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不值得,所以不付出,于是不值得
先讲个故事。
我老家村西头儿有个老太太,已经独居好多年了,以前腿脚儿利索的时候还自己干点农活,后来年纪越来越大就直接吃起了低保,生活过的比较清苦。我邻居心地善良,觉得老太太挺可怜,就从自己家养的十几只鸡当中挑出来一只又肥又爱下蛋据说还经常下双黄蛋的芦花草鸡装笼子里,送给了老太太,以便她每天都能吃上新鲜鸡蛋。
老太太得了这样好的草鸡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想这么好的鸡别人怎肯白送给她,这鸡肯定是有问题的,想到这一层,她便没有喂鸡粮食,只胡乱在笼子里铺了一层稻草,作为芦花鸡下蛋的场所。
第二天一大早,芦花鸡在稻草上下了一枚鸡蛋,只可惜个头儿不算大。老太太把一张报纸卷成筒状,把鸡蛋放在一头,左眼紧闭,右眼对着报纸另一头,朝太阳照了半天,也没看出来是双黄蛋,她很不高兴,心想这只鸡果然不像我邻居说的那样好,不仅不会下双黄蛋,连普通蛋都下得这样小,真是不配吃一粒粮食,所以这一天老太太依旧没有喂鸡任何东西吃。可怜这只芦花鸡,只能自己在院子里刨食吃,还好土里有些小虫以及被风吹进来的草籽。
第三天,芦花鸡又下了一枚蛋,比前一天的还要小,这让老太太更加不高兴:鸡蛋越下越小不说,还把鸡屎拉的满院子都是,这只鸡真是一丁点都不可爱。所以老太太这一天又没喂鸡。
从第四天开始,芦花鸡便不再下蛋了,别说双黄蛋了,连普通蛋,甚至软皮蛋都没再下。老太太一面不开心,一面又得意起来。不开心的是我邻居送了她一只不怎么会下蛋的鸡忽悠她,得意的是幸亏自己没有喂鸡粮食,否则可真是亏大发了。什么破鸡,根本不值得为它做任何事!老太太这样想着,一把从笼子里抽出那层粘了鸡屎的稻草,对着芦花鸡骂了一句:不下蛋,还铺什么稻草!
从此之后,老太太院子里就多了一只不会下蛋且越来越瘦的芦花草鸡,不仅鸡屎遍地,鸡毛也越掉越多,老太太终于忍无可忍,把那只鸡赶出了院子。
后来这事儿被老太太东西隔壁和对门知道了,东隔壁说:你得好好喂它才行,你不喂它,它怎么会下蛋呢?西隔壁说:哪怕不怎么下蛋,你把它喂好了,杀了吃肉喝汤也肥着呢。老太太不服气,说:别人不喂鸡也有鸡蛋吃,为什么我就不能呢?对门回答说:如果当年你没像对待芦花鸡这样对待你男人,你现在也不用喂鸡就能吃到鸡蛋了。
这个故事一看就是我杜撰的,确实,我老家没有这么个老太太,我邻居也不养鸡。之所以脑子里出现这么个故事,是因为一件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事情。
我有个女性朋友,二十几岁,正当青春好年华,身材长相中上,小康家庭出身,工作稳定且收入不低。如果不考虑婚恋方面,这个姑娘的生活也算得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了。只可惜她每次恋爱都遇人不淑,碰上的都是问题渣男。硬件稍好的吧软件极差,不懂得怜香惜玉,软件稍好的吧硬件极差,没闲钱买房买车,软硬件都好的吧操作系统又不兼容,根本搅合不到一块儿去。最让她不堪忍受的是,每一个现任都不爱自己,因为他们为她付出越来越少,缺点却越来越多,这些都让她不堪忍受,好像跟他们每过一天就要损她二十年阳寿,纠结之后她便提出分手,再谋新人。奇怪的是,每个新人还都不如前任爱她,与新人相比的话,前任们对她简直是宠爱。
