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风景 铭记真情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关于用金钱来衡量朋友关系的文章,里面提到一句话,爱惜自己靠得住的朋友,努力使自己成为别人靠得住的朋友。曾经对朋友这个词不懂,后来渐渐懂了,即使不经常联系,关键时候朋友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是金钱;就是想哭时,朋友会听你各种乱七八糟的抱怨,哪怕在忙;就是在你孤独时,傻傻的来安慰你,运用各种方式逗你一笑,哪怕这种方式很拙劣。
想去中山的原因十分简单,只是想亲身走走孙中山先生出生的地方。一个人出去,只会随心走,总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有人相伴,却喜欢不用思考地跟着别人走。
说走就走的中山之行在下雨降温的节奏中照旧。星期五下班后匆匆赶到南站坐轻轨,到达中山时差不多晚上八点了。下了轻轨,直奔芳妈妈的住处,拥挤的公交车,漆黑黑的车外,细朦朦的小雨,公交一站一站走过,中途还换乘了另一辆公交车。人少的城市,公交车可以毫无障碍的行驶着,混沌夜幕中,远处偶有淡亮的微光,忽明忽暗,夜晚的宁谧舒怡在雨中更显迷人。
路过市中心, 隔窗眺望着传说中的岐江夜景,虽没有广州般繁华热闹,却另有一番情致。大概全天下所有的步行街都一样,装修豪华的店面,熙熙攘攘的街市,络绎不绝的人群……
九点多下了公交车,见到了芳妈妈。芳是山东人,妈妈也有北方人的豪爽,去到住的地方,芳妈妈已准备好饭菜,虽不丰盛,却有家的味道。芳和妈妈用家乡话谈论着许多话题,犹如旁观者的我,羡慕不已。想象着回家之时,我是否可以和家人谈的如此开心随意,还是会陌生到不知如何开口。羡慕是人之常情,可是,羡慕的东西也许并不那么适合我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自己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无论是人,还是事,甚至是适合自己的自己。
第二天一大早匆匆出门,芳妈妈送我们到公交站牌,顺便给我们买了早餐。为了挤公交车,都没时间吃早餐,只能在公交车这么公众的场合吃早餐,两个人根本顾不得什么淑女形象,边吃边聊,全然不理会旁人的眼光。能入眼的都是风景,等以后回忆起来这趟公交车之行会不会有一种香香的肠粉味呢?
40多站漫长的公交车之行真心让人崩溃,到达第一站——孙中山的故居翠亨村,所有的疲惫一下子烟消云散。淅淅沥沥的小雨依旧阻挡不了游人的热情,有人组团而来,有情侣一起来,也有孤独的一个人。人多人少,都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喜欢旅行的人,始终会怀有一颗远方的心。
走在翠亨村的青石小路上,历史沧桑、伟人的足迹似乎可以遥想一二。中国有太多关于孙中山记忆的建筑、景点,甚至道路。去过广州的中山纪念堂,浏览过中山大学永芳堂的中山纪念堂,估计翠亨村附近的中山纪念堂最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因为这也是离伟人最近的一个纪念堂。浏览着孙中山一生的风雨历程,大江南北、海内海外,奔波过这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脚步,成为彪柄千古的伟人。而为什么只拘泥于一个城市的我们,依然过得不尽如人意。一个人的气度、见识、眼光是在不断行走中积累出的。
真正优雅的女人,历经风霜雪雨,依旧高贵美丽如初。欣赏宋庆龄的气质,高贵、大气,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张穿着旗袍,微微倾斜看书的照片,有着少女般的纯真,年轻般的美好。大学时,特别喜欢看人物传记,也看过很多名人传记,尤其喜欢阅读各个领域伟大女性的传记,《宋氏三姐妹》写出了宋家三个不一样的女子,翻看这些传记,浏览她们的人生历程,在他们身上了就知道女人应该怎样活,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等老了,容颜尽了,优雅如初,淡然风雨,人生之旅才算圆满。
