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过的猫
我们家在我记忆中很小的时候养猫了,一直有养猫的习惯。虽然搬了好几个地方,但因为一直以来都习惯选择一楼居住,以前卫生不太好,一楼又容易有老鼠,所以得养只猫捉老鼠。当然,现在的环境都好了很多,但是养猫的习惯就保留下来了。
我记忆中的第一只猫是问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的人拿的。那时候我们还不懂给猫起个名字,我们就叫她大猫。现在想起来,可以叫她“五彩斑斓”。她是一只母猫,毛色很漂亮,不同颜色的毛,蓝的、黄的、绿的、黑的,还有很多各种颜色自然地混杂在一起,煞是好看,而且她两只眼珠是不同颜色的,其中一只是蓝色。我们也不像别的人家要养名种猫什么的,普通的家猫就好,而且是放养,猫会到处跑。
这只猫仿佛是上天安排一样来到了我们家。那时候我们家承包饭堂,餐饮业是一个起早摸黑的辛苦活,特别是在冬天,五点多天没亮就要爬起来确实是件苦差事。这只猫很懂事,如果哪天五点多还没有起来,她就会蹲在你床边大声叫唤,直到我们一家都起床了才会走开,好像她也懂得谋生的不易。
有一次我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发呆,忽然看到她一动不动蹲在草丛里,正好奇大猫在做什么,只见一瞬间她扑出去,那边草丛窜出一只鸟“忽”的飞了起来,大猫伸爪一抓,就差那么一点,两片羽毛飘落在空中。我后来才看清楚那两片羽毛是白鸽的羽毛,哟,那晚差点就有白鸽汤了。当然,那两只白鸽是二楼某户人家养的。那时候生活区的人不像现在,在走道或者楼道转角的地方养鸽子的、养兔子的都有。
时不时这只大猫就会在外面捉个鸟之类的,然后就叼回家。她也不吃,就是在那玩,那只鸟要逃走了,她就用猫爪抓一把,那鸟儿就“吱吱吱、唧唧叽”地叫起来,她又不抓了;当鸟儿又要飞的话,大猫又抓一把,如此反复,最后这只鸟儿就会被玩死了。这不是残忍,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则吧。有时候一觉睡醒,看到客厅一地的鸟毛,那不用说,多半在哪个角落或者鞋子里面就会找到一只鸟的尸体。
有时候大猫还会抓只老鼠回来,小时候写着写着作业,忽然大猫从外面跳到窗户上,瞪着大眼睛看着你,嘴里叼着只老鼠,通常都已经死了的老鼠,吓你一大跳。我一开始不明白为啥要这样做,后来长大了看了别的一些书本我才知道原来这是猫儿向你讨好的意思,比如她在地上打滚也是向你撒娇和讨好意思。那时候它把老鼠叼回来了,我们就赶紧把老鼠扫出去,用夹子把老鼠扔到垃圾桶,鼠疫可不是闹着玩的。老爸会在冰箱拿块鱼什么的扔给她,以示奖励吧。一般养了猫就不会再有老鼠进屋,附近的楼道也很少会看到老鼠的。
后来随着老爸职务晋升等原因,我们陆陆续续搬了好几次家。很多人都说猫是认地方的,不认人。记得第一次刚搬两房一厅的时候,我们还是找个三轮车把家具什么的拉过来,这猫儿就一直坐在三轮车那一堆家具上面,随我们一起到了新家。到了新家也不到处跑,就一直蹲在窗台上看着我们来来往往地忙碌。忽然到了晚上发现她不见了,我们都很着急,前前后后找了好几次都找不到,老爸忽然说好像看到她跑回去旧屋了。第二天一开门,看到这猫儿就乖乖地蹲在门口的台阶那里舔着自己的毛,正在清理毛发。我们心里都很高兴,一只猫养久了就好像一家人那样,忽然不见了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作为一只母猫她生养了很多猫崽,那个时候没有要带她去做结扎手术这个意识,生下来的猫崽又很多,养不了,所以生下的猫崽都会送给亲戚或者朋友。记得有一次没有人要小猫,我妈要把猫崽拿去买,那天她用个小的鸟笼装好猫崽就用单车搭着我出发了,不知怎么的,大猫知道了就一直跑着跟在我们后面,一直跑啊跑啊,跟到生活区的门口,一直看着我们出了大门。大猫没出过大门,不敢再跟着我们,就这样看着我们。