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饰北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Hokusai
人物生平:
日本画家。1760年9月23日生于江户(今东京),1849年4月18日卒于同地。自幼喜欢绘画,1778年从师胜川春章学习浮世绘,1795年前后以美人画闻名。他研究过狩野派、土佐派、宗达光琳派和洋风画派等的艺术特色,又熟练掌握了中国画技法,作品追求形式美和主观表现,代表作《富岳三十六景》、《富岳百景》等,用墨酣畅,色彩简朴,将山川景色和劳动人民的丰富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拓了日本风景画创作的新领域。著有《绘本色彩通》,阐述其绘画理论。
也曾创作过灵异图画,表现力极强于日本宝历十年出生在江户本所割下水(即今东京墨田区一小)。父亲中岛伊势是幕府的御用镜师。
本名中岛时太郎,十岁时改名铁藏。至1797年始用现名。北斋自小就在雕版师傅门下学刻木版术,后在租书店学徒。
十八岁上拜浮世绘画家胜川春章为师。后因他私下改学狩野派画家狩野融川,被春章驱逐。不久,在融川门下也因失言渎犯老师而被逐。他一度生活无依,只得流落街头叫卖辣椒、挂历谋生。
北斋少年颠沛,习惯于流浪生活,曾数度去关西、名古屋一带,与各色人等交往。有人说他有迁居的癖好,一生中大约迁居九十三回。加上生活无定,中年丧妻,两个女儿先后早夭,三女婚事又不谐,晚年再遭火灾,毁去了他几十年的画稿与心血,使他饱尝了人世炎凉。
但他对于艺术却从未动摇。一生所作大量插图、画谱、版画和漫画,显示了他在浮世绘创作上的杰出成就。晚年笔下最成功之作乃是《富岳三十六景》这套闻名世界的版画连作。这一幅《由御厩川看两国桥夕阳》是他这套风景版画连作中最美的一幅。
葛饰北斋是活跃于江户时代后期的一位浮世绘画师。提及北斋,就想到以描写远处可见的富士山前汹涌澎湃的波涛的“神奈川冲浪里”和“凯风快晴”为代表的“富士三十六景”的风景版画。实际上那不过是在70年的画业中,不断创作出绚烂多彩的作品的北斋的工作的极少一部分。其画风影响了后来的法国印象派。
葛饰的笔名很多,葛饰北斋经常把用过的别号赠送给自己的高足弟子,如春朗、宗理、画狂人、戴斗、为一、卍等。
北斋的风景版画不同于安滕广重,描绘对象往往具有较浓厚的乡土气息。故有人说,北斋的画幅中有北斋自己,即他的富岳景色已“北斋化”了。
据闻北斋一生人搬过九十三次,穿得破破烂烂,冬季的衣物用竹皮包上。终生直到看不清楚都没有离开作画。晚年的北斋在技艺上更加精进。从设色到构图,颇多个性创造,对浮世绘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他活到九十岁,于1849年(嘉永二年)去世。临终时还自叹道:“倘残延十岁,五载亦罢,吾始堪称真画工。……至百岁之末,终草成此画道。”可见其对艺事之博大雄心。
主要作品:
北斋最出名的版画“富岳三十六景”,是1822年至1830年费时七八年之久才得以完成的。全部用“富岳山背”取景,十张续作则取景于内陆,绝少描绘海岸地区,总计四十六张。
“凯风快晴”又名“红色富士山”,被公认为是此系列中最出色的两张之一。采用了十世纪以来日本传统绘画里的黄金分割 —— 三七比例,以有限的颜色和简明的构图组成了动人的画面,给人祥和稳重之美感。
另一张杰作“神奈川冲浪里”,在前景巨浪的弯弧中,富士山远远地矗立着。天空数倍于海面的构图与十七世纪荷兰海景画十分相似,是纯属偶然还是北斋参考了这方面的资料已不得而知。
北斋的风景画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抽象式的雄伟与纯净,技巧方面则是尽其可能的精简。在日本美术史上,北斋是位想象力特别丰富的实验艺术家。据说他曾将鹅蹼沾满了红色颜料,任其自由地覆印于白纸上,最后依势落笔而成美丽的秋枫图。北斋是极端的完美主义者,其才华不仅表现在绘画方面,文笔也超人一等。在他长达八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的众多佳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人物影响:
葛饰北斋是日本美术史上最奇特、最有才气的画家之一。他19岁起随胜川春章学演员画和美人画,同时吸收狩野派、琳派、住吉派诸家之长,还研究当时流行的铜版画手法,热心摸索自己画风的方向。从38岁号“北斋”,开始在风景画上找到出路。这时的北斋,在大胆吸收荷兰风景版画手法的同时,又继承日本名胜画的传统,细心观察江户市民的生活风俗,创造出《狂歌绘本·东都名迹概览》。《富士三十六景》(1830)则是结合西方手法和日本情趣创立的新样式代表作。在这46幅系列作品中,北斋完全通过自己的眼睛,从人们生活的角度观察自然。日本灵峰富士山的巍峨形象,通过与庶民生活诸相的对比,出人意料的构图、或瞬间即逝的千姿百态,呈现出令人目眩的丰富表情。
