什么沉默,我说,我给女神的表白短信,几天前就已经编辑好了,一直存在手机里,我打算今天发过去。
不过比起表白,更不如说是道别信,因为,我已经决定放下了。
就从她删掉我的QQ好友之后。
于是,在北京南站的星巴克里,就着抹茶拿铁的香味,我给那个喜欢了七年零十个月的人,发出了表白、同时也是道别的短信。
这应该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正式跟一个姑娘告白。
呼吸和心跳加速,双手止不住颤抖。
都快24岁的大叔了,还真是没出息!
而老纪是这件事唯一的见证者。
半个小时之后,我收到了女神的回复,结果跟我想的一样。
结束了,这便是故事的结局。
走出星巴克,发现车站真是出奇的大,身边来来往往的陌生人潮,不知道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怎样的故事,又要去往何方。
我跟老纪说,我要是能变成抹茶就好了,大概全天下的妹子都喜欢抹茶吧,老纪说,你还不如直接变成人民币呢。
一时半会还接受不了这个现实,都信息时代了,通讯和网络这么发达,而两个人却完全失去了联系,偌大个世界,再也没有彼此的消息。
老纪说,你呀,毕竟还是too young!
我想也是。
回程的路似乎变得特别漫长,坐在轻轨上感觉已经过了很久,却才走了一半的距离。如果今明两天的时间能像《时间之墟》里描写的那样,永远地循环往复下去该多好!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何夕老师的签名,只有留给自己了。
不看通讯录,你能记得我的手机号吗?
什么时候把网名和头像也改掉吧,还有用你的名字和生日做密码这种事,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今后还会再去那座城市吗?肯定会的,只是要自己一个人吃串串了。
就这样吧,晚安!
写在后面的话:
记得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情侣”是在灵魂转世时一分为二,于是我们此生都在寻找另一半。
有些人也许这辈子都无缘相见,或者仅有过一面之缘,但每一次相识,都像是寂静夜空中划过的流星,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段回忆。我相信缘分,有缘的人即使彼此相隔千里,也能相识相知;无缘的人即使近在咫尺,也只会擦肩而过。只是,有些爱是注定没有结果的,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也许早点放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既然从所爱的人那里得不到别的,还不如好好拿一张好人卡。
而所谓的成长,就是一个逐渐失去和得到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曾经视为生命般重要的东西,也终有一天会彻底失去,不过失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依然拥有的一切。谁的青春没有遗憾,纵然有很多不舍,却还要义无返顾地向前走。
当我们在思念着重要的人时,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应该温柔无比吧~
也许你会记得,曾经有人把你的存在,看得和宇宙一样大!
2014年10月31日,周五,窗外阴霾的天空下着小雨,楼下传来汽车川流不息的呼啸声。我简单收拾好行李,来到隔壁老纪的房间,跟他一起网上订票,准备去北京参加一年一度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记不清从小学几年级开始看科幻,但直到今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银河奖和星云奖却是一次都没有参加过。今年的星云奖也盼望了好久,这次出海回来有至少两周的海休,为期两天的星云奖恰好赶在这个周末,所以这次能够参加,不知道有多么幸运!
订好了车票,跟老纪两个人从公寓出来,打车到附近的轻轨站,坐上了塘沽到天津的地铁。由于从塘沽直达北京的火车并没有合适的时间,所以只好先坐轻轨到天津,再转乘城际进京。一路上,我跟老纪开玩笑,说什么时候从火星到地球能像从天津到北京一样方便就好了,老纪说,那我们今天的行程,就相当于从火卫一到月球了!
