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13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立冬。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生活:
-
也许,在所有不被看好,无人尝试的错误的选择背后,会有不曾见到的可能,不曾设计的未知。未知让人恐惧,引人好奇,也因此证明你的勇气,成就你的自信。在每个死胡同的尽头,都有另一个维度的天空,在无路可走时迫使你腾空而起,那就是奇迹。——廖一梅
-
以前爱看的节目,现在不爱看了;以前崇拜的偶像,现在不崇拜了,这都是值得高兴的,因为这表示你的人生迈向了新阶段。曾经迷倒你的,那些人的魅力或智慧,都只是你人生的阶梯,你一旦踩过它而往上,回头看时,你会诧异那阶梯既不亮眼,也不崇高了。请别为此而感伤,因为你已越过它。
-
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
- 一生中会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驻足的又有几个,生命是终将荒芜的渡口,连我们自己都是过客。
-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做"领导",有人对某个具体的技术性工作甘之如饴,或是在具体的工作中找到更大乐趣,那也是很好的事。这个社会的选择越来越多元,不是所有人都眼睛盯着天花板想去打破的。
-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立于不败之地。你或许会衰老,或许会彻夜不眠,或许会失恋,或许会眼看着周围的世界受到一群狂人的毁坏,或许会得知你的名声被居心险恶的人诋毁,在这种时候,只有一件事值得做——学习。
-
别妄想在岁月的流逝中完成自我救赎,时间是无法自动愈合伤痕的,充其量只是在伤口处结了一层厚厚的痂,若想起再撕去,依旧会鲜血淋漓;别奢望在他人的扶持下实现自我蜕变,有人可以送你一程,无人能够伴你一生,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兀自行至终点。不必仰仗幻想,无须过分依赖,可渡你的,唯有你自己。
- 幸福不过女匠人,专注做点事儿,无所谓结果是否成功,起码对得起光阴岁月。每个女孩,都应当存一颗匠人的心,去做事,去生活。
-
人人都想有一个月光宝盒,目的是回到二十年前去,去买房。当时要能买几套房,现在什么都有了,人们都这么说。剧烈变动的时代里,一切浮沉都太过迅捷,情感、机遇、生活都是如此。失去的永远比得到的要多,这怕是一两代人的集体心病。就算是过去了二十年,也难得痊愈。总有什么就像是紫霞的手,攥得越紧,失去的也就越快。
-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挑你听耳机的时候找你说话,你认真摆弄电脑的时候骂你老打机,准备努力学习的时候损你,累了看会电视时就骂你懒;从来不记得你帮忙做过家务,挑你最烦躁的时候跟你说道理,道理站你这边的时候说你学会驳嘴了是不?最重要的是,明知道你长得丑,还老跟你说让你不要早恋。情感:
-
婚姻和爱情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爱情光靠感觉就能维持住,而婚姻不仅需要感觉,还需要很多的实际东西,比如说经济基础、社会认同等等。爱情是婚姻的前提,婚姻是爱情的归宿,所以当虚幻的爱情走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时,我们都要学会经营,从心底学会善待对方,感恩对方。
-
感情,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是世上最复杂最难解的方程式。深陷其中的人,无一不被烦恼和困惑缠绕,人心的复杂多变,世事的纷繁无常,都增添了感情这道题的难度,能将这道难题解好的人,首先一定要是懂得爱惜自己的人。
- 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
- 幸福是,牵你的手,从此两双眼睛,看一个未来。倘若给不了别人幸福,就不要霸占别人的青春。
-
有些分手是必然的,从热恋到分手,有它必然的轨迹。其实不难概括,误会、缺少沟通、一厢情愿、情感淡化……各种杀手,有的人,可能开始时就不适合在一起,有的人,却是莫名其妙地分开,相当可惜。不难看出,有些故事里,即使一方已经看过另一方的陈述,也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这也正常,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鲜有真正的换位思考,尤其是在事过境迁之后,人多数会只记得自己受过的伤。——萧秋水
