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龙集/2013.1
1/4
年幼时亲眼目睹母亲死去的爱伦坡——“他再也不能爱其他人,只能爱年轻貌美、死去的女人。”他还说:“一个美丽女人的死亡无疑是世界上最具有诗意的主题。”
据记载,当年陈嘉庚到延安,毛泽东用亲手栽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母鸡来招待他;在重庆,蒋介石则用800多块大洋一桌的盛宴来款待他。陈嘉庚从餐桌上品出了两个政党不同的味道,他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老先生高级黑啊,希望在延安,一出延安就没希望了。
辛亥之初,戴季陶发表猛文批评当局,题曰《杀》:"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被捕后,国务总理唐绍仪竟致电上海为戴说话:“言论自由,为约法所保障。”最后租界公廨作出宣判:“共和国言论虽自由”,但该报涉嫌“鼓吹杀人”,仅“罚洋三十元”结案。
《一路向西》里“我”去东莞,发现一米七的小姐是六百块,矮一点的就是四百块,然后他就很愤怒的自白“人本该平等,但为何社会上偏偏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歧视?为何中国不能与国家人权法接轨呢?”
《江城》:“从这些方面来说,这才是我对这个制度越来越憎恶不已的地方。错误和谎言我都可以忍受,但我不能忍受幽默感的彻底丧失。一旦没有了笑声,中国也就成了个阴森凄冷的地方。”写文章如果是让为了让别人看,写的不好玩了,让人看不下去了,那么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只是写给自己,那么另当别论。
1/5
记得赵翼的《檐曝杂记》说:“内廷唱戏,无论何种剧本都会触犯忌讳,只得专搬演些‘封神’‘西游’之类,和现在社会情状丝毫无关,不至闹乱子。”现在拍电视剧老抓着清宫戏的猪尾巴不放,不知道是不是介于此,不过这是一个娱乐消解一切的时代,看看某马桶芒果台就知道了。
张良臣《山房惠猫》:从来怜汝丈人乌,端正衔蝉雪不如。江海归来声绕膝,定知分诉食无鱼。
吴国桢回忆和周恩来廿载后的重逢:对任何一个不太了解他的人来说,他似乎没有多大变化。但对我则不同,我太了解他了。在南开时,我就能凭直觉辨认出一个擅长扮演女角的周恩来和另一个向我倾吐真心的周恩来之间的差别。在汉口我俩重逢时,我发现真实的周恩来不见了,主要是那个作为演员的周恩来在谈话。
《群魔》里基里洛夫打算自杀:“生活是一码事,那又是另一码事。生活是存在的,而死亡却根本不存在。" "您已开始相信未来的永恒生活了?" "不,我不相信未来的永恒生活,而是相信这儿的永恒生活。存在着一些瞬间,您可以达到这些瞬间,而时间却会突然停止,那时它就会成为永恒。”
1/9
关于洁癖,邵尧夫在千年前就曾分析过,说这帮人“胸中窒碍而多疑耳,未有人天生如此也。初因多疑,积渐而日深,此亦未为害。但疑心既重,则万境皆错,最是害道第一事,不可不知也。”细细一思,,原来《红楼梦》里砸了也不给她的妙玉,还有《儒林外史》隔了三间屋都能闻见妇人的臭气可谓代表人物也。
1/10
看《李敖回忆录》,读出了一种伟大的自恋。记得以前有电影公司有意让周杰伦去演李敖年轻的时候,好像是因为李敖觉得周杰伦太丑只好作罢。不过看了看李敖年轻时候的照片,长得很像彭于晏啊!难怪那么多瘦高白秀幼在其遭难坐牢时扑了上去。当时的大陆,妻子揭发着丈夫,恨不得踏倒在地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在最后一次军法审判时,李敖的书面意见:第一点,沉默,因为耶稣在审判时不说话。第二点,永不上诉,因为甘地曾因不愿意浪费法庭的时间承认自己有罪;第三点,被捕后所写所签字的一切无效,因为圣女贞德也曾犯过同样无可奈何的错误。第五点,对刑期无所谓,因为尤金·戴布兹在法庭上的三句话。
美国民间领袖尤金·奥德兹就是那个坐在牢里也还有一百万人投票选总统的,1918年在法庭里说了三句话,被李敖奉为座右铭:只要有下层阶级,我就同流;只要有犯罪成分,我就同俦;只要狱底有游魂,我就不自由。
