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过精致
刚刚看了从豆瓣连接过来的一个豆友的博客 (http://mado1983.blog.163.com),日志《有没有可能,过一种更精致的生活》,突然对收拾屋子这个事情特别有感悟,趁机写下这些文字,作为我在这个自由自在的年纪,有大把大把闲暇时间的感想纪念。 说实话看完这篇,我立马起身收拾了一番眼前的桌子(正好是下班后在屋里),酒精消毒,归置桌上盒里不常用的物品,将常看的书立起来等。几天不擦就落灰,窗子多少是漏风的,作为职工宿舍,我已经把这个小屋子装扮成了家,我一直以为,无论住在哪儿,都应该精心的去照料,远离sweet home,这里就是家。不厌其烦的每两三天都用消毒水刷洗脸盆和马桶,更是见不得桌上柜上的灰尘,别提吃完饭剩下的脏碗。 我想,如果连这20多平米的小宿舍都收拾不干净,以后如何担负得起100多平米大房子女主人的重任,加上家庭孩子老人一堆事,岂不成了catastrophe。收拾整理也是一种习惯问题,所以,各位,什么时候用主观开始控制自己养成好习惯都不晚。 我总是追求下班后踏进屋子的一瞬间,那种温馨的感觉。“让家人回家时能有一股砰然心动的感觉,多么微小的事情,却又多么的意义深远!” 回想起来,大学也是,见不得宿舍乱,舍友的桌子、床我管不着,但是地是每一两天一定要拖的。拖把洗干净把地抹干净开门窗通风,无论室友们都在或回家,都是一样的,心情舒畅!也从没计较过谁打扫谁不打扫一事,觉得只要大家都心情舒畅就好了!好在舍友们都是性格差不太多的可以合得来的姑娘们,实在脏的也都自己默默搬走。果然应验了物以类聚一说。 博文里作者小瑶的父母都有比较严重的洁癖。我父母并不洁癖,家里也会有乱的时候,相比我还有轻微洁癖,看不下去便起身去收拾。但是跟妈妈比起来,我貌似更“注重表面功夫”,大致看起来整齐干净,我心理就会舒服许多。这个起身收拾无非是把桌上多余的东西找对它自己的地方放回去,没有归属地的东西给它们安置一个新窝,擦表面灰尘之类而已。但妈妈是那种特别注重细节的人,她平时很懒,用她的话说“要打扫就打扫细致咯,不喜欢表面功夫。” 说的就好像平时都不需要打扫,只要大扫除的认真就可以了似的。然后全家大动员大扫除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使唤爸爸使唤我干这干那,并且还嫌弃我做的不细致,小角落什么的她非要亲自来,一天两天下来把自己弄的累的够呛,连做饭的劲儿都没了。这种时候我便抱怨,如果你平时都有收拾,就不会大扫除的累的半死。有时候我就想我是不是她的孩子,我比较提倡长时间来一次彻底的打扫,经常来小打扫。又或许是那时候小,无法理解支撑起一个家,除了打扫收拾还有更多的烦心事要处理,平时就“顾不上”了。听起来我们好像各有各的理。 直到今年看到推荐的书:近藤麻理惠的《砰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开篇的那句“清除家中的杂物,心就会随之开阔,置顶的乌云也会随之消散,因为你对房子好,房子也会对你好,你替房子好,房子也会替你的身心灵排毒”实在太符合我的心境。我才明白,原来我那套收拾法子也不仅仅是“注重表面功夫”,且不说这本书中那套按照顺序分类整理法,光是我的“把表面看上去不用的东西藏到柜子或者抽屉,总之放进它原来该在的位置就不会显得乱七八糟”就应了书中的“擅长收纳”,而这离真正的“整理”还差的很远。(扯远了,感兴趣的小伙伴请阅读《砰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说起来很简单,“日常整理”就是给所有的物品定位,用完一件物品立即放回原位,让屋里一直保持在整理好的状态,大家养成这个习惯,就会打心底不让房间回到凌乱的样子。 说起收纳,妈妈是擅长收纳的人,而应了书中说的,这种人愈是容易堆东西。不舍得丢弃,成为收纳的俘虏,爸爸和我常常调侃妈妈是“收破烂”。所以多少受妈妈的影响和这本书的影响,我也学会了“扔东西”(说到这里又有一本书叫《丢弃的艺术》)。