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
罂粟(学名:Papaver somniferum)是罂粟科植物,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学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因罂粟拥有制作毒品的危险性,却又有制作药物及生产罂粟籽的价值,故在世界很多国家被规范化地种植。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罂粟
拉丁学名
Papaver somniferum L
科
罂粟科
别称
罂子粟《本草拾遗》,御米、象谷、米囊、囊子《开宝本草》,莺粟
界
植物界
属
罂粟属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分布区域
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小亚细亚、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地
目
罂粟目
目录
展开
基本简介
罂粟
罂粟
罂粟是罂粟科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粉绿色,叶长椭圆形,抱茎而生;夏季开花,单生枝头,大型而艳丽,有红、紫、白色,向上开放。花早落,结球形蒴果,内有细小而众多种子。原产小亚细亚、印度、亚美尼亚和伊朗。中国部分地区药物种植场有少量栽培,多为药用。
罂粟成熟蒴果的外壳,含少量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蒂巴因(Thebaine)、那可汀(Narcotine)、罂粟壳碱(Narcotoline)和罂粟碱(Papaverine);另含多糖约2.4%,水解可得乳糖10%、阿拉伯糖6%、木糖6%、鼠李糖4%、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60%、4-0-甲基葡萄糖醛酸(4-0-Methylglucuronic acid)4%、微量岩藻糖(Fucose)、2-0-甲基岩藻糖(2-0-Methylfucose)、2-0-甲基木糖(2-0-Methylxylose)及葡萄糖醛酸(G-tucuronic acid)、景天庚糖(Sedoheptulose)、D-甘露庚酮糖(D-Mannoheptulose)、D-甘油基-D-甘露辛酮糖(D-Glycero-D-Mannooctulose)、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赤藓醇(Erythritol)。过量食用后易致瘾。
中医以罂粟壳入药,处方又名“御米壳”或“罂壳”。一般在夏季“割烟”后采收,去蒂头和种子,晒干醋炒或蜜炙备用。种子含油50%,可以榨油。此外,罂粟壳在云南大多地区可作为火锅底料。
罂粟壳性平味酸涩,有毒,内含吗啡、可待因、那可汀、罂粟碱等30多种生物碱,为镇痛、止咳、止泻药,用于肺虚久咳不止、胸腹筋骨各种疼痛、久痢常泻不止;也用于肾虚引起的遗精、滑精等症。加入菜肴中会令大脑产生很强的记忆作用,人食之容易上瘾,长期食用有中毒可能,属于违禁食品添加剂。
罂粟果实中有乳汁,割取干燥后就是“鸦片”。它含有10% 的吗啡等生物碱,能解除平滑肌特别是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并能抑制心肌,主要用于心绞痛、动脉栓塞等症。但长期应用容易成瘾,慢性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成为民间常说的“鸦片鬼”。严重的还会因呼吸困难而送命。所以,中国对罂粟种植严加控制,除药用科研外,一律禁植。
植物形态
罂粟花摄影图__花草_生物世
罂粟花摄影图__花草_生物世
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茎直立,高60~150厘米。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叶片长卵形成狭长椭圆形,长6~30厘米,宽3.5~2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而抱茎,边缘具不规则粗齿,或为羽状浅裂,两面均被白粉成灰绿色。花顶生,具长梗,花茎长12~14厘米;萼片2,长椭圆形,早落;花瓣4,有时为重瓣,圆形或广卵形,长与宽均为5~7厘米,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黄色;雌蕊1,子房长方卵圆形,无花柱,柱头7~15枚,放射状排列。蒴果卵状球形或椭圆形,熟时黄褐色,孔裂。种子多数,略呈肾形,表面网纹明显,棕褐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分布范围
