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我,我爱你
刚进大学的时候,学校不准我们学生带电脑,说大一有电脑影响学业。第一个学期我没有买,但是第二个学期我想要出国玩,总觉得带一台笔记本会方便很多,那是对笔记本的功能就纯属于能码码字上上网,偶尔查查资料查查攻略就好。按照这种需求,在不惊动父母的前提下,花了1250元生活费在某宝买了一台仿苹果外形的不知名上网本,外壳摸起来是塑料的,所以非常轻便而且我需要的功能都齐全。
到了大二,同寝室的都开始买电脑,以联想或者华硕电脑为主,价位基本都是3000出头4000以内。我一不打游戏而不需要用电脑工作,觉得这电脑外形时尚携带轻巧功能齐全完全具备了所有的功能,所以也就一直没换,很开心的一直用下去。
大三,我的1250元的上网本由于使用了较长时间,导致运行速度非常卡,word开开关关就要好久。那时又爱上了摄影,需要使用PS或者LR这两款软件,在上网本使用这两款软件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安装都不可能。而且1250元的上网本我能够用到现在我已经觉得非常值了,就慢慢的萌生了买新的电脑的想法。
我妈不反对,说让我自己去挑一款买就好。自己选啊选啊,眼光越来越高,从一开始借鉴室友4000价位的联想慢慢发展到价位在8000的macbook,外形好看把,时尚吧,拿出去有面子吧,界面清爽装逼吧,各种的好。但当时网上说mac系统不好用的原因我也没做太多的考虑,从来没有想到真的去买,毕竟价格摆在那里,8000多,真心贵,舍不得买,用我爸妈的钱我更舍不得买。
十一假期回家,某天我妈午睡到三点起来,我随口说今天给我买电脑吧,她居然同意了。
一条街全部都是卖电脑的。我有一个邻居姐姐,卖电脑好几年了,刚好她工作的店就在这条街上,想着她懂得比较多就打算先找她问问意见帮忙选一台。她们店专门卖联想,所以店里面除了联想还是联想,看来看去我都没有看见心仪的,不是嫌太笨重就是嫌外观不够好看,其实我都是以Macbook的标准去和它们对比,心有所属当然就容不得其它的。此时还没有告诉我妈存在macbook这一款电脑,就是说再去别处看看吧。
一条街都走遍了还没挑下来,这中间看到过macbook,也和我妈讲过我想这样外貌类型的电脑,就是太贵了舍不得买,那时压根没打算让她买因为除了价格这个因素,还有系统这个大问题摆在那里,被网上的人说怕了不敢尝试去买它。
临近最后,越来越接近晚饭时间,买mac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很不忍心的对我妈说,我想买mac。那时候我很矛盾,想买mac,但是太贵了不忍心我妈付出那么一大笔钱,觉得太对不起她;但是不买的话,毕竟电脑可以使用好几年那这次买了其他的就成定局,想换还要一直盼着这电脑赶紧坏。
我妈说有必要买那么好么,和那些电脑价格差了3000块呢。我就一条条的解释买mac的原因。最后她同意了,没有不高兴也没有嫌弃我浪费更没有觉得我败家,而是很干脆让我买了。我的开心与我的愧疚成正比,愧疚让父母花那么多钱买电脑,同时也因为父母没有抱怨而是毫不犹豫的付出让我感动。
叙述那么长的废话,主题不明确立场不明确不明白我到底在讲什么是吧。讲了一箩筐其实我就是想表达我那时候的感动,和我体会到父母对我的爱。并不是说给我买贵的电脑就是爱我,也不是因为说他们给我买了那么贵的东西我就感动。这种情感很复杂,特别是当我真的拿到这台电脑,我一点都开心不起来,满满的愧疚感,我就是那么矛盾。
晚上一个人在床上捣鼓着新电脑的时候,我没有什么兴奋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激动。反而是回味我妈对我的好,慢慢的鼻子就酸了。
打电话给闺蜜,她说她特别能理解我。闺蜜家里是办公司搞房地产的,很有钱。她说这就好比,当初学校有个项目可以让学生在假期去美国打工实习,但是花费是三万。她很想体验这种生活也很想报名参加,但是要让父母拿出这三万让她觉得非常不忍心,并不是说父母拿不出这笔钱,而是她觉如果拿了就心里很愧疚。
8千也好,3万也罢,不是因为数字的大小而让我们感动,而是因为父母为了孩子毫不犹豫的付出,没有一丝抱怨。
只要我回家,我妈每天晚上都会端来一些奇奇怪怪的汤水给我。有时是红枣与黑芝麻打成糊糊的一大碗说有营养;有时是党生黄芪炖成的一大碗说养生的;有时是桑葚何首乌煮成的一大碗乌漆麻黑的汤水,说我每次洗头地上都是一大堆的头发要喝补肾;有时是薏仁米煮成的汤水说是治我的转季皮肤过敏;有时是一大碗苦凉茶说我脸上冒出了一颗痘痘。有时候是上述汤水的组合,一次端来两到三碗。