我就坐在后座一直哭。我妈那天很高兴,因为外婆说猫崽很漂亮,一下子就卖光了。在我眼中这实在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还有些人是很可恶的,有一次听我妈说,我一个亲戚之前收养了一只我们给的小母猫崽,后来长大了怀孕了生下了好几只猫崽。有一天可能是嫌小猫崽叫得很烦,就随手拿起那个箱子把几只猫崽扔到旁边的一条臭水沟了,大猫赶紧扑进水里面去把猫崽叼起来。他在一旁哈哈大笑。我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对他再也没有什么好感了。也许是这件事情的原因,也许是我长大了,这几年我回去都没怎么和他们说话一家,打个招呼,嗯嗯几句就算了。我再也不会把猫崽给这些人。在我心目中,一个连猫儿不爱惜的人其实再怎么,也不会好到哪里。
后来承包饭堂越来越忙,还开了临街对外的小吃。我们也许真的是疏于照顾大猫了。那一天我记得很深刻,我放学回家打开门,闻到一股臭味,看到大猫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尾巴的毛都松散了,客厅有一些像是呕吐物,我就觉得大猫不对劲,心里又害怕。我不敢在家里待着,赶紧搬了小桌子在门口做作放业等老爸回来。老爸回来一看不对,赶紧把大猫处理了。那天我们一家都很低落,草草吃完饭就开始收拾。老爸舍不得把大猫扔掉,用报纸把她包好,找了一个小的工具箱将她装起来。我家门口有棵两米多高的、学名好像叫麒麟那样的仙人掌,我爸等到晚上的时候用铲挖了个坑,把大猫在树旁边。老爸很自责,说可能太忙了,两个店面两头跑,估计很多时候都忘记喂大猫,刚好她又生了猫崽,饿了她就自己跑去垃圾桶找吃的。估计把自己吃坏了。
大猫生的那窝小猫,我们用牛奶喂大了,舍不得扔掉也做不出那样的事情。我们后来养了其中一只黄色的公猫。三楼的一个奶奶刚好没有什么事情,就来我家天天给这窝猫崽喂牛奶,最后都把一窝小猫养活了。
我们依然没有为大黄猫起名,有时候就叫大黄猫或者大黄,比如有时候吃饭的时候会问一句,大黄猫呢?
作为一只公猫,必须承认大黄猫和大猫很不同。比如它很喜欢洗澡,这算是在猫中一个很优秀的习性。它也很喜欢夏天的时候和我一起在打地铺,额,猫本来就是打地铺的。有时候它会在你的课本走来走去,留下好几个梅花脚印,我一开始觉得书本上面说的梅花脚印可能是修辞手法,直到有一天它在我的试卷上走过去的时候我才惊喜地发现真的是梅花一样的脚印。
大黄最喜欢的事情是打架,估计附近的猫它全部交过手。胜负没有统计过,目测有胜有败,有时候看到它在舔毛的时候看到有一块秃了出来,就知道多半又和别的猫打架打输了,那一块秃了的就是被哪只猫咬掉了或者抓掉了,又或者哪一天发现它的毛打结了,多半是又跑到哪户人家偷吃然后被人家泼冷水。
有一次不知道怎么搞的他身上的毛一大块都卷起来了,后来一看才发现都是油污。大黄猫是没有办法把它舔开的,又心疼又无奈,也许是大黄猫自己跑到哪户人家偷吃,结果被人家泼了油,也有可能是跑去哪里耍又不知道碰到什么,只好拿个剪刀给它整块毛剪掉。大黄猫很听话地不动,让我剪完再出去。通常它会垂头丧气那么一会,睡个觉什么的又神气地跑出去了。
大黄猫最后是自己走掉的。听说猫年纪大了都会自己离开主人,那一次大黄猫好久都没有回来,我妈就按照民间的方法用一根红绳绑在筷子筒,结果真的第二天大黄猫就回来了。我妈见到它又生气又舍不得,大声喝骂它这段时间跑去哪里了,又从冰箱拿出鱼给它吃。这大黄一吃完就想跑,我妈就拿根绳子把它绑在椅子上,结果这货死命往外走,连椅子都拉倒了。客厅的椅子都是红木,这么厚重的椅子居然还绑不住它,都被它拉歪了,只好放它走。
有时候偶尔会在小区某个地方看到一些猫,很像大黄猫,就会学着以前的口吻叫它,这些猫也会定定地看着我。忽然想,哪怕大黄猫没有走,现在年龄也很大啦。