不知什么原因,到天津站的时间比预期晚了许多,我和老纪下了地铁一路狂奔,取票和进站插了两次队,总算在发车前两分钟赶上了火车,这是我长这么大坐过的最惊险的一次火车了。我们穿梭了不知几节车厢才找到自己的座位,一路上我们惊讶地发现,整列火车上似乎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移动网络终端,或是手机或是Pad,每个人都沉浸在屏幕里的世界,于是不得不再次感叹,人类真的离《三体》里描写的超信息时代不远了。
列车在安静的夜色中飞驰,老纪依旧是专心地刷着微博,我打开百度地图,看着代表火车的蓝色箭头在手机屏幕上一跳一跳地,很快便从天津跳到了北京。下了火车,跟随老纪来到南站的一家中式快餐吃晚饭,我点了份板栗鸡块,味道跟平台上做的一样美味。老纪说他每次来北京都在这家店吃饭,在北京生活了八年,就连车站的快餐店,都融进了某种情怀。
稍作歇息之后,我俩乘地铁又转公交,找到了位于京城西郊的德盛坊宾馆,这是离此次活动主会场最近的住处之一,很多科幻圈的小伙伴们也住在这里,一直盼望的事终于要成为了现实,心里还有点小激动。
在宾馆前台登记入住时,身边出现了一个带黑框眼镜的小伙子,我一眼认出了他就是华文,华科的华,王文的文,同时也是王文和阿锦,跟他打了招呼,又做了自我介绍,于是两个在网上相识已久的人,就这样见面了,不需要过多的寒暄。
办完入住手续,回房间放下行李,老纪说要休息一下,我说一共才48小时的时间,之后宇宙就要塌缩了,哪有时间休息,于是又回到一楼大厅,找华文聊天。出来时刚好碰到了星云网的老大孙悦也在,以前是川大科幻协会的会长,一直以来在网上也是久仰大名,他介绍我们去马路对面的会所参加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会员大会,于是来不及多聊,急于见到作家的我和老纪,又奔到了马路对面的会所。
进到现场之后,第一次见到了众多的科幻作家,还有很多从事科幻出版的编辑,都是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会员,我和老纪悄悄溜到最后一排,在几个妹子身边坐下,认真听大家的讲话。这时我才激动地发现,《三体X》的作者宝树,就坐在我前面,还和我对视了好几眼。在身边的工作人员中,我发现了一个带着相机的男生在忙着拍照,一眼认出他便是川大协会的主页君王超,也是在网上认识很久的,设计了很多三体的周边,包括我现在使用的网络头像,都是当年出自他手。
之后我们聆听了很多会员的发言,他们中有带家属来的高中语文老师,有的在煤矿从事技术工作,有的来自台湾,还有的来自海外,最年轻的会员才二十岁出头,最年长的已经74岁高龄。我一边听大家的发言,一边跟坐在身边的老纪说,其实国内写科幻的职业作家很少,包括大刘在内,多数都是业余作家,而我最佩服他们的地方就是,他们能在现实和爱好之间如此自如地切换,写作和工作两不误。记不清在哪位作家的博客里看到过类似的话,科幻是个小圈子,大家因为相同的爱好聚到一起,借着星云奖的机会,在冰冷的现实中抱团取暖,两天之后,又会回到属于各自的生活中。我想这大概就是兴趣爱好的魅力,有时候它并不能为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但却是生活中快乐的源泉,尽管会被人说成是不务正业,会被多数人所不理解,但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晚上回到宾馆,跟老纪随便聊了一下人生,没有洗澡便睡了。临睡前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怕一觉醒来发现这是一场梦,不知道明后两天的星云奖,到底会是个什么样。
Day 2
早上一觉睡到九点,起来后跟老纪走出宾馆,沿着公路往主会场的方向走,半路上有一家麦当劳,于是进去吃了一顿早餐,幸亏附近只有这一家能吃饭的地方,要不然两个选择困难症患者在一起,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到达主会场后,从中间剧场的楼梯上下来,便碰见了大角,带一缕白色的马尾辫,一身户外装备,眼神里仿佛装着整个宇宙。合过影之后,跟他一起去万有集市,正好玻璃房子下面的主会场海报被风吹倒了,我们一起过去扶,他和一名工作人员扶一边,我和老纪扶另一边,之后用水泥块把底座压住。我跟老纪说,这水泥块可比钻台上的卡瓦轻多了。
来到玻璃房子三楼的万有集市,简直太热闹了,眼花缭乱的,那么多摊位,都不知道看哪一个好。我和老纪一个一个地看,又来到电影区,发现了四处游荡的马文,于是赶紧拉过来合影,才发现原来马文是个妹子。在展品区,有光剑和雷神的锤子,不知道这俩玩意砍在一起会是什么效果。我们还发现了一面照片墙,上面全是科幻迷的留影和留言,旁边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拿着拍立得为科幻迷提供降维服务,我和老纪一起拍了一张,留下了三行“不要回答”。之后我们来到了星云网的摊位,再次见到了忙碌的华文和醉步,旁边就是宇宙尽头的书店,还见到了星之所在的李老板,于是赶紧上前合影留念。
从万有集市出来,我和老纪来到了中间影院A厅,参加了由电子骑士主持的“中国科幻大片”分论坛,嘉宾有飞氘、夏笳、大角、西夏、宝树,还有一位知名编剧、一位导演和一位投资人,不同圈子的人坐在一起交流,共同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
从影厅出来,跟美女作家夏笳合了影,之后两人回到麦当劳吃午饭。在我们身边的桌子上,有三个年轻人在一本正经地谈论创业的事宜,我突然感觉到,这也许就是像北京这种一线城市的魅力所在:你可以在麦当劳谈论梦想,谈论科幻,谈论明天的官司怎么打,没人会觉得怎么样,而如果在家乡的麦当劳里谈论这些,一定会被当作是神经病人而收到很多白眼吧!这也许就是大城市的包容,老纪对此无比赞同。
在回宾馆的路上,迎面走来了几个人,仔细一看,竟然是大刘,还有何夕、姚海军和杨枫阿姨,顿时激动到不知所措,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是好。本来想拉住留合影的,可是一行人急着去开会,就没拍照,只匆匆拍了个背影。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刘,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就快迟到了”。
不过跟大刘合影的愿望,还是在今天下午的晚些时候实现了,还参加了王晋康、何夕、韩松的签售,之后见到了下午才赶来参会的雪姐,还有曹喵喵和萨摩,晚上又一起参加了科幻迷的聚餐,见到了P大的橙子同学,都是时隔两年未见,感觉大家都有好大的变化,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所有10级的我们,真的老了。
于是这就是第二天的行程,晚上老纪去找北京的老同学见面,所以大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相遇,在不同的年龄和场合认识,这就是缘分吗?
