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规约》 第81—100页文字录入
《金山规约》
第81—100页文字录入
……(81)皈依礼佛三拜、归位,余者照常。
秉拂的班首师至绕佛归位,礼佛出殿,至客堂。知客师令小老泡圆眼茶。两侍者至客堂,知客招呼见师一礼,命坐则坐。听大殿念皈依时,侍者为班首搭衣。殿主在晚课毕,礼佛三拜,鸣大钟三下已。维那呼:“同寮师打引磬迎请堂主、后堂师付。” 大众师听引磬一起问讯,对面站好。两悦众出殿,迎见班首师,对面问讯,引磬四下。班首持具行十方礼:中一问讯、西一问讯;又中一问讯、东一问讯;又中一问讯。 由东上至中香炉前,对首师一问讯;转下至中又一问讯,复向西、东两拱手,上座放具。 维那举香赞,呼“展具”。班首云:“不敢当。” 悦众滚引磬一阵,收四下,一押。 班首拈(82)拂说法,毕,放拂下座。维那云:“大众师礼谢班首师付。” 师回云:“不敢当。” 维那云:“同寮师打引磬送班首师付回寮。” 班首云:“不敢当。” 问讯出殿、回客堂。侍者一拜抽衣,班首回寮。客堂小老将拂杖衣具仍送原处。侍者回堂,殿主师仍将牌椅送交丈室。欲如小参,只用一侍者,无拂子,无香赞。其余皆同,及恭诣祖影堂,东单上方丈礼法座,亦如常。
[ 十五日 ]
早课宝鼎祝诞,大小祈祷,与元旦同。惟改呼解制良辰,及礼祖影堂,升座如常。惟和尚说法毕,下座普礼一拜,起具,尚回云:“领大众巡寮去罢。” 维那接悦众的引磬,敲一椎,一押云:“解制,巡寮问讯。” 在讯字一引磬,随即云:“某某师、某某师。” 在末(83)尾师字一引磬,共三椎半。从藏经楼、库房、念佛堂、斋堂、客堂、云水堂、大殿丹墀前、衣钵寮、禅堂各处。巡寮毕,进堂圆礼同常。职事谢法,各职圆礼,东单上方丈如常。开早梆放腿子,下位不打叫香。维那招呼悦众收监香香板,送存维那寮。早斋回堂经行,不呼“起”字。 二板与站板均挂腿而坐。 晚课回堂,维那表堂云:“古人高挂钵囊,以悟为期,因今不及古,老祖权设方便,立为期限。” 师付们如实有大事方准告长假。设是些小的事情可告暂假。告长假者不用抽衣,悦众师领至客堂告假。告暂假者、抽衣不脱海青,自去客堂告暂假。知客师领告长假师至方丈,又领至班首师付处,均说留住之语。又(84)领回禅堂消假。进堂抽衣,听大殿鼓敲三下。斋至斋堂吃普茶,维那师宣规约。 回堂脱袍子后,维那招呼悦众检点所寄存之匾担,交与各人放在位子,止静养息。 衣汤师检定告长假的人数、以备方丈内请早斋。
晚间起香时,在打抽解(木鱼)之后,维那云:“告长假的师付们穿袍子搭衣,不用换鞋袜,连草鞋盘脚子位上坐,待招呼行礼。” 老住的师付们穿海青,作已交过散香后,维那招呼告假师:“参堂行礼拜,及拜两单师付。”拜毕抽衣,不脱海青。维那又云:“老住师与告假师看单。” 普礼一拜,脱袍子坐香,开静吃放参,后放香,以便告假师结伴行脚,待香到开静、放养息。
(85)[十六日]
