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读书会第十三期《枪炮、病菌与钢铁》回顾
地点:复旦大学第二教学楼2112A
时间:2014年11月16日星期日
了解这本书的梗概,我们先从斯坦福大学人口研究所客座教授保罗R埃里克对于《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的描述,“这是对各大陆13000年历史——关于芸芸众生的悠悠万事的简史——的一次生动描写的、充满激情的、旋风式的巡视。帝国、宗教、文字、作物和枪炮的来龙去脉尽收眼底。本书终于为不同大陆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结果提供了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摧毁了关于历史的种族主义的理论基础。它对现代世界如何形成的说明,充满了对我们自身未来的有益教训。”这是一本信息量巨大的社会学发展之书,佐证充实,逻辑严密,也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最好的论说社会发展史之书。
再说作者本人,见2013年 “【果壳网专访】贾雷德•戴蒙德:在科学、历史、社会的交叉点探究地理、人类与未来”这篇文章。简而言之,他是美国“最有名的地理学家”,在中国,可能也是;如果不是,那是因为他同时还有很多“著名的”身份。他是演化生物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地理学家,也是人类学家、博物学家,还是作家和普利策奖得主。
说到写《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戴蒙德坦言,写作《枪炮、病菌与钢铁》时最大的挑战是掌握非常大量的信息——简而言之,过去1.3万年中所有大洲上所有人的历史,好在他很幸运地得到了几百位学者的帮助。从他的书1997年出版以来,更多有趣的细节涌现出来,为理解能力添砖加瓦,但这本书的呈现的关键知识点并没有发生变化。后来再版过的《枪炮、病菌与钢铁》,添加了关于日本的一章。如果重写,再会加一章关于南亚次大陆的内容。
今天的读书会,《枪炮、病菌与钢铁》带领我们与作者一起,思考关于人类命运的宏大问题!
这本书的特点,从题目和目录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不读完全书,无法明白书名《枪炮、病菌与钢铁》和整本书的目录框架,和作者所描述的社会发展史的核心观点。社会发展,人类命运,这样宏大命题前,读的不仅是历史,还有自然科学的各种分支内容。我觉得读这本书最大的收益不是弄懂了耶利的问题。而是戴蒙德教授在研究历史进程中带给我的启示。
我一直以为历史是人文的东西,与自然科学是隔绝甚至是对立的,我们的历史学科是独立可以自成体系的,但是这本书颠覆了一直以来我对历史的看法,它让我重新的开始思考历史学科体系。《枪炮、病菌与钢铁》告诉我了一个无比悲惨的事实就是:自然科学可以不要历史这门学科,但是历史这门学科必须要依靠自然科学。揭示历史进程,不能简单地依靠政治事件,经济指标,文献资料来进行研究,必须要跨越很多学科,包容很多学科来丰富历史探究。作者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即地理环境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时作者涉及了很多其他专业方面的材料,在探究过程中,很多缺失的专业领域知识,让读者无法断定哪个观点就是100%正确。不过,历史有趣的就是,正是这些无法理解的东西,让历史的答案是多元的,历史不再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而是需要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给同一件历史事件以解释。
同样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还发现自己对于历史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我对历史的认识局限于人的本身,以及人本身所带来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忽略了整个除人以外的外部因素。相反,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作者反其道而行之,从外部来展现整个历史的发展,不纠结于政治、宗教、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又给我提供另一个审视历史的视角。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然而,我希望我已经使读者相信,历史并不‘就是一个又一个讨厌的事实’就像一个愤世嫉俗者说的那样。”[ 《枪炮、病菌与钢铁》 [美]贾雷德•戴蒙德•著 谢延光 译 上海世纪出版社 第22页]
关于整本书研究的主题和框架,简单概括如下,
读书一定要看序言,就如迦南读书会第十期《如何阅读一本书》所阐述,序言对于整本书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这样一部严谨的社会发展史,序言就是核心内容。从P19页开始到24页,全书4部分,简而言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提出更多相关问题。
第一部分三章节通过回顾人类进化和历史的旋风式旅程,证明某些大陆上的人类发展经过一段时间, 取得了优于其他大陆上的人类发展的领先优势,于是提出,终极原因何在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第四到第十一章,专门讨论作者认为的最重要的一组终极原因,粮食生产源头,植物和动物驯化以及在各个大陆的发展情况和结果。
第三部分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一切从终极原因粮食生产发展,导入对于因果链关系分析内容,包括病菌演化,粮食生产和文字,粮食生产和技术和政治和宗教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各大陆之间差异性发展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十五章到第十九章,把二和三部分所讲内容应用于每个大陆和一些重要岛屿,并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于这些地域的影响。
后记列出剩下的问题,欧亚大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问题,与环境无关的文化因素作用,以及个人作用。
在此,我抛出一个对于全书的核心观点来讨论,
《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从地理环境出发来解释各大陆各种族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些人说这本书,是地理决定论,是地理环境决定了各个大陆之间的差异影响,有的人说这本书写的是地理环境影响人类发展因素,怎么看?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文明影响到底有多大?
