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
大街上,武警、警察密布,也算是节日气氛之一种。大庆六十年,这些部门责任都很重。想,有时和谐两个字,是要用一些方法的。
晚上单位组织看演出。平时打球儿的体育馆被装饰成了巨型的舞台,真有些认不出了。每个人的座位上除了节目单位外,还有一面小国旗,很是喜欢。一个环境中的气氛可以感染身在其中的人,来了,就好好的享受这一切。
请来了许多位老功臣,他们胸前的军功章因陈旧而更显沉重。他们鬓发苍苍,表情也不再生动,生命在他们的世界里已经成了可以用双手来数的东西。可看着他们,从他们身边经过,真想向他们深深的鞠上一躬。他们的身上,带着我们这一代,不曾有过的关于生与死的感慨。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主题。他们的时代,主题就是真刀真枪的战斗。他们不幸,因为那是一个动荡而艰难的时代;他们又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九死一生。
节目设计了一个电视采访曾思玉的环节。老人家的眼睛已经很难睁开,脸上布着松松垮垮的纹路,说话含混。全场的灯都熄灭,大屏幕上,一个暮年的老人一字一顿。他说不能忘记那些战争中死去的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今天的生活。
没有经历过什么太大历史变故的一代人,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浅浅的明白,这应该是一个关乎生与死的话题,也应该是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话题。
掌声,送给了那些老功臣,所有的人都在庄重而努力地表达着。是的,没有了对他们的敬畏,也就失去了时代前行的依托。感谢他们还在,还健康,还能在这物物交换成了规则的时代里给我们一些思考的空间。
无论怎样轻佻的历史,都需要一些实实的佐证。他们,就是历史的亲历者。文人们举手投足便可以戏说些新历史观,而沉默的功臣们,心里,还有其炮火硝烟的味道,他们会因为身边布满战友的尸体而重新理解生命,他们会对不负责的历史观点,不屑一顾。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髙尚者的墓志铭。
全场的掌声令自己十分欣慰,大多数人都知道谁是这时最值得尊敬的人。
手拍的有些痛了,但仍希望拍下去,拍下去。
晚上单位组织看演出。平时打球儿的体育馆被装饰成了巨型的舞台,真有些认不出了。每个人的座位上除了节目单位外,还有一面小国旗,很是喜欢。一个环境中的气氛可以感染身在其中的人,来了,就好好的享受这一切。
请来了许多位老功臣,他们胸前的军功章因陈旧而更显沉重。他们鬓发苍苍,表情也不再生动,生命在他们的世界里已经成了可以用双手来数的东西。可看着他们,从他们身边经过,真想向他们深深的鞠上一躬。他们的身上,带着我们这一代,不曾有过的关于生与死的感慨。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主题。他们的时代,主题就是真刀真枪的战斗。他们不幸,因为那是一个动荡而艰难的时代;他们又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九死一生。
节目设计了一个电视采访曾思玉的环节。老人家的眼睛已经很难睁开,脸上布着松松垮垮的纹路,说话含混。全场的灯都熄灭,大屏幕上,一个暮年的老人一字一顿。他说不能忘记那些战争中死去的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今天的生活。
没有经历过什么太大历史变故的一代人,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浅浅的明白,这应该是一个关乎生与死的话题,也应该是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话题。
掌声,送给了那些老功臣,所有的人都在庄重而努力地表达着。是的,没有了对他们的敬畏,也就失去了时代前行的依托。感谢他们还在,还健康,还能在这物物交换成了规则的时代里给我们一些思考的空间。
无论怎样轻佻的历史,都需要一些实实的佐证。他们,就是历史的亲历者。文人们举手投足便可以戏说些新历史观,而沉默的功臣们,心里,还有其炮火硝烟的味道,他们会因为身边布满战友的尸体而重新理解生命,他们会对不负责的历史观点,不屑一顾。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髙尚者的墓志铭。
全场的掌声令自己十分欣慰,大多数人都知道谁是这时最值得尊敬的人。
手拍的有些痛了,但仍希望拍下去,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