早课前,维那师云:“告长假的师付不要上殿收拾衣单、行李,不要慌忙。”恐其遗失物件,维那师留堂照应。早梆,维那师领告假师至方丈,早斋回堂。老住的师付穿袍子,散杯子倒茶,吃毕,收杯子。班首师付一一开导数句,暂出。维那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看看期头进堂,不觉一期已圆。我某某自怀惭愧,少参少学,自己尚且不会照应,岂能照料师付们呢?无奈常住命到,不得已也。然我一向以来不会说话,吵师付们的耳朵,办事不妥,动师付们的念头,种种委屈,诸位总要向道上会,望常住上看,一切海涵就是了。” 说毕,俟班首进堂。维那师云:“老住诸师与告假师送行。” 普礼一拜。(86)悦众打引磬如常,起问讯,挂二板。维那师请老住师为告假师送行李,担至山门,一齐放下。告假师面向北站立,知客云:“告假诸师顶礼和尚。” 尚云:“我某某与诸师送行一拜。” 和尚开导数句,便回。知客师云:“告假诸师拜班首师付,诸位师付。” 头首云:“送诸位师付。”普礼一拜,问讯各挑行囊而去。老住师回堂,或更换职事,随即送新职。 知客领新职事师,搭衣、持具上方丈,顶礼和尚。尚随即进堂,送新职位,或班首位、维那位。送毕,新维那云:“天际日上月下,世事渠去他来。丛林职事,一到期头,或进堂,或掉换。前日和尚与班首师付慈悲叫我某某进堂,习学照应师付的茶水,然我一向懒惰,诸方少参(87)少学,此地亦未久住,焉能料理师付们呢?无奈慈命难违,只得依教奉行,倘有说不到处,行不到处,仰仗班首师付,诸位老住的师付,总要向常住上看。暇时与我说,无不遵其教诲。” 头首云:“悦众师打引磬,恭喜新维那师付。” 普礼一拜。新职云:“回礼班首师付,诸位师付。” 拜毕,新职出堂,知客送寮房回堂。招呼止静,随开。班首帮同照应,公的悦众香灯、司水,各做公照常。其余的师付洒扫禅堂,单上单下,收拾清洁,并各处皆须整理好了,以便午后新进堂是也。
老维那请诸位班首师付证盟,交新维那的规约本,及放参银钱账簿等物。又和尚在禅堂送位后,(88)随到客堂,送新僧值师东单马杌,知客送西首马杌,香板均不交,寮房归客堂送。
监院、副寺、库房,和尚送位,如行单职事,皆客堂送。或首领告退者,亦知客调理,安送寮房。客堂吃饭三日。新来消假师与讨单诸师,客堂挂号,饭后送堂,与七月式同。 午梆斋堂和尚送位规则。和尚仍听火板进斋堂,坐法位,待禅堂大众进斋堂,诸首领在前先行。 此时和尚下位,诸师站立,和尚将首领的具放在位上,将筷子一举,放碗口上,问讯。和尚归位,诸师方坐。 悦众注意,在送位时,始敲引磬两下问讯,菜头师照常接敲大板。 知客师斋堂内无位可送。
知客听叫香声,招呼照客,将签倚在和(89)尚法座前之左,僧值的灯笼,挂在斋堂门外。知客听梆声,领新僧值师进斋堂。知客云:“讯问,展具。”尚云:“问讯”。新僧值面向东立。知客至中问讯,从西向至中问讯,持签一举,由东下至中一举,转身面对新僧值一举。新僧值问讯后接签。 知客须将签掉头,新僧值接过,随将签一举。知客问讯回寮。 新僧值师接签至中,向上一举,随即招呼引磬。菜头师接敲火板如常。新僧值师在举念供咒时,对面向东转至西,走一圈出斋堂外,签持右肩,灯笼持于左手,送回客堂,交上去。 每逢新职,行签三日,古规日日行签,而今更改十四、三十日,每月两次。 晚课行签,无得再移。 每月常住上犒劳职事“辛苦斋” 。 (90)即十四、三十日,每在晚梆时,至方丈内一餐,预有衣汤师至各寮、各职知请是要。大殿送位,都监、监院、副寺走和尚前,跪和尚后。三日后,皆依序职而走。都监、监院位居班首,斋堂行礼送班首位。副寺在维那下,亦先拜和尚。
新送职事师,三日后表堂。
