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宗 杂记一 逢佛杀佛,逢祖杀祖
义玄离开黄檗师父后,又花了一段时间到各地行脚。“行脚”是佛教内部的一种禅修制度,指禅修的僧人应该各处、各山头、宗门走动,一方面是深化禅理,求得其他禅师的印证,一方面是四处弘法。这种修行的益处犹如儒家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既可以博采众家之长,又可以传播弘扬自家的思想。宋儒朱熹曾经这样告诫自己的弟子陈淳:“今也须如僧家行脚,接天下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迹,这道理方见得周遍。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不是块然守定这物事,在一室闭门猛坐便了、便可以为圣为贤。自古无不晓事的圣贤,亦无不通变的圣贤,亦无关门独坐的圣贤。圣贤无所不能,那个事理会不得?” 这种制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开放、变通的求学、究理的方法,不仅佛家弟子要遵守之,儒家的人也可以借鉴。
话说义玄行脚到了河南少林寺的达摩塔,塔祖考验义玄说:“你这个和尚是先礼拜佛呢,还是先礼拜祖师?”
“祖师和佛我都不礼拜。”义玄回答得很干脆。
塔主觉得义玄的回答很奇怪,就问:“祖师与佛与长老有什么冤仇吗?”
义玄一听这话便拂袖而去。
义玄这样对待佛与祖师自有他的理解:对于一般只是注重客体形式的修行者言,佛主与祖师都是执着的对象,这样就容易被视为一个客观化的、外在于人的本来心性的东西,它们的存在反而会阻碍修行者的心性觉悟。所以,义玄的态度时彻底解放修行者主体的心性,不用礼拜束缚人心性的佛主与祖师。在禅宗的历史传统中,天皇道悟的法嗣德山宣鉴曾经就因此而骂过禅宗自己的祖师:“达摩是老臊胡!”出于同样的道理,义玄不仅不礼拜佛主与祖师,而且还骂出了更利害的话:“求法之人啊!你们真要想获得佛法见解,就一定不要受人从外欺惑:不管是来自自己内心的还是来自外面的客体之物,逢着就要把它们杀掉,免得生起执着;因此你们要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这样才能得到解脱。不被任何一物所拘束,这样你们的心灵才能够自由自在。”当然,他这里所谓的“杀”并不是我们世俗社会中那种强盗式地“杀人放火”,而是禅门经常讲的“杀活”,是不执着于求佛、不迷恋于求法、不陷于僧伽之形式等这些心灵空寂活泼的形象说法。其意为,出家人本能有家庭父母亲眷之累,否则形式上也出不了家;证涅槃之僧徒也不能够执着于佛主、罗汉、祖师,否则心灵不会获得彻底的空寂。义玄这种干脆利落的说法是直接继承南岳系马祖道一“即心是佛”的宗旨,而较之青原系的德山宣鉴吹胡子瞪眼睛地“呵佛骂祖”、云门文偃的“棒打佛祖”又更加超越、洒脱,是逢谁杀谁,干净利落,比骂街、棒打痛快多了。
看完,吃晚饭,20:00 洗澡~
话说义玄行脚到了河南少林寺的达摩塔,塔祖考验义玄说:“你这个和尚是先礼拜佛呢,还是先礼拜祖师?”
“祖师和佛我都不礼拜。”义玄回答得很干脆。
塔主觉得义玄的回答很奇怪,就问:“祖师与佛与长老有什么冤仇吗?”
义玄一听这话便拂袖而去。
义玄这样对待佛与祖师自有他的理解:对于一般只是注重客体形式的修行者言,佛主与祖师都是执着的对象,这样就容易被视为一个客观化的、外在于人的本来心性的东西,它们的存在反而会阻碍修行者的心性觉悟。所以,义玄的态度时彻底解放修行者主体的心性,不用礼拜束缚人心性的佛主与祖师。在禅宗的历史传统中,天皇道悟的法嗣德山宣鉴曾经就因此而骂过禅宗自己的祖师:“达摩是老臊胡!”出于同样的道理,义玄不仅不礼拜佛主与祖师,而且还骂出了更利害的话:“求法之人啊!你们真要想获得佛法见解,就一定不要受人从外欺惑:不管是来自自己内心的还是来自外面的客体之物,逢着就要把它们杀掉,免得生起执着;因此你们要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这样才能得到解脱。不被任何一物所拘束,这样你们的心灵才能够自由自在。”当然,他这里所谓的“杀”并不是我们世俗社会中那种强盗式地“杀人放火”,而是禅门经常讲的“杀活”,是不执着于求佛、不迷恋于求法、不陷于僧伽之形式等这些心灵空寂活泼的形象说法。其意为,出家人本能有家庭父母亲眷之累,否则形式上也出不了家;证涅槃之僧徒也不能够执着于佛主、罗汉、祖师,否则心灵不会获得彻底的空寂。义玄这种干脆利落的说法是直接继承南岳系马祖道一“即心是佛”的宗旨,而较之青原系的德山宣鉴吹胡子瞪眼睛地“呵佛骂祖”、云门文偃的“棒打佛祖”又更加超越、洒脱,是逢谁杀谁,干净利落,比骂街、棒打痛快多了。
看完,吃晚饭,20:00 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