大黄走了好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养猫,心里觉得怪怪的。有段时间老爸当了名义上的总经理,带着一群人去清理招待所的仓库,发现有一只流浪的小黑猫,怪可怜的。老爸就把它收养了。
这黑猫怎么比喻呢?如果看过动画片《驯龙记》,那我觉得用里面的Night Fury形容她就好,黑色的毛发、强悍的战斗力还有温柔,呵呵,有点夸张了。这黑猫是条好猫,比如生了崽会让猫崽先吃完饭她才吃,她会在一旁看着小猫崽吃完,很有母爱。黑猫打架很厉害,她并不是一战成名,而是多次对生活区各条来自五湖四海而且胆敢在她视野范围内出现的公狗、母狗统统来者不惧惧者不来地主动出击并且坚决地追而逐之,久而久之,生活区的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一只好斗的母猫。
我亲眼看过一贵妇曾经牵着一条看起来有相当战斗力的田园犬(俗称土狗)出现在路口拐角的地方,结果这条狗挣脱狗绳的恐惧程度远超贵妇的想像,那条狗被追得失魂落魄地撒腿就跑,以至于后来再出现类似画面的时候个别贵妇企图以高音嗓门阻吓黑猫,我会不以为然地在心里暗自叹息一声,没用的,这条黑猫压根就不怕你的嗓门,然后看着那些每条狗基本都会毫不例外地挣脱手中的狗绳狼狈地逃命的情景。听说黑猫最远曾经将一条毛茸茸的狗一只追到生活区的大门口,离我家大概有四、五百米远,这对于一条过着平静主妇般生活的猫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远的距离了。这条黑猫来我家之后在我家门前遛狗的越来越少,以至于后来都没有人在我们这里遛狗了。生活区的人都知道了一个事实,这是只好猫,好斗且有母爱的猫。
Night Fury在《驯龙记》中的翻译叫做“夜煞”,是恐龙中最有战斗力的恐龙。黑猫当然没有恐龙那么厉害。呵呵。
猫生猫崽一般都会有三四只,有些民间谚语说的是“一龙二虎三猫四老鼠”。猫生小猫的时候我们都不会去打扰的,拿一个纸皮箱放在阳台或者房间的角落就好,通常她会叫唤大概一两个小时,也许会用一个晚上去生,等她生完了我们才去看。有一次我们惊讶地发现黑猫只生了一只小猫,白色毛色,有点黑斑点的猫。这只猫后来我们养了,倒不是因为民间的谚语。因为这只白猫真的很漂亮,用人的标准去形容她也许就是天生是个公主命,而且是天生美人胚的公主命。
这只白猫我们叫她大白。大白越大越漂亮。她的后腿刚好是黑色的,从后面看就好像穿了一双小靴子,走起路显得楚楚动人。大白很受欢迎,不管在我们家还是在猫世界里面,我曾见过最经典的画面是一共有九只公猫围成一个半圈仰望在窗台怡然自得地整理毛发的大白并且发出发情的叫唤,我刹那间觉得哪怕陈圆圆的魅力也不外如是。在猫世界里面大白确实成为了在我家附近当之无愧最受欢迎的母猫,在发情的夏夜里那此起彼伏的公猫发情叫声就是最好的明证,一开始我还会朝聚拢在窗台下面数只公猫泼冷水以求片刻的安宁,但时间一长我也就见怪不怪逆来顺受睁一只耳朵闭一只耳朵了。
大白的好斗程度绝对没有黑猫那么高,两母女一起外出打架也是黑猫在前白猫在后,而吃饭的时候顺序则刚好互换。以至于我爸有时候叹气说大白大白你这样可不行,打架你就殿后,吃饭你就冲锋在前,这可不行,上阵还需父子兵。我猜大白应该听不懂我爸的话,否则不会依然我行我素。
黑猫虽然声名在外但也绝非打片小区无敌手,她明显不是狼狗的对手,两母女加起来都不是。曾经有一富婆颇为挑衅地将一条大约有一米长的狼狗牵过来遛狗,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狗可能真的不会爬树,在短暂的搏击之后黑猫和大白一下子就窜到了门前的茉莉花树上起码两层楼高的位置躲避,居高临下地看着那地上条朝树上狂吠的大狼狗。动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也有相同之处,比如说恃强凌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那贵妇也颇为挑衅我投来了不友好的目光,在那一刻我故作镇定地暼了一眼贵妇与狗就继续看我的报纸,心中已经用不文明的语言问候她和她的狗数十遍。
