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很深,但是很真
秋天,天黑得早,七点不到,就得踏着暮色散步了。复兴公园里,跳舞的,仅剩下了几位,音乐声却更宏亮了。本来是缠绵悱恻、浅吟低唱的曲子,那低音贝司,一放大,让人流不出眼泪,却喷张了热血,有点冷幽默。我总是坐在灯光照不到的靠椅上,远眺那几位“舞不思归”朋友在暮色中旋转着的剪影,听一会儿音乐,然后回家。公园还是一日二游,晨练肌肉,晚冶心境。可是这一个月,走在林荫道上,总有点恍恍惚惚,啊,原来是想起了申涛先生!
申涛先生住所离我家很近,复兴公园就在两家连线的中点,于是它就成了我俩的“不期而遇”之地。我喜欢步行低头数蚂蚁,有人挡路,抬头就是他老先生;而他坐在椅子的一端作沉思状,“朋友,帮帮忙,过去点好伐?”的,也是我这个老先生。几天不见,想:今天一定碰着,果然!碰不着,又想:明天!明天没有,下一个明天;反正明天暂时用不完。可是前不久他搬家了,搬到了一个离云彩更近、还能从摩天楼缝隙里看到南浦大桥、卢浦大桥和世博会主会场的地方——然而离复兴公园却远了。他不会用公交卡旧园重游,他那里有个蓬莱公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他喜欢得不得了;于是明天的明天,明天的平方都不会遇到他了……
申涛先生是我典型的“网友”,先互看博客,再跟跟帖,铺垫以后,在网站07年的年会上见了面。那天,在科学会堂的厅里签名报到,正好凑在一起,就把名字和实体对上了号。我们的性格并不同,但一见如故,弄到后来,我就成了他的“秘书”,而“申局”之名也在我们网上传开了。他的学历、他的知识、他的情趣,尤其是他的幽默都是我望尘莫及的。本不适应聚会,但只要有他在场,我都愿意去,因为他风头盖人,我乐得在树荫下偷着笑。他有句话,我非常感动,至今还记得他说这句话时一诺千金的表情:“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啊,这大概比任何的表扬或吹捧更暖我心窝的了……细数数,我俩都是所谓出身不大好的人,历经坎坷,喜欢发发牢骚,但心态绝对不受影响;我俩都怕“大辩论”,有争执的场合,总是绕道而行;但我比他狡猾,前不久他在论坛上跟某先生争得大动肝火,而我是那位先生的帖子看都不看的,还拉拉他的衣袖说:有啥吵头?内心里却佩服他的原则性。和申涛先生相处久了,觉得特别轻松。虽然我们由博客相识、相交,但互相的“大作”,并不一定观看,更用不着有帖必跟。听说过一句话,真正的朋友是不怕冷场的;而一找不到话题就会尴尬的,那肯定是友谊还不到火候。我比较懒散,这一条特别配我胃口;而这也减轻了他的负担。是呀,给友谊套上框框安上义务,多累;毕竟那不是生活的唯一。
想起了“网友”这个说不厌的话题。网友的交情肯定不会很深的。你能知道几位网友的真实姓名?更别说“知根知梢”了。即便申涛先生这样熟谙的人,我对他的了解也是“粗枝大叶”。如果谁去有心无意问及别人的“似水年华”和“如烟岁月”,那肯定自讨没趣。我们不关心他人的“过去时”,重要的是那个“现在的他”和“现在的我”是否谈得来,“话”找到了“话”,是否投缘;无非是为了找到一个最好的倾诉和倾听的对象。想想,网友不管有多么热络,可是一从网上消失,你是“寻人启事”都不知道怎么写和无处可写的的!一个月,你会天天想:他去哪儿啦?出什么事啦?一年,你还偶尔会想起他的网名;可三年五年,你会把他全忘了,就像那个小伙计忘记孔乙己一样。虽然不“深”但是很“真”。没有一点利害关系,装什么假呢!网络的天地极大,不投缘的人你完全可以客客气气避开,还可以“删除”原有的“看走了眼”的人。除了骗子,实在想不出需要弄虚作假的理由。是呀,我们就是在网络世界寻找着真诚,寻找着真情;而只要能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想来每位上网者都是有深切体会的。人是需要合群的,网站就是我们最后的单位,“网友”就是我们最后的群体,真情换真心,真心换真情,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了。
说巧也真巧,我构思这篇博客,久违的申涛先生却有事路过我家,并进门上楼小坐片刻。虽然一杯茶的功夫,可我暗暗叫绝:想到谁谁到,莫非冥冥之中,有神在拨弄?不会很深,但是很真;“真”是连上帝都会感动的。可不?
