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托马斯: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玄学诗人
![]() |
R.S.托马斯 |
本雅明曾经将波德莱尔称为“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这个称呼里有两种潜在的意义:其一,本雅明接受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发达资本主义时代即将没落,因此波德莱尔的抒情不是“一见钟情的欢愉”而是“最后一瞥之恋”;其二是说诗人的现代性,他对现代社会的观察是新颖的但又始终存在一种强烈的疏离感,他们是致力于用“最新颖的技艺呈现最古老的事物”。把 R.S.托马斯称为“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玄学诗人”也取样上述两种涵义,而其中“抒情”和“玄学”的不同既对应于他们的身份“世俗和宗教”的区别,也对应于他们居住的环境“繁华大都市巴黎和清苦的威尔士乡村”之间区别。
诗人 R.S.托马斯曾经在威尔士多座乡村教堂做牧师直至退休。他 1913年生于威尔士首府加的夫,父母皆是威尔士人,大学毕业后与一位画家女士结为夫妻并育有一子, 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逝世于 2000年。他生前很少接受采访,退休后又隐居到人迹稀少的萨恩山庄。据说他一向满足于收入拮据的生活,家里唯一可以称得上现代化家庭用品的是一台吸尘器,而且还因为太吵被搁到一旁。他早年在布道时常将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称为魔鬼的诱饵。
他最早的一些诗写的都是威尔士乡村的生活,而且常常将自己置入一个戏剧化的情景之中。一位在路边种甜菜的威尔士农民曾经带给他极大的震动:
“埃古·普里瑟赫,就叫他这个名字吧,
不过是个威尔士荒山中的普通人
……记住他吧,
因为他也是战争的胜利者,
奇妙的星空下不朽如一棵树。 (《一个农民》)”
在《亲缘》中,他更直接将牧师生活与农夫生活建立起最亲密的联系,认为:
“从教育、社会等级或信条来看,
有什么能表明你的基本需求
比他还少?大地就是他的教堂……”
R.S.托马斯真诚地认为物质需求被减至最少的生活才是一种高贵的生活。他的诗也追求朴素、明晰,“用词精确如干净的溪流”(《奴隶》)。他眼里的英雄则是:
”仔细看这个人:苍老胜过那棵树,
……看他的眼睛,像雨一样无色,
却冷峻清澈,结着岁月的痛苦。”(《人与树》)
上述一切都表明托马斯与现代社会之间巨大的疏离感,不过他的诗却是真正的现代诗。
现代诗的出现首先得益于现代诗评对诗艺的艰苦剖析。接受过诗艺启蒙的现代诗人与古典诗人的区别就是他们的自我意识更为强烈,更明白自己遵从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作诗法。他们会追求那种与自己个性最相符的诗艺,并将其推到极至。 R.S.托马斯一开始写的是素朴的乡村抒情诗,同时也尝试过意象诗、戏剧诗和史诗。特别是史诗。他的诗集里有各类史诗,其中涉及:威尔士民族史、英国诗史、哲学史、人类史、基督教史、美术史、近代史等等。这些史诗短小精悍,但是完全能够体现诗人深邃的史学目光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写史诗的技艺也为他最终成为最卓越的现代玄学诗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玄学诗从古就有,但一向受人轻视,直到英国大诗人 T.S.艾略特的推介而一跃成为英诗的主流。在那篇著名的《玄学派诗人》中, T.S.艾略特将其手法定义为:扩大一个修辞格(明喻、暗喻、拟人、象征等等),使之达到一个机智能够构想的最大范围。针对英国文豪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对玄学诗人的批评:“他们把最不伦不类的思想勉强地结合在一起。”艾略特进一步提出:“一首卓越的玄学诗就是以高明的手法将诗中的感情和思想组合成一个统一体的诗。”
以艾略特的目光来鉴定, R.S.托马斯晚期大部分的诗无疑属于最卓越的玄学诗。特别是他将自己愤世嫉俗的感情揉进对《圣经》典故和人类历史之中的时候。比如晚期诗作《阿法龙》,在这首诗里,诗人将威尔士的阿法龙岛比作人类始祖亚当的另一个王国,将圣经中的几个典故与现代生活密切对照。“对照”也是他诗里最常用的、尽可能作最大扩展的修辞格式,诗的最后几行写道:
“……如今的世界
振荡于美元
和日元之间,而我们的流动资金
是无形的。我们
继续和年轻的大卫
保持联系,从自己的
语言小溪中拾起
一个词,光滑如
一颗鹅卵石,击倒
那个支票巨人。”
《圣经》里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的故事,在此就变成了诗人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交锋。