随后的中山影视城,还原了太多影视剧中的场景。景区的风景,影视剧中的镜头,突然觉得一切那么不真实了。中国景区、日本景区、美国景区,一系列场景,一长串记忆,朦朦细雨中,远处烟雾缭绕的青山绿树,为这似真似幻的画面增添了些许浪漫。鲜有人迹的地方,自然可以更好享受其中的惬意唯美。有些地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甚至有些荒芜,但在电影或电视中,唯美的镜头和场景随时会有,结伴而行的朋友说,在这样看下去,我都分不清楚哪是真哪是假了?是不是我们都被骗了好久,也被隐藏了太深,以后看电视时,看到这些场面,第一反应肯定是场景布置的,即便是在繁华、在唯美的画面。真真假假,本来就难以分清,真作假时假亦真,这个世界根本就分不清楚。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弄不清楚也是一种态度,糊里糊涂比清醒明白,难得糊涂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不是我的文艺情结太重了,朋友说我不接地气,不食烟火。工作之余做着喜欢的事情,看书、旅游、写文字。写文字的人注定是孤独的,从文字中没有得到过任何的物质回报,也不知道一直写下去有没有意义,不喜欢狗苟蝇营的过着,不希望碌碌无为的活着。喜欢写东西,是因为我有太多的情绪,太多的情绪,无处倾泻,只能诉诸笔端。很少谈工作,不是因为我不热爱工作,不努力拼搏,也告诉过自己坚强工作、温柔生活,现实却是工作没有一点成就感,棱角被磨平了,进取心被熄灭了,整个人在自甘堕落。
最后一站——中山的中山纪念堂,本以为会有更多景致,去到才发现只是一个中山纪念公园,只不过多了一个香山风云人物介绍。以前,总觉得历史课本中的大事件的发生地点离我很远,现在有机会就会一个个的去走,看到了历史风景,历史也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这趟中山之行并没有看太多风景,细雨蒙蒙游孙中山故居别有一番情调。错落有致的村落,古朴典雅的祠堂,气派的中山纪念堂。对历史的重新认知学习。芳妈妈的热情招待,带回了一种家的感觉,我想等我回家,我也试着和母亲开心畅聊,和母亲一起做饭,和父亲谈谈工作,一起喝茶,和弟弟讲讲学习,聊聊我看感受到的生活。试着与过去和解,与家人和与一切和解。
路途中总会遇到各种波折,如同生活之行,波折心酸只有自己知道。那么多站的公交车,做到浑身痛;本来去中山北站,一不小心做错了公交车,却去到了中山站……一个人呆久了,当身处人多繁杂的环境中,就像一个孩童,怀着童真的目光去看待一切,内心其实是惶恐的。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有时候也在想会不会遇到一个可以容忍我小自私、小任性的那样一个人!没有才会想更多,但期许每一次的遇见总是美好的,每个相逢都是故事的开始。
去年的一个下午去过广州的中山纪念堂,只是简单走了一圈,对其中景点并没有多少深刻印象。后来有机会去纪念堂做过志愿者,其中有一项活动是景点介绍,通过大家的介绍才知道这处景点的特别之处,门口的台阶暗示九五之尊,屋顶的琉璃球是有多少的意义,还有旁边的榕树……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段记忆,都有独特的内涵,走入其中,才会了解更深。人也如此,简单的外表总会有复杂的内在,如果人也简单,也许就缺乏内涵了。