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小亚细亚、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地,公元7世纪时由波斯地区传入中国。
现在以印度与土耳其为两大主要产地;亚洲方面,以中国、泰国、缅甸边境的金三角为主要非法种植地区。
药用价值
罂粟的乳汁(即鸦片)中含多种生物碱、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与蒂巴因(Thebaine),对中枢神经有兴奋、镇痛、镇咳和催眠作用。罂粟碱(Papaverine)、那可汀(Narcotine)、那碎因(Narceine)等对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果壳(即罂粟壳)性微寒,味酸涩,有小毒,含低量吗啡等生物碱。罂粟花摄影图_花花世界_
罂粟花摄影图_花花世界_
另含多糖约2.4%,水解可得乳糖10%、阿拉伯糖6%、木糖6%、鼠李糖4%、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60%、4-0-甲基葡萄糖醛酸(4-0-Methylglucuronic acid)4%、微量岩藻糖(Fucose)、2-0-甲基岩藻糖(2-0-Methylfucose)、2-0-甲基木糖(2-0-Methylxylose)及葡萄糖醛酸(G-tucuronic acid)、景天庚糖(Sedoheptulose)、D-甘露庚酮糖(D-Mannoheptulose)、D-甘油基-D-甘露辛酮糖(D-Glycero-D-Mannooctulose)、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赤藓醇(Erythritol)。有敛肺、涩肠、止痛的作用。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
中医以罂粟壳入药,处方又名“御米壳”或“罂壳”。在夏季“割烟”后采收,去蒂头和种子,晒干醋炒或蜜炙备用。种子含油50%,可以榨油。罂粟壳性平味酸涩,有毒,内含吗啡、可待因、那可汀、罂粟碱等30多种生物碱,为镇痛、止咳、止泻药,用于肺虚久咳不止、胸腹筋骨各种疼痛、久痢常泻不止;也用于肾虚引起的遗精、滑精等症。
法律信息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规定: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三)抗拒铲除的。
非法种植罂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七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的。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第七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相关信息
预防措施
1.鸦片、吗啡类药品均应按麻醉药品管理规定保管使用,使用单位应做到专人罂粟
罂粟
管理,专橱加锁,专用处方(或专用图章),专用账本,专册登记,建立麻醉药编号等等。
2.除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适应证外,还必须严格控制使用时间,防止形成瘾癖。一般病人用量不得超过2天,晚期癌肿病人用药必须按处方内容逐一登记,并将病人住址及病症作简要记录。
3.合成镇痛药如杜冷丁等管理方法同上。
4.宣传罂粟毒性,防止误食和滥用。
5.本类药品不宜用于初起痢疾或咳嗽者,宜用于久咳、久泻,久痢者。
中毒症状
吗啡类中毒的三大特点为昏睡、瞳孔缩小及呼吸抑制。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中毒初期兴奋不安、头晕头痛、谵妄、恶心呕吐、继则乏力、昏睡或昏迷,呼吸浅表而不规则,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大,伴有紫绀,体温和血压下降,脉搏由快变慢而弱,尿急,排尿困难,出汗,胆绞痛。因毒性作用主要在中枢,昏迷时,脊髓反射依然存在或增高,继而消失。最终一般死于呼吸衰竭(死前瞳孔散大)。
吗啡、阿片慢性中毒(即阿片或吗啡瘾癖)表现食欲不振、便秘、早衰、阳萎、消瘦、贫血等。
救治措施
1.先取碘酒20~30滴,温开水送服,再用1:5000过锰酸钾溶液或5%碳酸氢钠液洗胃,内服硫酸钠导泻,或给通用解毒剂。
2.用呼吸兴奋药,如山梗菜碱、可拉明、苯丙胺、安钠咖等。如呼吸衰竭给吸入含二氧化碳的氧气,作人工呼吸、保暖,给浓茶或咖啡,勿使病人入睡。
罂粟摄影图__花草_生物世界
罂粟摄影图__花草_生物世界
3.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促使吗啡解毒或静脉滴入10%葡萄糖溶液,促进排泄,防止脱水,必要时输入血浆。
