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netscreen 邓峰
邓峰,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和美国南加州大学计算机工程学硕士学位,拥有三项美国专利。1997年,邓峰及其团队成立了NetScreen公司,并使之成为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设备供应商,邓峰也因此荣获了全美极富声望的“2002年美国北加州科技企业家年度奖”。
一本书改变了命运
做为一家市值15亿美元上市公司的创始人,邓峰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让人目眩。但是让邓峰引以为豪的并不是创立NetScreen公司,而是他在清华大学求学的经历。邓峰说,自己一生中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在清华读书。
1986年大学毕业前夕,对硅谷似懂非懂、不知“美国北加州科技企业家年度奖”为何物的邓峰偶然拿到了一本介绍硅谷创业的书,书中介绍了惠普、苹果、Oracle、思科等大牌公司的创业历程。邓峰顾不上吃饭、睡觉,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从那时起,创业的梦想种在了邓峰心里。事实上,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邓峰一直都在寻找创业的机会,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NetScreen只是尝试成功的一个。非常巧合的是,1986年正是“美国北加州科技企业家年度奖”设立的第一年。谁成想,16年后的邓峰便和NetScreen的另一创始人柯岩(邓峰在清华大学同宿舍的舍友)获得了这项大奖。邓峰回忆说,是那本好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学生时期的邓峰并不“循规蹈矩”,那时的他就搞起了科技咨询,当起了科技个体户。1988年,已经在清华读研究生的他在校园里租了三间房,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带领着一帮学生,当起了小老板。他在中关村接到各种各样的项目,带领学生一起攻克,很快就小有名气。当时邓峰还领导着清华大学的电子学会,在全国第一届挑战杯中获奖的清华项目全部出自电子学会。当年动手做实验的经历培养了邓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他在美国硅谷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研究生毕业后的邓峰很快就在先锋公司找到了位置,准备大干一场。那时的他并不准备出国,他觉得当时正是创业的好时机。即使后来因为女友的原因决定出国他也是想着学习两年后再回国创业。
海外创业成功
出国后,创业的梦想不时地浮上邓峰心头,此时的他已经在英特尔公司过着“金白领”的生活了。邓峰是那种将“长期的宏伟目标”和“当前的脚踏实地”结合得很好的人。在英特尔期间,邓峰开始认真学习大公司的管理体制。这让他受益匪浅。
当时英特尔已经认识到网络安全将是影响未来网络应用的重大问题,但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竟然有英特尔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件事本身引起了邓峰的注意。他开始与好友们商议成立安全公司的事情。这时邓峰已经在英特尔公司工作了四年,按照英特尔的惯例,工作五年,员工将获得一大笔期权。一边是大把大把的股票、期权和垂手可得的安逸生活,一边是不可预知的创业艰辛,而此时邓峰需要供养一幢房子、一个孩子和一个读书的妻子。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做法,先不辞职。
邓峰等人对网络安全的设想很快被一位投资中间人看好,但却迟迟没有回应。半年后,邓峰发现这个中间人已经自己成立了一家安全公司并获得了风险投资,后来这家公司被北电网络收购了。这成为邓峰创业历程中的一个插曲,并最终促使邓峰等三人下定决心辞职创业。
这段插曲也让邓峰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从别人那里掏钱,首先得自己掏钱。离开英特尔后,他向朋友借了一笔钱,投身到新公司的经营当中。两周后,NetScreen拿到了1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三个月后,又拿到了100万美元。给NetScreen出资的都是当年投资思科、苹果、雅虎、Oracle的风险投资商。邓锋等人最初的想法是把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就卖掉,这样后半辈子就衣食无忧了。可NetScreen公司显示的强劲发展势头让邓峰感到意外。ASIC安全芯片与生俱来的速度和效率使NetScreen公司的产品很快就在全球打开了局面,并成为新一代防火墙的标志。邓峰本人也一举拿下有关芯片设计方面的三项专利。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NetScreen已经拥有500多员工,开发了16个产品,在全球设有30个销售办事处,在90多个国家中拥有25万多用户,在全球安全市场中位列思科、Check Point之后,居第三位。
对于NetScreen的成功,邓峰总结为三点:良好的管理团队、良好的执行能力和良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邓峰认为做企业与做人有很大关系,做人需要诚信,做企业更需要诚信,诚信就是确实解决用户的需求问题,NetScreen的成功离不开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
今天的邓峰获得了成功,他十分怀念清华校园八人一间的学生宿舍和与书为伴的青春时光。近日,他专程来到清华大学,捐赠自己公司生产的NetScreen-5200安全设备,以这种独特方式回报哺育自己成材的母校,同时以解自己的“清华情结”。