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厦门……中国大部分城市都会有以中山命名的道路、公园,孙中山去过的地方更有中山纪念堂。而广州有有关孙中山的记忆,中大有一座中山大学的铜像,手指向北方,当时师姐还开玩笑说,这是召唤者北方学子来中大。是啊,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了中大,遇到一群可爱的同学,还有那么多成长的记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话语耳熟能详,历史没有学的非常好,却喜欢历史,读史使人明志,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才知道自己有多浅薄。不断修行的前行中,在如今快餐文化到处渗透的当下,我们在读一点历史,也会又不一样的收获。
过不了风起云涌的生活,就过自己的小日子。走不了名人的路,却可以欣赏关于名人的风景,也未尝不是一种收获。
游览影视城日本景区,偶然发现了一个小景点——梅屋庄吉的住所,后来才知道,他和孙中山还有那么一断深刻的友情。后来,梅屋庄吉出资打造的四个孙中山的雕像,赠与了不同的地方,其中中山大学有一座铜像。记得当时来面试的时候,师姐还开玩笑说,有没有看到孙中山先生的手一直朝向北方,是在召唤北方的学子。尘世的每一次相遇,男人、女人这个世界的唯一和主宰,困在繁华的纷扰中,不可自拔,心境澄澈只是一种奢望。
坐在影视城里梅屋庄吉住所的桌前,感受一下影视剧中的情结,畅想一下当时他和孙中山在研究国家大计,聊聊人生常态的场景,也未尝不是一种回忆。
爱,很虚无很飘渺,友情单纯来说也很虚空,只有走具体小事中,才会明白懂得。我愿意倾尽所有,珍惜我所珍惜的人,也努力成为别人珍惜的可靠之人。
现在问我喜欢什么,我会脱口而出,旅行。出去、回来、再出去、再回来,怀有一颗朝圣远方的心,才会晓得世界远比想象中要大,遇到的人多了,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眼中的风景多了,心灵才会更澄澈,境界才会更升华。
一个人走,享受的快乐是少的,思考的空间确实大的。一个人看,才会触摸到自己的内心。孤独多了,安静久了,不急不躁,静水流觞,惬意安闲全在于心。
珍藏每一次的风景,铭记每一次的真情。一个人,一群人,留住每一次红尘的邂逅,念下每一份人生的相遇,就是极美的。走在路上,心思飞扬,流云卷舒,静看流水,这就是我们最好的年龄。最好的年华,不期许,不奢望,边走边写,边看边写,希望这种生活可以久一点,长一些。事尽缘灭,说不清楚,也不用说,走着走着,总会遇到!
想去中山的原因十分简单,只是想亲身走走孙中山先生出生的地方。一个人出去,只会随心走,总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有人相伴,却喜欢不用思考地跟着别人走。
说走就走的中山之行在下雨降温的节奏中照旧。星期五下班后匆匆赶到南站坐轻轨,到达中山时差不多晚上八点了。下了轻轨,直奔芳妈妈的住处,拥挤的公交车,漆黑黑的车外,细朦朦的小雨,公交一站一站走过,中途还换乘了另一辆公交车。人少的城市,公交车可以毫无障碍的行驶着,混沌夜幕中,远处偶有淡亮的微光,忽明忽暗,夜晚的宁谧舒怡在雨中更显迷人。
路过市中心, 隔窗眺望着传说中的岐江夜景,虽没有广州般繁华热闹,却另有一番情致。大概全天下所有的步行街都一样,装修豪华的店面,熙熙攘攘的街市,络绎不绝的人群……
九点多下了公交车,见到了芳妈妈。芳是山东人,妈妈也有北方人的豪爽,去到住的地方,芳妈妈已准备好饭菜,虽不丰盛,却有家的味道。芳和妈妈用家乡话谈论着许多话题,犹如旁观者的我,羡慕不已。想象着回家之时,我是否可以和家人谈的如此开心随意,还是会陌生到不知如何开口。羡慕是人之常情,可是,羡慕的东西也许并不那么适合我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自己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无论是人,还是事,甚至是适合自己的自己。
第二天一大早匆匆出门,芳妈妈送我们到公交站牌,顺便给我们买了早餐。为了挤公交车,都没时间吃早餐,只能在公交车这么公众的场合吃早餐,两个人根本顾不得什么淑女形象,边吃边聊,全然不理会旁人的眼光。能入眼的都是风景,等以后回忆起来这趟公交车之行会不会有一种香香的肠粉味呢?