4.在此要强调指出的是:禁用盐酸阿朴吗啡催吐,这是因为:阿朴吗啡为吗啡除去一分子水而得,能兴奋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为催吐药,但也能抑制呼吸中枢,吗啡中毒后如再用本品,则加深抑制,故不宜使用。可用丙烯吗啡或丙烯左吗喃对抗其毒性。因丙烯吗啡与吗啡的结构近似,能与吗啡争夺受体(称吗啡或阿片受体),并进行脱烃作用,故临床上用于吗啡类及合成镇痛药的急性中毒(杜冷丁、安奴痛等)。丙烯吗啡的成人用量为5~10mg,静脉注射,10~15分钟后肺换气量仍未增加时,可重复用药1次,直至呼吸增强为止,但总量不超过40mg。严重中毒时,每次剂量可酌增加。小儿0.1mg/次/kg,新生儿0.1~0.4mg/次。丙烯左吗喃成人1~2mg,肌肉注射。紧急时,也可作静脉注射,剂量相同。小儿0.02mg/次kg,新生儿0.05~0.1mg/次。
5.静脉滴注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
6.不可应用印防已毒素和士的宁,以免和吗啡的脊髓兴奋作用相加而导致惊厥。
7.必要时导尿和采取其他对症治疗。
8.甘草30g,防风15g,水煎,分2次早晚服。
9.半边莲9g,万年青6g,水煎早晚各服1次。
10.人参9g(先煎),五味子6g,麦冬12g,水煎服。或肌肉、静脉注射生脉针2~4ml,用于心力衰竭、低血压,呼吸麻痹,心源性休克。
变种科目
罂粟有数量很多的亚种和变种,花色各异,花瓣的数量和形态、蒴果的数量以罂粟
罂粟
及吗啡的产量等物理性质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Papaver somniferum Paeoniflorum(有时也称Papaver paeoniflorum)是罂粟的亚种之一,花型为重瓣,花色丰富。
Papaver somniferum Laciniatum(有时也称Papaver laciniatum)是罂粟的亚种之一,花型为重瓣,花瓣紧密排列,整朵花外观似毛绒球。罂粟的某些亚种“Norman”和“Przemko”的吗啡含量极低,少于1%,但是某些特定生物碱的含量却很高,这不利于氧可酮生产的劳动密集型过程,与P. Somniferum原种相比。不过,包括观赏用和制种用在内的大多数变种都含有较高含量的吗啡,平均含量为10%。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设立罂粟目,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将罂粟科分入毛茛目,并建议可以和荷包牡丹科以及蕨叶草科合并,如果不包括上述两科,罂粟科有26属大约250种。中国有11属55种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罂粟
拉丁学名
Papaver somniferum L
科
罂粟科
别称
罂子粟《本草拾遗》,御米、象谷、米囊、囊子《开宝本草》,莺粟
界
植物界
属
罂粟属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分布区域
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小亚细亚、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地
目
罂粟目
目录
展开
基本简介
罂粟
罂粟
罂粟是罂粟科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粉绿色,叶长椭圆形,抱茎而生;夏季开花,单生枝头,大型而艳丽,有红、紫、白色,向上开放。花早落,结球形蒴果,内有细小而众多种子。原产小亚细亚、印度、亚美尼亚和伊朗。中国部分地区药物种植场有少量栽培,多为药用。
罂粟成熟蒴果的外壳,含少量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蒂巴因(Thebaine)、那可汀(Narcotine)、罂粟壳碱(Narcotoline)和罂粟碱(Papaverine);另含多糖约2.4%,水解可得乳糖10%、阿拉伯糖6%、木糖6%、鼠李糖4%、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60%、4-0-甲基葡萄糖醛酸(4-0-Methylglucuronic acid)4%、微量岩藻糖(Fucose)、2-0-甲基岩藻糖(2-0-Methylfucose)、2-0-甲基木糖(2-0-Methylxylose)及葡萄糖醛酸(G-tucuronic acid)、景天庚糖(Sedoheptulose)、D-甘露庚酮糖(D-Mannoheptulose)、D-甘油基-D-甘露辛酮糖(D-Glycero-D-Mannooctulose)、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赤藓醇(Erythritol)。过量食用后易致瘾。
