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那一天•离别歌
明天结业考试,最后的战役。
因为明天有新起点,今天必须说再见。
对于大学,这样的三年。其实有很多要说,却总是乱了步调,不知从何说起。太多要记录,太多握不住从指间悄然逝去。翻起这几年的日记,很多心情到这一刻还是历历在目的,很多雄心壮志到这一刻还是没能实现的。
今天还是照例去了自修室,想在最后的时光把握能握在手上的丁点。复习了营销师的考题,看了大冰关于椰子姑娘的故事,心里眼里湿润得有些难受,却温暖,一如既往的传奇。时间把握得刚好,图书馆关门,故事也完结。有些心情已经没法用太多的篇幅去发表言论,也许当下的你看完故事也是这样的心情。
空间里到处都弥漫着离别的气息,欢愉又伤感。分明西装革履的身段上挂着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可是就是这样要面对实习,面对离别。又到了这个主干道上行李箱压马路的时候了,树叶落了,冬天到了。一切都有些应景。
路上遇见熟人,第一句都会问:工作找得怎么样啦?答曰:年轻人,不着急。
到底急不急我自己也不清楚,当下要做的事儿还没能结束。
以前人问的可都是:去哪儿呀?又去综合楼啦?可真忙。答曰:还好啦,事有点儿多。
短短数月,已是千秋。
此刻所有关于毕业关于散伙儿的歌都句句贴切,十分应景。
应聘面试是议事日程不可或缺的部分,总结经验也轮番出击,物色一个最合适的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另一种可能是安定就好,得就业先稳着。
下午准备到二食堂侧边来一碗垂涎已久的土豆粉,走近了才看到全都搬得一干二净,只剩下建筑框架,都拆迁了。回想最后一碗土豆粉我吃的是什么口味的呀,鸡丁还是肉丝?咽下口水辗转食堂,吃了一碗涨了价的饭,如同嚼蜡,没有滋味。
怎么就拆了呢?还没吃够呢。
怎么就结束了呢?课还没上够呢。
永远有一些措手不及,来不及好好把握,转眼即是东西。如那一排店,如那课堂。
陪伴了成长,也陪伴了别离。
结业考试、毕业论文、应聘面试、入党材料、看书写作、挣扎纠结。
远不止这些。
昨天向上群里聊的全是往事,发的全是旧照片。
真是奇怪,那会智能机还没有普及,那会儿美图秀秀还不是常用软件,那会儿还不知道滤镜磨皮,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的却是最自然最灿烂的笑容。。。
回望,貌似一起经历的有太多,回忆刚一开始,便已泛滥。
朋友之间由没心没肺发展到知根知底,懂得心疼关心、懂得包容理解。
早在以前,总觉得以后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会有新的朋友新的感情新的一切。
到了以后才发现,原来最真切的最好的还是在当初。
是不是到了这个年纪,都容易怀旧感伤。20岁是这样,30岁是怎样呢?40岁会难过吗?
那天,是礼拜五,大学最后的两节课是3-4节,在4213教室,偌大的可以容纳300人的教室坐了差不多50名同学,大家一如既往靠后坐,前三排都没有人。这是两年多大学的现状,直到最后依然保持。老师没有讲课,自由复习。同学依旧玩手机,睡觉。
浑然天成,一切显得自然又随意。
怎么就最后一节课了呢?怎么就要各奔东西了呢?有些人也许也是最后一面了吧。
透过很高的窗户有难得的阳光洒向桌面,光线较好的时候总是想着自拍,显得亮显白,以前上课老干这事儿,再要不就剪指甲,扯头发,不亦乐乎。以后这些小动作应该还是会做吧,只是不会再是课堂上了吧。11:45老师提前下了课,以前抠门得不肯提前一分钟,今天,最后的一节课,居然难得大方。美名其曰:反正坐着也是坐着,你们早点回去吧。
早点回去,回哪儿去。
那天穿的是一如既往喜欢的帆布鞋,脚步却异常沉重,虽然我还是跳着回去的。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脑袋易记事儿。
平时神经大条惯了,很多小事总是记不清,典型的就是经常忘了昨天晚餐吃的是啥。
可有些日子,有些事件,却异常清晰,细到那天穿的什么鞋子,配的什么衣服都历历在目。如同最后的课堂,如同换届演讲等等。
也许就有这么一颗念旧的心。
明天的考试,压根没怎么复习,书本也是新的。以前或许还有些紧张,这次却全然是不同的心境,一来想着随他去吧,二来想着破罐破摔。
其实都一个意思。
最后一次,谁也不会为难谁。