40多站漫长的公交车之行真心让人崩溃,到达第一站——孙中山的故居翠亨村,所有的疲惫一下子烟消云散。淅淅沥沥的小雨依旧阻挡不了游人的热情,有人组团而来,有情侣一起来,也有孤独的一个人。人多人少,都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喜欢旅行的人,始终会怀有一颗远方的心。
走在翠亨村的青石小路上,历史沧桑、伟人的足迹似乎可以遥想一二。中国有太多关于孙中山记忆的建筑、景点,甚至道路。去过广州的中山纪念堂,浏览过中山大学永芳堂的中山纪念堂,估计翠亨村附近的中山纪念堂最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因为这也是离伟人最近的一个纪念堂。浏览着孙中山一生的风雨历程,大江南北、海内海外,奔波过这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脚步,成为彪柄千古的伟人。而为什么只拘泥于一个城市的我们,依然过得不尽如人意。一个人的气度、见识、眼光是在不断行走中积累出的。
真正优雅的女人,历经风霜雪雨,依旧高贵美丽如初。欣赏宋庆龄的气质,高贵、大气,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张穿着旗袍,微微倾斜看书的照片,有着少女般的纯真,年轻般的美好。大学时,特别喜欢看人物传记,也看过很多名人传记,尤其喜欢阅读各个领域伟大女性的传记,《宋氏三姐妹》写出了宋家三个不一样的女子,翻看这些传记,浏览她们的人生历程,在他们身上了就知道女人应该怎样活,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等老了,容颜尽了,优雅如初,淡然风雨,人生之旅才算圆满。
随后的中山影视城,还原了太多影视剧中的场景。景区的风景,影视剧中的镜头,突然觉得一切那么不真实了。中国景区、日本景区、美国景区,一系列场景,一长串记忆,朦朦细雨中,远处烟雾缭绕的青山绿树,为这似真似幻的画面增添了些许浪漫。鲜有人迹的地方,自然可以更好享受其中的惬意唯美。有些地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甚至有些荒芜,但在电影或电视中,唯美的镜头和场景随时会有,结伴而行的朋友说,在这样看下去,我都分不清楚哪是真哪是假了?是不是我们都被骗了好久,也被隐藏了太深,以后看电视时,看到这些场面,第一反应肯定是场景布置的,即便是在繁华、在唯美的画面。真真假假,本来就难以分清,真作假时假亦真,这个世界根本就分不清楚。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弄不清楚也是一种态度,糊里糊涂比清醒明白,难得糊涂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不是我的文艺情结太重了,朋友说我不接地气,不食烟火。工作之余做着喜欢的事情,看书、旅游、写文字。写文字的人注定是孤独的,从文字中没有得到过任何的物质回报,也不知道一直写下去有没有意义,不喜欢狗苟蝇营的过着,不希望碌碌无为的活着。喜欢写东西,是因为我有太多的情绪,太多的情绪,无处倾泻,只能诉诸笔端。很少谈工作,不是因为我不热爱工作,不努力拼搏,也告诉过自己坚强工作、温柔生活,现实却是工作没有一点成就感,棱角被磨平了,进取心被熄灭了,整个人在自甘堕落。
最后一站——中山的中山纪念堂,本以为会有更多景致,去到才发现只是一个中山纪念公园,只不过多了一个香山风云人物介绍。以前,总觉得历史课本中的大事件的发生地点离我很远,现在有机会就会一个个的去走,看到了历史风景,历史也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这趟中山之行并没有看太多风景,细雨蒙蒙游孙中山故居别有一番情调。错落有致的村落,古朴典雅的祠堂,气派的中山纪念堂。对历史的重新认知学习。芳妈妈的热情招待,带回了一种家的感觉,我想等我回家,我也试着和母亲开心畅聊,和母亲一起做饭,和父亲谈谈工作,一起喝茶,和弟弟讲讲学习,聊聊我看感受到的生活。试着与过去和解,与家人和与一切和解。