凡新送的维那僧值,切不可轻举妄动,初代职事人,亦不可贡高,呼喊乱叫。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必须三思而行。 待过三日后表堂,言宜柔和,愧己赞人。不谈规矩,尽发套言,再过几天,于香期日早斋表白。出入(往)还,及斋堂大殿,一切举止动静、唱念钳鎚,均要取其如法,凡有习气毛病者,包藏好了,切勿放一点出来,惹我看见,重罚不宽的。 余外坡(91)事,门外火烛当心。略将常住的规矩一一宣说。倘视有不如法者,再三奉白,方可下钳鎚供养,则其心无愧。再不遵言教者,可以向班首客堂通过,以善法治出,何须与他结冤。凡代职事人,须要慈悲居心,如水公平正直,如有丝毫人我心者,不但惹天下之怨恨,而且骂名千古,错因果者,死入无间地狱,能不思之慎之。 凡求学者,参方之人,敬师友如敬父母,设如轻慢职事,不守规模者,此人之罪过於山岳,切须戒之,而维谨慎。
僧值斋堂讲话的日期,每逢初八、卄三、十四、三十(若月小即卄九日) 均於结斋前表堂,凡见有不如法者之事,随可提撕。
维那每逢初八、卄三午板香开静(92)茶后讲话。十三、卄九亦在午板香开静茶后讲话。此二日各为大香期也。正话可以多多讲些,以预防人之疏忽、严诫狂乱,以杜弊端。话并不在言多,务在言词切实,方可感发人心。其含糊繁屑,以及戏谑伤人,莫宜为要。 客堂午饭后,送新进堂师的仪式,与七月同。
[十八日]
午饭香开静、维那请班首师付教堂内日用的规矩法则。如:散香之请、交、敲、卓法;巡香板之请、交、持、夯、下香板法;於中合掌、举手、动步、转身;开掩门户,挂放帘子;杯篮子装提散、收法;杯子散、取、收、放、端、吃法;茶壶绊上、下法;蒲团粽毡收、铺法;放参碗筷递、散、送、添法;浪茶杯法;洗脸、漱口法,乃(93)至种种细微的规矩法则,一一周到指示详明。学者细心观听,暇时多多演习纯熟,临时应用,方免参差。 海众会下,乃是轮流做事,若无一定规则,难免互相错乱,则大众不安。必须要考定准则,方能一一如法,大众心安办道。诸位班首师付,在期头半月,早午二板及晚四枝香,轮流讲日常的规矩,以便初学多多熟听、记取。 午后四、六枝香站板时,维那师表白禅堂之中规约,及单上位下,殿堂钳鎚、出入路途、如意寮,皆有规则、期头一一奉告在先。设有不如法者,察明举罚,不可含糊徇情,致招物议。 维那看有讲不到处,班首要帮同襄助,须向常住上看,要紧要紧。过者抑之,不及者扶之,此乃真(94)菩萨之心肠也。禅堂乃是要地,规模宜乎严紧,作事要有则,自然肃静无声,大众方得安心参禅,克期了办。 过冬人众,用双班法则;过夏人少,用单班法则。 当值代监值,散香代巡香,司水与香灯照常。 而亦有话套办法,看人数极少者,用单班单行法;看人数略多者,用单班双行法。 如过冬人众,用双班双行;如人数少者,用双班单行。法事无一定的拘执,总要因时制宜,见事而行,是为确当。 例如,吃放参,做公事人数,用单班单行,此正副当值师、正值巡香师。如吃汤菜,方应添末巡香师。吃盐菜,则不用老当值。吃头堂放参,不下位子,待碗筷收出去,帮同新当值洗头堂碗。正副悦众师,如用单(95)班双行者,添末老当值师,添末老巡香师,惟有末悦众师,可以一定不用加添。 如过冬用双班双行者,正副末老当值师、正副末老监值师、正副末老巡香师、正副末老散香师、正副末老悦众师。 如用单班双行者,添末老当值师、添末老巡香师,惟有悦众师可以决定不用加添。 如过冬用双班双行者,正副末老监值师、正副末老巡香师、正副末老散香师、正副末老悦众师。
设如用双班单行者,凡末值皆不用是也。要得透澈活用的方法,必须先将双班双行法则熟谙,而后自然明了如法,切须记取清楚,以免临时应用之差舛也。