-
我有一个好友,追一个姑娘追了四年了,现在还在追,姑娘那边男朋友都换了两任了。我有时会劝他说:“算了吧,都四年了,人家要是愿意,早就答应了。”但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等她走投无路的时候,肯定会发现我的好。到时候,我还是会接受她的。”我无话可说,只是在心里想着:你以为她在落魄的时候会回头,但只要你这个垫底的在,她只会越挫越勇。很多时候,爱情就是这样,有始无终。——蓑依
-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许多人钟爱这段话,以为它出自杜拉斯的《情人》,其实这段话真正的作者是陈丹燕。这则“论爱金句”的命运简直完美隐喻了爱情的命运——大部分人都渴望“爱”这个东西,但大部分人都不清楚爱出自何处。
-
家的定义不是房子,家的定义应该是一个有爱你的人,有你的父母,有你的童年,或者有你新婚的妻子,有你生活奋斗的痕迹,你的所有的人生,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发生了,那里就是你的家。——席慕蓉
-
败坏已有的朋友或者夫妻关系,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你是我哥们(闺蜜、老婆、老公),你就应该如何如何。”友善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包括情感上的互利,而不是互相负责或者彼此挟持。不能造福彼此,这段关系就应该尽快结束。该结束而没结束的关系,会酿成无穷的祸患。其凶险处,远甚仇敌。
-
夫妻是很独特的关系,它需要两人一起消耗大量的时间,爱情才不会死掉。我见过有些夫妻,相隔也就百来里路,咬咬牙早在一起了,却一拖再拖,这个舍不得,那个难放弃,两人慢慢习惯了一人的生活。见面吵一架,不是想着和好,反而觉得自己有个避难所等着,一溜烟跑了。适时插入另一个人,感情危机就来了,且几乎没有挽回的机会。智慧:
- 如果说照片是对一个人外表的记忆,那么文字则记录着一个人灵魂的成长。
- 读书,最烦厌的一点是要套进自己的模子里,那么多作家,那么多文风,这个实在没必要。
-
《三十六大》中,“大”是主题,每一章都谈及“大”,大的有趣。很多年前,有人向我说过“大”字,说这个字很神奇,普通的字,加上它,立刻就有不同的气势,他的PC,叫“大鬼”,挺威武。
-
逐渐升格为神的露西,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神,是超越善恶的。“神爱世人”,并不意味着它会以温柔的善意来对待人类。正如露西所说,“我们是没有所谓的死亡的”。这让我想起了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都是平等的。善恶、仁义,是卑微的人类基于生存策略时采纳的制衡,而不是宇宙和天地的标准。——侯虹斌
-
山水本相忘,日月原无牵。因为偶然与巧合,我们用两个人的浮世清欢,缔造了一段互依互融的琴瑟共鸣,让山水相连,令日月同辉。可到最后我们才懂得,山再巍峨、水再清涟,一个仍在仰望高空,一个仍在滋润土地,虽同体、不同心;日再普照、月再朦胧,一个归于白昼,一个显于夜晚,虽同光,不同时。
-
庄子有所谓“齐万物”之说,就是世间的万事万物没有差别;“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如果从静止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以宇宙时间的尺度来衡量,就不足为奇了,沧海与桑田多次变换,天与地从前曾是混沌未开,又有何高下与尊卑?正如露西所概括的:“世间万物唯一的计量单位是时间”。
-
我们都知道,华盛顿先生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担任总统若干年后,他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因为人性有弱点,而且是会变的。我们更无法知道,一百年后的美国人民选出的总统会是什么家伙?所以我们今天要立法,限制总统的权力,保障美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在任何时候都不被侵犯。——拉什莫尔山的第二个人头就是托马斯‧杰斐逊
-
逻辑是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生活中用到的逻辑其实并不特别复杂,人们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几条简单逻辑,更重要的是把它们坚持贯彻到一切的思考之中。那,才是最难的!第一:不得偷换。第二:不得自相矛盾。第三:不得逻辑跳跃。所以,判断一个事件是否可靠,只有两个标准:陈述的内容是否都是事实,分析的内容是否都没有逻辑错误。——李俊慧
