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肺癌专家
肺癌是一种恶化程度非常高的癌症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在肺癌的临床试验中得知,中医治疗肺癌有西医所没有的优势,因此更多的患者各方打听中医肺癌专家。下面就了解一下大河报、河南科技报、河南日报、魅力中国等等媒体相继的不断曝光,都围绕的一个人名字,被视为点燃癌症患者生命之光的、中医治疗肿瘤界的名医——袁希福。
山东中医肺癌专家:袁希福个人基本简介
袁希福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是袁氏中医家族的第八代传人。中华名医、著名肿瘤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上海希福抗癌免疫研究所所长、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抗癌“三联平衡疗法”创始人,抗癌“多靶向”“活靶点”思路首创者。
袁希福教授矢志中国抗肿瘤事业:
袁希福出身于中医世家,据《袁氏族谱》记载,袁氏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行医,到嘉庆年间已经远近闻名,独成一派,尤其善治疑难杂症。袁希福祖上名医袁积德等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治病。同治十年、光绪元年,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袁积德为“奉直大夫”。两幅圣旨及诸多医书秘本传至袁希福手中,至今已整整八代。
袁希福数十年潜心肿瘤的临床研究,他在2004年“中国八省市中医肿瘤专家学术研究会”主题报告中指出,“癌症不是单一的局部病变,而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反映。在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最终使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他同时指出,“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癌症患者康复的最佳场所是家庭而并非医院。”
他认为,癌症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但关键病机可用“虚、淤、毒”三字来概括,在治疗上,应采取“扶正、疏通、攻毒”三大对策,统筹兼顾,有的放矢,重点用药,扶正培元,理气化淤,化痰通络,攻毒散结施治,对症下药,最终使人体阴阳气血平衡,使脏腑机能恢复到自然健康状态。他进而摸索了出以“三联平衡疗法”为代表的治癌新路子,研制出了天赐参胶囊、开噎散、扶元散、透骨砂等系列方药,已使6万多名癌症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寿命,把众多被“判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009年12月5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第六屆世界中医药大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隆重开幕,袁希福应邀出席了大会。大会上,他发表的中医抗癌新理论赢得了美国、澳大利亚、荷兰、西班牙等国专家学者的好评。
创立“三联平衡疗法”获学士、专家肯定,患者真实疗效见证!
“三联平衡疗法”是袁希福教授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
2009年在墨尔本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600余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药的现代化与飞跃”主题,就中医理论、临床研究、中药研究等,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作为河南省医学界的唯一代表,袁希福在会上作了发言,与世界各国的同仁切磋中医抗癌的医术与医道,袁希福独创的以“三联平衡疗法”为代表的中医抗癌新方法引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医学专家的关注。他撰写的《扶正通淤排毒“三联平衡疗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512例》被录入大会论文集。
经袁希福教授诊治,服用中药三联平衡疗法的真实案例摘读:
①、68岁的被告知几个月生命的肺癌晚期患者王兴旺(男,南阳市南召县人)。
老人于2010年8月在河南省门诊部,确诊为肺癌晚期。门诊部专家告诉他存活时间为4-6月,后来北京301门诊部会诊门诊部专家再次告诉他,存活时间6-8月。2010年11月17日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疗,开始服用中药,停止西医治疗。两年时间过去了,王兴旺已连续服用中药约130副,2012年5月做ct检查显示肿块大小稳定,现在的他病情稳定、饮食正常、精神饱满、体力很好、睡觉正常,给下死亡通知书的医院专家一个活生生的证明。
②、52岁的家住郑州市丰产的许金桃女士2010年被确诊为肺癌,并做左侧肺癌切除术。
许女士于2010年9月6日在郑大一附院行胸腔镜下左侧肺癌切除术,术后身体极度乏力(需人搀扶方可行走),腰及坐骨神经痛,消瘦,语声低微等。后于10月7日带着2010年10月22日在郑大一附院的CT检查报告单(显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肝内小囊肿)求助于袁希福教授。
袁希福及其他院专家综合会诊后,许女士按照“三联平衡疗法”进行中药调理,服药10付腰部疼痛就有所缓解,乏力症状有所改善。坚持服药120付,于2011年2月18日前来复诊,患者面色红润有光泽,活动有力,腰及坐骨神经痛完全消失,体重增加,患者所带的近期检查资料显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消失,肝内小囊肿消失。
③、64岁的家住南阳市宛城区的庞秀兰女士在单位体检中检查出右肺结节。
庞女士2010年5月中旬出现咳嗽、痰多等症状,用消炎止咳药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6月3日在一次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右肺结节,随后又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检查并确诊,在院专家的建议下于6月15日行胸腔镜右中肺叶切除+右上肺叶部分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之后拒绝院专家建议的术后化疗,通过康复患者介绍和网络查找于2010年7月16日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袁希福和其他院专家经过详细会诊,根据患者的特殊症状按照“三联平衡疗法”为其制定中医治疗方案,服药5付即明显感觉精神饱满,坚持服药130付,于2011年3月4日前来复诊并进行巩固治疗,随身带来的2011年3月2日省肿瘤医院检查报告单显示各项身体指标均恢复正常。庞女士喜极而泣,直呼“袁院长真是华佗在世”。