每次看到她这个样子,我都很心疼,虽然我知道把关系处成这样多半跟她的性格和脾气有关,却也免不了感叹她找的男人真是一任不如一任了。后来一个偶然机会我碰到了她的某一个前任(那个之前被她抱怨最多分手后也被她怀念最多的软件稍好的“矮穷丑”,两人分手之后,我这个朋友又去求复合,可是对方已经不再爱她了),我才知道,原来不是那些男生那么不堪,而是她自己特别不知足,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在男生看来,她娇气任性、脾气暴躁、自私自我、永不满足,完全是个公主病晚期的重症患者,而且还是绝症。据说跟她在一起,有种空间和金钱要被榨干的感觉。吃饭一定要进高档餐厅,每天要去女生办公楼下接她,逢生日节日要给女生准备好礼物,每周去拜见女生的父母,每月陪女友去不同的城市体验生活……稍有怠慢就是不爱她,但她却几乎没有为男友做过任何男友渴望的事情。
再后来我这个女性朋友跟我抱怨现任的时候,我便告诉她在恋爱当中不能一味索取,要懂得给予,这样对方才会愿意付出更多的东西。我朋友很郁闷的说,你看他表现这样差,谁知道他值不值得我付出呢。
好了,我朋友的事情也说完了。是不是觉得我朋友跟那个老太太很像?其实不光是她俩,现实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人经历着类似的事情,因为她们有着类似的价值评判体系,那就是:碰到一个人一件事,先假设TA不值得自己付出,所以不付出,直接看收益,如果收益满足了,自己再开始付出;如果收益不满足,就证明果然不值得付出,更加没有付出的必要。可很多东西偏偏是我们不付出就不会有收获的,即便开始有收获,如果继续不付出,那最初的收获也将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所以刚刚的逻辑就变成了:假设不值得→所以不付出→结果没收益→果然不值得。
如果参照我朋友跟那个“矮穷丑”的结局,再给老太太和芦花鸡的故事做个续,我想我会这样写:后来老太太听了东西隔壁和对门的话,有所悔悟,又把那只芦花鸡捡了回来,天天喂米喂虫,可惜芦花鸡之前饿的太久,已经恢复不过来,没几天就死了。
我老家村西头儿有个老太太,已经独居好多年了,以前腿脚儿利索的时候还自己干点农活,后来年纪越来越大就直接吃起了低保,生活过的比较清苦。我邻居心地善良,觉得老太太挺可怜,就从自己家养的十几只鸡当中挑出来一只又肥又爱下蛋据说还经常下双黄蛋的芦花草鸡装笼子里,送给了老太太,以便她每天都能吃上新鲜鸡蛋。
老太太得了这样好的草鸡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想这么好的鸡别人怎肯白送给她,这鸡肯定是有问题的,想到这一层,她便没有喂鸡粮食,只胡乱在笼子里铺了一层稻草,作为芦花鸡下蛋的场所。
第二天一大早,芦花鸡在稻草上下了一枚鸡蛋,只可惜个头儿不算大。老太太把一张报纸卷成筒状,把鸡蛋放在一头,左眼紧闭,右眼对着报纸另一头,朝太阳照了半天,也没看出来是双黄蛋,她很不高兴,心想这只鸡果然不像我邻居说的那样好,不仅不会下双黄蛋,连普通蛋都下得这样小,真是不配吃一粒粮食,所以这一天老太太依旧没有喂鸡任何东西吃。可怜这只芦花鸡,只能自己在院子里刨食吃,还好土里有些小虫以及被风吹进来的草籽。
第三天,芦花鸡又下了一枚蛋,比前一天的还要小,这让老太太更加不高兴:鸡蛋越下越小不说,还把鸡屎拉的满院子都是,这只鸡真是一丁点都不可爱。所以老太太这一天又没喂鸡。
从第四天开始,芦花鸡便不再下蛋了,别说双黄蛋了,连普通蛋,甚至软皮蛋都没再下。老太太一面不开心,一面又得意起来。不开心的是我邻居送了她一只不怎么会下蛋的鸡忽悠她,得意的是幸亏自己没有喂鸡粮食,否则可真是亏大发了。什么破鸡,根本不值得为它做任何事!老太太这样想着,一把从笼子里抽出那层粘了鸡屎的稻草,对着芦花鸡骂了一句:不下蛋,还铺什么稻草!