等到那一天,终于说再见。
因为明天有新起点,今天必须说再见。
对于大学,这样的三年。其实有很多要说,却总是乱了步调,不知从何说起。太多要记录,太多握不住从指间悄然逝去。翻起这几年的日记,很多心情到这一刻还是历历在目的,很多雄心壮志到这一刻还是没能实现的。
今天还是照例去了自修室,想在最后的时光把握能握在手上的丁点。复习了营销师的考题,看了大冰关于椰子姑娘的故事,心里眼里湿润得有些难受,却温暖,一如既往的传奇。时间把握得刚好,图书馆关门,故事也完结。有些心情已经没法用太多的篇幅去发表言论,也许当下的你看完故事也是这样的心情。
空间里到处都弥漫着离别的气息,欢愉又伤感。分明西装革履的身段上挂着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可是就是这样要面对实习,面对离别。又到了这个主干道上行李箱压马路的时候了,树叶落了,冬天到了。一切都有些应景。
路上遇见熟人,第一句都会问:工作找得怎么样啦?答曰:年轻人,不着急。
到底急不急我自己也不清楚,当下要做的事儿还没能结束。
以前人问的可都是:去哪儿呀?又去综合楼啦?可真忙。答曰:还好啦,事有点儿多。
短短数月,已是千秋。
此刻所有关于毕业关于散伙儿的歌都句句贴切,十分应景。
应聘面试是议事日程不可或缺的部分,总结经验也轮番出击,物色一个最合适的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另一种可能是安定就好,得就业先稳着。
下午准备到二食堂侧边来一碗垂涎已久的土豆粉,走近了才看到全都搬得一干二净,只剩下建筑框架,都拆迁了。回想最后一碗土豆粉我吃的是什么口味的呀,鸡丁还是肉丝?咽下口水辗转食堂,吃了一碗涨了价的饭,如同嚼蜡,没有滋味。
怎么就拆了呢?还没吃够呢。
怎么就结束了呢?课还没上够呢。
永远有一些措手不及,来不及好好把握,转眼即是东西。如那一排店,如那课堂。
陪伴了成长,也陪伴了别离。
结业考试、毕业论文、应聘面试、入党材料、看书写作、挣扎纠结。
远不止这些。
昨天向上群里聊的全是往事,发的全是旧照片。
真是奇怪,那会智能机还没有普及,那会儿美图秀秀还不是常用软件,那会儿还不知道滤镜磨皮,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的却是最自然最灿烂的笑容。。。
回望,貌似一起经历的有太多,回忆刚一开始,便已泛滥。
朋友之间由没心没肺发展到知根知底,懂得心疼关心、懂得包容理解。
早在以前,总觉得以后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会有新的朋友新的感情新的一切。
到了以后才发现,原来最真切的最好的还是在当初。
是不是到了这个年纪,都容易怀旧感伤。20岁是这样,30岁是怎样呢?40岁会难过吗?
那天,是礼拜五,大学最后的两节课是3-4节,在4213教室,偌大的可以容纳300人的教室坐了差不多50名同学,大家一如既往靠后坐,前三排都没有人。这是两年多大学的现状,直到最后依然保持。老师没有讲课,自由复习。同学依旧玩手机,睡觉。
浑然天成,一切显得自然又随意。
怎么就最后一节课了呢?怎么就要各奔东西了呢?有些人也许也是最后一面了吧。
透过很高的窗户有难得的阳光洒向桌面,光线较好的时候总是想着自拍,显得亮显白,以前上课老干这事儿,再要不就剪指甲,扯头发,不亦乐乎。以后这些小动作应该还是会做吧,只是不会再是课堂上了吧。11:45老师提前下了课,以前抠门得不肯提前一分钟,今天,最后的一节课,居然难得大方。美名其曰:反正坐着也是坐着,你们早点回去吧。
早点回去,回哪儿去。
那天穿的是一如既往喜欢的帆布鞋,脚步却异常沉重,虽然我还是跳着回去的。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脑袋易记事儿。
平时神经大条惯了,很多小事总是记不清,典型的就是经常忘了昨天晚餐吃的是啥。
可有些日子,有些事件,却异常清晰,细到那天穿的什么鞋子,配的什么衣服都历历在目。如同最后的课堂,如同换届演讲等等。
也许就有这么一颗念旧的心。
明天的考试,压根没怎么复习,书本也是新的。以前或许还有些紧张,这次却全然是不同的心境,一来想着随他去吧,二来想着破罐破摔。
其实都一个意思。
最后一次,谁也不会为难谁。
等到那一天,终于说再见。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