-
我们应当尝试去打破一切的桎梏,而不是用这些桎梏来去约束自己的思维。当有人对我说“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的的时候,我通常并不要去说服他,因为,说服是没有用的,每个人的改变,最佳的模式是由内而外。读一本书,相比听一个人对自己讲话,可能更有益,因为人有本能的抵触心理,如果听别人说话,尤其是对自己的规劝,有时候会非常反感,但是阅读一本书,看到作者所说到的一些话,可能反而会感觉说进了自己的心坎里,更愿意改变。所以我更愿意推荐或者送书给别人,而不愿意直接说什么。——萧秋水:通过创造性的思考来解决各种问题
-
土豆这东西真是实力派选手,可以和大肉一起炖,味道浓郁又管饱,也可以切丝清炒,放几个干辣椒,溜一点醋,酸爽下饭,还可以切片,锅里少油煸着,坚决不放水,等土豆片软了,少许盐,撒点葱花就得了,味道好极。观点:
-
每当人们觉得生活好过一点,精神放松一点的时候,总有那么一阵子,会出现某种势力,从文化圈开刀,目的却是“思想深处”,危言耸听地示威性地搞个运动,折腾那么一下子。只是,这样的闹腾越来越不成气候,大家都像看小丑似的看着他们。更多的人学会了独立思考,更多的人会看破所谓运动的本质。歌喉是扼制不住的,电影、图片和小说也一样。——老猫
- 我们看到别人做不赚钱的事情最后赚了大钱,但是没看到背后千千万万做不赚钱的事情,最后就是不赚钱,但还是开开心心的做的那些人。——李姬韧
-
麻将的伟大之处是:一是成本低,所有人消费得起,买一副麻将,可以打一辈子,不像现在的游戏机,几年升级一次;二是杀时间,几圈下来,东方既白。不夸张地说,这维护了世界和平。人是最怕无聊的动物,不信的话,离开电脑,放下手机,坐二十分钟,你会觉得像一整夜那么漫长;让你这么过一天,离疯不远。我七十岁以后,如果不想再工作,理想的生活就是每天和老友打两小时麻将,又开心,又练脑子防痴呆:骗上家、踩下家、拦对家,麻将打精不容易。——连岳
-
新手要的是简单易用易上手,他们是不看说明书,直接上手,用不来就很懊恼,放弃产品的人。专家要的是高效可靠可操控,他们不仅会看说明书,而且会泡论坛、查攻略,是乐于接受挑战的人。典型的,核心用户是新手的产品,是那种用户量很大的大众产品,比如公众设施(电梯、公厕、垃圾桶……)、普通家用电器(电视、冰箱、洗衣机);任何领域的专家总是少数,核心用户是专家的产品,往往用户量很小,比如专业仪器(医院里的、工厂里的),乐器,专业级数码设备。——sujie
-
每一个人必须发挥自己的优质,来做那些最适合自己的事情、最感兴趣的事情、最热爱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来做一些自己并不擅长、不适合、不喜欢的事情。——易仁永橙:啥?你竟然辞职了!
-
一个事物本身是什么不重要。它和什么在一起才重要。一个从来不换朋友圈子的人,是没长进的。一个经常和牛逼人在一起的人,是不会太差的。一个常换手机号的人是不靠谱的。
-
看完《我是个算命先生》,分享几点我的建议:一、必须承认,能成为算命先生的人是聪明的,他们都是懂骗术心理学的,嘴巴还能说会道,不过这种人在这一行里也只能算是初级会员,只能走街窜巷。算命心理学六字真言(伎俩):审、敲、打、千、隆、卖;二、如果你是土豪或者是土豪的朋友,要小心掉进他们设的局,你们可是坝头和祖爷们都喜欢的;三、如果你是屌丝,也不要悲伤,只要你不去招惹他们,他们就不会盯上你。但你也不要得罪了他们,因为他们是一个利益组织,急了是要“切人”的;四、离算命先生或者自称是算命先生的人远点儿。——勺子:我也是个算命先生
-
我觉得苦难绝对不是应该被称赞被崇拜的,如果可以选,一定不选它。但是,如果遭受了苦难,却要像钢铁一样活下去。痛苦无法消解,你不能崩溃,不能发疯,不能死。越是不幸,越不能不幸下去,因为不幸本身没有用。要像钢铁一样活着,因为没有别的选择。——张春
-
改变一个错误的想法,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但是许多人情感上不这么认为,一个人接受了偏见,可能终生不会改。别以为事实与逻辑天下无敌,它们往往赢不了情绪。新知识的普及是因为老人死光了,这个结论更加洞悉人性的弱点。——连岳
-
世界上所有看似无用的“蠢事”和“傻事”恐怕都是这样,你只要铁了心一直做下去,它都会在某个时刻里轰然牛逼起来,在那些埋头挤在康庄大道里蠕动人头上,爆出一朵绚烂的花火。更好的消息是,就连这些花火都不是成就本身,它们都只不过是我们独立自由的人格倒影和放肆奔跑的快乐足迹。总有些快乐,值得我们奋不顾身。——KKL心理:
-