自正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日,禅堂日行规矩用单(96)班法则,兹据百丈祖师清规,日行旧例,分为五节。
[第一节早课] 由四板响,办事五人先起下单;香灯点灯;司水挑水;当值上香,献供水;副当值打开水,回归无事。巡香浪洗面盆内杯、篮子。香灯师听招呼,巡香收面盆内杯子,及收纸手照子。煞五板接报钟。巡香散香桌上杯子五个,向西散去,转至东单。当值倒第一圈开水,悦众散(盐),并打手照子,巡香倒第二圈开水,当值倒第三圈开水毕,巡香听桌杯子一卓响,即收,再向西收。当值抹桌子,向东收毕,巡香送杯篮子出去。当值撒水后,息小圊房里边灯,及如意寮门口灯。 维那待大钟第一阵毕,礼佛,及韦陀殿、祖堂、回堂走一个圈子,乃是(97)照应办公事人,可均进堂搭衣礼佛,位上坐。以及两单被条不齐整,或坐位低睡者,随时言责不贷。司水听大钟敲第二阵毕,出外候挂二板一钟倒洗脸水。当值听大钟第三阵慢钟,至十四下放腿子。 听大钟连敲二下,交大鼓四下,接板一下;大钟又一下,交鼓四下,接板一下;大钟又一下,交鼓四下,接板一下; 大钟又一下,交鼓四下,接报钟一下。斯为二板一钟打过。 香灯师候止静,开后随放腿子,去点纸手照子,插堂门口,待人出堂尽息收上殿,候回殿再点插原处。 当值二板挂过,将佛前拜垫移正,收去粽毡后,拜垫仍放原处,卷帘子关门,香牌上香插炉内,拿小鱼子放在香桌上,交(98)当值牌。 以后坐听鼓至三阵,煞鼓敲鼓边,放腿子。煞鼓四下,接一板,三交三接,欲雷雨风云。接三板一钟止静,持具至中问讯,由西上至拜垫,问讯展具,礼佛三拜,悦众打引四下,当值南东下至中问讯,悦众打引一下,开静,当值开门收拜垫,大众放腿子。
凡有礼祖影堂及普佛者,维那呼“带具” ,悦众必先将引一押,后打起身引磬,在“具”字上一下站立。班齐又一下,再打二下,交当值扬板。三交三接,要慢,次打引扣板五下,要快,是名“起三转五”,先慢后快,共鸣引十一椎半。 大众问讯出堂,扬板三阵,此时扬板宜长,维那立东向外,俟西单出堂毕,煞一阵;东单出堂毕,煞二阵;引磬出大徹堂,煞(99)三阵,收尾板三下,即打报钟三下,接火板三下,正副当值熄灯关门。司水息小圊房外及祖堂边路灯,看门师关大徹堂门,香灯师带一灯至殿廊下,熄灯挂好,俟回堂点回。 当值、副职、香灯、司水、看门师五人,一齐上殿,皈依后先回。 凡上殿过堂,均一同来去,惟有看门师在早殿回堂时,随端殿角供粥,奉韦陀前,及午叫香时,亦端午供,仍至殿角取以遵古例。当值师回堂开门,香灯点小灯,持两手照子插堂门口,一拿点路灯及大小解房灯。看门师开大徹堂门,电灯笼挂路口,大众回堂。接值师抢前回堂,到位。新旧两值对位问讯后,对面站。旧职持小(木鱼)一举,交递新职。合掌接小(木鱼)一举,旧(100)职合掌转向西,看引磬回堂,放帘子,挂起当值,听回堂引三下,打小鱼一下,归位拿草鞋具。大众堂外抽衣小圊,仍然搭衣位上静坐。 若是要到分单之后,则堂内抽衣,听招呼。 当值息手照,放帘子,止静鸣大木鱼三下,掩门息小灯。堂内抽衣。 若是要在未分单之前,移小灯至佛龛后,廊下抽衣,如要抽解,即脱海青,拿手照先至小圊处,息里边灯后至大解房熄灯,若见有人仍在抽解者,即招呼后来师熄灯,将手照放下,至如意寮门口熄灯回堂。大解房之后来师,见无别人,即拿手照息圊房路灯,回堂静坐。
[上午第二]
早梆煞毕,当值开静,开门卷帘子,铺……
(81—100完)
录入:观如