李敖说:我和胡茵梦谈恋爱为写文章的人争一口气,以前,明星们都和老板们、小开们谈恋爱,李敖至少证明了写文章的也可以和女明星谈恋爱。李敖还说,这是我拿过的最好一张牌,非赌不可。但是胡星妈太厉害,把准丈人逼的看破红尘,至于后来胡茵梦“大义灭夫”也就不奇怪了。
由于胡茵梦大义灭夫,李敖在离婚声明里说:罗马凯撒大帝在被朋友和敌人行刺的时候,他武功过人,拔剑抵抗。但他发现在攻击他的人群里,有他心爱的人布鲁塔斯的时候,他对布鲁塔斯说:怎么还有你,布鲁塔斯?于是他宁愿被杀,不再抵抗。胡茵梦是我心爱的人,对她,我不抵抗。
1/11
布罗茨基:“因为除了怀疑和良好的品味外,别无其他抵抗人心粗俗的解毒剂,而我们发现这些东西是溶化在伟大文学作品中的,包括你的作品。如果谋杀最能体现人的消极潜能的话,那么艺术便最能体现人的积极潜能。”
1/12
胡茵梦养过一只波斯猫,懒于给猫洗澡,结果浑身沾满泥土粪便,把毛剪短见其不成样子,乃弃之。后李敖带一只暹罗猫回家,正值胡茵梦出浴,她欣然裸迎此猫。后李敖离婚后,把古玉和猫都留在胡茵梦身边,说是陪离婚。后胡茵梦为了怕猫生小猫,乃予阉割,猫从高楼跳下,自杀身死。
李敖:当年马克思能够安心写作,乃得力于资本家恩格斯的帮助。现在时代变了,马克思得自兼恩格斯才成,所以忙上加忙,自在意中。马克思死后,恩格斯且为他编全集,我如今自编全集,也是自兼恩格斯的一例。我李敖如果是恩格斯,也会对马克思如此,可惜眼前无人是马克思,我要找马克思,只得找镜子。
1/14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早早就上床了。有时,刚吹灭蜡烛,眼皮就合上了,甚至没来得及转一下念头:我要睡着了。但过了半小时,我突然想起这是该睡觉的时候呀,于是就醒了。我想把自以为还拿在手里的书放下,把烛火吹掉。”每次读《追忆逝水年华》的时候,看完这一段,我发现自己真的就睡着了。
1/16
胡茵梦在自传中评李敖:一、自囚、封闭 二、不敢亲密,对妻子亦不例外 三、洁癖、苛求、神经过敏 四、寒冷恐惧。总是戴一顶皮帽,说是怕有人暗算他 五、绿帽恐惧 六、歇斯底里。
文革十年,大陆辖下近两千间印刷厂全部负有承制「毛语录」、「毛选」、「毛诗抄」的「政治任务」。后出版「毛语录」65亿册,「毛选(一至四卷)」8亿4千万套,共33亿6千万册,「毛诗抄」4亿册,五种不同尺寸规格的毛像22亿张。以上数字尚不包括各党、政机关、企业、大学所属900多间印刷厂印的17亿册。
如果按照当时中国大陆人口8亿计算,平均每人可摊到15册「毛圣经」和近3张「毛神像」。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从1979年到1984年,大陆回收的「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等书高达60多亿册,全部作为废纸处理。
1/18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等于给自己建造了一个逃避人生中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
【双调】折桂令·田家(by卢挚)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1/21
席勒:“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在这个拙劣的天平上,艺术的精神贡献毫无分量,它得不到任何鼓励,从而消失在该世纪嘈杂的市场中。”
米沃什谈布罗茨基:“生活如同一则道德寓言。这位诗人被国家囚禁并被国家宣判,又被国家流放,然而当他去世之后,那个国家的首脑却对着他的棺木下跪。这真像一个神话,然而事实正是这样发生的,在我们这个几乎像神话故事一样的世纪里。”
桑塔格谈布罗茨基:“他着陆在我们中间,像一枚从另一个帝国射来的导弹,一枚善良的导弹,其承载的不仅是他的天才,而且是他祖国的文学那崇高而严苛的诗人威严感。"
桑塔格谈布罗茨基:“家是俄语。不再是俄罗斯。也许,对很多人来说,他生命后期令人吃惊的决定,是他在苏联解体之后以及在无数崇拜者的力劝之下,仍拒绝哪怕是短暂地回国访问,以此表明他的立场。”
1/22
桑塔格谈布罗茨基:“家是俄语。不再是俄罗斯。也许,对很多人来说,他生命后期令人吃惊的决定,是他在苏联解体之后以及在无数崇拜者的力劝之下,仍拒绝哪怕是短暂地回国访问,以此表明他的立场。”