黑猫后来也是自己走了,不知道哪一天吃坏了肚子,上吐下泻,和人一样。我们将救心丹、保济丸、牛黄这些药物分别碾成粉末混在她最爱吃的鱼腩里面,都没有把她完全治好。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我们把大铁门关起来不让她吃去,但是她还是挣扎着从窗台跳出去。那时候我们确实没有想过把她带宠物医院什么的,后来我和一些相熟的医生聊起这些的时候他们都表示可能是中毒了。黑猫跳出窗台那一刻还回头看了看我们,那眼神看起来百感交集,也许她知道我们会照顾好她女儿也会照顾好留下的猫崽。大白则怀疑是被人抱走的,因为有好多次都有不同的路人甲乙丙丁带着赞许的眼光和啧啧的赞叹说这猫真漂亮。以至于某一天忽然才发现好几天没看见大白了,又好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了,我们终于确定大白终于失踪了。对于一只猫来说失踪是件大事,但在人的社会则不是。我们既没有张贴小广告也没有到处叫唤。我们只是觉得,猫生活久了,也许会厌倦这里或者那里的生活,她那么会换个地方生活,就好像人换工作一样。我倒是在生活区的另外一边好几次见到类似的猫,真的很像大白,后腿也是黑黑的像穿个小靴子。我试着叫唤她,她也会看着我。
臭臭是现在养的猫的名字,她是汶川大地震那天收养的,是我姐捡回来的。这个日子很特别,所以很好记。那天下很大的雨,我姐走在生活区的某条路上,听见她在叫唤,在树丛里抓了两次都没抓到,我姐后来说假如第三次还抓不到就算了,结果第三次伸手去抓就把臭臭抓回来了。可能是生活在肮脏的草丛里面也可能是冻坏了肺,这猫刚来我家的时候身上有一股臭味,而且特胆小,我妈帮她洗了两次澡还是有一股怪怪的臭味,洗完澡她就溜到客厅的长椅子下面不敢出来。臭臭的名字就这么叫开了。
假如你今天看到臭臭绝对不会想象到眼前这只毛色光滑、体态匀称的猫曾经差点就冻死在街头。臭臭也是条好猫。只是臭臭不爱洗澡,每次给她洗澡我们都要两个人动手,一个负责压着她另外一个负责给她搓,还得防着她冷不丁一口咬过来。臭臭不太好打架,每当外面有个风吹草动她多半赶紧跑回家。臭臭也生了不少的猫崽,在积累了足够的养猫经验之后我们终于晓得去找宠物医生,我们曾经试过让她做结扎手术,但宠物医生说她不足够强壮,怕她做手术之后挂掉,因为据说结扎手术会大量导致猫失血的。思量再三权衡利弊我们还是没敢给她做,现在她年纪渐渐大了生猫崽的次数也少了。
臭臭养久了就像人一样,你回家的时候她会跑到门口迎接你,大大的眼睛看着你,然后害羞地跑开;她口渴了会蹲在洗手间旁边等你走过的时候大声叫唤起来,你就知道该给她捎杯水了.......我曾经花了很大的功夫教她怎么手脚并用地爬铁丝网,先左脚踩稳,然后右手往下抓住铁丝网,再左手往下抓住铁丝网,再右脚往下移,如此循环反复。当我看到她像个小孩一样懂得从铁丝网手脚并用地一步步挪下来,而不是像别的猫那样“噔噔蹬”地掉下来,确实会有很大的满足感。臭臭是只聪明的猫,懂得在夜晚用爪子把纱窗拉开自己跳出去找乐子也懂得在冬天推开门进房间睡觉,只是到现在都还没有学会开门之后要晓得关门。
说真的,养了这么多年的猫,我们还是不懂区分名种猫和普通的家猫,出于经济和其它原因我也不曾给她们买过猫粮,我吃啥她们就吃啥当然蒸鱼是主粮偶尔也会有桂花鲈鱼之类的惊喜一下,我不会绑住她们来圈养,基本上每只猫都得到了充分的自治权,出入自由活动自由,实现了高度自治,有的人不喜欢猫,嫌脏,可以理解,真的,特别有时候在外面玩得一身泥一身尘土的时候会让你哭笑不得,也有的人嫌她们烦,发情的日子那从低声的呻吟到高昂的叫唤都让你无奈,但是当你看到她们静静地睡在桌面或者床边的椅子上的时候,看着那人工智能或者永远都模仿不出来的尾巴在一摇一摆,当你看到她们悠闲淡定地在阳光下舔毛清洁的时候,你真的会觉得全世界其实在猫的眼中也就那样,所有的烦恼都会慢慢消散。猫仿佛比我们更懂得生老病死,更能看穿这个世界。人类的世界或许竞争激烈,但猫的世界永远感觉平静。
