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身主义与红粉骷髅
![]() |
独身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美德之一。一个人如果无时不忘与异性和其他同性保持相当的距离,他至少具有了某种成为卓越人才的潜质。
大多数哲人都有独身主义的倾向,柏拉图对无性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成为他一世孤独的支柱。叔本华说,只有哲人之间的婚姻才可能是完美的,而真正的哲学家不需要结婚,这个悖论在所有杰出的独身主义者身上都有所体现。例如,自高自大的尼采,曾经将女人看做最大的敌人,却在午夜里四处游荡,发出犀牛般的孤独呻吟。
独身主义并不否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将人的关系理想化,并企图将其与生理欲望剥离。独身主义是男性的专利,对于女性来说,独身不仅显得可笑,而且十分可能成为淫荡的起点。于是柏拉图认为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感情是最高贵的,女同之爱与其相比,简直就是两只母猴子过家家,显得幼稚又可笑。叔本华对女人的痛恨是出了名的,据说是与他那个不贞的母亲有关,而尼采在青楼染上梅毒以后,扬言要用鞭子抽遍天下的女人。由于这个原因,以上诸位在现实标准下无一例外背上同性恋的名声。
独身不是离群索居,不是薄情寡义,不是孤老终生,恰恰相反,真正的独身主义者对这个世界洋溢出深深的爱恋。这种爱恋让他自卑,让他的把自己低到尘埃里,让他的心柔软到不可碰触。这样的爱博而心劳,是独身主义者孤独的真正缘由。独身主义者内心里敏感而深沉,但他的外表强大的很,就像成熟后的松子自树上跌落,敲在堆满积叶的土地上,不发出一声响,却坚实到人人得见。然而,就像松子也会顺着山坡滚落,独身主义者最容易在一个环境中逃跑。他对自我的兴趣超出了一切,他因此有逃离与流浪的愿望,因为这样可以使他在旅行中看到自己。
因为太在乎他自己了,独身主义者很少敢去直面和接受他同样热爱和依恋着的世界。乃至于,在他的眼里,凡有所相,都是虚妄的。“红粉”在他的眼里,亦必将等同于“骷髅”。而这一切,是那些把一夜情和露水缘看做救命稻草的伪独身主义者根本无法体会的。
“红粉骷髅”的世界观与独身主义的世界观虽有本质的区别,却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对于“红粉骷髅”的看法,在伟大名著《金瓶梅》的开篇里,可谓讲得清楚又明了。所谓那些看得破的,就把沉鱼落雁,看作是皮囊内装不尽的臭汗粪土;把锦衣绣袄,看作是骷髅上裹不了的残柳败絮。纵使有闭月羞花的容貌,一到了垂眉落眼人亡时,人皆掩鼻而过之。
所以独身主义是温柔的,它并不排斥性,只是将性从人的关系中剥离。而“红粉骷髅”是冰凉的,是非人趋佛,是即便那些自以为是的哲人,也难以实现的。君不见,有多少妄图修“白骨观”和“不净观”的独身主义者,最终走入厌世的外道,背离了他们曾深深热爱过的这片美好世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我们能够拥有独身主义的精神,同时也掌握着“红粉骷髅“的方法论。在这种情况下,爱的独身主义才能实现超越,走向某种理想的极致。
作为独身主义者,我们从来没忘记,我们的生命必将如《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最终和深爱的人一起化作尘埃。
-
林有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09-09-23 00: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