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玉,朗月清风 ——写给步步惊心里的八爷,爱新觉罗胤禩
“是时间的过错,让我们只能错过……”一段时间里,步步惊心的主题曲和片尾曲都牵动着我的心。整部戏里,虽然也曾纠结过他深沉的心机,但最喜欢的角色仍然是八爷,爱新觉罗胤禩,从头至尾。
若曦初见老八时,只见一身着月白长袍的男子翩然而入,面如美玉,目如朗星。
这一刻仿若长长的故事的引子。彼时的若曦不知道,她是老八命里的一劫;而老八,何尝不是决定了若曦此后一生的悲悲喜喜。
康熙四十三年,那时的老八23岁,若曦13岁。
老八初刻的神情微诧。这是他第一次见若曦,能够让他微诧的,只能是若曦模样上和若兰的几分相像了。但接下来在贝勒府的接触,的确让他越发对若曦产生了好感,直到不可自持的喜欢上了若曦。
马车上,若曦一番狐假虎威的分析,不仅骗了十阿哥一个要求(虽然这个要求最终也没能实现),更是让胤禩的双目含笑。那笑容和往日的笑不一样,第一次连眼睛都在笑,平日里他的笑是从未进入到眼睛里面的;
庭院中,若曦和丫头们踢毽子,欢快活泼的模样打动了胤禩,他微笑着做手势令其他准备向他请安的丫头噤声,只为不打断这幅美好的画面;
十阿哥生日那天,若曦与明玉打架,扭打,落水,呵斥……这番泼辣劲儿定让他心内惊讶……八阿哥面色如常,但他的内心已经悄悄对这个丫头另眼相看了,她是和若兰不同的!书房中,老八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若曦,最后却忍不住笑出来,从嘴角扩散到脸上,最后连眼睛里也盛满了笑。“我心想原来他笑的声音这么好听!象是微弱的电波流过心脏,让你的心麻麻的酥酥的。”
这里想说一点题外话。八阿哥对若曦的此番纵容,压制着郭络罗家没有追究,固然有他对若曦的偏爱,但也显示了这位八贤王对封建礼节的态度,不苛求,不拘泥,大度包容。亦有史书记载,胤禩的老师和胤禩谈话时,胤禩的福晋由远处来,隔着屏风大笑,此等不守妇道的行为,胤禩却微笑自若,彷如未闻。八贤王的气度可见一斑。
君子如玉,朗月清风 <wbr> <wbr>——写给步步惊心里的八爷,爱新觉罗胤禩
当若曦见到古代的第一场雪,漫天的白雪纷飞,撒满了独客异乡的清冷孤寂。这时有人轻步赶上,与其并肩通行。只见他身披黑色貂鼠毛斗篷,戴着个宽沿墨竹笠,面目清润,神姿挺拔。两人一路默然无话。然而在若曦心中,“放佛这茫茫天地间只剩下了我和他”……一路行至八阿哥的书房,八阿哥看着折子,若曦坐在离他最远的一个椅子上,偷偷望着他,论雅致似竹露清风,看风姿是珠明玉润。心想如此一个风姿卓越的人,雍正怎能怎忍赐其“阿其那”的名字?
不声不响地静坐着,八阿哥继续一个人看他的折子。也许,他只是喜欢这种心爱的人在身边的感觉,即使什么话也没有,只是知道你在,就好。
老八开始渐渐地在意若曦和别人的关系,老十的赐婚,他留意若曦的情绪;老十的婚宴上,是他发现若曦不见了(后从若兰口中得知),知道她和十三走了之后,又派人守在门口等若曦回来,若曦回来,他的目光冷淡,情绪不满。也许别人眼里是不满一个女孩子家这样的不规矩,但气度如胤禩,能够接受若曦与明玉的大庭广众下的公然对打,又如何会苛责十三与若曦为逾礼之交呢?
当若曦第二次和十三出去喝酒畅谈之后,八阿哥也许是真的忍不住了。他叫若曦去他的书房,正当若曦低头等待训斥之时,八阿哥却走近前挽起她的手腕,终于将那个从头至尾牵动我心的凤血玉镯套在若曦了的手腕上。“答应我,一辈子也不要摘下来。”他的眼神温柔,充满了期待。
凤血玉镯,“这是送给我喜欢的人的。”
进宫后第一份礼物,一方丝帕,一本识茶叶的书。
老八送给若曦的礼物,都是贴心实用之物。若曦当了奉茶女官,他便送茶叶的书;若曦随康熙塞外行围,他知若曦定要学骑马,便派人送来骑马用的鞍具;每年新年的第一天,若曦都会如期收到他的一封信,诗经中的经典辞句句句温暖着深宫中若曦孤寂的心。信不来,她失落;信迟来,她心急。入宫三年,每年,胤禩都会问她同样的问题。是什么呢?当然是想要娶她的话罢了。可若曦曾以为一个公子阿哥的话,不会坚持太久的。一道历史无可改变的结局横在她和老八之间,若曦不甘心飞蛾扑火,因此不愿面对心中所念。她纠结,犹豫,徘徊。老八亦困惑。即便如此,也等了若曦那么多年,这对一个锦衣玉食、高高在上、周身美女如云的皇宫贵族子弟来说,该有多么难得?