这就是我养过的猫。
我记忆中的第一只猫是问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的人拿的。那时候我们还不懂给猫起个名字,我们就叫她大猫。现在想起来,可以叫她“五彩斑斓”。她是一只母猫,毛色很漂亮,不同颜色的毛,蓝的、黄的、绿的、黑的,还有很多各种颜色自然地混杂在一起,煞是好看,而且她两只眼珠是不同颜色的,其中一只是蓝色。我们也不像别的人家要养名种猫什么的,普通的家猫就好,而且是放养,猫会到处跑。
这只猫仿佛是上天安排一样来到了我们家。那时候我们家承包饭堂,餐饮业是一个起早摸黑的辛苦活,特别是在冬天,五点多天没亮就要爬起来确实是件苦差事。这只猫很懂事,如果哪天五点多还没有起来,她就会蹲在你床边大声叫唤,直到我们一家都起床了才会走开,好像她也懂得谋生的不易。
有一次我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发呆,忽然看到她一动不动蹲在草丛里,正好奇大猫在做什么,只见一瞬间她扑出去,那边草丛窜出一只鸟“忽”的飞了起来,大猫伸爪一抓,就差那么一点,两片羽毛飘落在空中。我后来才看清楚那两片羽毛是白鸽的羽毛,哟,那晚差点就有白鸽汤了。当然,那两只白鸽是二楼某户人家养的。那时候生活区的人不像现在,在走道或者楼道转角的地方养鸽子的、养兔子的都有。
时不时这只大猫就会在外面捉个鸟之类的,然后就叼回家。她也不吃,就是在那玩,那只鸟要逃走了,她就用猫爪抓一把,那鸟儿就“吱吱吱、唧唧叽”地叫起来,她又不抓了;当鸟儿又要飞的话,大猫又抓一把,如此反复,最后这只鸟儿就会被玩死了。这不是残忍,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则吧。有时候一觉睡醒,看到客厅一地的鸟毛,那不用说,多半在哪个角落或者鞋子里面就会找到一只鸟的尸体。
有时候大猫还会抓只老鼠回来,小时候写着写着作业,忽然大猫从外面跳到窗户上,瞪着大眼睛看着你,嘴里叼着只老鼠,通常都已经死了的老鼠,吓你一大跳。我一开始不明白为啥要这样做,后来长大了看了别的一些书本我才知道原来这是猫儿向你讨好的意思,比如她在地上打滚也是向你撒娇和讨好意思。那时候它把老鼠叼回来了,我们就赶紧把老鼠扫出去,用夹子把老鼠扔到垃圾桶,鼠疫可不是闹着玩的。老爸会在冰箱拿块鱼什么的扔给她,以示奖励吧。一般养了猫就不会再有老鼠进屋,附近的楼道也很少会看到老鼠的。
后来随着老爸职务晋升等原因,我们陆陆续续搬了好几次家。很多人都说猫是认地方的,不认人。记得第一次刚搬两房一厅的时候,我们还是找个三轮车把家具什么的拉过来,这猫儿就一直坐在三轮车那一堆家具上面,随我们一起到了新家。到了新家也不到处跑,就一直蹲在窗台上看着我们来来往往地忙碌。忽然到了晚上发现她不见了,我们都很着急,前前后后找了好几次都找不到,老爸忽然说好像看到她跑回去旧屋了。第二天一开门,看到这猫儿就乖乖地蹲在门口的台阶那里舔着自己的毛,正在清理毛发。我们心里都很高兴,一只猫养久了就好像一家人那样,忽然不见了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作为一只母猫她生养了很多猫崽,那个时候没有要带她去做结扎手术这个意识,生下来的猫崽又很多,养不了,所以生下的猫崽都会送给亲戚或者朋友。记得有一次没有人要小猫,我妈要把猫崽拿去买,那天她用个小的鸟笼装好猫崽就用单车搭着我出发了,不知怎么的,大猫知道了就一直跑着跟在我们后面,一直跑啊跑啊,跟到生活区的门口,一直看着我们出了大门。大猫没出过大门,不敢再跟着我们,就这样看着我们。我就坐在后座一直哭。我妈那天很高兴,因为外婆说猫崽很漂亮,一下子就卖光了。在我眼中这实在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还有些人是很可恶的,有一次听我妈说,我一个亲戚之前收养了一只我们给的小母猫崽,后来长大了怀孕了生下了好几只猫崽。