想要让快乐加倍吗?想要哀伤减半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与好友分享,而且分享可是会上瘾的,这就难怪社交网络上会有那多人愿意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给朋友们,而无法自拔了。——蔡宇哲
-
提升自我评价有两个途径:自我效能感,社会认同感。社会认同感说的是人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群体,并且通过群体成员的身份来获得价值和情感意义。对于影视剧中的大坏蛋,在毕生追求的野心即将实现之际,不把这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全盘托出以便让世人知道自己才是名符其实的头号恶棍?这无异于锦衣夜行,实在会让人太失落了。而这种自我标榜为头号恶棍的做法,本身也是社会认同感极端化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坏蛋在决战的最后一刻为什么总喜欢唧唧歪歪的原因了。
-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个复杂的术语,简单的说法就是,既然生活太苦,而自己又对此无能为力,那就无妨爱上苦难甚至那些制造苦难的人,这样就不觉得自己有多苦了。
更精练的概括是:攻击可以攻击的人,但投降不可以攻击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这种逻辑也常常可以见到,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糊涂哲学,也是一种很聪明的明哲保身之道。
这其实也是“洗脑”的关键条件。
-
我所有的自负都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都来自我内心的软弱,所有的振振有词都因为心中满是怀疑。我假装无情,其实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四处游荡流亡,其实只是掩饰至今没有找到愿意驻足的地方。——卡尔维诺
- 痛苦有时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因为当你内心只有痛苦时,你会忘记去感觉生命的其它力量。——《超体》
-
你带着耳机跑步时,你的步幅和频率都会无意识的和音乐保持同步,否则你不仅会感到不适,也会特别累。这种“趋同性”不仅是无意识和本能,亦成为社会传统和教育的组成部分。“不合群”在多数情况下是负面状态甚至危险状态,被群体排斥往往是因为个体在行为和思想上不与主体意识保持同步。而整个社会的思潮也普遍的排斥“异类”,因为“异类”的行为通常不仅不利于群体的安全,亦是基因生存中的对于稳态传递的需要。
-
文学好像是没有用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放在一边的,但不是的。文学是我们最需要的,是我们灵魂的朋友,在我们的前路上不论遇到什么事,有一首诗在心中,就让我们感到不在孤独。
-
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有两种模式—低认知模式(不花什么精力去思考)和高认知模式(花费很多精力去了解和思考)。大部分时候,消费者处于“低认知模式”,他们懒得详细了解并比较产品,更多的是简单地通过与产品本身无关的外部因素来判断—“这个大品牌,不会坑我,就买这个!”“这个德国产的,质量肯定比国产好,就买这个!”在这种情况下,小品牌是打不过大品牌的,因为消费者直接通过“品牌”来推测产品质量,而不是详细比较产品本身。怎么办呢?应该把消费者变到“高认知模式”,让他们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来比较产品本身,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品牌和产地来判断。而“分解产品属性”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消费者由一个“模糊的大概印象”到“精确地了解”。——秋叶
- 弱者往往是最爱面子的一群人,为了面子,可以做出非理性的选择。太爱面子,不敢得罪人,不敢“坏了名声”,你已经是他人的奴隶,真不配得自由。
——连岳
-
所谓成熟,就是“对自己负责”。它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不抱怨环境,不指责他人。根据适当目标,想到可行办法。据此,我们也可以归纳一下心智不成熟的人的常用逻辑——因为什么人或者什么事,整个世界都不好了。把什么(或者谁)干掉,世界就会彻底好了。你们为什么还不去干呀?