相比对于老四送给过若曦的礼物,最初是一个木兰坠子项链,然后木兰耳坠,木兰花簪,鼻烟壶,西北带来的三个小瓷瓶化妆颜料,一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字。除了鼻烟壶和字幅,分别代表了老四对若曦个性的欣赏和对困顿中若曦的安慰,其他物件,不过是对若曦之心的试探而已。毕竟若曦最初对他的喜好的打探和特别的对待,让原本心机深重本性多疑的老四怀疑,怀疑这个若曦到底是老八他们派来的探子,还是对自己真的只是少女的芳心。毕竟以十三的风流倜傥,平时又和若曦交好,若曦怎么可能没看上十三呢?最说的通的解释就是若曦是老八党的探子,而自己生性冷漠难以接近,若曦只有通过十三来接触打探自己。
老四的性格冰冷而偏执,后来对若曦的爱也是强势多于妥协。送礼应该符合对方的喜好才对。哪有全都送自己喜欢的花的呢?不禁觉得好笑,而同时也可见得老四的用心。而老八在草原上时,只因若曦的一曲茉莉花,便送了若曦满屋子的茉莉花。老四的爱强横而不容抗拒,若曦在心理上一直都是屈从去老四的;而老八却将更多的主动权都交到了若曦手中,是建立在一种心理的平等上的正常的爱恋,没有试探,没有强硬,只是温润如春雨,无微不至,静静等待伊人心中感动、爱情花开的那天。
老八对若曦的爱,亦可以从十四口中略知:“这些年来,八哥唯恐你受了委屈,暗地里为你在宫里打点了多少事情?要不然你真以为宫里的日子就那么顺当的?这些事情我也懒得和你细说!……”年少时的十四,最是正直勇敢,喜怒形于色,坦率真诚。他的话是最值得信的。若曦能在宫中做的风生水起,固然有她个人的努力,但是若不是老八先前为她铺好路,恐怕她早就去做了康熙的嫔子妃子了!老八对爱忠诚,爱着若曦的这些年里一直都没有再娶过;甚至和若曦再不可能之后也未曾多纳一妻一妾。十四说爱新觉罗家出情种,八哥如今又这样。至于随后若曦的心理描写中对老八的苛求,苛求他是顺治或多尔衮,要美人不要江山,我只能表示无语。
老八对若曦的爱是纯粹的,无私心的。有人说八阿哥喜欢若曦是为了利用若曦,这里不细细反驳,实在无聊。不说当初若曦进宫时八阿哥千方百计地想把若曦带出宫(老八若要利用若曦,应该千方百计送若曦到康熙身边才对),一废太子时,九阿哥等人想若曦打听皇上私自召见胤礽说了什么,八阿哥急忙阻止,命若曦回去,由此惹得九阿哥不满,十四阿哥无奈。他知道私自传话的下场。他固然想要得到更多利于争储的信息,但为了保护若曦,宁可不要。即使他因此要花更多的努力揣测皇阿玛的心思,即使他也怀疑了若曦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在若曦再次追上来时,他仍然是淡然的态度:“你回去吧,我不想听。”
康熙早就忌惮了老八。只因胤禩太出色了!十七岁被封为贝勒,是所有受封皇子中年龄最小的;因出身低下,胤禩从来就没有阿哥的架子,接人待物从来都是亲切随和且深谙世事,因此广结善缘,与诸多王公贵族都有交好;胤禩的德才兼备,与江南诸多读书人相交甚好,曾托其老师在江南为其买书,当地人赞曰“实为贤王”;九、十、十四阿哥都与其交情甚好,且其个个又都是才华出色之人物。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都称赞自己的侄子“不务矜持,聪明能干,品行端庄,宜为储君”;就连后来胤禩招康熙打击,已然失势,已经没有继位的可能性的时候,李光地仍然赞其“目下诸王,八王最贤”,可见其德行与人缘。可是康熙受不了自己的儿子如此出众,拉拢人心,势力壮大,怕有朝一日逼宫的惨剧在自己身上上演。若不打压,这不是养虎为患吗?终于,一废太子之后,由于百官保荐,康熙借势责其结党营私,削其贝勒爵位,胤禩人生中的第一次正式的打击开始。
插一段关于若兰的。
八爷的一生都是悲剧,可叹这样一位谦谦君子!从娶了马尔泰若兰就是悲剧。记得被削去爵位的八阿哥失落地找到若兰:“我被皇阿玛削去了爵位。”若兰手捻佛珠,仿若未闻。八阿哥又道:“若兰,我心里很难过,和我说几句话好吗?”若兰抬头淡淡地看着八阿哥,回道:“贝勒爷要臣妾说些什么呢?”看到这里,之前我对若兰本就不多的好感全部消失,你对胤禩无爱也罢,冷淡也罢,但此举大可不比吧?简直就是没有人情味!……胤禩心中疼痛,再不想过多停留,起身答道:“那我不打扰你念经了。”
还有后来若兰死的时候,胤禩一直在门外徘徊着,欲进不能,退又不舍。“全无平时的从容优雅,苍白的面容中夹杂着慌乱伤痛。”可若兰至死心心念念的都是那个叫常青山的军士,竟把八爷这辈子对他的好全都忽略!可悲可恨!
不喜欢若曦和若兰,这二人心中爱自己更多些。胤禩上辈子八成是欠着马尔泰家的这对姐妹了……
可是若曦又是真的爱着八爷的,即使明知结局的她不甘不愿。不然就不会有下朝后不知不觉地已跟在八爷后面,一路随着他高大而又落寞的身影,心疼他身边有那么多人陪伴却仍显孤独,阳光那么灿烂却照不进他的心里。跟着跟着,老八的身影猛然停住,转身向后看去,若曦一惊,迅速躲起来,老八没有看见若曦,便转身继续前行;而若曦继续不由自主地跟着,又是一个揪心的瞬间,老八再次驻足,回首,若曦再次快速躲起……终于,在若曦重新望向那个“要爱,做不到;不爱,又忘不掉”的身影时,午门口已空荡无人。
爱可以理智,也难抑制。终于在草原上,我们看到了一段甜蜜的时光。康熙四十八年夏。
敏敏教若曦骑马,若曦不小心松了缰绳,野马飞奔,若曦在马上惊慌不已,这时八阿哥的声音传来,“若曦,若曦……”一声声的呼唤,直达若曦的内心,放佛生的动力,因为她知道老八不会让她有事的……终于若曦被老八救了下来,惊魂未定的她倒在胤禩的怀中,胤禩握着若曦血痕青紫的手,若曦欲抽出,却又疼的哼了一声。胤禩叹了口气:“若曦,我该拿你怎么办……”
五年的光阴飞逝,五年,老八对若曦无微不至的关照,细如流水的温情,而从不强求,他的内心的温柔亦不曾变过。一句“我该拿你怎么办”,所有的无奈和伤感,尽在其中。
“你心中是有我的!”当老八终于肯定地说出这句话之后,他发出了爽朗的笑声。那笑声,必是若曦爱听的,好听的笑声。“你心中是有我的!”等待这一个确定,他整整等了五年。他从未这样的开心,脸上眼睛里全是笑意,满满的笑意,或许,这是老八几年来最快乐的时刻。
“如果这是第一次我会高兴都来不及;如果这是最后一次我宁愿永远留着将来用。”
“这些年来你可知道我有多想你?可我想让你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地嫁给我。我不想若兰的事情再重复。可你的心却总是那么难测,我感觉你心中似乎是有我的,可我不明白你为何拒绝我。我不知道我究竟要做什么才能让你愿意?”
“你可知道,这一刻我等了多久!……”
若曦在胤禩脸颊轻轻的一吻,迅速跑掉,而胤禩脸上挂着笑,竟然流下泪来。这一刻没有工于心计的胤禩,铁腕厚黑的胤禩,没有权谋野心的胤禩!只有一个等了五年盼了五年,默默爱了五年,终于等到了美人倾心的情郎!这一刻,恍然如梦。
接下来的剧情,是我不愿看的了。三个月如琉璃梦般的美好那么快就凋落。若曦逼老八在皇位和她之间做出一个选择,除了“凶险万分”四个空洞字眼,再给不出任何理由。
梦幻般的堡垒瞬时崩塌,幸福果然是梦,转头成空,放佛正笑着就被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老八困惑不解,毫不冲突的二者为何要选择?这种情况下,且不说你若曦给不出个有力的理由,是个有争储之心的阿哥都不会放弃江山选择美人的,更何况是八阿哥。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为了母亲荣耀,为了追随他的兄弟,要他放弃,比枉杀了他还不甘。何况,客观分析,这个时候的老八已经没有退路了。八爷党势力强大不容小觑,朝野之中嫉恨之人(包括康熙)遍布,一旦退让这些人必会全力打压,以防其有翻身机会,这样势必牵连到整个八爷党中的人,包括他自己都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老八没有选择,而若曦狠心为他做了选择。一转身不可再回首。漫天飘舞的雪花,飘飘洒洒。
君子如玉,朗月清风 <wbr> <wbr>——写给步步惊心里的八爷,爱新觉罗胤禩
“你既然可以以死相逼,却为什么不能与我同生共死?”