中医以罂粟壳入药,处方又名“御米壳”或“罂壳”。一般在夏季“割烟”后采收,去蒂头和种子,晒干醋炒或蜜炙备用。种子含油50%,可以榨油。此外,罂粟壳在云南大多地区可作为火锅底料。
罂粟壳性平味酸涩,有毒,内含吗啡、可待因、那可汀、罂粟碱等30多种生物碱,为镇痛、止咳、止泻药,用于肺虚久咳不止、胸腹筋骨各种疼痛、久痢常泻不止;也用于肾虚引起的遗精、滑精等症。加入菜肴中会令大脑产生很强的记忆作用,人食之容易上瘾,长期食用有中毒可能,属于违禁食品添加剂。
罂粟果实中有乳汁,割取干燥后就是“鸦片”。它含有10% 的吗啡等生物碱,能解除平滑肌特别是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并能抑制心肌,主要用于心绞痛、动脉栓塞等症。但长期应用容易成瘾,慢性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成为民间常说的“鸦片鬼”。严重的还会因呼吸困难而送命。所以,中国对罂粟种植严加控制,除药用科研外,一律禁植。
植物形态
罂粟花摄影图__花草_生物世
罂粟花摄影图__花草_生物世
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茎直立,高60~150厘米。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叶片长卵形成狭长椭圆形,长6~30厘米,宽3.5~2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而抱茎,边缘具不规则粗齿,或为羽状浅裂,两面均被白粉成灰绿色。花顶生,具长梗,花茎长12~14厘米;萼片2,长椭圆形,早落;花瓣4,有时为重瓣,圆形或广卵形,长与宽均为5~7厘米,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黄色;雌蕊1,子房长方卵圆形,无花柱,柱头7~15枚,放射状排列。蒴果卵状球形或椭圆形,熟时黄褐色,孔裂。种子多数,略呈肾形,表面网纹明显,棕褐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分布范围
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小亚细亚、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地,公元7世纪时由波斯地区传入中国。
现在以印度与土耳其为两大主要产地;亚洲方面,以中国、泰国、缅甸边境的金三角为主要非法种植地区。
药用价值
罂粟的乳汁(即鸦片)中含多种生物碱、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与蒂巴因(Thebaine),对中枢神经有兴奋、镇痛、镇咳和催眠作用。罂粟碱(Papaverine)、那可汀(Narcotine)、那碎因(Narceine)等对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果壳(即罂粟壳)性微寒,味酸涩,有小毒,含低量吗啡等生物碱。罂粟花摄影图_花花世界_
罂粟花摄影图_花花世界_
另含多糖约2.4%,水解可得乳糖10%、阿拉伯糖6%、木糖6%、鼠李糖4%、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60%、4-0-甲基葡萄糖醛酸(4-0-Methylglucuronic acid)4%、微量岩藻糖(Fucose)、2-0-甲基岩藻糖(2-0-Methylfucose)、2-0-甲基木糖(2-0-Methylxylose)及葡萄糖醛酸(G-tucuronic acid)、景天庚糖(Sedoheptulose)、D-甘露庚酮糖(D-Mannoheptulose)、D-甘油基-D-甘露辛酮糖(D-Glycero-D-Mannooctulose)、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赤藓醇(Erythritol)。有敛肺、涩肠、止痛的作用。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
中医以罂粟壳入药,处方又名“御米壳”或“罂壳”。在夏季“割烟”后采收,去蒂头和种子,晒干醋炒或蜜炙备用。种子含油50%,可以榨油。罂粟壳性平味酸涩,有毒,内含吗啡、可待因、那可汀、罂粟碱等30多种生物碱,为镇痛、止咳、止泻药,用于肺虚久咳不止、胸腹筋骨各种疼痛、久痢常泻不止;也用于肾虚引起的遗精、滑精等症。
法律信息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规定: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三)抗拒铲除的。
