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原作】 苏巴朗《静物》及其他Ⅱ
![]() |
5
在《葡萄牙的圣伊莎贝尔》中,衣妆和手中的花朵,都用了非常逼真的手法来刻画。但这幅画的特异之处在于,一旦涉及圣伊莎贝尔这个“人物”,表现手法就完全不同了。一种富有体积感的表面光滑的平涂手法,代替了细密的刻画和富有质感的浮雕效果,以至于看上去与其说是人物,不如说更像是个木偶。苏巴朗在这幅画中强调的,显然不是一般肖像画着力表现的人物丰富的表情和心理,而毋宁说是人作为一种存在之物的静穆之在。说它是肖像画或者人物画,不如说它是扩展了范围的静物画,即把人作为静物来表现,强调这个人的存在的稳固和不可侵犯、不可动摇。
如果我们退后几步来看这幅画的整体,就会发现,华丽的衣妆显得非常“外在”,就像套在木偶上的仅起到装饰作用的道具服装(“人体他依据记忆来画,但教服他把它们垂挂在玩偶身上。”——苏巴朗的同时代人这样说);画面的真正中心是衣服里面的极具物体感的身体,它在衣服底下,借助衣服,撑起了一个稳固的三角锥体。是的,这幅画的主体其实就是一个屹立不倒的圆锥体,唯其如此,伊莎贝尔前面的那个“圣”字才得到了最直观的表现。
我们可以摘引一段胡安.J.鲁纳为这幅画写的解说词,以了解一点历史背景:
“这位公主1271年出生于阿拉贡,是‘伟大的斐德罗三世’的女儿,‘征服者’海梅尔的孙女,1293年她与葡萄牙国王迪奥尼西奥完婚,成了葡萄牙的王后……她过着极其虔诚的基督徒生活,宅心仁厚,隐忍奉献。1325年丈夫去世后,她进入科因布拉的修道院出家修行,直至1336年去世。”
这位葡萄牙王后以乐善好施著称,据说她把自己财产中的很大一部分赠与了穷人,为了瞒过专制傲慢的国王丈夫,她甚至要把那些慈善捐赠藏在衣裙里,而国王则会对她“搜身”检查。了解这个背景,可以令我们看画时充分感受到那些华丽衣裙(以及衣裙中可能藏着的钱物)对于王后来说完完全全的外在性——苏巴朗在这一点上的构思及其达到的效果,简直妙不可言。而与这外在性相对的,是王后内在“本身”因成圣而表现出的永恒性。没有指缝的右手,引导我们去看所有那些暴露在衣裙之外的王后的“真身”——它在王后所秉承的神圣之光的照射下,已经开始蜕去肉体凡胎的各种细节,而融入到永恒的存在之物即上帝之中——这又一次把我们带回到苏巴朗静物画的神圣品质;上帝是不可见的,更不可画,但上帝通过将其光芒洒向存在之物,并由苏巴朗这样的画家来加以表现,而得以间接地、但却是极为直观地向世人显现。
让我们再回到一个细节。圣伊莎贝尔手中有一束玫瑰花。据说国王在对王后“搜身”时,只找到一束玫瑰花。这近乎是一项神迹,因为带了那么多钱物,正常情况下国王是不可能搜不出来的。然而上帝成全了王后的虔诚,用一束玫瑰花实现了“障眼法”。苏巴朗用逼真的色彩堆叠来精细地刻画这束玫瑰花,因为它是国王眼中之物,代表了国王只能见到俗物之外形,而握着这支玫瑰花的手,王后的手,却指向神迹的本源,那永恒的存在。只有这样一只没有指缝的超凡脱俗的手,才有能力引导神迹降临,蒙蔽恺撒的眼,而将福祉施与世人。
在这个意义上,我同意鲁纳颇有些匆忙地得出的结论:
“这幅油画从它的主题上来讲,是苏巴朗众多描绘基督教圣女作品中的一幅,而它也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宗教画像,好似就在某间教堂里公开陈列,抑或就是一幅‘神像’……”
6
苏巴朗乃是在近乎静止(“静物”)中制造动态与过程的大师。他不动声色地在看似完全静止与孤立的事物之间生产出细微的差异和对立,从而让这些静止与孤立的事物因其静止与孤立的韵律而形成一种完全内在的运动,这运动的“目的”,正是引导观画者进入神圣之境。
在《葡萄牙的圣伊莎贝尔》中,你的视线始终被牵引着,从世俗迈向神圣:你首先看到的一定是大面积的华丽衣裙,橙色的披风被从背后扯到身前,呈一个短头的“Z”,或是一匹马的形状;而配有黄金宝石饰带和红色袖箍的墨绿色上衣,下摆又有一部分盖在披风上,像是马鞍;扯着披风的手,同时也握着玫瑰花,这样你的视线被自然地从衣裙引向具有强烈浮雕感的花束;然后你就会注意到那只握着花束的没有指缝的手,这只平涂的相当“超现实”的手,与极其逼真的花束之间产生强烈的对比,同时,手的肤色又自然引导你的视线移向同样颜色的脖颈和脸部;圣伊莎贝尔坚定、安谧、虔敬的神情,为其神圣的品质加上了最后的注解。
房龙在谈及苏巴朗时曾说:
“与委拉斯凯兹步入宫廷不同,苏巴朗一生主要为基督教教会及其各大修会服务。即使在17世纪,面对宗教题材仍然是时代和国情对所有西班牙艺术家的共同要求——极少数人如在宫廷效力的委拉斯凯兹不在此列。苏巴朗在新时代的宗教画上达到了无人可及的最高境界;他和比他小一岁的挚友委拉斯凯兹,是‘黄金世纪’伟大成就最有代表性的两位巨星。他在艺术创作中,无意把全部精力放到讲述宗教故事上,也不想津津乐道于对可见世界作形而下描绘,而是尽一切努力揭示信仰世界里的神圣和圣徒的灵魂。作为17世纪的画家,他无疑乐于采用自然写实的画法,而且精益求精。但是他的目的是更有效地使信仰具有崇高肃穆的形象,使神秘可以从具体去真切感知,使我们能够以目代耳陶醉于缥缈的天国仙乐。总之,他凭借天生的悟性,通过练就的本领,进入而且传达出他所向往的宁静深邃的纯真境界,这是他的艺术创作的灵魂所在,是使我们为之动容、为之倾倒的根本。那种明净的神秘,那种彻悟的境界,借助画面,净化我们的灵魂……”(《艺术》,房龙著,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lanrenfei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大厚宝典睡觉法
- 半夜里突发奇想,跟gpt聊了聊某种不太可能的可能。。。 (1人喜欢)
- 烧死圣诞老人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