“我现在对你好生糊涂,完全不懂你究竟在想什么?我不信你是个胆小怕死之人,你究竟在犹豫什么?”
“若曦!我不是项羽,也绝不会让你做虞姬的。”
若曦不爱老八吗?我看到网上步迷们的质疑声一片。我相信若曦是爱的,她的爱是真实的,纯粹而发自内心的。听说有人推选了八爷当太子,她的手一抖茶水湿了衣襟;分手后听说八爷染了风寒她饭菜难咽;避开去五台山,转身瞧见八爷憔悴的身影时心痛难忍;新年里一边做着决绝的举动(还信)一边微笑着一边却泪泻如珠……可是若曦又是现实的,她能够做到理智地割舍。
“我不需要看清楚自己的心,我需要的是如何在这个风波迭起的宫廷中保全自己。”
“人心本就难懂,我不能看的分明,但我一定要做个决定,这个倒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曦不是不爱八爷,但奈何真爱本来就可以转移,可以消失,一旦决定下来,在若曦转投四爷怀抱的路途中,不由得时间不把对八爷的爱消磨殆尽。
真爱可以转移,可以消失。这是伤人的真理。
恨若曦,怨若曦,为何耿耿于心那个历史的结局,为何不肯相信老八对她的真心,为何不能勇敢一些,正式自己的内心?为何偏要在经历了世事磨难之后才知后悔感叹“如果是现在的我,棱角被磨平很多,心境苍凉很多,对世事无奈更多,妥协多了几分,包容多了几分,偏执少了一点,我和他也许结局会有不同”?
爱是要成长的,人也是要成长的。缘浅只因先遇到老八,后遇到老四。与八爷在一起时若曦还是一个纯真简单的少女,没有经历过世态炎凉,对待爱情更感性更苛求;后来的若曦长大了,心也老去了,爱情中掺杂了太多其他的因素,她惧怕宫廷险恶,太多的恐惧让她选择了老四这位将来必然的赢家,这种形势逼迫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容易产生爱情。爱着老八时的若曦和爱着老四时的若曦,已是两个若曦。
若曦曾经说过,“唯所爱之人才能伤到你!”这些,她统统都用在了老八的身上。老八对若曦从不逼迫,凭其心意,否则就不会在若曦以死相逼的时候放弃若曦,自己却大病一场。只有爱你的男人才会心碎,伤痛,伤心欲绝。当新年里若曦把曾经老四和老八送给的她的礼物和信件返还时,老八的伤心欲绝,明晃晃地对比着老四的淡然一笑,一笑置之。(老四是在草原上若曦赛马和敏敏跳舞之后才真正开始喜欢上若曦的,之前的种种不过试探而已,前面已分析。)
敏敏和若曦那次赛马以及敏敏跳舞事件,深深触动了十四,四和八。十四自此开始发觉“看低了”若曦,决心坦诚相待;老四则感动于若曦的勇气和才华;而老八的触动如何不深呢?若曦赛马,本就是为了十四和他;若曦排舞的才华也让老八深感惊艳吧,可是如今的这一切不过更深地触他伤感罢了!伊人已与你无缘,伊人再出色,除了引你伤痛,还能怎样呢?此时的老八,更是在欲忘而不能忘中挣扎罢了!
康熙五十年,塞外行围。八阿哥遇到一个人骑马闲逛的若曦,“你真的放下了?”若曦答:“放下了!”“明年就到了出宫年龄了,难道你真的愿意由着皇阿玛给你指婚?”可怜彼时的胤禩,还是念念难忘。
太子求婚事件将若曦的生命推向了一个悲剧的转折点。老八第一次与老四联手合作欲扳倒太子,求福晋明慧让其母舅镇国公上书康熙弹劾太子……这件事固然是老八对争储事业的一步棋,但其中为若曦的因素亦不可忽略。可事成之后,若曦却态度淡然,心中早已另作盘算。加入老八早知道自己一边忙活了半天,心爱之人却投入了自己对头的怀抱,该作何感想?
“对自个的终身如今有什么打算?”“当初你选择了放弃,今后就是我自己的选择了!”若曦,你是在怪八爷吗,怪他选了江山不选美人?而你又为他考虑了多少呢?
“你的心里有了别人,是吗?”胤禩望着若曦。若曦回避着他的目光:“是与不是,都再与八爷无关。”绝情的姿态,令人心寒。
“最好不是老四,否则只会受罪……”若曦闻言震惊,这时她心里想的却是“他是什么意思?我是知道历史的,我的选择不会有错的!”可见,若曦此时心中最在意的还是谁才适合当她最终的保护伞,无比冷静的思维之中,现实的考虑再次打败了爱情。
凤血玉镯终于退还回去。康熙五十二年。九年来不离不弃的光阴。
发现若曦的手腕上不再有那个熟悉的凤血玉镯,他的眸中“冷如万载玄冰的波光中夹杂着惊诧伤痛”。
凤血玉镯,寄托了多少对爱情的珍惜,期盼和执着,如今归还,爱情死了,它了无继续存在的价值……玉镯碎了,八爷的心也死了!KC的解释:“玉镯碎了,表示他的真爱不会再给别人。”
为十三和绿芜求情,若曦在雨中罚跪。老八急忙赶来,却撞上老四与若曦的雨中相拥。自己多年的疑虑竟是真的!
“白缎伞下八阿哥一身月白长袍,袍摆随风而舞,面色温润如暖玉,身姿淡雅若新月。人人都在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阴暗中带着几丝狼狈,可他却如暗夜中的一株白莲遗世独立纤尘不染。身旁虽有十四相伴,唇角甚至还含着丝浅笑,可飞扬的衣袂间彷佛披拂了天地所有的寂寞,胜雪的白衣下集敛了人间所有的寒冷。”
有人说他心里已然没有若曦,只剩对暂时胜利的得意。但是当老四离去的时候,他的表情瞬间又恢复落寞,盛满无奈和心痛,来到若曦身边,跪在雨里为她擦拭脸上的雨水。若曦看见胤禩袍子浸在雨水里,想为其拾起衣角,却被胤禩冷漠佛开。若曦的心是痛的,胤禩的心中更是痛的。既已经投入老四的怀抱之中,就像若曦后来说的,“何苦做这种欲放不放的缠绵姿态”。记得郑嘉颖这样解释这个细节的“早已与君绝决”。
宫宴上,八阿哥与八福晋自顾谈笑,偶尔瞥过若曦和若兰的相顾无言;草原上,连敏敏格格也看出来,“八阿哥如今对姐姐面上虽很是温和,但骨子里却透着冷漠疏离”……是的,一个男人的温存和爱意是有限的,而今你已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我何苦又为你牵肠挂肚,情意缠绵?冷漠疏离,是有恨的;可是若无爱,这恨又何来?