山东中医肺癌专家:袁希福个人基本简介
袁希福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是袁氏中医家族的第八代传人。中华名医、著名肿瘤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上海希福抗癌免疫研究所所长、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抗癌“三联平衡疗法”创始人,抗癌“多靶向”“活靶点”思路首创者。
袁希福教授矢志中国抗肿瘤事业:
袁希福出身于中医世家,据《袁氏族谱》记载,袁氏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行医,到嘉庆年间已经远近闻名,独成一派,尤其善治疑难杂症。袁希福祖上名医袁积德等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治病。同治十年、光绪元年,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袁积德为“奉直大夫”。两幅圣旨及诸多医书秘本传至袁希福手中,至今已整整八代。
袁希福数十年潜心肿瘤的临床研究,他在2004年“中国八省市中医肿瘤专家学术研究会”主题报告中指出,“癌症不是单一的局部病变,而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反映。在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最终使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他同时指出,“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癌症患者康复的最佳场所是家庭而并非医院。”
他认为,癌症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但关键病机可用“虚、淤、毒”三字来概括,在治疗上,应采取“扶正、疏通、攻毒”三大对策,统筹兼顾,有的放矢,重点用药,扶正培元,理气化淤,化痰通络,攻毒散结施治,对症下药,最终使人体阴阳气血平衡,使脏腑机能恢复到自然健康状态。他进而摸索了出以“三联平衡疗法”为代表的治癌新路子,研制出了天赐参胶囊、开噎散、扶元散、透骨砂等系列方药,已使6万多名癌症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寿命,把众多被“判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009年12月5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第六屆世界中医药大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隆重开幕,袁希福应邀出席了大会。大会上,他发表的中医抗癌新理论赢得了美国、澳大利亚、荷兰、西班牙等国专家学者的好评。
创立“三联平衡疗法”获学士、专家肯定,患者真实疗效见证!
“三联平衡疗法”是袁希福教授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
2009年在墨尔本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600余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药的现代化与飞跃”主题,就中医理论、临床研究、中药研究等,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作为河南省医学界的唯一代表,袁希福在会上作了发言,与世界各国的同仁切磋中医抗癌的医术与医道,袁希福独创的以“三联平衡疗法”为代表的中医抗癌新方法引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医学专家的关注。他撰写的《扶正通淤排毒“三联平衡疗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512例》被录入大会论文集。
经袁希福教授诊治,服用中药三联平衡疗法的真实案例摘读:
①、68岁的被告知几个月生命的肺癌晚期患者王兴旺(男,南阳市南召县人)。
老人于2010年8月在河南省门诊部,确诊为肺癌晚期。门诊部专家告诉他存活时间为4-6月,后来北京301门诊部会诊门诊部专家再次告诉他,存活时间6-8月。2010年11月17日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疗,开始服用中药,停止西医治疗。两年时间过去了,王兴旺已连续服用中药约130副,2012年5月做ct检查显示肿块大小稳定,现在的他病情稳定、饮食正常、精神饱满、体力很好、睡觉正常,给下死亡通知书的医院专家一个活生生的证明。
②、52岁的家住郑州市丰产的许金桃女士2010年被确诊为肺癌,并做左侧肺癌切除术。
许女士于2010年9月6日在郑大一附院行胸腔镜下左侧肺癌切除术,术后身体极度乏力(需人搀扶方可行走),腰及坐骨神经痛,消瘦,语声低微等。后于10月7日带着2010年10月22日在郑大一附院的CT检查报告单(显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肝内小囊肿)求助于袁希福教授。
袁希福及其他院专家综合会诊后,许女士按照“三联平衡疗法”进行中药调理,服药10付腰部疼痛就有所缓解,乏力症状有所改善。坚持服药120付,于2011年2月18日前来复诊,患者面色红润有光泽,活动有力,腰及坐骨神经痛完全消失,体重增加,患者所带的近期检查资料显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消失,肝内小囊肿消失。
③、64岁的家住南阳市宛城区的庞秀兰女士在单位体检中检查出右肺结节。
庞女士2010年5月中旬出现咳嗽、痰多等症状,用消炎止咳药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6月3日在一次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右肺结节,随后又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检查并确诊,在院专家的建议下于6月15日行胸腔镜右中肺叶切除+右上肺叶部分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之后拒绝院专家建议的术后化疗,通过康复患者介绍和网络查找于2010年7月16日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袁希福和其他院专家经过详细会诊,根据患者的特殊症状按照“三联平衡疗法”为其制定中医治疗方案,服药5付即明显感觉精神饱满,坚持服药130付,于2011年3月4日前来复诊并进行巩固治疗,随身带来的2011年3月2日省肿瘤医院检查报告单显示各项身体指标均恢复正常。庞女士喜极而泣,直呼“袁院长真是华佗在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