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文明影响到底有多大,在思考和讨论后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地理环境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是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比如中东地区的发展,与燃气机产生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联系在工业革命之前并未被发现。石油这一因素无疑是对人类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它的影响却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产生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进程的影响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是固定的。
时间:2014年11月16日星期日
了解这本书的梗概,我们先从斯坦福大学人口研究所客座教授保罗R埃里克对于《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的描述,“这是对各大陆13000年历史——关于芸芸众生的悠悠万事的简史——的一次生动描写的、充满激情的、旋风式的巡视。帝国、宗教、文字、作物和枪炮的来龙去脉尽收眼底。本书终于为不同大陆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结果提供了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摧毁了关于历史的种族主义的理论基础。它对现代世界如何形成的说明,充满了对我们自身未来的有益教训。”这是一本信息量巨大的社会学发展之书,佐证充实,逻辑严密,也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最好的论说社会发展史之书。
再说作者本人,见2013年 “【果壳网专访】贾雷德•戴蒙德:在科学、历史、社会的交叉点探究地理、人类与未来”这篇文章。简而言之,他是美国“最有名的地理学家”,在中国,可能也是;如果不是,那是因为他同时还有很多“著名的”身份。他是演化生物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地理学家,也是人类学家、博物学家,还是作家和普利策奖得主。
说到写《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戴蒙德坦言,写作《枪炮、病菌与钢铁》时最大的挑战是掌握非常大量的信息——简而言之,过去1.3万年中所有大洲上所有人的历史,好在他很幸运地得到了几百位学者的帮助。从他的书1997年出版以来,更多有趣的细节涌现出来,为理解能力添砖加瓦,但这本书的呈现的关键知识点并没有发生变化。后来再版过的《枪炮、病菌与钢铁》,添加了关于日本的一章。如果重写,再会加一章关于南亚次大陆的内容。
今天的读书会,《枪炮、病菌与钢铁》带领我们与作者一起,思考关于人类命运的宏大问题!
这本书的特点,从题目和目录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不读完全书,无法明白书名《枪炮、病菌与钢铁》和整本书的目录框架,和作者所描述的社会发展史的核心观点。社会发展,人类命运,这样宏大命题前,读的不仅是历史,还有自然科学的各种分支内容。我觉得读这本书最大的收益不是弄懂了耶利的问题。而是戴蒙德教授在研究历史进程中带给我的启示。
我一直以为历史是人文的东西,与自然科学是隔绝甚至是对立的,我们的历史学科是独立可以自成体系的,但是这本书颠覆了一直以来我对历史的看法,它让我重新的开始思考历史学科体系。《枪炮、病菌与钢铁》告诉我了一个无比悲惨的事实就是:自然科学可以不要历史这门学科,但是历史这门学科必须要依靠自然科学。揭示历史进程,不能简单地依靠政治事件,经济指标,文献资料来进行研究,必须要跨越很多学科,包容很多学科来丰富历史探究。作者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即地理环境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时作者涉及了很多其他专业方面的材料,在探究过程中,很多缺失的专业领域知识,让读者无法断定哪个观点就是100%正确。不过,历史有趣的就是,正是这些无法理解的东西,让历史的答案是多元的,历史不再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而是需要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给同一件历史事件以解释。
同样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还发现自己对于历史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我对历史的认识局限于人的本身,以及人本身所带来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忽略了整个除人以外的外部因素。相反,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作者反其道而行之,从外部来展现整个历史的发展,不纠结于政治、宗教、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又给我提供另一个审视历史的视角。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然而,我希望我已经使读者相信,历史并不‘就是一个又一个讨厌的事实’就像一个愤世嫉俗者说的那样。”[ 《枪炮、病菌与钢铁》 [美]贾雷德•戴蒙德•著 谢延光 译 上海世纪出版社 第22页]
关于整本书研究的主题和框架,简单概括如下,
读书一定要看序言,就如迦南读书会第十期《如何阅读一本书》所阐述,序言对于整本书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这样一部严谨的社会发展史,序言就是核心内容。从P19页开始到24页,全书4部分,简而言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提出更多相关问题。
第一部分三章节通过回顾人类进化和历史的旋风式旅程,证明某些大陆上的人类发展经过一段时间, 取得了优于其他大陆上的人类发展的领先优势,于是提出,终极原因何在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第四到第十一章,专门讨论作者认为的最重要的一组终极原因,粮食生产源头,植物和动物驯化以及在各个大陆的发展情况和结果。
第三部分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一切从终极原因粮食生产发展,导入对于因果链关系分析内容,包括病菌演化,粮食生产和文字,粮食生产和技术和政治和宗教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各大陆之间差异性发展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十五章到第十九章,把二和三部分所讲内容应用于每个大陆和一些重要岛屿,并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于这些地域的影响。
后记列出剩下的问题,欧亚大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问题,与环境无关的文化因素作用,以及个人作用。
在此,我抛出一个对于全书的核心观点来讨论,
《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从地理环境出发来解释各大陆各种族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些人说这本书,是地理决定论,是地理环境决定了各个大陆之间的差异影响,有的人说这本书写的是地理环境影响人类发展因素,怎么看?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文明影响到底有多大?
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文明影响到底有多大,在思考和讨论后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地理环境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是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比如中东地区的发展,与燃气机产生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联系在工业革命之前并未被发现。石油这一因素无疑是对人类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它的影响却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产生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进程的影响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是固定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