一本书改变了命运
做为一家市值15亿美元上市公司的创始人,邓峰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让人目眩。但是让邓峰引以为豪的并不是创立NetScreen公司,而是他在清华大学求学的经历。邓峰说,自己一生中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在清华读书。
1986年大学毕业前夕,对硅谷似懂非懂、不知“美国北加州科技企业家年度奖”为何物的邓峰偶然拿到了一本介绍硅谷创业的书,书中介绍了惠普、苹果、Oracle、思科等大牌公司的创业历程。邓峰顾不上吃饭、睡觉,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从那时起,创业的梦想种在了邓峰心里。事实上,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邓峰一直都在寻找创业的机会,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NetScreen只是尝试成功的一个。非常巧合的是,1986年正是“美国北加州科技企业家年度奖”设立的第一年。谁成想,16年后的邓峰便和NetScreen的另一创始人柯岩(邓峰在清华大学同宿舍的舍友)获得了这项大奖。邓峰回忆说,是那本好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学生时期的邓峰并不“循规蹈矩”,那时的他就搞起了科技咨询,当起了科技个体户。1988年,已经在清华读研究生的他在校园里租了三间房,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带领着一帮学生,当起了小老板。他在中关村接到各种各样的项目,带领学生一起攻克,很快就小有名气。当时邓峰还领导着清华大学的电子学会,在全国第一届挑战杯中获奖的清华项目全部出自电子学会。当年动手做实验的经历培养了邓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他在美国硅谷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研究生毕业后的邓峰很快就在先锋公司找到了位置,准备大干一场。那时的他并不准备出国,他觉得当时正是创业的好时机。即使后来因为女友的原因决定出国他也是想着学习两年后再回国创业。
海外创业成功
出国后,创业的梦想不时地浮上邓峰心头,此时的他已经在英特尔公司过着“金白领”的生活了。邓峰是那种将“长期的宏伟目标”和“当前的脚踏实地”结合得很好的人。在英特尔期间,邓峰开始认真学习大公司的管理体制。这让他受益匪浅。
当时英特尔已经认识到网络安全将是影响未来网络应用的重大问题,但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竟然有英特尔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件事本身引起了邓峰的注意。他开始与好友们商议成立安全公司的事情。这时邓峰已经在英特尔公司工作了四年,按照英特尔的惯例,工作五年,员工将获得一大笔期权。一边是大把大把的股票、期权和垂手可得的安逸生活,一边是不可预知的创业艰辛,而此时邓峰需要供养一幢房子、一个孩子和一个读书的妻子。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做法,先不辞职。
邓峰等人对网络安全的设想很快被一位投资中间人看好,但却迟迟没有回应。半年后,邓峰发现这个中间人已经自己成立了一家安全公司并获得了风险投资,后来这家公司被北电网络收购了。这成为邓峰创业历程中的一个插曲,并最终促使邓峰等三人下定决心辞职创业。
这段插曲也让邓峰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从别人那里掏钱,首先得自己掏钱。离开英特尔后,他向朋友借了一笔钱,投身到新公司的经营当中。两周后,NetScreen拿到了1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三个月后,又拿到了100万美元。给NetScreen出资的都是当年投资思科、苹果、雅虎、Oracle的风险投资商。邓锋等人最初的想法是把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就卖掉,这样后半辈子就衣食无忧了。可NetScreen公司显示的强劲发展势头让邓峰感到意外。ASIC安全芯片与生俱来的速度和效率使NetScreen公司的产品很快就在全球打开了局面,并成为新一代防火墙的标志。邓峰本人也一举拿下有关芯片设计方面的三项专利。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NetScreen已经拥有500多员工,开发了16个产品,在全球设有30个销售办事处,在90多个国家中拥有25万多用户,在全球安全市场中位列思科、Check Point之后,居第三位。
对于NetScreen的成功,邓峰总结为三点:良好的管理团队、良好的执行能力和良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邓峰认为做企业与做人有很大关系,做人需要诚信,做企业更需要诚信,诚信就是确实解决用户的需求问题,NetScreen的成功离不开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
今天的邓峰获得了成功,他十分怀念清华校园八人一间的学生宿舍和与书为伴的青春时光。近日,他专程来到清华大学,捐赠自己公司生产的NetScreen-5200安全设备,以这种独特方式回报哺育自己成材的母校,同时以解自己的“清华情结”。
-
Gold_Sach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02 19:49:11
-
halgp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02 16: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