英雄的失策,美人的失贞,往往在此一瞬片刻。是意识和潜意识界线模糊的一瞬,身不由己的片刻。 by木心
《国语》记载,勾践为了复国,一面卧薪尝胆,一面提倡生育,凡是生男者,以国家名义送犬一头,酒两壶;生女者送豚一头,酒两壶。送小狗小猪不是给孩子当玩具,而是让产妇进补。
1/25
毛姆说:苦难无法使人更高贵,反而使人更卑微。它使人自私、猥琐、狭隘、猜忌。它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在细小的事情上。它没使人超越人本身,却使人称不上真正的人;我曾残忍地写道,我们不是从自己的苦难,而是从他人的苦难中才学会了顺从。可我一直把苦难当成是一种财富,一种无师自通可以隐忍的力量。
1/27
布罗茨基:“艺术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作品之间的影响的关联;艺术创作的悖论在于一个艺术家越是受惠于传统,他就越有创造力。”
1/28
殷海光译哈耶克,写了大段译者的话,批评中国所谓「政右经左」的读书人:「自由是不容曲解的。……东方大多数人,对于自由的真实内容依然一无所知。对抗共产制度而不知自由为何,正像结婚而不谈恋爱一样地可悲。」
木心:先是有文艺,后来有了文艺腔,后来文艺没有了,只剩下腔,再后来腔也没有了文艺是早就没有了。
1/29
谢肇淛:好书之人有三病: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曜,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ネ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博学多识,氓氓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
“仕宦热中,其强悍者必怙权,怙权者必狠而愎;其孱弱者必固位,固位者必险而深。且怙权固位,是必躁竞,躁竞相轧,是必排挤。至于排挤,则不问人之贤否,而问党之异同;不计事之可否,而计己之胜负。流弊不可胜言矣,是其恶在贪酷上。”读《阅微堂笔记》,观今日时世,高调反腐,落到实处,莫不皆然。
1/30
汪曾祺谈创作:第一,不要“学”任何人。第二,不要学我,我希望青年作家在起步的时候写得新一点、怪一点、朦胧一点、荒诞一点、狂妄一点,不要过早地归于平淡。三四十岁就写得平淡,那,到我这样的年龄,怕就什么也没有了。他还说,年轻时我不能不激进些,以免年老后太保守了。
屠格涅夫在《哈姆雷特与唐吉诃德》中所说:“同时,我们觉得,重要的是信念本身是否诚实和有意义... 至于结果,那便取决于际遇了。只有际遇才能指明,我们是在同幻影还是同真正的敌人作战。”
史铁生:人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年幼时亲眼目睹母亲死去的爱伦坡——“他再也不能爱其他人,只能爱年轻貌美、死去的女人。”他还说:“一个美丽女人的死亡无疑是世界上最具有诗意的主题。”
据记载,当年陈嘉庚到延安,毛泽东用亲手栽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母鸡来招待他;在重庆,蒋介石则用800多块大洋一桌的盛宴来款待他。陈嘉庚从餐桌上品出了两个政党不同的味道,他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老先生高级黑啊,希望在延安,一出延安就没希望了。
辛亥之初,戴季陶发表猛文批评当局,题曰《杀》:"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被捕后,国务总理唐绍仪竟致电上海为戴说话:“言论自由,为约法所保障。”最后租界公廨作出宣判:“共和国言论虽自由”,但该报涉嫌“鼓吹杀人”,仅“罚洋三十元”结案。
《一路向西》里“我”去东莞,发现一米七的小姐是六百块,矮一点的就是四百块,然后他就很愤怒的自白“人本该平等,但为何社会上偏偏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歧视?为何中国不能与国家人权法接轨呢?”