康熙五十三年,胤禩遭遇万劫不复的“毙鹰事件”。康熙的冷酷决绝令人咋舌,无半点父子情意。下旨断绝父子关系,削官去爵,停俸停米,就连胤禩病得昏迷不醒之时也不去看望,还为了避免晦气下令将重病中不适合移动的胤禩从畅春园移回贝勒府。自此,胤禩的储君之梦彻底破灭。
当若曦被贬去浣衣局,若兰又跑来求八爷,让他帮帮若曦。老八的一句“我现在无能为力,更何况现在帮他的人也不是我了!”瞬间满满的心酸浸透心头。护了若曦多少年,多少无微不至的照顾,即使若曦与他决裂,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让仍然是义无反顾的帮着她。如今,真的自身亦难保了。再想着多年的帮衬又换来了什么呢?不过是心爱的人投入了别人的怀抱。如此境地,怎不心寒。
“康熙命将停了一年十个月的俸银米照贝勒等级支给八阿哥,消息悄悄在宫廷中传开,浣衣局的人待我又多了一丝笑意…”无形中,若曦仍然受惠于八爷。
当历史终于按照若曦所知的那样走到了康熙六十一年,雍正登基,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雍正的女人。而胤禩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当在西暖阁的若曦凭窗而望,居然看见了阔别七年的八爷!
“年华渐逝,每个人都带着几丝憔悴不堪,可他却是个奇迹,如深秋枫叶一般。岁月的风霜只是把他浸染得越完美。少了年少时的清朗,却多了中年的凝重。风姿无懈可击,气度雍容超拔。可为什么每个人都那么单薄、那么瘦?”
八贤王,是的,他仍是那个风姿卓越的八贤王,他的谦和永远对比着雍正的酷厉。
雍正元年九月初四,雍正奉圣祖及其四皇后神牌升附太庙,在端门前设更衣帐房,但因其皆为新制,故油气熏蒸,雍正大怒,命管工部事之廉亲王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太庙一昼夜。……帐房新刷的,没有油漆味才怪呢,雍正这不是明摆着找茬么?
同年十月二十一日,就丧事奢靡责胤禩。良妃娘娘是康熙五十年十一月薨世的,人都死了十二年了,雍正居然又翻出来说事儿,不是他心理有问题,就是心胸太逼仄,着实让人无语。
雍正二年四月初八日,因胤俄逗留张家口,再责胤禩。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此时的胤禩,再小心谨慎也是无用的了!……
这是小说(电视剧)中提到的一些主要事件,只是历史上雍正对老八诸多刁难责罚中的一小部分。若细翻了历史去,诸多罪状不一细述,反正我看了是啼笑皆非。只是可怜了胤禩,这一辈子,父相挟罢兄相逼,天家无义!
八爷并没有因为诸多罪责而破罐子破摔,他依然温润知礼(直到明慧死后)。
面对绿芜的失踪,八阿哥并没有向九阿哥那样想要伺机做文章,“何必在人家伤口上撒盐呢。男人之间的斗争,没有必要把女人扯进来。”
电视剧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若曦曾为罚跪事为他向雍正求情求情。八爷在府中散步,偶然看见一支静静躺在地上的毽子,想起若曦当年踢毽子的样子,不禁露出了笑容。八爷对明慧说:“我宁愿她忘了过去,我虽然感激她,但是不希望她再有下次……我只希望她能在宫中安然无恙的,不要再卷入我们兄弟和朝廷的是非当中。”
明慧进宫见若曦的情节,明慧有这样一句话:“如今爷想让你和我们撇清关系,可哪儿那么容易!……”可见,八爷的确是不想让若曦参与到这场纷争之中的,电视剧的那一幕恰是对原著很好的理解。尽管若曦已不在自己身边,尽管若曦投入到自己仇家的怀抱,可是老八仍是为她着想,不想她在这场争斗之中受到伤害。
到雍正下旨休妻,明慧自缢自焚,无情的命运将胤禩推向一个绝望的巅峰。
“月光随着大开的大门倾斜在他身上,桌上横七竖八的酒瓶泛着冷光,却都比不上他此时冷厉的脸色。一向温润如暖玉的他今夜在月色下却如万载寒玉,冷意潋滟。”
“众人都弃我的时候,只有她在我身边,悉心宽慰。我争时,她全力支持;我弃时,她也一意赞成。我是疯子傻子呆子,身边明明有一颗明珠,我却还要到处去找。”
“明――慧――!”如痛失爱侣的孤狼,苍凉悲愤的喊声伴着熊熊大火直上九霄,质问着天地不仁。
明慧的离去,老八仰天长啸,我想除了他明白自己身边不离不弃的人也离开他时,他真的是输得一无所有,他绝望的长啸不仅仅是因为明慧也为自己,自尊被雍正踏个粉碎,我似乎看到不久前意气风发的八爷许诺若曦皇后之位,许诺母亲皇太后之位,而今一切都烟消云散、面目全非。再坚强如八爷的人,即使在雍正登基都未完全认输时,此刻是真正知道自己败了,而这个败是败得一塌涂地。
后来的后来,若曦在雍正身边受尽重重打击,终于要离开紫禁城。老八选择了向雍正坦白当初与若曦的一段情,逼得雍正放手。这里固然有老八的一份私心,但是不为了成全若曦,他是不会说的;这样于他一点好处也没有,纵然有报复的快感,但相比于雍正还会进一步把他逼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境,还是不值得的。
雍正二年。城外,道边,若曦与八爷今生的最后一次相见,此生别过。
“一身竹青长袍的八阿哥牵马立在路侧,静静看着我。晨曦的微光给飞扬舞动的衣袂渡上了一层淡淡金光。”
“遵化温泉极好,对你的腿疾有益,风光也很是秀丽。十四弟肯定会对你至好,只望你善待自己。既然决定离开就该斩断一切。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若曦静默了,“你有什么话要我带给十四爷吗?”胤禩淡笑道:“此生已尽,没什么好说的。”若曦:"你照顾好自己。"他微眯着眼睛看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我的心思你大概都已明白,既然明白就能理解,那也无谓伤感。”
若曦心中这是今生最后的诀别,前尘往事涌上心头,忍不住回身拥抱住胤禩。这最后一次的拥抱,距离康熙四十八年的那个夏天隔了十五年的光阴,瞬时撩拨着胤禩对爱对尘世皆已死去的心,他微怔,轻拍着若曦道,“把紫禁城忘了,把我们都忘了!……要当新娘子了,怎么能哭哭啼啼的呢?”
这一刻的分别,相信若曦与八爷之间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亲情存在。爱与不爱,都已经不重要了!
