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大約無意義的談話
昨晚本来打算改文章。到厨房煮蔬菜汤,恰好室友也在煮番茄奶油汤。于是便聊起来,无非是感慨一下时间在北欧走得也慢了。说实在的,在中国待到二十岁的人,大多都在强大的同侪压力、同辈竞争中成长起来,被各种过滤器分离成三六九等,然后过着同质化的生活。孵蛋国政系的大三生,大部分也就是当着一个工具理性的好学生、好实习生、好考生罢了。一旦张力和约束都不再起作用,生活开始呈现它本来的样子。
首先,你会时时刻刻被一些长久以来被忙碌壓下去的问题纠缠。诸如,我想要過怎樣的人生?所學是否所愛?興趣與生存之技是否存在矛盾?要和怎樣的人一起度過餘生?這些問題彼此糾纏、聯繫,實在是很難一個人想清楚、也很難討論清楚。記得在科隆的火車上,旅伴說,她的學長告訴她,一個人在四十歲之前是無法想清楚自己要過怎樣的生活的。這或許也是人之為人的悲哀了吧,就像德爾斐神諭的預言一樣。青年時,既無法認識自己,待到開始明白,已經喪失了行動的熱情。我恐怕也是被言中的人。
為使昨晚的談話不至於全無所用,主要是為了避免重複思考,把一些想法記錄如下吧:
一 無法忍受馬上開始朝九晚五的寫字樓白領生活。
原因並不是工作本身,大約是因為二十二歲便喪失了大部分可以用於讀書、交友、旅行、思考、寫作的時間,要用它來賺生活,終是不甘。知道這樣的回答是不負責任的,畢竟一直啃老心中有愧,但若屈服,恐怕終生後悔。上個暑假巧合去了一家還算有名的咨詢公司,裡面遇到的Stefan同學,同濟管理學大四生,目前已經簽了波士頓,朋友圈一般是用濾片修飾過的吃食、飯館、酒吧和無印良品的物件,所謂中產階級光鮮精緻的生活軌跡大概如此吧,最近與人合開了簡歷修改的業務。他非常優秀,我敬佩他,因為他能夠將自己的理想生活慢慢變成現實。但我,閒散慣了,頭腦被古希臘、古羅馬的人搞壞了,已經沒辦法騰出空間給需要算計和經營的事務。假如有一天我對經濟學感興趣了,也不是因為拿著文憑可以賺更多錢。
二 無法將就的感情。
女生之間的談話,無論怎樣開始,最終都會以男人結尾。昨晚也是這樣,在室友的要求下,我開始描述那七天發生的事(有機會以後寫出來吧)。不得不說,又意亂情迷了一次。波蘭拖拉的小火車。克拉科夫陰森森的卡齊米日區。布拉格老城廣場地下小酒館。火光搖曳起來,廣場上的小提琴裊裊而至,微風拂面,啤酒度數剛好。或是石板路上昏黃的燈光下,合了那句歌詞,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和你躲過雨的屋簷。
也明白那人無非是一顆甜蜜的毒藥。
也明白人一生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也明白最美的東西大抵得不到,現實世界只能追求次優的道理。
現在唯一確定的是自己還擁有對人良好的判斷。可除此以外,真的一無所有。(唉,要不去金閣寺還願順便再求一個御守,或者四月去一趟南京雞鳴寺吧)。現在,我們尚可以歸咎為接觸面小、圈子小,但誰能保證隨著年齡增長,圈子是變大還是縮小呢?
三 到底現在能做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太難了。第一句是做合于心的事,不要欺騙自己。在此基礎上,開放更多的可能性,仔細了解每種可能性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並與自身條件對比,確定好想要嘗試的可能性,不要太多,然後,放手一搏吧。
四 夢想的生活
可以安穩,也可以有挑戰。要能實現我的價值的,能夠拓寬生命的深度和廣度的。要能有時間讀書。
以上。
這些問題大約是要一直想下去的。被這些問題弄得頭大時,還是多讀點書,然後該幹嘛幹嘛。
首先,你会时时刻刻被一些长久以来被忙碌壓下去的问题纠缠。诸如,我想要過怎樣的人生?所學是否所愛?興趣與生存之技是否存在矛盾?要和怎樣的人一起度過餘生?這些問題彼此糾纏、聯繫,實在是很難一個人想清楚、也很難討論清楚。記得在科隆的火車上,旅伴說,她的學長告訴她,一個人在四十歲之前是無法想清楚自己要過怎樣的生活的。這或許也是人之為人的悲哀了吧,就像德爾斐神諭的預言一樣。青年時,既無法認識自己,待到開始明白,已經喪失了行動的熱情。我恐怕也是被言中的人。
為使昨晚的談話不至於全無所用,主要是為了避免重複思考,把一些想法記錄如下吧:
一 無法忍受馬上開始朝九晚五的寫字樓白領生活。
原因並不是工作本身,大約是因為二十二歲便喪失了大部分可以用於讀書、交友、旅行、思考、寫作的時間,要用它來賺生活,終是不甘。知道這樣的回答是不負責任的,畢竟一直啃老心中有愧,但若屈服,恐怕終生後悔。上個暑假巧合去了一家還算有名的咨詢公司,裡面遇到的Stefan同學,同濟管理學大四生,目前已經簽了波士頓,朋友圈一般是用濾片修飾過的吃食、飯館、酒吧和無印良品的物件,所謂中產階級光鮮精緻的生活軌跡大概如此吧,最近與人合開了簡歷修改的業務。他非常優秀,我敬佩他,因為他能夠將自己的理想生活慢慢變成現實。但我,閒散慣了,頭腦被古希臘、古羅馬的人搞壞了,已經沒辦法騰出空間給需要算計和經營的事務。假如有一天我對經濟學感興趣了,也不是因為拿著文憑可以賺更多錢。
二 無法將就的感情。
女生之間的談話,無論怎樣開始,最終都會以男人結尾。昨晚也是這樣,在室友的要求下,我開始描述那七天發生的事(有機會以後寫出來吧)。不得不說,又意亂情迷了一次。波蘭拖拉的小火車。克拉科夫陰森森的卡齊米日區。布拉格老城廣場地下小酒館。火光搖曳起來,廣場上的小提琴裊裊而至,微風拂面,啤酒度數剛好。或是石板路上昏黃的燈光下,合了那句歌詞,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和你躲過雨的屋簷。
也明白那人無非是一顆甜蜜的毒藥。
也明白人一生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也明白最美的東西大抵得不到,現實世界只能追求次優的道理。
現在唯一確定的是自己還擁有對人良好的判斷。可除此以外,真的一無所有。(唉,要不去金閣寺還願順便再求一個御守,或者四月去一趟南京雞鳴寺吧)。現在,我們尚可以歸咎為接觸面小、圈子小,但誰能保證隨著年齡增長,圈子是變大還是縮小呢?
三 到底現在能做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太難了。第一句是做合于心的事,不要欺騙自己。在此基礎上,開放更多的可能性,仔細了解每種可能性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並與自身條件對比,確定好想要嘗試的可能性,不要太多,然後,放手一搏吧。
四 夢想的生活
可以安穩,也可以有挑戰。要能實現我的價值的,能夠拓寬生命的深度和廣度的。要能有時間讀書。
以上。
這些問題大約是要一直想下去的。被這些問題弄得頭大時,還是多讀點書,然後該幹嘛幹嘛。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