==>>下一页
原文链接:http://www.zreading.cn/archives/4624.html
生活:
-
也许,在所有不被看好,无人尝试的错误的选择背后,会有不曾见到的可能,不曾设计的未知。未知让人恐惧,引人好奇,也因此证明你的勇气,成就你的自信。在每个死胡同的尽头,都有另一个维度的天空,在无路可走时迫使你腾空而起,那就是奇迹。——廖一梅
-
以前爱看的节目,现在不爱看了;以前崇拜的偶像,现在不崇拜了,这都是值得高兴的,因为这表示你的人生迈向了新阶段。曾经迷倒你的,那些人的魅力或智慧,都只是你人生的阶梯,你一旦踩过它而往上,回头看时,你会诧异那阶梯既不亮眼,也不崇高了。请别为此而感伤,因为你已越过它。
-
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
- 一生中会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驻足的又有几个,生命是终将荒芜的渡口,连我们自己都是过客。
-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做"领导",有人对某个具体的技术性工作甘之如饴,或是在具体的工作中找到更大乐趣,那也是很好的事。这个社会的选择越来越多元,不是所有人都眼睛盯着天花板想去打破的。
-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立于不败之地。你或许会衰老,或许会彻夜不眠,或许会失恋,或许会眼看着周围的世界受到一群狂人的毁坏,或许会得知你的名声被居心险恶的人诋毁,在这种时候,只有一件事值得做——学习。
-
别妄想在岁月的流逝中完成自我救赎,时间是无法自动愈合伤痕的,充其量只是在伤口处结了一层厚厚的痂,若想起再撕去,依旧会鲜血淋漓;别奢望在他人的扶持下实现自我蜕变,有人可以送你一程,无人能够伴你一生,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兀自行至终点。不必仰仗幻想,无须过分依赖,可渡你的,唯有你自己。
- 幸福不过女匠人,专注做点事儿,无所谓结果是否成功,起码对得起光阴岁月。每个女孩,都应当存一颗匠人的心,去做事,去生活。
-
人人都想有一个月光宝盒,目的是回到二十年前去,去买房。当时要能买几套房,现在什么都有了,人们都这么说。剧烈变动的时代里,一切浮沉都太过迅捷,情感、机遇、生活都是如此。失去的永远比得到的要多,这怕是一两代人的集体心病。就算是过去了二十年,也难得痊愈。总有什么就像是紫霞的手,攥得越紧,失去的也就越快。
-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挑你听耳机的时候找你说话,你认真摆弄电脑的时候骂你老打机,准备努力学习的时候损你,累了看会电视时就骂你懒;从来不记得你帮忙做过家务,挑你最烦躁的时候跟你说道理,道理站你这边的时候说你学会驳嘴了是不?最重要的是,明知道你长得丑,还老跟你说让你不要早恋。情感:
-
婚姻和爱情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爱情光靠感觉就能维持住,而婚姻不仅需要感觉,还需要很多的实际东西,比如说经济基础、社会认同等等。爱情是婚姻的前提,婚姻是爱情的归宿,所以当虚幻的爱情走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时,我们都要学会经营,从心底学会善待对方,感恩对方。
-
感情,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是世上最复杂最难解的方程式。深陷其中的人,无一不被烦恼和困惑缠绕,人心的复杂多变,世事的纷繁无常,都增添了感情这道题的难度,能将这道难题解好的人,首先一定要是懂得爱惜自己的人。
- 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
- 幸福是,牵你的手,从此两双眼睛,看一个未来。倘若给不了别人幸福,就不要霸占别人的青春。
-
有些分手是必然的,从热恋到分手,有它必然的轨迹。其实不难概括,误会、缺少沟通、一厢情愿、情感淡化……各种杀手,有的人,可能开始时就不适合在一起,有的人,却是莫名其妙地分开,相当可惜。不难看出,有些故事里,即使一方已经看过另一方的陈述,也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这也正常,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鲜有真正的换位思考,尤其是在事过境迁之后,人多数会只记得自己受过的伤。——萧秋水
-