申涛先生住所离我家很近,复兴公园就在两家连线的中点,于是它就成了我俩的“不期而遇”之地。我喜欢步行低头数蚂蚁,有人挡路,抬头就是他老先生;而他坐在椅子的一端作沉思状,“朋友,帮帮忙,过去点好伐?”的,也是我这个老先生。几天不见,想:今天一定碰着,果然!碰不着,又想:明天!明天没有,下一个明天;反正明天暂时用不完。可是前不久他搬家了,搬到了一个离云彩更近、还能从摩天楼缝隙里看到南浦大桥、卢浦大桥和世博会主会场的地方——然而离复兴公园却远了。他不会用公交卡旧园重游,他那里有个蓬莱公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他喜欢得不得了;于是明天的明天,明天的平方都不会遇到他了……
申涛先生是我典型的“网友”,先互看博客,再跟跟帖,铺垫以后,在网站07年的年会上见了面。那天,在科学会堂的厅里签名报到,正好凑在一起,就把名字和实体对上了号。我们的性格并不同,但一见如故,弄到后来,我就成了他的“秘书”,而“申局”之名也在我们网上传开了。他的学历、他的知识、他的情趣,尤其是他的幽默都是我望尘莫及的。本不适应聚会,但只要有他在场,我都愿意去,因为他风头盖人,我乐得在树荫下偷着笑。他有句话,我非常感动,至今还记得他说这句话时一诺千金的表情:“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啊,这大概比任何的表扬或吹捧更暖我心窝的了……细数数,我俩都是所谓出身不大好的人,历经坎坷,喜欢发发牢骚,但心态绝对不受影响;我俩都怕“大辩论”,有争执的场合,总是绕道而行;但我比他狡猾,前不久他在论坛上跟某先生争得大动肝火,而我是那位先生的帖子看都不看的,还拉拉他的衣袖说:有啥吵头?内心里却佩服他的原则性。和申涛先生相处久了,觉得特别轻松。虽然我们由博客相识、相交,但互相的“大作”,并不一定观看,更用不着有帖必跟。听说过一句话,真正的朋友是不怕冷场的;而一找不到话题就会尴尬的,那肯定是友谊还不到火候。我比较懒散,这一条特别配我胃口;而这也减轻了他的负担。是呀,给友谊套上框框安上义务,多累;毕竟那不是生活的唯一。
想起了“网友”这个说不厌的话题。网友的交情肯定不会很深的。你能知道几位网友的真实姓名?更别说“知根知梢”了。即便申涛先生这样熟谙的人,我对他的了解也是“粗枝大叶”。如果谁去有心无意问及别人的“似水年华”和“如烟岁月”,那肯定自讨没趣。我们不关心他人的“过去时”,重要的是那个“现在的他”和“现在的我”是否谈得来,“话”找到了“话”,是否投缘;无非是为了找到一个最好的倾诉和倾听的对象。想想,网友不管有多么热络,可是一从网上消失,你是“寻人启事”都不知道怎么写和无处可写的的!一个月,你会天天想:他去哪儿啦?出什么事啦?一年,你还偶尔会想起他的网名;可三年五年,你会把他全忘了,就像那个小伙计忘记孔乙己一样。虽然不“深”但是很“真”。没有一点利害关系,装什么假呢!网络的天地极大,不投缘的人你完全可以客客气气避开,还可以“删除”原有的“看走了眼”的人。除了骗子,实在想不出需要弄虚作假的理由。是呀,我们就是在网络世界寻找着真诚,寻找着真情;而只要能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想来每位上网者都是有深切体会的。人是需要合群的,网站就是我们最后的单位,“网友”就是我们最后的群体,真情换真心,真心换真情,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了。
说巧也真巧,我构思这篇博客,久违的申涛先生却有事路过我家,并进门上楼小坐片刻。虽然一杯茶的功夫,可我暗暗叫绝:想到谁谁到,莫非冥冥之中,有神在拨弄?不会很深,但是很真;“真”是连上帝都会感动的。可不?
shouzho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日三“惊” (1人喜欢)
- 银发经济“银”几许
- 不做“多情人” (7人喜欢)
- 在“通”与“痛”之间 (7人喜欢)
- 不敢“任性”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