有一天可能是嫌小猫崽叫得很烦,就随手拿起那个箱子把几只猫崽扔到旁边的一条臭水沟了,大猫赶紧扑进水里面去把猫崽叼起来。他在一旁哈哈大笑。我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对他再也没有什么好感了。也许是这件事情的原因,也许是我长大了,这几年我回去都没怎么和他们说话一家,打个招呼,嗯嗯几句就算了。我再也不会把猫崽给这些人。在我心目中,一个连猫儿不爱惜的人其实再怎么,也不会好到哪里。
后来承包饭堂越来越忙,还开了临街对外的小吃。我们也许真的是疏于照顾大猫了。那一天我记得很深刻,我放学回家打开门,闻到一股臭味,看到大猫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尾巴的毛都松散了,客厅有一些像是呕吐物,我就觉得大猫不对劲,心里又害怕。我不敢在家里待着,赶紧搬了小桌子在门口做作放业等老爸回来。老爸回来一看不对,赶紧把大猫处理了。那天我们一家都很低落,草草吃完饭就开始收拾。老爸舍不得把大猫扔掉,用报纸把她包好,找了一个小的工具箱将她装起来。我家门口有棵两米多高的、学名好像叫麒麟那样的仙人掌,我爸等到晚上的时候用铲挖了个坑,把大猫在树旁边。老爸很自责,说可能太忙了,两个店面两头跑,估计很多时候都忘记喂大猫,刚好她又生了猫崽,饿了她就自己跑去垃圾桶找吃的。估计把自己吃坏了。
大猫生的那窝小猫,我们用牛奶喂大了,舍不得扔掉也做不出那样的事情。我们后来养了其中一只黄色的公猫。三楼的一个奶奶刚好没有什么事情,就来我家天天给这窝猫崽喂牛奶,最后都把一窝小猫养活了。
我们依然没有为大黄猫起名,有时候就叫大黄猫或者大黄,比如有时候吃饭的时候会问一句,大黄猫呢?
作为一只公猫,必须承认大黄猫和大猫很不同。比如它很喜欢洗澡,这算是在猫中一个很优秀的习性。它也很喜欢夏天的时候和我一起在打地铺,额,猫本来就是打地铺的。有时候它会在你的课本走来走去,留下好几个梅花脚印,我一开始觉得书本上面说的梅花脚印可能是修辞手法,直到有一天它在我的试卷上走过去的时候我才惊喜地发现真的是梅花一样的脚印。
大黄最喜欢的事情是打架,估计附近的猫它全部交过手。胜负没有统计过,目测有胜有败,有时候看到它在舔毛的时候看到有一块秃了出来,就知道多半又和别的猫打架打输了,那一块秃了的就是被哪只猫咬掉了或者抓掉了,又或者哪一天发现它的毛打结了,多半是又跑到哪户人家偷吃然后被人家泼冷水。
有一次不知道怎么搞的他身上的毛一大块都卷起来了,后来一看才发现都是油污。大黄猫是没有办法把它舔开的,又心疼又无奈,也许是大黄猫自己跑到哪户人家偷吃,结果被人家泼了油,也有可能是跑去哪里耍又不知道碰到什么,只好拿个剪刀给它整块毛剪掉。大黄猫很听话地不动,让我剪完再出去。通常它会垂头丧气那么一会,睡个觉什么的又神气地跑出去了。
大黄猫最后是自己走掉的。听说猫年纪大了都会自己离开主人,那一次大黄猫好久都没有回来,我妈就按照民间的方法用一根红绳绑在筷子筒,结果真的第二天大黄猫就回来了。我妈见到它又生气又舍不得,大声喝骂它这段时间跑去哪里了,又从冰箱拿出鱼给它吃。这大黄一吃完就想跑,我妈就拿根绳子把它绑在椅子上,结果这货死命往外走,连椅子都拉倒了。客厅的椅子都是红木,这么厚重的椅子居然还绑不住它,都被它拉歪了,只好放它走。
有时候偶尔会在小区某个地方看到一些猫,很像大黄猫,就会学着以前的口吻叫它,这些猫也会定定地看着我。忽然想,哪怕大黄猫没有走,现在年龄也很大啦。
大黄走了好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养猫,心里觉得怪怪的。有段时间老爸当了名义上的总经理,带着一群人去清理招待所的仓库,发现有一只流浪的小黑猫,怪可怜的。老爸就把它收养了。