爱新觉罗胤禩,多罗八贝勒,和硕廉亲王,皇伯父亲赞曰“宜为储君”,江南读书人口中的“八贤王”……感激十三最后对八爷的理解:“原来,他还是那个重情重义的八贤王。”
雍正四年,胤禩被除宗籍,雍正勒令其改名“阿其那”,议其罪状四十款,幽禁于监所。雍正四年九月初八日亡,十年四十六岁。
若曦初见老八时,只见一身着月白长袍的男子翩然而入,面如美玉,目如朗星。
这一刻仿若长长的故事的引子。彼时的若曦不知道,她是老八命里的一劫;而老八,何尝不是决定了若曦此后一生的悲悲喜喜。
康熙四十三年,那时的老八23岁,若曦13岁。
老八初刻的神情微诧。这是他第一次见若曦,能够让他微诧的,只能是若曦模样上和若兰的几分相像了。但接下来在贝勒府的接触,的确让他越发对若曦产生了好感,直到不可自持的喜欢上了若曦。
马车上,若曦一番狐假虎威的分析,不仅骗了十阿哥一个要求(虽然这个要求最终也没能实现),更是让胤禩的双目含笑。那笑容和往日的笑不一样,第一次连眼睛都在笑,平日里他的笑是从未进入到眼睛里面的;
庭院中,若曦和丫头们踢毽子,欢快活泼的模样打动了胤禩,他微笑着做手势令其他准备向他请安的丫头噤声,只为不打断这幅美好的画面;
十阿哥生日那天,若曦与明玉打架,扭打,落水,呵斥……这番泼辣劲儿定让他心内惊讶……八阿哥面色如常,但他的内心已经悄悄对这个丫头另眼相看了,她是和若兰不同的!书房中,老八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若曦,最后却忍不住笑出来,从嘴角扩散到脸上,最后连眼睛里也盛满了笑。“我心想原来他笑的声音这么好听!象是微弱的电波流过心脏,让你的心麻麻的酥酥的。”
这里想说一点题外话。八阿哥对若曦的此番纵容,压制着郭络罗家没有追究,固然有他对若曦的偏爱,但也显示了这位八贤王对封建礼节的态度,不苛求,不拘泥,大度包容。亦有史书记载,胤禩的老师和胤禩谈话时,胤禩的福晋由远处来,隔着屏风大笑,此等不守妇道的行为,胤禩却微笑自若,彷如未闻。八贤王的气度可见一斑。
![]() |
1 |
君子如玉,朗月清风 <wbr> <wbr>——写给步步惊心里的八爷,爱新觉罗胤禩
当若曦见到古代的第一场雪,漫天的白雪纷飞,撒满了独客异乡的清冷孤寂。这时有人轻步赶上,与其并肩通行。只见他身披黑色貂鼠毛斗篷,戴着个宽沿墨竹笠,面目清润,神姿挺拔。两人一路默然无话。然而在若曦心中,“放佛这茫茫天地间只剩下了我和他”……一路行至八阿哥的书房,八阿哥看着折子,若曦坐在离他最远的一个椅子上,偷偷望着他,论雅致似竹露清风,看风姿是珠明玉润。心想如此一个风姿卓越的人,雍正怎能怎忍赐其“阿其那”的名字?
不声不响地静坐着,八阿哥继续一个人看他的折子。也许,他只是喜欢这种心爱的人在身边的感觉,即使什么话也没有,只是知道你在,就好。
老八开始渐渐地在意若曦和别人的关系,老十的赐婚,他留意若曦的情绪;老十的婚宴上,是他发现若曦不见了(后从若兰口中得知),知道她和十三走了之后,又派人守在门口等若曦回来,若曦回来,他的目光冷淡,情绪不满。也许别人眼里是不满一个女孩子家这样的不规矩,但气度如胤禩,能够接受若曦与明玉的大庭广众下的公然对打,又如何会苛责十三与若曦为逾礼之交呢?
当若曦第二次和十三出去喝酒畅谈之后,八阿哥也许是真的忍不住了。他叫若曦去他的书房,正当若曦低头等待训斥之时,八阿哥却走近前挽起她的手腕,终于将那个从头至尾牵动我心的凤血玉镯套在若曦了的手腕上。“答应我,一辈子也不要摘下来。”他的眼神温柔,充满了期待。
凤血玉镯,“这是送给我喜欢的人的。”
进宫后第一份礼物,一方丝帕,一本识茶叶的书。
老八送给若曦的礼物,都是贴心实用之物。若曦当了奉茶女官,他便送茶叶的书;若曦随康熙塞外行围,他知若曦定要学骑马,便派人送来骑马用的鞍具;每年新年的第一天,若曦都会如期收到他的一封信,诗经中的经典辞句句句温暖着深宫中若曦孤寂的心。信不来,她失落;信迟来,她心急。入宫三年,每年,胤禩都会问她同样的问题。是什么呢?当然是想要娶她的话罢了。可若曦曾以为一个公子阿哥的话,不会坚持太久的。一道历史无可改变的结局横在她和老八之间,若曦不甘心飞蛾扑火,因此不愿面对心中所念。她纠结,犹豫,徘徊。老八亦困惑。即便如此,也等了若曦那么多年,这对一个锦衣玉食、高高在上、周身美女如云的皇宫贵族子弟来说,该有多么难得?