从中可以看到,正是因为他早年从史诗中训练出来的那种深远凝练的目光,才使他的想象力,能够将一个比喻扩展到足以贯彻任何一种诗意的地步,从而为他的玄学诗打造了坚实的基础。而现代玄学诗又因他缄默朴素的生活和执拗怪异的性格发展出一种冷峻的风格,大大丰富了玄学诗的内涵。玄学诗可以甜蜜的,也可以是厚重的,也可以是锋利的。
![]() |
本雅明 |
R.S.托马斯是一位牧师,一位地地道道的宗教诗人,但是他的智慧并不受限于古老宗教智慧。在诗中可以看到他对上帝有自己的看法,很多地方不同于《圣经》,而与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相似,即自然神论。上帝仅制订规则,并精于计算。万物皆依上帝之意运转,上帝却隐藏于一切事物表象的背后,无人能够触及。在他的诗里可以分辨出最基本的四种智慧。
其一是已经上升为一种信念的大智慧:时间会给出所有答案(其实这就是历史学家的智慧,它让人坦然接受世事的变迁)。这也是他多首诗的主题,并常常以“等待”“缄默”两个词来呈现。
其二属于一种不可知论:真理存在于事物表象之后,因而很多事件的结果并不受可观察到的规则制约。真理的神秘无法破解只可敬畏。这种智慧常常表现在那些有“内在”“镜子”等词语的诗中。以这种“不可知论”来反击现代科学之狂妄是托马斯终生不懈的主题之一。
其三是从生活点滴中获得的格言警句,这在他的诗中特别多。比如“应寻求一个天真快乐的状态,而非一个天真快乐的去处。”或者“我们总是向生者询问逝者才知道的答案,因为他们有着无穷无尽的时间。”等等。
其四:是那些完全出人意料的比喻、象征、对照等,上面说过,他不仅能出人意料的找到它们,而且可以将其扩展到惊人的地步。使世界在读者眼中呈现完全新奇的意象——这也是玄学诗的力量所在。
当然不能把 R.S.托马斯仅仅看作是一位玄学诗人,他的诗集其实更像是一个现代诗的繁华枢纽。英国诗人阿尔·阿尔瓦雷茨总结说:“他很神奇,非常单纯,非常尖锐,但这些尖锐的观点又非常美妙,鲜少人说过。他十分坚定,一个非常高明的诗人,绝对独立于世,出格但又有真正的个性。这无关于大诗人和小诗人的评价。只关于一个人,他完全遵从自己的原则,而又达至非常完美的境界。”这个评价十分中肯。
-
大鱼咬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8-13 08:56:00
-
magnu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8-02 05:26:01
-
Cosmo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8-01 22:20:46
-
云田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4-23 18:59:40
-
Wuli奥古斯都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0-27 16:30:52
-
Jann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9-23 23:50:30
-
思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9-17 00:27:26
-
萧史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9-16 14:32:06
-
Rhiannon.Z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9-16 05:38:01
-
驢驢驢驢驢驢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9-11 15:53:00
-
麦扣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5-14 14:06:13
-
#流氓书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1-23 19:59:06
-
麻杆妥妥的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1-11 08:24:19
-
漠小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1-11 00:08:35
-
飞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2-11 13:55:07
-
孤独的寐释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2-06 18:37:31
-
艾小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2-06 18:32:36
NULLAND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生活中并不存在守望者 (21人喜欢)
- 2024 年终总结 | 书和电影 (7人喜欢)
- 《商贩》| 【英】A·E·科伯德短篇小说推荐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