我有一个好友,追一个姑娘追了四年了,现在还在追,姑娘那边男朋友都换了两任了。我有时会劝他说:“算了吧,都四年了,人家要是愿意,早就答应了。”但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等她走投无路的时候,肯定会发现我的好。到时候,我还是会接受她的。”我无话可说,只是在心里想着:你以为她在落魄的时候会回头,但只要你这个垫底的在,她只会越挫越勇。很多时候,爱情就是这样,有始无终。——蓑依
-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许多人钟爱这段话,以为它出自杜拉斯的《情人》,其实这段话真正的作者是陈丹燕。这则“论爱金句”的命运简直完美隐喻了爱情的命运——大部分人都渴望“爱”这个东西,但大部分人都不清楚爱出自何处。
-
家的定义不是房子,家的定义应该是一个有爱你的人,有你的父母,有你的童年,或者有你新婚的妻子,有你生活奋斗的痕迹,你的所有的人生,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发生了,那里就是你的家。——席慕蓉
-
败坏已有的朋友或者夫妻关系,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你是我哥们(闺蜜、老婆、老公),你就应该如何如何。”友善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包括情感上的互利,而不是互相负责或者彼此挟持。不能造福彼此,这段关系就应该尽快结束。该结束而没结束的关系,会酿成无穷的祸患。其凶险处,远甚仇敌。
-
夫妻是很独特的关系,它需要两人一起消耗大量的时间,爱情才不会死掉。我见过有些夫妻,相隔也就百来里路,咬咬牙早在一起了,却一拖再拖,这个舍不得,那个难放弃,两人慢慢习惯了一人的生活。见面吵一架,不是想着和好,反而觉得自己有个避难所等着,一溜烟跑了。适时插入另一个人,感情危机就来了,且几乎没有挽回的机会。智慧:
- 如果说照片是对一个人外表的记忆,那么文字则记录着一个人灵魂的成长。
- 读书,最烦厌的一点是要套进自己的模子里,那么多作家,那么多文风,这个实在没必要。
-
《三十六大》中,“大”是主题,每一章都谈及“大”,大的有趣。很多年前,有人向我说过“大”字,说这个字很神奇,普通的字,加上它,立刻就有不同的气势,他的PC,叫“大鬼”,挺威武。
-
逐渐升格为神的露西,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神,是超越善恶的。“神爱世人”,并不意味着它会以温柔的善意来对待人类。正如露西所说,“我们是没有所谓的死亡的”。这让我想起了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都是平等的。善恶、仁义,是卑微的人类基于生存策略时采纳的制衡,而不是宇宙和天地的标准。——侯虹斌
-
山水本相忘,日月原无牵。因为偶然与巧合,我们用两个人的浮世清欢,缔造了一段互依互融的琴瑟共鸣,让山水相连,令日月同辉。可到最后我们才懂得,山再巍峨、水再清涟,一个仍在仰望高空,一个仍在滋润土地,虽同体、不同心;日再普照、月再朦胧,一个归于白昼,一个显于夜晚,虽同光,不同时。
-
庄子有所谓“齐万物”之说,就是世间的万事万物没有差别;“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如果从静止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以宇宙时间的尺度来衡量,就不足为奇了,沧海与桑田多次变换,天与地从前曾是混沌未开,又有何高下与尊卑?正如露西所概括的:“世间万物唯一的计量单位是时间”。
-
我们都知道,华盛顿先生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担任总统若干年后,他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因为人性有弱点,而且是会变的。我们更无法知道,一百年后的美国人民选出的总统会是什么家伙?所以我们今天要立法,限制总统的权力,保障美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在任何时候都不被侵犯。——拉什莫尔山的第二个人头就是托马斯‧杰斐逊
-
逻辑是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生活中用到的逻辑其实并不特别复杂,人们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几条简单逻辑,更重要的是把它们坚持贯彻到一切的思考之中。那,才是最难的!第一:不得偷换。第二:不得自相矛盾。第三:不得逻辑跳跃。所以,判断一个事件是否可靠,只有两个标准:陈述的内容是否都是事实,分析的内容是否都没有逻辑错误。——李俊慧