北斋还以日本各地的山川大海为题,创作了其他风景版画杰作。自然通过北斋的视觉而被把握住本来面目,并与画中人物互感。他的具有革命意义的表现形式,对当时江户市民的冲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北斋的才能不仅在风景画领域,而且在读本插图、花鸟画甚至《百物语》这种妖怪画等所有画域都有崭新的表现,还反映在肉笔画中。他自号“画狂人”,直至90岁去世留下了数量巨大的作品。通过多产的作画活动,他追求的主题既有自然,也有人间生活、鬼怪世界。他将进入其见闻的包罗万象的事物的本质,作为一种“动态”来理解,以超常的机智和富有戏剧性的想象力来把握和表现这样变幻莫测的现象。在《椿说弓张月》(1807~1808)插图中出现的诸怪异场面的逼真表现,《北斋漫画》全十五编收集的三千幅以上素描中令人吃惊的丰富内容,都说明他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也是想像力丰富的天才。
北斋的风景版画由于其令人耳目一新,而受江户市民的欢迎。但他对现实奇矫扭曲形态的强烈偏执,却是超越当时人理解的,只有到现代艺术中才能引起共鸣。在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艺术是超越时代的,是现代艺术之前的现代艺术。
世界大师:
2000年,美国杂志《生活》把葛饰北斎列入“百位世界千禧名人”,赞扬他一生都在力求进步,想办法让自己的画更加完美的精神。虽然一生中作了无数的名画,名声响亮,葛饰大师却是一个谦卑踏实的人。在他74岁那年,葛饰惋惜自己对画画还不够天份。在一本自传里,他说:“说实在的,我70岁之前所画过的东西都不怎么样,也不值得一提。我想,我还得继续努力,才能在100岁的时候画出一些比较了不起的东西。”
遗憾的是,葛饰大师没活过百岁。临死前,他感叹地说:“我多么希望自己还能再活多五年,这样子我才有时间尝试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他当时89岁。
日本画家。1760年9月23日生于江户(今东京),1849年4月18日卒于同地。自幼喜欢绘画,1778年从师胜川春章学习浮世绘,1795年前后以美人画闻名。他研究过狩野派、土佐派、宗达光琳派和洋风画派等的艺术特色,又熟练掌握了中国画技法,作品追求形式美和主观表现,代表作《富岳三十六景》、《富岳百景》等,用墨酣畅,色彩简朴,将山川景色和劳动人民的丰富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拓了日本风景画创作的新领域。著有《绘本色彩通》,阐述其绘画理论。
也曾创作过灵异图画,表现力极强于日本宝历十年出生在江户本所割下水(即今东京墨田区一小)。父亲中岛伊势是幕府的御用镜师。
本名中岛时太郎,十岁时改名铁藏。至1797年始用现名。北斋自小就在雕版师傅门下学刻木版术,后在租书店学徒。
十八岁上拜浮世绘画家胜川春章为师。后因他私下改学狩野派画家狩野融川,被春章驱逐。不久,在融川门下也因失言渎犯老师而被逐。他一度生活无依,只得流落街头叫卖辣椒、挂历谋生。
北斋少年颠沛,习惯于流浪生活,曾数度去关西、名古屋一带,与各色人等交往。有人说他有迁居的癖好,一生中大约迁居九十三回。加上生活无定,中年丧妻,两个女儿先后早夭,三女婚事又不谐,晚年再遭火灾,毁去了他几十年的画稿与心血,使他饱尝了人世炎凉。
但他对于艺术却从未动摇。一生所作大量插图、画谱、版画和漫画,显示了他在浮世绘创作上的杰出成就。晚年笔下最成功之作乃是《富岳三十六景》这套闻名世界的版画连作。这一幅《由御厩川看两国桥夕阳》是他这套风景版画连作中最美的一幅。
葛饰北斋是活跃于江户时代后期的一位浮世绘画师。提及北斋,就想到以描写远处可见的富士山前汹涌澎湃的波涛的“神奈川冲浪里”和“凯风快晴”为代表的“富士三十六景”的风景版画。实际上那不过是在70年的画业中,不断创作出绚烂多彩的作品的北斋的工作的极少一部分。其画风影响了后来的法国印象派。
葛饰的笔名很多,葛饰北斋经常把用过的别号赠送给自己的高足弟子,如春朗、宗理、画狂人、戴斗、为一、卍等。
北斋的风景版画不同于安滕广重,描绘对象往往具有较浓厚的乡土气息。故有人说,北斋的画幅中有北斋自己,即他的富岳景色已“北斋化”了。