相比对于老四送给过若曦的礼物,最初是一个木兰坠子项链,然后木兰耳坠,木兰花簪,鼻烟壶,西北带来的三个小瓷瓶化妆颜料,一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字。除了鼻烟壶和字幅,分别代表了老四对若曦个性的欣赏和对困顿中若曦的安慰,其他物件,不过是对若曦之心的试探而已。毕竟若曦最初对他的喜好的打探和特别的对待,让原本心机深重本性多疑的老四怀疑,怀疑这个若曦到底是老八他们派来的探子,还是对自己真的只是少女的芳心。毕竟以十三的风流倜傥,平时又和若曦交好,若曦怎么可能没看上十三呢?最说的通的解释就是若曦是老八党的探子,而自己生性冷漠难以接近,若曦只有通过十三来接触打探自己。
老四的性格冰冷而偏执,后来对若曦的爱也是强势多于妥协。送礼应该符合对方的喜好才对。哪有全都送自己喜欢的花的呢?不禁觉得好笑,而同时也可见得老四的用心。而老八在草原上时,只因若曦的一曲茉莉花,便送了若曦满屋子的茉莉花。老四的爱强横而不容抗拒,若曦在心理上一直都是屈从去老四的;而老八却将更多的主动权都交到了若曦手中,是建立在一种心理的平等上的正常的爱恋,没有试探,没有强硬,只是温润如春雨,无微不至,静静等待伊人心中感动、爱情花开的那天。
老八对若曦的爱,亦可以从十四口中略知:“这些年来,八哥唯恐你受了委屈,暗地里为你在宫里打点了多少事情?要不然你真以为宫里的日子就那么顺当的?这些事情我也懒得和你细说!……”年少时的十四,最是正直勇敢,喜怒形于色,坦率真诚。他的话是最值得信的。若曦能在宫中做的风生水起,固然有她个人的努力,但是若不是老八先前为她铺好路,恐怕她早就去做了康熙的嫔子妃子了!老八对爱忠诚,爱着若曦的这些年里一直都没有再娶过;甚至和若曦再不可能之后也未曾多纳一妻一妾。十四说爱新觉罗家出情种,八哥如今又这样。至于随后若曦的心理描写中对老八的苛求,苛求他是顺治或多尔衮,要美人不要江山,我只能表示无语。
老八对若曦的爱是纯粹的,无私心的。有人说八阿哥喜欢若曦是为了利用若曦,这里不细细反驳,实在无聊。不说当初若曦进宫时八阿哥千方百计地想把若曦带出宫(老八若要利用若曦,应该千方百计送若曦到康熙身边才对),一废太子时,九阿哥等人想若曦打听皇上私自召见胤礽说了什么,八阿哥急忙阻止,命若曦回去,由此惹得九阿哥不满,十四阿哥无奈。他知道私自传话的下场。他固然想要得到更多利于争储的信息,但为了保护若曦,宁可不要。即使他因此要花更多的努力揣测皇阿玛的心思,即使他也怀疑了若曦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在若曦再次追上来时,他仍然是淡然的态度:“你回去吧,我不想听。”
康熙早就忌惮了老八。只因胤禩太出色了!十七岁被封为贝勒,是所有受封皇子中年龄最小的;因出身低下,胤禩从来就没有阿哥的架子,接人待物从来都是亲切随和且深谙世事,因此广结善缘,与诸多王公贵族都有交好;胤禩的德才兼备,与江南诸多读书人相交甚好,曾托其老师在江南为其买书,当地人赞曰“实为贤王”;九、十、十四阿哥都与其交情甚好,且其个个又都是才华出色之人物。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都称赞自己的侄子“不务矜持,聪明能干,品行端庄,宜为储君”;就连后来胤禩招康熙打击,已然失势,已经没有继位的可能性的时候,李光地仍然赞其“目下诸王,八王最贤”,可见其德行与人缘。可是康熙受不了自己的儿子如此出众,拉拢人心,势力壮大,怕有朝一日逼宫的惨剧在自己身上上演。若不打压,这不是养虎为患吗?终于,一废太子之后,由于百官保荐,康熙借势责其结党营私,削其贝勒爵位,胤禩人生中的第一次正式的打击开始。
插一段关于若兰的。
八爷的一生都是悲剧,可叹这样一位谦谦君子!从娶了马尔泰若兰就是悲剧。记得被削去爵位的八阿哥失落地找到若兰:“我被皇阿玛削去了爵位。”若兰手捻佛珠,仿若未闻。八阿哥又道:“若兰,我心里很难过,和我说几句话好吗?”若兰抬头淡淡地看着八阿哥,回道:“贝勒爷要臣妾说些什么呢?”看到这里,之前我对若兰本就不多的好感全部消失,你对胤禩无爱也罢,冷淡也罢,但此举大可不比吧?简直就是没有人情味!……胤禩心中疼痛,再不想过多停留,起身答道:“那我不打扰你念经了。”
还有后来若兰死的时候,胤禩一直在门外徘徊着,欲进不能,退又不舍。“全无平时的从容优雅,苍白的面容中夹杂着慌乱伤痛。”可若兰至死心心念念的都是那个叫常青山的军士,竟把八爷这辈子对他的好全都忽略!可悲可恨!
不喜欢若曦和若兰,这二人心中爱自己更多些。胤禩上辈子八成是欠着马尔泰家的这对姐妹了……
可是若曦又是真的爱着八爷的,即使明知结局的她不甘不愿。不然就不会有下朝后不知不觉地已跟在八爷后面,一路随着他高大而又落寞的身影,心疼他身边有那么多人陪伴却仍显孤独,阳光那么灿烂却照不进他的心里。跟着跟着,老八的身影猛然停住,转身向后看去,若曦一惊,迅速躲起来,老八没有看见若曦,便转身继续前行;而若曦继续不由自主地跟着,又是一个揪心的瞬间,老八再次驻足,回首,若曦再次快速躲起……终于,在若曦重新望向那个“要爱,做不到;不爱,又忘不掉”的身影时,午门口已空荡无人。
爱可以理智,也难抑制。终于在草原上,我们看到了一段甜蜜的时光。康熙四十八年夏。
敏敏教若曦骑马,若曦不小心松了缰绳,野马飞奔,若曦在马上惊慌不已,这时八阿哥的声音传来,“若曦,若曦……”一声声的呼唤,直达若曦的内心,放佛生的动力,因为她知道老八不会让她有事的……终于若曦被老八救了下来,惊魂未定的她倒在胤禩的怀中,胤禩握着若曦血痕青紫的手,若曦欲抽出,却又疼的哼了一声。胤禩叹了口气:“若曦,我该拿你怎么办……”
五年的光阴飞逝,五年,老八对若曦无微不至的关照,细如流水的温情,而从不强求,他的内心的温柔亦不曾变过。一句“我该拿你怎么办”,所有的无奈和伤感,尽在其中。
“你心中是有我的!”当老八终于肯定地说出这句话之后,他发出了爽朗的笑声。那笑声,必是若曦爱听的,好听的笑声。“你心中是有我的!”等待这一个确定,他整整等了五年。他从未这样的开心,脸上眼睛里全是笑意,满满的笑意,或许,这是老八几年来最快乐的时刻。
“如果这是第一次我会高兴都来不及;如果这是最后一次我宁愿永远留着将来用。”
“这些年来你可知道我有多想你?可我想让你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地嫁给我。我不想若兰的事情再重复。可你的心却总是那么难测,我感觉你心中似乎是有我的,可我不明白你为何拒绝我。我不知道我究竟要做什么才能让你愿意?”
“你可知道,这一刻我等了多久!……”
若曦在胤禩脸颊轻轻的一吻,迅速跑掉,而胤禩脸上挂着笑,竟然流下泪来。这一刻没有工于心计的胤禩,铁腕厚黑的胤禩,没有权谋野心的胤禩!只有一个等了五年盼了五年,默默爱了五年,终于等到了美人倾心的情郎!这一刻,恍然如梦。
接下来的剧情,是我不愿看的了。三个月如琉璃梦般的美好那么快就凋落。若曦逼老八在皇位和她之间做出一个选择,除了“凶险万分”四个空洞字眼,再给不出任何理由。
梦幻般的堡垒瞬时崩塌,幸福果然是梦,转头成空,放佛正笑着就被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老八困惑不解,毫不冲突的二者为何要选择?这种情况下,且不说你若曦给不出个有力的理由,是个有争储之心的阿哥都不会放弃江山选择美人的,更何况是八阿哥。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为了母亲荣耀,为了追随他的兄弟,要他放弃,比枉杀了他还不甘。何况,客观分析,这个时候的老八已经没有退路了。八爷党势力强大不容小觑,朝野之中嫉恨之人(包括康熙)遍布,一旦退让这些人必会全力打压,以防其有翻身机会,这样势必牵连到整个八爷党中的人,包括他自己都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老八没有选择,而若曦狠心为他做了选择。一转身不可再回首。漫天飘舞的雪花,飘飘洒洒。
君子如玉,朗月清风 <wbr> <wbr>——写给步步惊心里的八爷,爱新觉罗胤禩
“你既然可以以死相逼,却为什么不能与我同生共死?”