路途中总会遇到各种波折,如同生活之行,波折心酸只有自己知道。那么多站的公交车,做到浑身痛;本来去中山北站,一不小心做错了公交车,却去到了中山站……一个人呆久了,当身处人多繁杂的环境中,就像一个孩童,怀着童真的目光去看待一切,内心其实是惶恐的。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有时候也在想会不会遇到一个可以容忍我小自私、小任性的那样一个人!没有才会想更多,但期许每一次的遇见总是美好的,每个相逢都是故事的开始。
去年的一个下午去过广州的中山纪念堂,只是简单走了一圈,对其中景点并没有多少深刻印象。后来有机会去纪念堂做过志愿者,其中有一项活动是景点介绍,通过大家的介绍才知道这处景点的特别之处,门口的台阶暗示九五之尊,屋顶的琉璃球是有多少的意义,还有旁边的榕树……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段记忆,都有独特的内涵,走入其中,才会了解更深。人也如此,简单的外表总会有复杂的内在,如果人也简单,也许就缺乏内涵了。
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厦门……中国大部分城市都会有以中山命名的道路、公园,孙中山去过的地方更有中山纪念堂。而广州有有关孙中山的记忆,中大有一座中山大学的铜像,手指向北方,当时师姐还开玩笑说,这是召唤者北方学子来中大。是啊,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了中大,遇到一群可爱的同学,还有那么多成长的记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话语耳熟能详,历史没有学的非常好,却喜欢历史,读史使人明志,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才知道自己有多浅薄。不断修行的前行中,在如今快餐文化到处渗透的当下,我们在读一点历史,也会又不一样的收获。
过不了风起云涌的生活,就过自己的小日子。走不了名人的路,却可以欣赏关于名人的风景,也未尝不是一种收获。
游览影视城日本景区,偶然发现了一个小景点——梅屋庄吉的住所,后来才知道,他和孙中山还有那么一断深刻的友情。后来,梅屋庄吉出资打造的四个孙中山的雕像,赠与了不同的地方,其中中山大学有一座铜像。记得当时来面试的时候,师姐还开玩笑说,有没有看到孙中山先生的手一直朝向北方,是在召唤北方的学子。尘世的每一次相遇,男人、女人这个世界的唯一和主宰,困在繁华的纷扰中,不可自拔,心境澄澈只是一种奢望。
坐在影视城里梅屋庄吉住所的桌前,感受一下影视剧中的情结,畅想一下当时他和孙中山在研究国家大计,聊聊人生常态的场景,也未尝不是一种回忆。
爱,很虚无很飘渺,友情单纯来说也很虚空,只有走具体小事中,才会明白懂得。我愿意倾尽所有,珍惜我所珍惜的人,也努力成为别人珍惜的可靠之人。
现在问我喜欢什么,我会脱口而出,旅行。出去、回来、再出去、再回来,怀有一颗朝圣远方的心,才会晓得世界远比想象中要大,遇到的人多了,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眼中的风景多了,心灵才会更澄澈,境界才会更升华。
一个人走,享受的快乐是少的,思考的空间确实大的。一个人看,才会触摸到自己的内心。孤独多了,安静久了,不急不躁,静水流觞,惬意安闲全在于心。
珍藏每一次的风景,铭记每一次的真情。一个人,一群人,留住每一次红尘的邂逅,念下每一份人生的相遇,就是极美的。走在路上,心思飞扬,流云卷舒,静看流水,这就是我们最好的年龄。最好的年华,不期许,不奢望,边走边写,边看边写,希望这种生活可以久一点,长一些。事尽缘灭,说不清楚,也不用说,走着走着,总会遇到!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