-
我们应当尝试去打破一切的桎梏,而不是用这些桎梏来去约束自己的思维。当有人对我说“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的的时候,我通常并不要去说服他,因为,说服是没有用的,每个人的改变,最佳的模式是由内而外。读一本书,相比听一个人对自己讲话,可能更有益,因为人有本能的抵触心理,如果听别人说话,尤其是对自己的规劝,有时候会非常反感,但是阅读一本书,看到作者所说到的一些话,可能反而会感觉说进了自己的心坎里,更愿意改变。所以我更愿意推荐或者送书给别人,而不愿意直接说什么。——萧秋水:通过创造性的思考来解决各种问题
-
土豆这东西真是实力派选手,可以和大肉一起炖,味道浓郁又管饱,也可以切丝清炒,放几个干辣椒,溜一点醋,酸爽下饭,还可以切片,锅里少油煸着,坚决不放水,等土豆片软了,少许盐,撒点葱花就得了,味道好极。观点:
-
每当人们觉得生活好过一点,精神放松一点的时候,总有那么一阵子,会出现某种势力,从文化圈开刀,目的却是“思想深处”,危言耸听地示威性地搞个运动,折腾那么一下子。只是,这样的闹腾越来越不成气候,大家都像看小丑似的看着他们。更多的人学会了独立思考,更多的人会看破所谓运动的本质。歌喉是扼制不住的,电影、图片和小说也一样。——老猫
- 我们看到别人做不赚钱的事情最后赚了大钱,但是没看到背后千千万万做不赚钱的事情,最后就是不赚钱,但还是开开心心的做的那些人。——李姬韧
-
麻将的伟大之处是:一是成本低,所有人消费得起,买一副麻将,可以打一辈子,不像现在的游戏机,几年升级一次;二是杀时间,几圈下来,东方既白。不夸张地说,这维护了世界和平。人是最怕无聊的动物,不信的话,离开电脑,放下手机,坐二十分钟,你会觉得像一整夜那么漫长;让你这么过一天,离疯不远。我七十岁以后,如果不想再工作,理想的生活就是每天和老友打两小时麻将,又开心,又练脑子防痴呆:骗上家、踩下家、拦对家,麻将打精不容易。——连岳
-
新手要的是简单易用易上手,他们是不看说明书,直接上手,用不来就很懊恼,放弃产品的人。专家要的是高效可靠可操控,他们不仅会看说明书,而且会泡论坛、查攻略,是乐于接受挑战的人。典型的,核心用户是新手的产品,是那种用户量很大的大众产品,比如公众设施(电梯、公厕、垃圾桶……)、普通家用电器(电视、冰箱、洗衣机);任何领域的专家总是少数,核心用户是专家的产品,往往用户量很小,比如专业仪器(医院里的、工厂里的),乐器,专业级数码设备。——sujie
-
每一个人必须发挥自己的优质,来做那些最适合自己的事情、最感兴趣的事情、最热爱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来做一些自己并不擅长、不适合、不喜欢的事情。——易仁永橙:啥?你竟然辞职了!
-
一个事物本身是什么不重要。它和什么在一起才重要。一个从来不换朋友圈子的人,是没长进的。一个经常和牛逼人在一起的人,是不会太差的。一个常换手机号的人是不靠谱的。
-
看完《我是个算命先生》,分享几点我的建议:一、必须承认,能成为算命先生的人是聪明的,他们都是懂骗术心理学的,嘴巴还能说会道,不过这种人在这一行里也只能算是初级会员,只能走街窜巷。算命心理学六字真言(伎俩):审、敲、打、千、隆、卖;二、如果你是土豪或者是土豪的朋友,要小心掉进他们设的局,你们可是坝头和祖爷们都喜欢的;三、如果你是屌丝,也不要悲伤,只要你不去招惹他们,他们就不会盯上你。但你也不要得罪了他们,因为他们是一个利益组织,急了是要“切人”的;四、离算命先生或者自称是算命先生的人远点儿。——勺子:我也是个算命先生
-
我觉得苦难绝对不是应该被称赞被崇拜的,如果可以选,一定不选它。但是,如果遭受了苦难,却要像钢铁一样活下去。痛苦无法消解,你不能崩溃,不能发疯,不能死。越是不幸,越不能不幸下去,因为不幸本身没有用。要像钢铁一样活着,因为没有别的选择。——张春
-
改变一个错误的想法,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但是许多人情感上不这么认为,一个人接受了偏见,可能终生不会改。别以为事实与逻辑天下无敌,它们往往赢不了情绪。新知识的普及是因为老人死光了,这个结论更加洞悉人性的弱点。——连岳
-
世界上所有看似无用的“蠢事”和“傻事”恐怕都是这样,你只要铁了心一直做下去,它都会在某个时刻里轰然牛逼起来,在那些埋头挤在康庄大道里蠕动人头上,爆出一朵绚烂的花火。更好的消息是,就连这些花火都不是成就本身,它们都只不过是我们独立自由的人格倒影和放肆奔跑的快乐足迹。总有些快乐,值得我们奋不顾身。——KKL心理:
-
想要让快乐加倍吗?想要哀伤减半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与好友分享,而且分享可是会上瘾的,这就难怪社交网络上会有那多人愿意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给朋友们,而无法自拔了。——蔡宇哲