2014年11月13日
第81—100页文字录入
……(81)皈依礼佛三拜、归位,余者照常。
秉拂的班首师至绕佛归位,礼佛出殿,至客堂。知客师令小老泡圆眼茶。两侍者至客堂,知客招呼见师一礼,命坐则坐。听大殿念皈依时,侍者为班首搭衣。殿主在晚课毕,礼佛三拜,鸣大钟三下已。维那呼:“同寮师打引磬迎请堂主、后堂师付。” 大众师听引磬一起问讯,对面站好。两悦众出殿,迎见班首师,对面问讯,引磬四下。班首持具行十方礼:中一问讯、西一问讯;又中一问讯、东一问讯;又中一问讯。 由东上至中香炉前,对首师一问讯;转下至中又一问讯,复向西、东两拱手,上座放具。 维那举香赞,呼“展具”。班首云:“不敢当。” 悦众滚引磬一阵,收四下,一押。 班首拈(82)拂说法,毕,放拂下座。维那云:“大众师礼谢班首师付。” 师回云:“不敢当。” 维那云:“同寮师打引磬送班首师付回寮。” 班首云:“不敢当。” 问讯出殿、回客堂。侍者一拜抽衣,班首回寮。客堂小老将拂杖衣具仍送原处。侍者回堂,殿主师仍将牌椅送交丈室。欲如小参,只用一侍者,无拂子,无香赞。其余皆同,及恭诣祖影堂,东单上方丈礼法座,亦如常。
[ 十五日 ]
早课宝鼎祝诞,大小祈祷,与元旦同。惟改呼解制良辰,及礼祖影堂,升座如常。惟和尚说法毕,下座普礼一拜,起具,尚回云:“领大众巡寮去罢。” 维那接悦众的引磬,敲一椎,一押云:“解制,巡寮问讯。” 在讯字一引磬,随即云:“某某师、某某师。” 在末(83)尾师字一引磬,共三椎半。从藏经楼、库房、念佛堂、斋堂、客堂、云水堂、大殿丹墀前、衣钵寮、禅堂各处。巡寮毕,进堂圆礼同常。职事谢法,各职圆礼,东单上方丈如常。开早梆放腿子,下位不打叫香。维那招呼悦众收监香香板,送存维那寮。早斋回堂经行,不呼“起”字。 二板与站板均挂腿而坐。 晚课回堂,维那表堂云:“古人高挂钵囊,以悟为期,因今不及古,老祖权设方便,立为期限。” 师付们如实有大事方准告长假。设是些小的事情可告暂假。告长假者不用抽衣,悦众师领至客堂告假。告暂假者、抽衣不脱海青,自去客堂告暂假。知客师领告长假师至方丈,又领至班首师付处,均说留住之语。又(84)领回禅堂消假。进堂抽衣,听大殿鼓敲三下。斋至斋堂吃普茶,维那师宣规约。 回堂脱袍子后,维那招呼悦众检点所寄存之匾担,交与各人放在位子,止静养息。 衣汤师检定告长假的人数、以备方丈内请早斋。
晚间起香时,在打抽解(木鱼)之后,维那云:“告长假的师付们穿袍子搭衣,不用换鞋袜,连草鞋盘脚子位上坐,待招呼行礼。” 老住的师付们穿海青,作已交过散香后,维那招呼告假师:“参堂行礼拜,及拜两单师付。”拜毕抽衣,不脱海青。维那又云:“老住师与告假师看单。” 普礼一拜,脱袍子坐香,开静吃放参,后放香,以便告假师结伴行脚,待香到开静、放养息。
(85)[十六日]
早课前,维那师云:“告长假的师付不要上殿收拾衣单、行李,不要慌忙。”恐其遗失物件,维那师留堂照应。早梆,维那师领告假师至方丈,早斋回堂。老住的师付穿袍子,散杯子倒茶,吃毕,收杯子。班首师付一一开导数句,暂出。维那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看看期头进堂,不觉一期已圆。我某某自怀惭愧,少参少学,自己尚且不会照应,岂能照料师付们呢?无奈常住命到,不得已也。然我一向以来不会说话,吵师付们的耳朵,办事不妥,动师付们的念头,种种委屈,诸位总要向道上会,望常住上看,一切海涵就是了。” 