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纲要摘录三
6. 这使得他们这个不同于气的理、不同于情的性,不仅没有摆脱而且还深深渗透了经验世界的许多特色和功能,所以,我以为宋明理学对超验或先验的理性本体即所谓天理、道心虽然做了极力追求,但在根本上是失败的。他们所极力追求的超验、绝对、普遍必然的理、心、性,仍然离不开经验的、相对的、具体的情、气、欲。P45
7. 该文论述了这个内在矛盾的破坏爆裂,即它逻辑地导致心不离身、即情即性、情性皆体的王门后学,而指向了自然人性论,宣告了古典宋明理学的终结。P47
8. 所以一方面,如Karl Kautsky或丁文江以及今天的社会生物学认为群居动物也有伦理道德,与人无别,完全无视和贬低作为理性凝聚的自由意志这一人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是片面的。另一方面,如康德或牟宗三,认为这种理性凝聚的道德自觉便是人的最高目的和最高境地,以之为本体,忽视和贬低人的动物感性情欲的正当和重要,也是片面的。P51
9. 释氏说空,不知有个实的道理,却做甚用得?譬如一渊清水,清冷澈底,看到一如无水相似。他便道此渊只是空底,不曾将手去探是冷是温,不知道有水在里面。P63
7. 该文论述了这个内在矛盾的破坏爆裂,即它逻辑地导致心不离身、即情即性、情性皆体的王门后学,而指向了自然人性论,宣告了古典宋明理学的终结。P47
8. 所以一方面,如Karl Kautsky或丁文江以及今天的社会生物学认为群居动物也有伦理道德,与人无别,完全无视和贬低作为理性凝聚的自由意志这一人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是片面的。另一方面,如康德或牟宗三,认为这种理性凝聚的道德自觉便是人的最高目的和最高境地,以之为本体,忽视和贬低人的动物感性情欲的正当和重要,也是片面的。P51
9. 释氏说空,不知有个实的道理,却做甚用得?譬如一渊清水,清冷澈底,看到一如无水相似。他便道此渊只是空底,不曾将手去探是冷是温,不知道有水在里面。P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