《江城》:“从这些方面来说,这才是我对这个制度越来越憎恶不已的地方。错误和谎言我都可以忍受,但我不能忍受幽默感的彻底丧失。一旦没有了笑声,中国也就成了个阴森凄冷的地方。”写文章如果是让为了让别人看,写的不好玩了,让人看不下去了,那么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只是写给自己,那么另当别论。
1/5
记得赵翼的《檐曝杂记》说:“内廷唱戏,无论何种剧本都会触犯忌讳,只得专搬演些‘封神’‘西游’之类,和现在社会情状丝毫无关,不至闹乱子。”现在拍电视剧老抓着清宫戏的猪尾巴不放,不知道是不是介于此,不过这是一个娱乐消解一切的时代,看看某马桶芒果台就知道了。
张良臣《山房惠猫》:从来怜汝丈人乌,端正衔蝉雪不如。江海归来声绕膝,定知分诉食无鱼。
吴国桢回忆和周恩来廿载后的重逢:对任何一个不太了解他的人来说,他似乎没有多大变化。但对我则不同,我太了解他了。在南开时,我就能凭直觉辨认出一个擅长扮演女角的周恩来和另一个向我倾吐真心的周恩来之间的差别。在汉口我俩重逢时,我发现真实的周恩来不见了,主要是那个作为演员的周恩来在谈话。
《群魔》里基里洛夫打算自杀:“生活是一码事,那又是另一码事。生活是存在的,而死亡却根本不存在。" "您已开始相信未来的永恒生活了?" "不,我不相信未来的永恒生活,而是相信这儿的永恒生活。存在着一些瞬间,您可以达到这些瞬间,而时间却会突然停止,那时它就会成为永恒。”
1/9
关于洁癖,邵尧夫在千年前就曾分析过,说这帮人“胸中窒碍而多疑耳,未有人天生如此也。初因多疑,积渐而日深,此亦未为害。但疑心既重,则万境皆错,最是害道第一事,不可不知也。”细细一思,,原来《红楼梦》里砸了也不给她的妙玉,还有《儒林外史》隔了三间屋都能闻见妇人的臭气可谓代表人物也。
1/10
看《李敖回忆录》,读出了一种伟大的自恋。记得以前有电影公司有意让周杰伦去演李敖年轻的时候,好像是因为李敖觉得周杰伦太丑只好作罢。不过看了看李敖年轻时候的照片,长得很像彭于晏啊!难怪那么多瘦高白秀幼在其遭难坐牢时扑了上去。当时的大陆,妻子揭发着丈夫,恨不得踏倒在地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在最后一次军法审判时,李敖的书面意见:第一点,沉默,因为耶稣在审判时不说话。第二点,永不上诉,因为甘地曾因不愿意浪费法庭的时间承认自己有罪;第三点,被捕后所写所签字的一切无效,因为圣女贞德也曾犯过同样无可奈何的错误。第五点,对刑期无所谓,因为尤金·戴布兹在法庭上的三句话。
美国民间领袖尤金·奥德兹就是那个坐在牢里也还有一百万人投票选总统的,1918年在法庭里说了三句话,被李敖奉为座右铭:只要有下层阶级,我就同流;只要有犯罪成分,我就同俦;只要狱底有游魂,我就不自由。
李敖说:我和胡茵梦谈恋爱为写文章的人争一口气,以前,明星们都和老板们、小开们谈恋爱,李敖至少证明了写文章的也可以和女明星谈恋爱。李敖还说,这是我拿过的最好一张牌,非赌不可。但是胡星妈太厉害,把准丈人逼的看破红尘,至于后来胡茵梦“大义灭夫”也就不奇怪了。
由于胡茵梦大义灭夫,李敖在离婚声明里说:罗马凯撒大帝在被朋友和敌人行刺的时候,他武功过人,拔剑抵抗。但他发现在攻击他的人群里,有他心爱的人布鲁塔斯的时候,他对布鲁塔斯说:怎么还有你,布鲁塔斯?于是他宁愿被杀,不再抵抗。胡茵梦是我心爱的人,对她,我不抵抗。
1/11
布罗茨基:“因为除了怀疑和良好的品味外,别无其他抵抗人心粗俗的解毒剂,而我们发现这些东西是溶化在伟大文学作品中的,包括你的作品。如果谋杀最能体现人的消极潜能的话,那么艺术便最能体现人的积极潜能。”