说毕,俟班首进堂。维那师云:“老住诸师与告假师送行。” 普礼一拜。(86)悦众打引磬如常,起问讯,挂二板。维那师请老住师为告假师送行李,担至山门,一齐放下。告假师面向北站立,知客云:“告假诸师顶礼和尚。” 尚云:“我某某与诸师送行一拜。” 和尚开导数句,便回。知客师云:“告假诸师拜班首师付,诸位师付。” 头首云:“送诸位师付。”普礼一拜,问讯各挑行囊而去。老住师回堂,或更换职事,随即送新职。 知客领新职事师,搭衣、持具上方丈,顶礼和尚。尚随即进堂,送新职位,或班首位、维那位。送毕,新维那云:“天际日上月下,世事渠去他来。丛林职事,一到期头,或进堂,或掉换。前日和尚与班首师付慈悲叫我某某进堂,习学照应师付的茶水,然我一向懒惰,诸方少参(87)少学,此地亦未久住,焉能料理师付们呢?无奈慈命难违,只得依教奉行,倘有说不到处,行不到处,仰仗班首师付,诸位老住的师付,总要向常住上看。暇时与我说,无不遵其教诲。” 头首云:“悦众师打引磬,恭喜新维那师付。” 普礼一拜。新职云:“回礼班首师付,诸位师付。” 拜毕,新职出堂,知客送寮房回堂。招呼止静,随开。班首帮同照应,公的悦众香灯、司水,各做公照常。其余的师付洒扫禅堂,单上单下,收拾清洁,并各处皆须整理好了,以便午后新进堂是也。
老维那请诸位班首师付证盟,交新维那的规约本,及放参银钱账簿等物。又和尚在禅堂送位后,(88)随到客堂,送新僧值师东单马杌,知客送西首马杌,香板均不交,寮房归客堂送。
监院、副寺、库房,和尚送位,如行单职事,皆客堂送。或首领告退者,亦知客调理,安送寮房。客堂吃饭三日。新来消假师与讨单诸师,客堂挂号,饭后送堂,与七月式同。 午梆斋堂和尚送位规则。和尚仍听火板进斋堂,坐法位,待禅堂大众进斋堂,诸首领在前先行。 此时和尚下位,诸师站立,和尚将首领的具放在位上,将筷子一举,放碗口上,问讯。和尚归位,诸师方坐。 悦众注意,在送位时,始敲引磬两下问讯,菜头师照常接敲大板。 知客师斋堂内无位可送。
知客听叫香声,招呼照客,将签倚在和(89)尚法座前之左,僧值的灯笼,挂在斋堂门外。知客听梆声,领新僧值师进斋堂。知客云:“讯问,展具。”尚云:“问讯”。新僧值面向东立。知客至中问讯,从西向至中问讯,持签一举,由东下至中一举,转身面对新僧值一举。新僧值问讯后接签。 知客须将签掉头,新僧值接过,随将签一举。知客问讯回寮。 新僧值师接签至中,向上一举,随即招呼引磬。菜头师接敲火板如常。新僧值师在举念供咒时,对面向东转至西,走一圈出斋堂外,签持右肩,灯笼持于左手,送回客堂,交上去。 每逢新职,行签三日,古规日日行签,而今更改十四、三十日,每月两次。 晚课行签,无得再移。 每月常住上犒劳职事“辛苦斋” 。 (90)即十四、三十日,每在晚梆时,至方丈内一餐,预有衣汤师至各寮、各职知请是要。大殿送位,都监、监院、副寺走和尚前,跪和尚后。三日后,皆依序职而走。都监、监院位居班首,斋堂行礼送班首位。副寺在维那下,亦先拜和尚。
新送职事师,三日后表堂。