据闻北斋一生人搬过九十三次,穿得破破烂烂,冬季的衣物用竹皮包上。终生直到看不清楚都没有离开作画。晚年的北斋在技艺上更加精进。从设色到构图,颇多个性创造,对浮世绘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他活到九十岁,于1849年(嘉永二年)去世。临终时还自叹道:“倘残延十岁,五载亦罢,吾始堪称真画工。……至百岁之末,终草成此画道。”可见其对艺事之博大雄心。
主要作品:
北斋最出名的版画“富岳三十六景”,是1822年至1830年费时七八年之久才得以完成的。全部用“富岳山背”取景,十张续作则取景于内陆,绝少描绘海岸地区,总计四十六张。
“凯风快晴”又名“红色富士山”,被公认为是此系列中最出色的两张之一。采用了十世纪以来日本传统绘画里的黄金分割 —— 三七比例,以有限的颜色和简明的构图组成了动人的画面,给人祥和稳重之美感。
另一张杰作“神奈川冲浪里”,在前景巨浪的弯弧中,富士山远远地矗立着。天空数倍于海面的构图与十七世纪荷兰海景画十分相似,是纯属偶然还是北斋参考了这方面的资料已不得而知。
北斋的风景画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抽象式的雄伟与纯净,技巧方面则是尽其可能的精简。在日本美术史上,北斋是位想象力特别丰富的实验艺术家。据说他曾将鹅蹼沾满了红色颜料,任其自由地覆印于白纸上,最后依势落笔而成美丽的秋枫图。北斋是极端的完美主义者,其才华不仅表现在绘画方面,文笔也超人一等。在他长达八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的众多佳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人物影响:
葛饰北斋是日本美术史上最奇特、最有才气的画家之一。他19岁起随胜川春章学演员画和美人画,同时吸收狩野派、琳派、住吉派诸家之长,还研究当时流行的铜版画手法,热心摸索自己画风的方向。从38岁号“北斋”,开始在风景画上找到出路。这时的北斋,在大胆吸收荷兰风景版画手法的同时,又继承日本名胜画的传统,细心观察江户市民的生活风俗,创造出《狂歌绘本·东都名迹概览》。《富士三十六景》(1830)则是结合西方手法和日本情趣创立的新样式代表作。在这46幅系列作品中,北斋完全通过自己的眼睛,从人们生活的角度观察自然。日本灵峰富士山的巍峨形象,通过与庶民生活诸相的对比,出人意料的构图、或瞬间即逝的千姿百态,呈现出令人目眩的丰富表情。
北斋还以日本各地的山川大海为题,创作了其他风景版画杰作。自然通过北斋的视觉而被把握住本来面目,并与画中人物互感。他的具有革命意义的表现形式,对当时江户市民的冲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北斋的才能不仅在风景画领域,而且在读本插图、花鸟画甚至《百物语》这种妖怪画等所有画域都有崭新的表现,还反映在肉笔画中。他自号“画狂人”,直至90岁去世留下了数量巨大的作品。通过多产的作画活动,他追求的主题既有自然,也有人间生活、鬼怪世界。他将进入其见闻的包罗万象的事物的本质,作为一种“动态”来理解,以超常的机智和富有戏剧性的想象力来把握和表现这样变幻莫测的现象。在《椿说弓张月》(1807~1808)插图中出现的诸怪异场面的逼真表现,《北斋漫画》全十五编收集的三千幅以上素描中令人吃惊的丰富内容,都说明他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也是想像力丰富的天才。
北斋的风景版画由于其令人耳目一新,而受江户市民的欢迎。但他对现实奇矫扭曲形态的强烈偏执,却是超越当时人理解的,只有到现代艺术中才能引起共鸣。在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艺术是超越时代的,是现代艺术之前的现代艺术。
世界大师:
2000年,美国杂志《生活》把葛饰北斎列入“百位世界千禧名人”,赞扬他一生都在力求进步,想办法让自己的画更加完美的精神。虽然一生中作了无数的名画,名声响亮,葛饰大师却是一个谦卑踏实的人。在他74岁那年,葛饰惋惜自己对画画还不够天份。在一本自传里,他说:“说实在的,我70岁之前所画过的东西都不怎么样,也不值得一提。我想,我还得继续努力,才能在100岁的时候画出一些比较了不起的东西。”
遗憾的是,葛饰大师没活过百岁。临死前,他感叹地说:“我多么希望自己还能再活多五年,这样子我才有时间尝试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他当时89岁。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