1/12
胡茵梦养过一只波斯猫,懒于给猫洗澡,结果浑身沾满泥土粪便,把毛剪短见其不成样子,乃弃之。后李敖带一只暹罗猫回家,正值胡茵梦出浴,她欣然裸迎此猫。后李敖离婚后,把古玉和猫都留在胡茵梦身边,说是陪离婚。后胡茵梦为了怕猫生小猫,乃予阉割,猫从高楼跳下,自杀身死。
李敖:当年马克思能够安心写作,乃得力于资本家恩格斯的帮助。现在时代变了,马克思得自兼恩格斯才成,所以忙上加忙,自在意中。马克思死后,恩格斯且为他编全集,我如今自编全集,也是自兼恩格斯的一例。我李敖如果是恩格斯,也会对马克思如此,可惜眼前无人是马克思,我要找马克思,只得找镜子。
1/14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早早就上床了。有时,刚吹灭蜡烛,眼皮就合上了,甚至没来得及转一下念头:我要睡着了。但过了半小时,我突然想起这是该睡觉的时候呀,于是就醒了。我想把自以为还拿在手里的书放下,把烛火吹掉。”每次读《追忆逝水年华》的时候,看完这一段,我发现自己真的就睡着了。
1/16
胡茵梦在自传中评李敖:一、自囚、封闭 二、不敢亲密,对妻子亦不例外 三、洁癖、苛求、神经过敏 四、寒冷恐惧。总是戴一顶皮帽,说是怕有人暗算他 五、绿帽恐惧 六、歇斯底里。
文革十年,大陆辖下近两千间印刷厂全部负有承制「毛语录」、「毛选」、「毛诗抄」的「政治任务」。后出版「毛语录」65亿册,「毛选(一至四卷)」8亿4千万套,共33亿6千万册,「毛诗抄」4亿册,五种不同尺寸规格的毛像22亿张。以上数字尚不包括各党、政机关、企业、大学所属900多间印刷厂印的17亿册。
如果按照当时中国大陆人口8亿计算,平均每人可摊到15册「毛圣经」和近3张「毛神像」。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从1979年到1984年,大陆回收的「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等书高达60多亿册,全部作为废纸处理。
1/18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等于给自己建造了一个逃避人生中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
【双调】折桂令·田家(by卢挚)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1/21
席勒:“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在这个拙劣的天平上,艺术的精神贡献毫无分量,它得不到任何鼓励,从而消失在该世纪嘈杂的市场中。”
米沃什谈布罗茨基:“生活如同一则道德寓言。这位诗人被国家囚禁并被国家宣判,又被国家流放,然而当他去世之后,那个国家的首脑却对着他的棺木下跪。这真像一个神话,然而事实正是这样发生的,在我们这个几乎像神话故事一样的世纪里。”
桑塔格谈布罗茨基:“他着陆在我们中间,像一枚从另一个帝国射来的导弹,一枚善良的导弹,其承载的不仅是他的天才,而且是他祖国的文学那崇高而严苛的诗人威严感。"
桑塔格谈布罗茨基:“家是俄语。不再是俄罗斯。也许,对很多人来说,他生命后期令人吃惊的决定,是他在苏联解体之后以及在无数崇拜者的力劝之下,仍拒绝哪怕是短暂地回国访问,以此表明他的立场。”
1/22