这黑猫怎么比喻呢?如果看过动画片《驯龙记》,那我觉得用里面的Night Fury形容她就好,黑色的毛发、强悍的战斗力还有温柔,呵呵,有点夸张了。这黑猫是条好猫,比如生了崽会让猫崽先吃完饭她才吃,她会在一旁看着小猫崽吃完,很有母爱。黑猫打架很厉害,她并不是一战成名,而是多次对生活区各条来自五湖四海而且胆敢在她视野范围内出现的公狗、母狗统统来者不惧惧者不来地主动出击并且坚决地追而逐之,久而久之,生活区的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一只好斗的母猫。
我亲眼看过一贵妇曾经牵着一条看起来有相当战斗力的田园犬(俗称土狗)出现在路口拐角的地方,结果这条狗挣脱狗绳的恐惧程度远超贵妇的想像,那条狗被追得失魂落魄地撒腿就跑,以至于后来再出现类似画面的时候个别贵妇企图以高音嗓门阻吓黑猫,我会不以为然地在心里暗自叹息一声,没用的,这条黑猫压根就不怕你的嗓门,然后看着那些每条狗基本都会毫不例外地挣脱手中的狗绳狼狈地逃命的情景。听说黑猫最远曾经将一条毛茸茸的狗一只追到生活区的大门口,离我家大概有四、五百米远,这对于一条过着平静主妇般生活的猫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远的距离了。这条黑猫来我家之后在我家门前遛狗的越来越少,以至于后来都没有人在我们这里遛狗了。生活区的人都知道了一个事实,这是只好猫,好斗且有母爱的猫。
Night Fury在《驯龙记》中的翻译叫做“夜煞”,是恐龙中最有战斗力的恐龙。黑猫当然没有恐龙那么厉害。呵呵。
猫生猫崽一般都会有三四只,有些民间谚语说的是“一龙二虎三猫四老鼠”。猫生小猫的时候我们都不会去打扰的,拿一个纸皮箱放在阳台或者房间的角落就好,通常她会叫唤大概一两个小时,也许会用一个晚上去生,等她生完了我们才去看。有一次我们惊讶地发现黑猫只生了一只小猫,白色毛色,有点黑斑点的猫。这只猫后来我们养了,倒不是因为民间的谚语。因为这只白猫真的很漂亮,用人的标准去形容她也许就是天生是个公主命,而且是天生美人胚的公主命。
这只白猫我们叫她大白。大白越大越漂亮。她的后腿刚好是黑色的,从后面看就好像穿了一双小靴子,走起路显得楚楚动人。大白很受欢迎,不管在我们家还是在猫世界里面,我曾见过最经典的画面是一共有九只公猫围成一个半圈仰望在窗台怡然自得地整理毛发的大白并且发出发情的叫唤,我刹那间觉得哪怕陈圆圆的魅力也不外如是。在猫世界里面大白确实成为了在我家附近当之无愧最受欢迎的母猫,在发情的夏夜里那此起彼伏的公猫发情叫声就是最好的明证,一开始我还会朝聚拢在窗台下面数只公猫泼冷水以求片刻的安宁,但时间一长我也就见怪不怪逆来顺受睁一只耳朵闭一只耳朵了。
大白的好斗程度绝对没有黑猫那么高,两母女一起外出打架也是黑猫在前白猫在后,而吃饭的时候顺序则刚好互换。以至于我爸有时候叹气说大白大白你这样可不行,打架你就殿后,吃饭你就冲锋在前,这可不行,上阵还需父子兵。我猜大白应该听不懂我爸的话,否则不会依然我行我素。
黑猫虽然声名在外但也绝非打片小区无敌手,她明显不是狼狗的对手,两母女加起来都不是。曾经有一富婆颇为挑衅地将一条大约有一米长的狼狗牵过来遛狗,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狗可能真的不会爬树,在短暂的搏击之后黑猫和大白一下子就窜到了门前的茉莉花树上起码两层楼高的位置躲避,居高临下地看着那地上条朝树上狂吠的大狼狗。动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也有相同之处,比如说恃强凌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那贵妇也颇为挑衅我投来了不友好的目光,在那一刻我故作镇定地暼了一眼贵妇与狗就继续看我的报纸,心中已经用不文明的语言问候她和她的狗数十遍。