-
提升自我评价有两个途径:自我效能感,社会认同感。社会认同感说的是人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群体,并且通过群体成员的身份来获得价值和情感意义。对于影视剧中的大坏蛋,在毕生追求的野心即将实现之际,不把这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全盘托出以便让世人知道自己才是名符其实的头号恶棍?这无异于锦衣夜行,实在会让人太失落了。而这种自我标榜为头号恶棍的做法,本身也是社会认同感极端化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坏蛋在决战的最后一刻为什么总喜欢唧唧歪歪的原因了。
-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个复杂的术语,简单的说法就是,既然生活太苦,而自己又对此无能为力,那就无妨爱上苦难甚至那些制造苦难的人,这样就不觉得自己有多苦了。
更精练的概括是:攻击可以攻击的人,但投降不可以攻击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这种逻辑也常常可以见到,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糊涂哲学,也是一种很聪明的明哲保身之道。
这其实也是“洗脑”的关键条件。
-
我所有的自负都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都来自我内心的软弱,所有的振振有词都因为心中满是怀疑。我假装无情,其实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四处游荡流亡,其实只是掩饰至今没有找到愿意驻足的地方。——卡尔维诺
- 痛苦有时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因为当你内心只有痛苦时,你会忘记去感觉生命的其它力量。——《超体》
-
你带着耳机跑步时,你的步幅和频率都会无意识的和音乐保持同步,否则你不仅会感到不适,也会特别累。这种“趋同性”不仅是无意识和本能,亦成为社会传统和教育的组成部分。“不合群”在多数情况下是负面状态甚至危险状态,被群体排斥往往是因为个体在行为和思想上不与主体意识保持同步。而整个社会的思潮也普遍的排斥“异类”,因为“异类”的行为通常不仅不利于群体的安全,亦是基因生存中的对于稳态传递的需要。
-
文学好像是没有用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放在一边的,但不是的。文学是我们最需要的,是我们灵魂的朋友,在我们的前路上不论遇到什么事,有一首诗在心中,就让我们感到不在孤独。
-
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有两种模式—低认知模式(不花什么精力去思考)和高认知模式(花费很多精力去了解和思考)。大部分时候,消费者处于“低认知模式”,他们懒得详细了解并比较产品,更多的是简单地通过与产品本身无关的外部因素来判断—“这个大品牌,不会坑我,就买这个!”“这个德国产的,质量肯定比国产好,就买这个!”在这种情况下,小品牌是打不过大品牌的,因为消费者直接通过“品牌”来推测产品质量,而不是详细比较产品本身。怎么办呢?应该把消费者变到“高认知模式”,让他们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来比较产品本身,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品牌和产地来判断。而“分解产品属性”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消费者由一个“模糊的大概印象”到“精确地了解”。——秋叶
- 弱者往往是最爱面子的一群人,为了面子,可以做出非理性的选择。太爱面子,不敢得罪人,不敢“坏了名声”,你已经是他人的奴隶,真不配得自由。
——连岳
-
所谓成熟,就是“对自己负责”。它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不抱怨环境,不指责他人。根据适当目标,想到可行办法。据此,我们也可以归纳一下心智不成熟的人的常用逻辑——因为什么人或者什么事,整个世界都不好了。把什么(或者谁)干掉,世界就会彻底好了。你们为什么还不去干呀?
==>>下一页
原文链接:http://www.zreading.cn/archives/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