从此之后,老太太院子里就多了一只不会下蛋且越来越瘦的芦花草鸡,不仅鸡屎遍地,鸡毛也越掉越多,老太太终于忍无可忍,把那只鸡赶出了院子。
后来这事儿被老太太东西隔壁和对门知道了,东隔壁说:你得好好喂它才行,你不喂它,它怎么会下蛋呢?西隔壁说:哪怕不怎么下蛋,你把它喂好了,杀了吃肉喝汤也肥着呢。老太太不服气,说:别人不喂鸡也有鸡蛋吃,为什么我就不能呢?对门回答说:如果当年你没像对待芦花鸡这样对待你男人,你现在也不用喂鸡就能吃到鸡蛋了。
这个故事一看就是我杜撰的,确实,我老家没有这么个老太太,我邻居也不养鸡。之所以脑子里出现这么个故事,是因为一件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事情。
我有个女性朋友,二十几岁,正当青春好年华,身材长相中上,小康家庭出身,工作稳定且收入不低。如果不考虑婚恋方面,这个姑娘的生活也算得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了。只可惜她每次恋爱都遇人不淑,碰上的都是问题渣男。硬件稍好的吧软件极差,不懂得怜香惜玉,软件稍好的吧硬件极差,没闲钱买房买车,软硬件都好的吧操作系统又不兼容,根本搅合不到一块儿去。最让她不堪忍受的是,每一个现任都不爱自己,因为他们为她付出越来越少,缺点却越来越多,这些都让她不堪忍受,好像跟他们每过一天就要损她二十年阳寿,纠结之后她便提出分手,再谋新人。奇怪的是,每个新人还都不如前任爱她,与新人相比的话,前任们对她简直是宠爱。
每次看到她这个样子,我都很心疼,虽然我知道把关系处成这样多半跟她的性格和脾气有关,却也免不了感叹她找的男人真是一任不如一任了。后来一个偶然机会我碰到了她的某一个前任(那个之前被她抱怨最多分手后也被她怀念最多的软件稍好的“矮穷丑”,两人分手之后,我这个朋友又去求复合,可是对方已经不再爱她了),我才知道,原来不是那些男生那么不堪,而是她自己特别不知足,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在男生看来,她娇气任性、脾气暴躁、自私自我、永不满足,完全是个公主病晚期的重症患者,而且还是绝症。据说跟她在一起,有种空间和金钱要被榨干的感觉。吃饭一定要进高档餐厅,每天要去女生办公楼下接她,逢生日节日要给女生准备好礼物,每周去拜见女生的父母,每月陪女友去不同的城市体验生活……稍有怠慢就是不爱她,但她却几乎没有为男友做过任何男友渴望的事情。
再后来我这个女性朋友跟我抱怨现任的时候,我便告诉她在恋爱当中不能一味索取,要懂得给予,这样对方才会愿意付出更多的东西。我朋友很郁闷的说,你看他表现这样差,谁知道他值不值得我付出呢。
好了,我朋友的事情也说完了。是不是觉得我朋友跟那个老太太很像?其实不光是她俩,现实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人经历着类似的事情,因为她们有着类似的价值评判体系,那就是:碰到一个人一件事,先假设TA不值得自己付出,所以不付出,直接看收益,如果收益满足了,自己再开始付出;如果收益不满足,就证明果然不值得付出,更加没有付出的必要。可很多东西偏偏是我们不付出就不会有收获的,即便开始有收获,如果继续不付出,那最初的收获也将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所以刚刚的逻辑就变成了:假设不值得→所以不付出→结果没收益→果然不值得。
如果参照我朋友跟那个“矮穷丑”的结局,再给老太太和芦花鸡的故事做个续,我想我会这样写:后来老太太听了东西隔壁和对门的话,有所悔悟,又把那只芦花鸡捡了回来,天天喂米喂虫,可惜芦花鸡之前饿的太久,已经恢复不过来,没几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