“我现在对你好生糊涂,完全不懂你究竟在想什么?我不信你是个胆小怕死之人,你究竟在犹豫什么?”
“若曦!我不是项羽,也绝不会让你做虞姬的。”
若曦不爱老八吗?我看到网上步迷们的质疑声一片。我相信若曦是爱的,她的爱是真实的,纯粹而发自内心的。听说有人推选了八爷当太子,她的手一抖茶水湿了衣襟;分手后听说八爷染了风寒她饭菜难咽;避开去五台山,转身瞧见八爷憔悴的身影时心痛难忍;新年里一边做着决绝的举动(还信)一边微笑着一边却泪泻如珠……可是若曦又是现实的,她能够做到理智地割舍。
“我不需要看清楚自己的心,我需要的是如何在这个风波迭起的宫廷中保全自己。”
“人心本就难懂,我不能看的分明,但我一定要做个决定,这个倒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曦不是不爱八爷,但奈何真爱本来就可以转移,可以消失,一旦决定下来,在若曦转投四爷怀抱的路途中,不由得时间不把对八爷的爱消磨殆尽。
真爱可以转移,可以消失。这是伤人的真理。
恨若曦,怨若曦,为何耿耿于心那个历史的结局,为何不肯相信老八对她的真心,为何不能勇敢一些,正式自己的内心?为何偏要在经历了世事磨难之后才知后悔感叹“如果是现在的我,棱角被磨平很多,心境苍凉很多,对世事无奈更多,妥协多了几分,包容多了几分,偏执少了一点,我和他也许结局会有不同”?
爱是要成长的,人也是要成长的。缘浅只因先遇到老八,后遇到老四。与八爷在一起时若曦还是一个纯真简单的少女,没有经历过世态炎凉,对待爱情更感性更苛求;后来的若曦长大了,心也老去了,爱情中掺杂了太多其他的因素,她惧怕宫廷险恶,太多的恐惧让她选择了老四这位将来必然的赢家,这种形势逼迫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容易产生爱情。爱着老八时的若曦和爱着老四时的若曦,已是两个若曦。
若曦曾经说过,“唯所爱之人才能伤到你!”这些,她统统都用在了老八的身上。老八对若曦从不逼迫,凭其心意,否则就不会在若曦以死相逼的时候放弃若曦,自己却大病一场。只有爱你的男人才会心碎,伤痛,伤心欲绝。当新年里若曦把曾经老四和老八送给的她的礼物和信件返还时,老八的伤心欲绝,明晃晃地对比着老四的淡然一笑,一笑置之。(老四是在草原上若曦赛马和敏敏跳舞之后才真正开始喜欢上若曦的,之前的种种不过试探而已,前面已分析。)
敏敏和若曦那次赛马以及敏敏跳舞事件,深深触动了十四,四和八。十四自此开始发觉“看低了”若曦,决心坦诚相待;老四则感动于若曦的勇气和才华;而老八的触动如何不深呢?若曦赛马,本就是为了十四和他;若曦排舞的才华也让老八深感惊艳吧,可是如今的这一切不过更深地触他伤感罢了!伊人已与你无缘,伊人再出色,除了引你伤痛,还能怎样呢?此时的老八,更是在欲忘而不能忘中挣扎罢了!
康熙五十年,塞外行围。八阿哥遇到一个人骑马闲逛的若曦,“你真的放下了?”若曦答:“放下了!”“明年就到了出宫年龄了,难道你真的愿意由着皇阿玛给你指婚?”可怜彼时的胤禩,还是念念难忘。
太子求婚事件将若曦的生命推向了一个悲剧的转折点。老八第一次与老四联手合作欲扳倒太子,求福晋明慧让其母舅镇国公上书康熙弹劾太子……这件事固然是老八对争储事业的一步棋,但其中为若曦的因素亦不可忽略。可事成之后,若曦却态度淡然,心中早已另作盘算。加入老八早知道自己一边忙活了半天,心爱之人却投入了自己对头的怀抱,该作何感想?
“对自个的终身如今有什么打算?”“当初你选择了放弃,今后就是我自己的选择了!”若曦,你是在怪八爷吗,怪他选了江山不选美人?而你又为他考虑了多少呢?
“你的心里有了别人,是吗?”胤禩望着若曦。若曦回避着他的目光:“是与不是,都再与八爷无关。”绝情的姿态,令人心寒。
“最好不是老四,否则只会受罪……”若曦闻言震惊,这时她心里想的却是“他是什么意思?我是知道历史的,我的选择不会有错的!”可见,若曦此时心中最在意的还是谁才适合当她最终的保护伞,无比冷静的思维之中,现实的考虑再次打败了爱情。
凤血玉镯终于退还回去。康熙五十二年。九年来不离不弃的光阴。
发现若曦的手腕上不再有那个熟悉的凤血玉镯,他的眸中“冷如万载玄冰的波光中夹杂着惊诧伤痛”。
凤血玉镯,寄托了多少对爱情的珍惜,期盼和执着,如今归还,爱情死了,它了无继续存在的价值……玉镯碎了,八爷的心也死了!KC的解释:“玉镯碎了,表示他的真爱不会再给别人。”
为十三和绿芜求情,若曦在雨中罚跪。老八急忙赶来,却撞上老四与若曦的雨中相拥。自己多年的疑虑竟是真的!
“白缎伞下八阿哥一身月白长袍,袍摆随风而舞,面色温润如暖玉,身姿淡雅若新月。人人都在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阴暗中带着几丝狼狈,可他却如暗夜中的一株白莲遗世独立纤尘不染。身旁虽有十四相伴,唇角甚至还含着丝浅笑,可飞扬的衣袂间彷佛披拂了天地所有的寂寞,胜雪的白衣下集敛了人间所有的寒冷。”
有人说他心里已然没有若曦,只剩对暂时胜利的得意。但是当老四离去的时候,他的表情瞬间又恢复落寞,盛满无奈和心痛,来到若曦身边,跪在雨里为她擦拭脸上的雨水。若曦看见胤禩袍子浸在雨水里,想为其拾起衣角,却被胤禩冷漠佛开。若曦的心是痛的,胤禩的心中更是痛的。既已经投入老四的怀抱之中,就像若曦后来说的,“何苦做这种欲放不放的缠绵姿态”。记得郑嘉颖这样解释这个细节的“早已与君绝决”。
宫宴上,八阿哥与八福晋自顾谈笑,偶尔瞥过若曦和若兰的相顾无言;草原上,连敏敏格格也看出来,“八阿哥如今对姐姐面上虽很是温和,但骨子里却透着冷漠疏离”……是的,一个男人的温存和爱意是有限的,而今你已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我何苦又为你牵肠挂肚,情意缠绵?冷漠疏离,是有恨的;可是若无爱,这恨又何来?