凡新送的维那僧值,切不可轻举妄动,初代职事人,亦不可贡高,呼喊乱叫。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必须三思而行。 待过三日后表堂,言宜柔和,愧己赞人。不谈规矩,尽发套言,再过几天,于香期日早斋表白。出入(往)还,及斋堂大殿,一切举止动静、唱念钳鎚,均要取其如法,凡有习气毛病者,包藏好了,切勿放一点出来,惹我看见,重罚不宽的。 余外坡(91)事,门外火烛当心。略将常住的规矩一一宣说。倘视有不如法者,再三奉白,方可下钳鎚供养,则其心无愧。再不遵言教者,可以向班首客堂通过,以善法治出,何须与他结冤。凡代职事人,须要慈悲居心,如水公平正直,如有丝毫人我心者,不但惹天下之怨恨,而且骂名千古,错因果者,死入无间地狱,能不思之慎之。 凡求学者,参方之人,敬师友如敬父母,设如轻慢职事,不守规模者,此人之罪过於山岳,切须戒之,而维谨慎。
僧值斋堂讲话的日期,每逢初八、卄三、十四、三十(若月小即卄九日) 均於结斋前表堂,凡见有不如法者之事,随可提撕。
维那每逢初八、卄三午板香开静(92)茶后讲话。十三、卄九亦在午板香开静茶后讲话。此二日各为大香期也。正话可以多多讲些,以预防人之疏忽、严诫狂乱,以杜弊端。话并不在言多,务在言词切实,方可感发人心。其含糊繁屑,以及戏谑伤人,莫宜为要。 客堂午饭后,送新进堂师的仪式,与七月同。
[十八日]
午饭香开静、维那请班首师付教堂内日用的规矩法则。如:散香之请、交、敲、卓法;巡香板之请、交、持、夯、下香板法;於中合掌、举手、动步、转身;开掩门户,挂放帘子;杯篮子装提散、收法;杯子散、取、收、放、端、吃法;茶壶绊上、下法;蒲团粽毡收、铺法;放参碗筷递、散、送、添法;浪茶杯法;洗脸、漱口法,乃(93)至种种细微的规矩法则,一一周到指示详明。学者细心观听,暇时多多演习纯熟,临时应用,方免参差。 海众会下,乃是轮流做事,若无一定规则,难免互相错乱,则大众不安。必须要考定准则,方能一一如法,大众心安办道。诸位班首师付,在期头半月,早午二板及晚四枝香,轮流讲日常的规矩,以便初学多多熟听、记取。 午后四、六枝香站板时,维那师表白禅堂之中规约,及单上位下,殿堂钳鎚、出入路途、如意寮,皆有规则、期头一一奉告在先。设有不如法者,察明举罚,不可含糊徇情,致招物议。 维那看有讲不到处,班首要帮同襄助,须向常住上看,要紧要紧。过者抑之,不及者扶之,此乃真(94)菩萨之心肠也。禅堂乃是要地,规模宜乎严紧,作事要有则,自然肃静无声,大众方得安心参禅,克期了办。 过冬人众,用双班法则;过夏人少,用单班法则。 当值代监值,散香代巡香,司水与香灯照常。 而亦有话套办法,看人数极少者,用单班单行法;看人数略多者,用单班双行法。 如过冬人众,用双班双行;如人数少者,用双班单行。法事无一定的拘执,总要因时制宜,见事而行,是为确当。 例如,吃放参,做公事人数,用单班单行,此正副当值师、正值巡香师。如吃汤菜,方应添末巡香师。吃盐菜,则不用老当值。吃头堂放参,不下位子,待碗筷收出去,帮同新当值洗头堂碗。正副悦众师,如用单(95)班双行者,添末老当值师,添末老巡香师,惟有末悦众师,可以一定不用加添。 如过冬用双班双行者,正副末老当值师、正副末老监值师、正副末老巡香师、正副末老散香师、正副末老悦众师。 如用单班双行者,添末老当值师、添末老巡香师,惟有悦众师可以决定不用加添。 如过冬用双班双行者,正副末老监值师、正副末老巡香师、正副末老散香师、正副末老悦众师。
设如用双班单行者,凡末值皆不用是也。要得透澈活用的方法,必须先将双班双行法则熟谙,而后自然明了如法,切须记取清楚,以免临时应用之差舛也。
自正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日,禅堂日行规矩用单(96)班法则,兹据百丈祖师清规,日行旧例,分为五节。