我抱怨啊,每次都是晚上八点之后端过来,一大碗喝下去肚子肯定超饱大晚上不舒服。但是她孜孜不倦,每天都端来,说是自己辛辛苦苦熬制的一定要我喝掉。 磨磨唧唧的不喝,每次都会有冲动的想把它倒掉马桶里,但是每次都会把它喝掉,因为我不忍心,这一碗碗都是他们对我的爱,自己由怎么能把这份爱掉到呢。
我妈很烦,小肚鸡肠,自私小心眼,容易发怒,很喜欢找人吵架。如果我呆在家里超过三天,那吵架是不可避免的。 但当我离开她回到房间,或者回到学校,又会很自责,她对我的付出对我的好又会涌上心头,那时候她的所有缺点都无所谓了。有什么关系呢,只因为她是我妈,所以她会对我唠叨对我发牢骚对我展现她的所有一切。
现在的我,处于毕业的迷惘时期,同时也存在年轻人想要出去闯荡的心理。想去北京,想去上海,想去外面打拼,想要奋斗想要拼搏。这不可避免的就会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一年可以见到父母几次都是未知数。扪心自问,就算我在外省打拼,五年后假使可以达到很高的收入,就算每年十来万吧。那么我的归宿在哪里,真的可以违背父母的意愿一直呆在外面不回家么?不可能的,我的性格做不到让我父母如此伤心,他们希望我可以呆在他们身边,而我也离不开他们。
如果现在做不了决定,往长远的看,因为我做不到离开父母,即使毕业前五年我可以在外面发展的很好,但是我还是回家。那么在外面的五年奋斗就浪费了,带着工作经验重新回到家乡从零开始找工作,所以何必如此折腾呢。
不是说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发展自己,呆在家乡就是屈才。如果会证明自己的人,不管在哪里都是会证明自己,会努力的人在哪里都会努力。当初莫言不就是在高密那个穷乡僻壤写出了巨作,闻名于世么。让自己闪闪发亮的不是你身处何方,而是你的行动能力。
虽然目前的我还带着不去外面打拼就是不上进,不能够证明自己的扭曲心理,但是权衡再三,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打拼五年后的收入再高,也比不上能够呆在父母边上让他们不担心不伤心,陪伴着他们重要。家人的幸福,妈妈的不失望,对我来说比一切都重要。
因为我妈对我无私的付出,因为我喜欢一家四口围着圆桌天天吃团圆饭,让我不忍心打破这平凡的温馨,而我也愿意这样一直呆在他们身边,过着安稳而又简单的生活。
到了大二,同寝室的都开始买电脑,以联想或者华硕电脑为主,价位基本都是3000出头4000以内。我一不打游戏而不需要用电脑工作,觉得这电脑外形时尚携带轻巧功能齐全完全具备了所有的功能,所以也就一直没换,很开心的一直用下去。
大三,我的1250元的上网本由于使用了较长时间,导致运行速度非常卡,word开开关关就要好久。那时又爱上了摄影,需要使用PS或者LR这两款软件,在上网本使用这两款软件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安装都不可能。而且1250元的上网本我能够用到现在我已经觉得非常值了,就慢慢的萌生了买新的电脑的想法。
我妈不反对,说让我自己去挑一款买就好。自己选啊选啊,眼光越来越高,从一开始借鉴室友4000价位的联想慢慢发展到价位在8000的macbook,外形好看把,时尚吧,拿出去有面子吧,界面清爽装逼吧,各种的好。但当时网上说mac系统不好用的原因我也没做太多的考虑,从来没有想到真的去买,毕竟价格摆在那里,8000多,真心贵,舍不得买,用我爸妈的钱我更舍不得买。
十一假期回家,某天我妈午睡到三点起来,我随口说今天给我买电脑吧,她居然同意了。
一条街全部都是卖电脑的。我有一个邻居姐姐,卖电脑好几年了,刚好她工作的店就在这条街上,想着她懂得比较多就打算先找她问问意见帮忙选一台。她们店专门卖联想,所以店里面除了联想还是联想,看来看去我都没有看见心仪的,不是嫌太笨重就是嫌外观不够好看,其实我都是以Macbook的标准去和它们对比,心有所属当然就容不得其它的。此时还没有告诉我妈存在macbook这一款电脑,就是说再去别处看看吧。
一条街都走遍了还没挑下来,这中间看到过macbook,也和我妈讲过我想这样外貌类型的电脑,就是太贵了舍不得买,那时压根没打算让她买因为除了价格这个因素,还有系统这个大问题摆在那里,被网上的人说怕了不敢尝试去买它。