桑塔格谈布罗茨基:“家是俄语。不再是俄罗斯。也许,对很多人来说,他生命后期令人吃惊的决定,是他在苏联解体之后以及在无数崇拜者的力劝之下,仍拒绝哪怕是短暂地回国访问,以此表明他的立场。”
英雄的失策,美人的失贞,往往在此一瞬片刻。是意识和潜意识界线模糊的一瞬,身不由己的片刻。 by木心
《国语》记载,勾践为了复国,一面卧薪尝胆,一面提倡生育,凡是生男者,以国家名义送犬一头,酒两壶;生女者送豚一头,酒两壶。送小狗小猪不是给孩子当玩具,而是让产妇进补。
1/25
毛姆说:苦难无法使人更高贵,反而使人更卑微。它使人自私、猥琐、狭隘、猜忌。它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在细小的事情上。它没使人超越人本身,却使人称不上真正的人;我曾残忍地写道,我们不是从自己的苦难,而是从他人的苦难中才学会了顺从。可我一直把苦难当成是一种财富,一种无师自通可以隐忍的力量。
1/27
布罗茨基:“艺术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作品之间的影响的关联;艺术创作的悖论在于一个艺术家越是受惠于传统,他就越有创造力。”
1/28
殷海光译哈耶克,写了大段译者的话,批评中国所谓「政右经左」的读书人:「自由是不容曲解的。……东方大多数人,对于自由的真实内容依然一无所知。对抗共产制度而不知自由为何,正像结婚而不谈恋爱一样地可悲。」
木心:先是有文艺,后来有了文艺腔,后来文艺没有了,只剩下腔,再后来腔也没有了文艺是早就没有了。
1/29
谢肇淛:好书之人有三病: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曜,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ネ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博学多识,氓氓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
“仕宦热中,其强悍者必怙权,怙权者必狠而愎;其孱弱者必固位,固位者必险而深。且怙权固位,是必躁竞,躁竞相轧,是必排挤。至于排挤,则不问人之贤否,而问党之异同;不计事之可否,而计己之胜负。流弊不可胜言矣,是其恶在贪酷上。”读《阅微堂笔记》,观今日时世,高调反腐,落到实处,莫不皆然。
1/30
汪曾祺谈创作:第一,不要“学”任何人。第二,不要学我,我希望青年作家在起步的时候写得新一点、怪一点、朦胧一点、荒诞一点、狂妄一点,不要过早地归于平淡。三四十岁就写得平淡,那,到我这样的年龄,怕就什么也没有了。他还说,年轻时我不能不激进些,以免年老后太保守了。
屠格涅夫在《哈姆雷特与唐吉诃德》中所说:“同时,我们觉得,重要的是信念本身是否诚实和有意义... 至于结果,那便取决于际遇了。只有际遇才能指明,我们是在同幻影还是同真正的敌人作战。”
史铁生:人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刀叢中的小詩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雪夜灯下读《金瓶》 (10人喜欢)
- 十个农民进城 (7人喜欢)
- 创世纪 (2人喜欢)
- 百家姓·民间语文 (2人喜欢)
- 黄色潜水艇(仿死亡赋格)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