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脊上的国家(三):尼泊尔印象
为了赶往博卡拉,今天又早起了。不到七点,我就出发了,目的地是泰美尔最东面的长途车站,为此我再次错过了旅店的早餐,这个遗憾让我难过了一整天。
清晨的泰美尔安静而幽冷,狭长的街道空空荡荡,行人寥若晨星,街角只有一个身穿旁遮比服的老阿姨,在简易的临时摊位前卖早饭,空气里升起一朵袅袅的热气,为这微凉的清晨增添了一丝暖意。晨间的泰美尔和夜里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的景致完全不同,只有写满酒店、餐馆、超市的广告牌,依旧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告诉我们这里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
刚过七点,大巴就准时出发了,在加都的另外两个站台又接了两批客人,然后驶入了大山深处。加德满都谷地海拔1300多米,四周的还有一圈两千多米的山脉,百里之外的正是起伏的喜马拉雅。不过,别因为这样而被欺骗了,它和你看过的所有谷地都一样:有着起伏错落的盘山路,房屋成堆的集聚,隔着大片大片迤逦的梯田,然后又是密密麻麻的民居,不同的是,这里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中心地带。
值得一提的是,尼泊尔仿佛对色彩有着与生俱来的偏好,就连民居也是五彩缤纷的,玫瑰红、樱草黄、孔雀蓝、橄榄绿,只要你能想到的颜色,几乎都能在房屋的外墙上找到,这些缤纷的民居就这样盛开在亘古不变的雪山脚下,这是古老与年轻的碰撞,这个国家的文明是古老的,但它又是活力而奔放的。
当然,尼泊尔很穷,贫穷总能和脏乱扯上关系,这也不无道理,不可否认,尼泊尔有很多脏乱的角落,它向华美裙袍上的虱子,不可避免。现代文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住在清洁冰冷的高楼里,行驶在秩序井然的公路上,享受着文明带给我们的一切,同时也承受着种种现代化的苦恼。尼泊尔的苦恼不过反过来而已,它唯一发达的商业只有旅游业,但是工业发展却不如人意,电力系统更不给力,几乎每间旅店都会有停电时间,说不定刚洗着澡,房间就黑了,那也只能摸黑洗了。
汽车还在山间行进,从加都到博卡拉不过200公里,却开了整整八个小时。近在眼前的云海和峭壁,山坳里的农舍,拥堵而破旧的公路,这和四川稻城到香格里拉的一路,竟然惊人的相似,一样的无穷无尽,一样的胆战心惊。
下午四点,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我预定的旅店就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幢三层小楼中,属于博卡拉最繁华的湖滨区,老板和店员都很热情,除了在房间里对我讲解注意事项外,还特地告诉我三楼有个观景台,不但可以看日出,还可以看到邻近小楼的外墙,那里盛开着大把大把浓俪的鲜花。
在房间休整了一会儿,我再次发挥吃货本能,出门觅食了。最终在费瓦湖畔一家名为moondance的餐馆落座,那是一幢两层的小楼,黑色木门彰显着古朴气息,进门就是一个取暖的炉子,烟管直通房顶,炉火烧的正旺,发出噗噗的声响,暖烘烘懒洋洋的,顺着最里面的木梯上楼,还有一层阁楼,里面大多是三三两两的情侣。屋子里几乎没有灯光,每个桌上都点起一根金属底座的蜡烛,既省电,又有情调,还有明艳的亚麻桌布为伴。此时,博卡拉已经入夜了,餐厅里萦绕着吉普赛欢乐的乐曲,门口的电视机正在播放索契冬奥会的自由滑雪,到处都是老外交谈的声音,我不认识他们
,他们也不认识我,这种感觉既陌生又让人安心。
我点了一份牛排、一壶咖啡和一份鸡肉蘑菇汤,静静的享受这个夜晚。说起咖啡,尼泊尔虽然也有咖啡,但咖啡馆大多挂着illy的牌子,花式咖啡都是illy的豆子,而地产的咖啡通常会用法压壶直接盛装,顾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放牛奶,或者直接喝黑咖,不过,我觉得地产咖啡的口感并不好,不够细腻醇厚,至少不是我的菜,喝地产咖啡还不如喝红茶,要知道印度的大吉岭和阿萨姆就近在咫尺,近水楼台先得月。
明天一早准备去玩滑翔伞,激动的睡不着,其实完全不会玩,根本顾不上了,因为不想错过也不能错过,如果出了什么意外的话,这篇日志就真成绝唱了,哈哈哈哈。