临近最后,越来越接近晚饭时间,买mac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很不忍心的对我妈说,我想买mac。那时候我很矛盾,想买mac,但是太贵了不忍心我妈付出那么一大笔钱,觉得太对不起她;但是不买的话,毕竟电脑可以使用好几年那这次买了其他的就成定局,想换还要一直盼着这电脑赶紧坏。
我妈说有必要买那么好么,和那些电脑价格差了3000块呢。我就一条条的解释买mac的原因。最后她同意了,没有不高兴也没有嫌弃我浪费更没有觉得我败家,而是很干脆让我买了。我的开心与我的愧疚成正比,愧疚让父母花那么多钱买电脑,同时也因为父母没有抱怨而是毫不犹豫的付出让我感动。
叙述那么长的废话,主题不明确立场不明确不明白我到底在讲什么是吧。讲了一箩筐其实我就是想表达我那时候的感动,和我体会到父母对我的爱。并不是说给我买贵的电脑就是爱我,也不是因为说他们给我买了那么贵的东西我就感动。这种情感很复杂,特别是当我真的拿到这台电脑,我一点都开心不起来,满满的愧疚感,我就是那么矛盾。
晚上一个人在床上捣鼓着新电脑的时候,我没有什么兴奋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激动。反而是回味我妈对我的好,慢慢的鼻子就酸了。
打电话给闺蜜,她说她特别能理解我。闺蜜家里是办公司搞房地产的,很有钱。她说这就好比,当初学校有个项目可以让学生在假期去美国打工实习,但是花费是三万。她很想体验这种生活也很想报名参加,但是要让父母拿出这三万让她觉得非常不忍心,并不是说父母拿不出这笔钱,而是她觉如果拿了就心里很愧疚。
8千也好,3万也罢,不是因为数字的大小而让我们感动,而是因为父母为了孩子毫不犹豫的付出,没有一丝抱怨。
只要我回家,我妈每天晚上都会端来一些奇奇怪怪的汤水给我。有时是红枣与黑芝麻打成糊糊的一大碗说有营养;有时是党生黄芪炖成的一大碗说养生的;有时是桑葚何首乌煮成的一大碗乌漆麻黑的汤水,说我每次洗头地上都是一大堆的头发要喝补肾;有时是薏仁米煮成的汤水说是治我的转季皮肤过敏;有时是一大碗苦凉茶说我脸上冒出了一颗痘痘。有时候是上述汤水的组合,一次端来两到三碗。
我抱怨啊,每次都是晚上八点之后端过来,一大碗喝下去肚子肯定超饱大晚上不舒服。但是她孜孜不倦,每天都端来,说是自己辛辛苦苦熬制的一定要我喝掉。 磨磨唧唧的不喝,每次都会有冲动的想把它倒掉马桶里,但是每次都会把它喝掉,因为我不忍心,这一碗碗都是他们对我的爱,自己由怎么能把这份爱掉到呢。
我妈很烦,小肚鸡肠,自私小心眼,容易发怒,很喜欢找人吵架。如果我呆在家里超过三天,那吵架是不可避免的。 但当我离开她回到房间,或者回到学校,又会很自责,她对我的付出对我的好又会涌上心头,那时候她的所有缺点都无所谓了。有什么关系呢,只因为她是我妈,所以她会对我唠叨对我发牢骚对我展现她的所有一切。
现在的我,处于毕业的迷惘时期,同时也存在年轻人想要出去闯荡的心理。想去北京,想去上海,想去外面打拼,想要奋斗想要拼搏。这不可避免的就会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一年可以见到父母几次都是未知数。扪心自问,就算我在外省打拼,五年后假使可以达到很高的收入,就算每年十来万吧。那么我的归宿在哪里,真的可以违背父母的意愿一直呆在外面不回家么?不可能的,我的性格做不到让我父母如此伤心,他们希望我可以呆在他们身边,而我也离不开他们。
如果现在做不了决定,往长远的看,因为我做不到离开父母,即使毕业前五年我可以在外面发展的很好,但是我还是回家。那么在外面的五年奋斗就浪费了,带着工作经验重新回到家乡从零开始找工作,所以何必如此折腾呢。
不是说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发展自己,呆在家乡就是屈才。如果会证明自己的人,不管在哪里都是会证明自己,会努力的人在哪里都会努力。当初莫言不就是在高密那个穷乡僻壤写出了巨作,闻名于世么。让自己闪闪发亮的不是你身处何方,而是你的行动能力。
虽然目前的我还带着不去外面打拼就是不上进,不能够证明自己的扭曲心理,但是权衡再三,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打拼五年后的收入再高,也比不上能够呆在父母边上让他们不担心不伤心,陪伴着他们重要。家人的幸福,妈妈的不失望,对我来说比一切都重要。
因为我妈对我无私的付出,因为我喜欢一家四口围着圆桌天天吃团圆饭,让我不忍心打破这平凡的温馨,而我也愿意这样一直呆在他们身边,过着安稳而又简单的生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