黑猫后来也是自己走了,不知道哪一天吃坏了肚子,上吐下泻,和人一样。我们将救心丹、保济丸、牛黄这些药物分别碾成粉末混在她最爱吃的鱼腩里面,都没有把她完全治好。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我们把大铁门关起来不让她吃去,但是她还是挣扎着从窗台跳出去。那时候我们确实没有想过把她带宠物医院什么的,后来我和一些相熟的医生聊起这些的时候他们都表示可能是中毒了。黑猫跳出窗台那一刻还回头看了看我们,那眼神看起来百感交集,也许她知道我们会照顾好她女儿也会照顾好留下的猫崽。大白则怀疑是被人抱走的,因为有好多次都有不同的路人甲乙丙丁带着赞许的眼光和啧啧的赞叹说这猫真漂亮。以至于某一天忽然才发现好几天没看见大白了,又好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了,我们终于确定大白终于失踪了。对于一只猫来说失踪是件大事,但在人的社会则不是。我们既没有张贴小广告也没有到处叫唤。我们只是觉得,猫生活久了,也许会厌倦这里或者那里的生活,她那么会换个地方生活,就好像人换工作一样。我倒是在生活区的另外一边好几次见到类似的猫,真的很像大白,后腿也是黑黑的像穿个小靴子。我试着叫唤她,她也会看着我。
臭臭是现在养的猫的名字,她是汶川大地震那天收养的,是我姐捡回来的。这个日子很特别,所以很好记。那天下很大的雨,我姐走在生活区的某条路上,听见她在叫唤,在树丛里抓了两次都没抓到,我姐后来说假如第三次还抓不到就算了,结果第三次伸手去抓就把臭臭抓回来了。可能是生活在肮脏的草丛里面也可能是冻坏了肺,这猫刚来我家的时候身上有一股臭味,而且特胆小,我妈帮她洗了两次澡还是有一股怪怪的臭味,洗完澡她就溜到客厅的长椅子下面不敢出来。臭臭的名字就这么叫开了。
假如你今天看到臭臭绝对不会想象到眼前这只毛色光滑、体态匀称的猫曾经差点就冻死在街头。臭臭也是条好猫。只是臭臭不爱洗澡,每次给她洗澡我们都要两个人动手,一个负责压着她另外一个负责给她搓,还得防着她冷不丁一口咬过来。臭臭不太好打架,每当外面有个风吹草动她多半赶紧跑回家。臭臭也生了不少的猫崽,在积累了足够的养猫经验之后我们终于晓得去找宠物医生,我们曾经试过让她做结扎手术,但宠物医生说她不足够强壮,怕她做手术之后挂掉,因为据说结扎手术会大量导致猫失血的。思量再三权衡利弊我们还是没敢给她做,现在她年纪渐渐大了生猫崽的次数也少了。
臭臭养久了就像人一样,你回家的时候她会跑到门口迎接你,大大的眼睛看着你,然后害羞地跑开;她口渴了会蹲在洗手间旁边等你走过的时候大声叫唤起来,你就知道该给她捎杯水了.......我曾经花了很大的功夫教她怎么手脚并用地爬铁丝网,先左脚踩稳,然后右手往下抓住铁丝网,再左手往下抓住铁丝网,再右脚往下移,如此循环反复。当我看到她像个小孩一样懂得从铁丝网手脚并用地一步步挪下来,而不是像别的猫那样“噔噔蹬”地掉下来,确实会有很大的满足感。臭臭是只聪明的猫,懂得在夜晚用爪子把纱窗拉开自己跳出去找乐子也懂得在冬天推开门进房间睡觉,只是到现在都还没有学会开门之后要晓得关门。
说真的,养了这么多年的猫,我们还是不懂区分名种猫和普通的家猫,出于经济和其它原因我也不曾给她们买过猫粮,我吃啥她们就吃啥当然蒸鱼是主粮偶尔也会有桂花鲈鱼之类的惊喜一下,我不会绑住她们来圈养,基本上每只猫都得到了充分的自治权,出入自由活动自由,实现了高度自治,有的人不喜欢猫,嫌脏,可以理解,真的,特别有时候在外面玩得一身泥一身尘土的时候会让你哭笑不得,也有的人嫌她们烦,发情的日子那从低声的呻吟到高昂的叫唤都让你无奈,但是当你看到她们静静地睡在桌面或者床边的椅子上的时候,看着那人工智能或者永远都模仿不出来的尾巴在一摇一摆,当你看到她们悠闲淡定地在阳光下舔毛清洁的时候,你真的会觉得全世界其实在猫的眼中也就那样,所有的烦恼都会慢慢消散。猫仿佛比我们更懂得生老病死,更能看穿这个世界。人类的世界或许竞争激烈,但猫的世界永远感觉平静。
这就是我养过的猫。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