[第一节早课] 由四板响,办事五人先起下单;香灯点灯;司水挑水;当值上香,献供水;副当值打开水,回归无事。巡香浪洗面盆内杯、篮子。香灯师听招呼,巡香收面盆内杯子,及收纸手照子。煞五板接报钟。巡香散香桌上杯子五个,向西散去,转至东单。当值倒第一圈开水,悦众散(盐),并打手照子,巡香倒第二圈开水,当值倒第三圈开水毕,巡香听桌杯子一卓响,即收,再向西收。当值抹桌子,向东收毕,巡香送杯篮子出去。当值撒水后,息小圊房里边灯,及如意寮门口灯。 维那待大钟第一阵毕,礼佛,及韦陀殿、祖堂、回堂走一个圈子,乃是(97)照应办公事人,可均进堂搭衣礼佛,位上坐。以及两单被条不齐整,或坐位低睡者,随时言责不贷。司水听大钟敲第二阵毕,出外候挂二板一钟倒洗脸水。当值听大钟第三阵慢钟,至十四下放腿子。 听大钟连敲二下,交大鼓四下,接板一下;大钟又一下,交鼓四下,接板一下;大钟又一下,交鼓四下,接板一下; 大钟又一下,交鼓四下,接报钟一下。斯为二板一钟打过。 香灯师候止静,开后随放腿子,去点纸手照子,插堂门口,待人出堂尽息收上殿,候回殿再点插原处。 当值二板挂过,将佛前拜垫移正,收去粽毡后,拜垫仍放原处,卷帘子关门,香牌上香插炉内,拿小鱼子放在香桌上,交(98)当值牌。 以后坐听鼓至三阵,煞鼓敲鼓边,放腿子。煞鼓四下,接一板,三交三接,欲雷雨风云。接三板一钟止静,持具至中问讯,由西上至拜垫,问讯展具,礼佛三拜,悦众打引四下,当值南东下至中问讯,悦众打引一下,开静,当值开门收拜垫,大众放腿子。
凡有礼祖影堂及普佛者,维那呼“带具” ,悦众必先将引一押,后打起身引磬,在“具”字上一下站立。班齐又一下,再打二下,交当值扬板。三交三接,要慢,次打引扣板五下,要快,是名“起三转五”,先慢后快,共鸣引十一椎半。 大众问讯出堂,扬板三阵,此时扬板宜长,维那立东向外,俟西单出堂毕,煞一阵;东单出堂毕,煞二阵;引磬出大徹堂,煞(99)三阵,收尾板三下,即打报钟三下,接火板三下,正副当值熄灯关门。司水息小圊房外及祖堂边路灯,看门师关大徹堂门,香灯师带一灯至殿廊下,熄灯挂好,俟回堂点回。 当值、副职、香灯、司水、看门师五人,一齐上殿,皈依后先回。 凡上殿过堂,均一同来去,惟有看门师在早殿回堂时,随端殿角供粥,奉韦陀前,及午叫香时,亦端午供,仍至殿角取以遵古例。当值师回堂开门,香灯点小灯,持两手照子插堂门口,一拿点路灯及大小解房灯。看门师开大徹堂门,电灯笼挂路口,大众回堂。接值师抢前回堂,到位。新旧两值对位问讯后,对面站。旧职持小(木鱼)一举,交递新职。合掌接小(木鱼)一举,旧(100)职合掌转向西,看引磬回堂,放帘子,挂起当值,听回堂引三下,打小鱼一下,归位拿草鞋具。大众堂外抽衣小圊,仍然搭衣位上静坐。 若是要到分单之后,则堂内抽衣,听招呼。 当值息手照,放帘子,止静鸣大木鱼三下,掩门息小灯。堂内抽衣。 若是要在未分单之前,移小灯至佛龛后,廊下抽衣,如要抽解,即脱海青,拿手照先至小圊处,息里边灯后至大解房熄灯,若见有人仍在抽解者,即招呼后来师熄灯,将手照放下,至如意寮门口熄灯回堂。大解房之后来师,见无别人,即拿手照息圊房路灯,回堂静坐。
[上午第二]
早梆煞毕,当值开静,开门卷帘子,铺……
(81—100完)
录入:观如
2014年11月13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