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
![]() |
丁蟹效应(又称秋官效应)是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这个现象的内容,是当由香港电视演员郑少秋(绰号「秋官」)主演的电视剧集播出後,股票市场便会突然急剧下跌。从经济理论上来说,这只能算是一连串的巧合;但仍有不少人认为丁蟹效应真有其事,甚至连跨国证券经纪里昂证券也於2004年3月曾为此发表研究报告http://www.ktg.com.hk/com_story.jsp?lang=tc&cat=NOW&sid=133056,使这个现象受到一些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所认识。
1992年10月,香港无线电视播放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集《大时代》。故事讲述由郑少秋饰演的丁蟹,经常在股票市场的熊市中藉着抛空恒生指数期货而获取暴利,恰巧相反当时香港股市暴跌,令不少股民损失了很多。此时开始了有「丁蟹效应」一词,而在接下来的十多年,几乎每当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集播放时,股票市场也会有显著下跌。
历次丁蟹效应
--------------------------------------------------------------------------------
1992年10月播放《大时代》,反映香港股市走势的恒生指数於4日内下跌598点
1994年11月播放《笑看风云》,恒生指数总共累积下跌超过2000点
1996年9月播放《新上海滩》,恒生指数下跌300点
1997年6月播放《天地男儿》,恒生指数下跌735点
1997年12月播放《江湖奇侠传》,恒生指数总共累积下跌5324点,跌穿10,000点水平
1999年6月播放《神剑万里追》,恒生指数下跌1176点
2000年9月播放《世纪之战》,恒生指数於首播日下跌近700点,七日内共下跌1715点
2003年10月播放《非常外父》,恒生指数於首播数日上升100多点,但最後累积下跌501点
2004年3月播放《血战轩辕》,恒生指数於三日内共下跌550点
2004年10月播放《楚汉骄雄》,恒生指数於首播日下跌近198点
2005年3月播放《御用闲人》,恒生指数於首播日下跌89点,累积下跌217点
分析
--------------------------------------------------------------------------------
从科学角度分析,所谓的丁蟹效应只是一种由股民的心理而营造出来的假象。每当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集播放时,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应会导致自己手头上的股票蚀本,便对股票进行恐惧性抛售,引致股市暴跌。投机者亦可能以丁蟹效应为藉口推跌大市。但其实并无证据显示股民会受丁蟹效应影响投资选择。
另一方面,当剧集播放之际,可能碰巧遇上香港外围投资因素恰巧转坏。例如1997年底碰着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底碰着科网股热潮暴破等,加上这些剧集多在9月至11月这段股市利淡的时期播出,都使丁蟹效应看来真有其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