康熙五十三年,胤禩遭遇万劫不复的“毙鹰事件”。康熙的冷酷决绝令人咋舌,无半点父子情意。下旨断绝父子关系,削官去爵,停俸停米,就连胤禩病得昏迷不醒之时也不去看望,还为了避免晦气下令将重病中不适合移动的胤禩从畅春园移回贝勒府。自此,胤禩的储君之梦彻底破灭。
当若曦被贬去浣衣局,若兰又跑来求八爷,让他帮帮若曦。老八的一句“我现在无能为力,更何况现在帮他的人也不是我了!”瞬间满满的心酸浸透心头。护了若曦多少年,多少无微不至的照顾,即使若曦与他决裂,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让仍然是义无反顾的帮着她。如今,真的自身亦难保了。再想着多年的帮衬又换来了什么呢?不过是心爱的人投入了别人的怀抱。如此境地,怎不心寒。
“康熙命将停了一年十个月的俸银米照贝勒等级支给八阿哥,消息悄悄在宫廷中传开,浣衣局的人待我又多了一丝笑意…”无形中,若曦仍然受惠于八爷。
当历史终于按照若曦所知的那样走到了康熙六十一年,雍正登基,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雍正的女人。而胤禩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当在西暖阁的若曦凭窗而望,居然看见了阔别七年的八爷!
“年华渐逝,每个人都带着几丝憔悴不堪,可他却是个奇迹,如深秋枫叶一般。岁月的风霜只是把他浸染得越完美。少了年少时的清朗,却多了中年的凝重。风姿无懈可击,气度雍容超拔。可为什么每个人都那么单薄、那么瘦?”
八贤王,是的,他仍是那个风姿卓越的八贤王,他的谦和永远对比着雍正的酷厉。
雍正元年九月初四,雍正奉圣祖及其四皇后神牌升附太庙,在端门前设更衣帐房,但因其皆为新制,故油气熏蒸,雍正大怒,命管工部事之廉亲王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太庙一昼夜。……帐房新刷的,没有油漆味才怪呢,雍正这不是明摆着找茬么?
同年十月二十一日,就丧事奢靡责胤禩。良妃娘娘是康熙五十年十一月薨世的,人都死了十二年了,雍正居然又翻出来说事儿,不是他心理有问题,就是心胸太逼仄,着实让人无语。
雍正二年四月初八日,因胤俄逗留张家口,再责胤禩。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此时的胤禩,再小心谨慎也是无用的了!……
这是小说(电视剧)中提到的一些主要事件,只是历史上雍正对老八诸多刁难责罚中的一小部分。若细翻了历史去,诸多罪状不一细述,反正我看了是啼笑皆非。只是可怜了胤禩,这一辈子,父相挟罢兄相逼,天家无义!
八爷并没有因为诸多罪责而破罐子破摔,他依然温润知礼(直到明慧死后)。
面对绿芜的失踪,八阿哥并没有向九阿哥那样想要伺机做文章,“何必在人家伤口上撒盐呢。男人之间的斗争,没有必要把女人扯进来。”
电视剧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若曦曾为罚跪事为他向雍正求情求情。八爷在府中散步,偶然看见一支静静躺在地上的毽子,想起若曦当年踢毽子的样子,不禁露出了笑容。八爷对明慧说:“我宁愿她忘了过去,我虽然感激她,但是不希望她再有下次……我只希望她能在宫中安然无恙的,不要再卷入我们兄弟和朝廷的是非当中。”
明慧进宫见若曦的情节,明慧有这样一句话:“如今爷想让你和我们撇清关系,可哪儿那么容易!……”可见,八爷的确是不想让若曦参与到这场纷争之中的,电视剧的那一幕恰是对原著很好的理解。尽管若曦已不在自己身边,尽管若曦投入到自己仇家的怀抱,可是老八仍是为她着想,不想她在这场争斗之中受到伤害。
到雍正下旨休妻,明慧自缢自焚,无情的命运将胤禩推向一个绝望的巅峰。
“月光随着大开的大门倾斜在他身上,桌上横七竖八的酒瓶泛着冷光,却都比不上他此时冷厉的脸色。一向温润如暖玉的他今夜在月色下却如万载寒玉,冷意潋滟。”
“众人都弃我的时候,只有她在我身边,悉心宽慰。我争时,她全力支持;我弃时,她也一意赞成。我是疯子傻子呆子,身边明明有一颗明珠,我却还要到处去找。”
“明――慧――!”如痛失爱侣的孤狼,苍凉悲愤的喊声伴着熊熊大火直上九霄,质问着天地不仁。
明慧的离去,老八仰天长啸,我想除了他明白自己身边不离不弃的人也离开他时,他真的是输得一无所有,他绝望的长啸不仅仅是因为明慧也为自己,自尊被雍正踏个粉碎,我似乎看到不久前意气风发的八爷许诺若曦皇后之位,许诺母亲皇太后之位,而今一切都烟消云散、面目全非。再坚强如八爷的人,即使在雍正登基都未完全认输时,此刻是真正知道自己败了,而这个败是败得一塌涂地。
后来的后来,若曦在雍正身边受尽重重打击,终于要离开紫禁城。老八选择了向雍正坦白当初与若曦的一段情,逼得雍正放手。这里固然有老八的一份私心,但是不为了成全若曦,他是不会说的;这样于他一点好处也没有,纵然有报复的快感,但相比于雍正还会进一步把他逼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境,还是不值得的。
雍正二年。城外,道边,若曦与八爷今生的最后一次相见,此生别过。
“一身竹青长袍的八阿哥牵马立在路侧,静静看着我。晨曦的微光给飞扬舞动的衣袂渡上了一层淡淡金光。”
“遵化温泉极好,对你的腿疾有益,风光也很是秀丽。十四弟肯定会对你至好,只望你善待自己。既然决定离开就该斩断一切。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若曦静默了,“你有什么话要我带给十四爷吗?”胤禩淡笑道:“此生已尽,没什么好说的。”若曦:"你照顾好自己。"他微眯着眼睛看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我的心思你大概都已明白,既然明白就能理解,那也无谓伤感。”
若曦心中这是今生最后的诀别,前尘往事涌上心头,忍不住回身拥抱住胤禩。这最后一次的拥抱,距离康熙四十八年的那个夏天隔了十五年的光阴,瞬时撩拨着胤禩对爱对尘世皆已死去的心,他微怔,轻拍着若曦道,“把紫禁城忘了,把我们都忘了!……要当新娘子了,怎么能哭哭啼啼的呢?”
这一刻的分别,相信若曦与八爷之间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亲情存在。爱与不爱,都已经不重要了!
爱新觉罗胤禩,多罗八贝勒,和硕廉亲王,皇伯父亲赞曰“宜为储君”,江南读书人口中的“八贤王”……感激十三最后对八爷的理解:“原来,他还是那个重情重义的八贤王。”
雍正四年,胤禩被除宗籍,雍正勒令其改名“阿其那”,议其罪状四十款,幽禁于监所。雍正四年九月初八日亡,十年四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