Day 3
今天的天气出奇的好,早晨来到室外,略显刺眼的太阳悬挂在湛蓝的天空上,远处是京城西郊绵延的山脉,路边的树叶早已泛黄,干爽的空气中透着一丝凉意。我和老纪一边享受着北京的秋高气爽,一边沿着人行道向会场的方向走。这时,前方突然来了一位问路的老太太,我跟老纪说,千万怠慢不得,没准她就是叶文洁呢!后来我跟老纪开玩笑,说如果将来《三体》再火一些,那么在北京开发一条《三体》主题旅游线路,一定很受欢迎,老纪说如果那样的话,大史吃爆肚的店一定会卖脱销的!
来到主会场,我们先是参加了“太空将来时”的分论坛,听科幻作家和航天工作者一起讨论人类宇航技术的未来,还在会场碰见了专程前来要签名的橙子。论坛结束后,我们回到了万有集市,等待大刘的签售。这是第三次见大刘了,在排了很长的队之后,终于要到了大刘的亲笔签名。
150亿光年的宇宙,我们有幸跟大刘生活在同一颗星球;46亿年的时间长河,我们有幸跟大刘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有幸读到《三体》,作为一个科幻迷,这是多么大的幸运!
签售结束后,我跟老纪返回麦当劳,在吃饭时先后碰到了智子和哈利波特,这种场景在宇宙中可不多见。
吃完午饭返回会场,依旧是签名、合影,来时几乎空着的书包,已经变得沉甸甸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到了下午,该说再见了。
我来到大刘面前,略带颤抖地跟他说出了道别的话,然后又来到星云网的摊位,跟小伙伴们依次道别。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有缘还会再见的!
就这样结束吧!
有时候觉得星云奖两天的时间正好,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短暂,这两天的经历才显得格外珍贵和难忘。
跟老纪走出会场,来到公交站,重新融进了陌生的人群中。
坐公交,乘地铁,两人一路沉默着,回到了北京南站。
我知道老纪为什么沉默,因为他在看小说,他舍不得离开这座城市,当我还在上高中时,他就已经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了。
他不知道我为什么沉默,我说,我给女神的表白短信,几天前就已经编辑好了,一直存在手机里,我打算今天发过去。
不过比起表白,更不如说是道别信,因为,我已经决定放下了。
就从她删掉我的QQ好友之后。
于是,在北京南站的星巴克里,就着抹茶拿铁的香味,我给那个喜欢了七年零十个月的人,发出了表白、同时也是道别的短信。
这应该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正式跟一个姑娘告白。
呼吸和心跳加速,双手止不住颤抖。
都快24岁的大叔了,还真是没出息!
而老纪是这件事唯一的见证者。
半个小时之后,我收到了女神的回复,结果跟我想的一样。
结束了,这便是故事的结局。
走出星巴克,发现车站真是出奇的大,身边来来往往的陌生人潮,不知道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怎样的故事,又要去往何方。
我跟老纪说,我要是能变成抹茶就好了,大概全天下的妹子都喜欢抹茶吧,老纪说,你还不如直接变成人民币呢。
一时半会还接受不了这个现实,都信息时代了,通讯和网络这么发达,而两个人却完全失去了联系,偌大个世界,再也没有彼此的消息。
老纪说,你呀,毕竟还是too young!
我想也是。
回程的路似乎变得特别漫长,坐在轻轨上感觉已经过了很久,却才走了一半的距离。如果今明两天的时间能像《时间之墟》里描写的那样,永远地循环往复下去该多好!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何夕老师的签名,只有留给自己了。
不看通讯录,你能记得我的手机号吗?
什么时候把网名和头像也改掉吧,还有用你的名字和生日做密码这种事,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今后还会再去那座城市吗?肯定会的,只是要自己一个人吃串串了。
就这样吧,晚安!
写在后面的话:
记得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情侣”是在灵魂转世时一分为二,于是我们此生都在寻找另一半。
有些人也许这辈子都无缘相见,或者仅有过一面之缘,但每一次相识,都像是寂静夜空中划过的流星,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段回忆。我相信缘分,有缘的人即使彼此相隔千里,也能相识相知;无缘的人即使近在咫尺,也只会擦肩而过。只是,有些爱是注定没有结果的,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也许早点放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既然从所爱的人那里得不到别的,还不如好好拿一张好人卡。
而所谓的成长,就是一个逐渐失去和得到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曾经视为生命般重要的东西,也终有一天会彻底失去,不过失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依然拥有的一切。谁的青春没有遗憾,纵然有很多不舍,却还要义无返顾地向前走。
当我们在思念着重要的人时,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应该温柔无比吧~
也许你会记得,曾经有人把你的存在,看得和宇宙一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