非法种植罂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七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的。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第七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相关信息
预防措施
1.鸦片、吗啡类药品均应按麻醉药品管理规定保管使用,使用单位应做到专人罂粟
罂粟
管理,专橱加锁,专用处方(或专用图章),专用账本,专册登记,建立麻醉药编号等等。
2.除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适应证外,还必须严格控制使用时间,防止形成瘾癖。一般病人用量不得超过2天,晚期癌肿病人用药必须按处方内容逐一登记,并将病人住址及病症作简要记录。
3.合成镇痛药如杜冷丁等管理方法同上。
4.宣传罂粟毒性,防止误食和滥用。
5.本类药品不宜用于初起痢疾或咳嗽者,宜用于久咳、久泻,久痢者。
中毒症状
吗啡类中毒的三大特点为昏睡、瞳孔缩小及呼吸抑制。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中毒初期兴奋不安、头晕头痛、谵妄、恶心呕吐、继则乏力、昏睡或昏迷,呼吸浅表而不规则,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大,伴有紫绀,体温和血压下降,脉搏由快变慢而弱,尿急,排尿困难,出汗,胆绞痛。因毒性作用主要在中枢,昏迷时,脊髓反射依然存在或增高,继而消失。最终一般死于呼吸衰竭(死前瞳孔散大)。
吗啡、阿片慢性中毒(即阿片或吗啡瘾癖)表现食欲不振、便秘、早衰、阳萎、消瘦、贫血等。
救治措施
1.先取碘酒20~30滴,温开水送服,再用1:5000过锰酸钾溶液或5%碳酸氢钠液洗胃,内服硫酸钠导泻,或给通用解毒剂。
2.用呼吸兴奋药,如山梗菜碱、可拉明、苯丙胺、安钠咖等。如呼吸衰竭给吸入含二氧化碳的氧气,作人工呼吸、保暖,给浓茶或咖啡,勿使病人入睡。
罂粟摄影图__花草_生物世界
罂粟摄影图__花草_生物世界
3.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促使吗啡解毒或静脉滴入10%葡萄糖溶液,促进排泄,防止脱水,必要时输入血浆。
4.在此要强调指出的是:禁用盐酸阿朴吗啡催吐,这是因为:阿朴吗啡为吗啡除去一分子水而得,能兴奋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为催吐药,但也能抑制呼吸中枢,吗啡中毒后如再用本品,则加深抑制,故不宜使用。可用丙烯吗啡或丙烯左吗喃对抗其毒性。因丙烯吗啡与吗啡的结构近似,能与吗啡争夺受体(称吗啡或阿片受体),并进行脱烃作用,故临床上用于吗啡类及合成镇痛药的急性中毒(杜冷丁、安奴痛等)。丙烯吗啡的成人用量为5~10mg,静脉注射,10~15分钟后肺换气量仍未增加时,可重复用药1次,直至呼吸增强为止,但总量不超过40mg。严重中毒时,每次剂量可酌增加。小儿0.1mg/次/kg,新生儿0.1~0.4mg/次。丙烯左吗喃成人1~2mg,肌肉注射。紧急时,也可作静脉注射,剂量相同。小儿0.02mg/次kg,新生儿0.05~0.1mg/次。
5.静脉滴注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
6.不可应用印防已毒素和士的宁,以免和吗啡的脊髓兴奋作用相加而导致惊厥。
7.必要时导尿和采取其他对症治疗。
8.甘草30g,防风15g,水煎,分2次早晚服。
9.半边莲9g,万年青6g,水煎早晚各服1次。
10.人参9g(先煎),五味子6g,麦冬12g,水煎服。或肌肉、静脉注射生脉针2~4ml,用于心力衰竭、低血压,呼吸麻痹,心源性休克。
变种科目
罂粟有数量很多的亚种和变种,花色各异,花瓣的数量和形态、蒴果的数量以罂粟
罂粟
及吗啡的产量等物理性质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Papaver somniferum Paeoniflorum(有时也称Papaver paeoniflorum)是罂粟的亚种之一,花型为重瓣,花色丰富。
Papaver somniferum Laciniatum(有时也称Papaver laciniatum)是罂粟的亚种之一,花型为重瓣,花瓣紧密排列,整朵花外观似毛绒球。罂粟的某些亚种“Norman”和“Przemko”的吗啡含量极低,少于1%,但是某些特定生物碱的含量却很高,这不利于氧可酮生产的劳动密集型过程,与P. Somniferum原种相比。不过,包括观赏用和制种用在内的大多数变种都含有较高含量的吗啡,平均含量为10%。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设立罂粟目,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将罂粟科分入毛茛目,并建议可以和荷包牡丹科以及蕨叶草科合并,如果不包括上述两科,罂粟科有26属大约250种。中国有11属55种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