----2014年2月17日 记于博卡拉 news pokhara lodge
清晨的泰美尔安静而幽冷,狭长的街道空空荡荡,行人寥若晨星,街角只有一个身穿旁遮比服的老阿姨,在简易的临时摊位前卖早饭,空气里升起一朵袅袅的热气,为这微凉的清晨增添了一丝暖意。晨间的泰美尔和夜里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的景致完全不同,只有写满酒店、餐馆、超市的广告牌,依旧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告诉我们这里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
刚过七点,大巴就准时出发了,在加都的另外两个站台又接了两批客人,然后驶入了大山深处。加德满都谷地海拔1300多米,四周的还有一圈两千多米的山脉,百里之外的正是起伏的喜马拉雅。不过,别因为这样而被欺骗了,它和你看过的所有谷地都一样:有着起伏错落的盘山路,房屋成堆的集聚,隔着大片大片迤逦的梯田,然后又是密密麻麻的民居,不同的是,这里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中心地带。
值得一提的是,尼泊尔仿佛对色彩有着与生俱来的偏好,就连民居也是五彩缤纷的,玫瑰红、樱草黄、孔雀蓝、橄榄绿,只要你能想到的颜色,几乎都能在房屋的外墙上找到,这些缤纷的民居就这样盛开在亘古不变的雪山脚下,这是古老与年轻的碰撞,这个国家的文明是古老的,但它又是活力而奔放的。
当然,尼泊尔很穷,贫穷总能和脏乱扯上关系,这也不无道理,不可否认,尼泊尔有很多脏乱的角落,它向华美裙袍上的虱子,不可避免。现代文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住在清洁冰冷的高楼里,行驶在秩序井然的公路上,享受着文明带给我们的一切,同时也承受着种种现代化的苦恼。尼泊尔的苦恼不过反过来而已,它唯一发达的商业只有旅游业,但是工业发展却不如人意,电力系统更不给力,几乎每间旅店都会有停电时间,说不定刚洗着澡,房间就黑了,那也只能摸黑洗了。
汽车还在山间行进,从加都到博卡拉不过200公里,却开了整整八个小时。近在眼前的云海和峭壁,山坳里的农舍,拥堵而破旧的公路,这和四川稻城到香格里拉的一路,竟然惊人的相似,一样的无穷无尽,一样的胆战心惊。
下午四点,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我预定的旅店就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幢三层小楼中,属于博卡拉最繁华的湖滨区,老板和店员都很热情,除了在房间里对我讲解注意事项外,还特地告诉我三楼有个观景台,不但可以看日出,还可以看到邻近小楼的外墙,那里盛开着大把大把浓俪的鲜花。
在房间休整了一会儿,我再次发挥吃货本能,出门觅食了。最终在费瓦湖畔一家名为moondance的餐馆落座,那是一幢两层的小楼,黑色木门彰显着古朴气息,进门就是一个取暖的炉子,烟管直通房顶,炉火烧的正旺,发出噗噗的声响,暖烘烘懒洋洋的,顺着最里面的木梯上楼,还有一层阁楼,里面大多是三三两两的情侣。屋子里几乎没有灯光,每个桌上都点起一根金属底座的蜡烛,既省电,又有情调,还有明艳的亚麻桌布为伴。此时,博卡拉已经入夜了,餐厅里萦绕着吉普赛欢乐的乐曲,门口的电视机正在播放索契冬奥会的自由滑雪,到处都是老外交谈的声音,我不认识他们
,他们也不认识我,这种感觉既陌生又让人安心。
我点了一份牛排、一壶咖啡和一份鸡肉蘑菇汤,静静的享受这个夜晚。说起咖啡,尼泊尔虽然也有咖啡,但咖啡馆大多挂着illy的牌子,花式咖啡都是illy的豆子,而地产的咖啡通常会用法压壶直接盛装,顾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放牛奶,或者直接喝黑咖,不过,我觉得地产咖啡的口感并不好,不够细腻醇厚,至少不是我的菜,喝地产咖啡还不如喝红茶,要知道印度的大吉岭和阿萨姆就近在咫尺,近水楼台先得月。
明天一早准备去玩滑翔伞,激动的睡不着,其实完全不会玩,根本顾不上了,因为不想错过也不能错过,如果出了什么意外的话,这篇日志就真成绝唱了,哈哈哈哈。
----2014年2月17日 记于博卡拉 news pokhara lo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