只留下让自己心动的东西,其他的统统扔掉。不要说我浪费,你好好想想,有多少东西是你存了很久,在家中角落落灰默默的一言不发,而最终,你把它们收拾出来的时候还是扔了。所以,一件早晚的事情,还不如早早做了,腾出更多的SPACE。不扔也可以,你送人寄灾区,各种法子都可以,就是不要让没用的东西出现在家里,否则不就不精致了! 来说说洗碗这件事。老实说,我们家的碗大部分情况下是爸爸洗,也一直为这件事骄傲,爸爸愿意分享更多的家务只能说明他爱这个家。(这一点在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两性地位来讲是有一点奇怪,但我一直以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提高,该改变了,女人该争取更多的地位,男人该分担更多的家务。再自豪的提一句父母以及我身边很多爸爸朋友都是这种”分担型“,没人会觉得丢人,反而觉得你们更CIVILISED。哈哈再扯这个可能会引起公愤了,这是另一场战争。) 我也用这一点说服自己的另一半,但是不能照搬我家的情形。因为确实有一些我不喜欢的,比如家里请客了,爸爸妈妈招待完客人,半夜了都累的不行直接睡了,第二天碗池盒客厅那个就没法看了。看到这一幕我一般是没有心情进厨房的,看到成堆的碗筷,整个人都不好了。从上中学起,如果第二天我不上学,我会默默洗掉所有的碗,桌子擦净地扫净再睡。起码给第二天早上起来准备早餐的人(通常是爸爸)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所以我的理念就是,再晚再累也收拾完再睡,因为两个人如果分担着做,根本不是事儿,只要俩人的劲儿往一处使。已经这么累了,再累一点点又何妨。比起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乱糟糟的屋子,这算什么呢。因为我太注重醒来那种清新的感觉了,新的一天,一切都应该是干净彻底的,一切都是重新弄脏再清洗的过程,而不是一大早就收拾烂摊子。以至于在这边,有时周末自己做饭,饭后瞌睡来的还真是快呢,但是午睡也不是睡觉么,睡觉醒来要看到整齐的屋子才有够清新。 不过对于这一点,还有待生活的考验,因为老实说,我还没有体验真正的持家生活,也许有一天我累到倒头就睡就推翻了自己的这番言论。但是我依然相信,从一开始给自己给家人灌输这样的思想,养成习惯,便会一直按照正确的路子走下去。 文章题为把生活过精致,但关于精致讲的比较少了。但我想,平时注重细节,就是一种精致,其他的精致都会在每个人的各个方面显现。

2019.2.6 看到很多赞,也有评论里的批评,时隔五年再回头看自己的日志,虽然照片里的海外职工宿舍的书桌看起来很普通,但我依然感谢自己当时遇到的那本好书——《让人砰然心动的整理法则》。如今已是二胎妈的我,还是在奉行自己提倡的“为了第二天起床后的好心情”, 晚上孩子们睡了之后还会爬起来收拾玩具收拾厨房,再累也要坚持做面膜。
还有个好物最近入手,推荐给大家——扫拖一体机器人。很智能,适合木地板和瓷砖家,确实比人打扫的干净的多了多了。
-
一汀烟雨杏花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8-26 12:41:54
-
吃饭的猫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8-21 08:59:14
-
月薪大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8-16 16:10:15
-
妍蛋儿同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2-22 22:57:20
-
小女子阿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1-04 10:39:35
-
a ji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0-11 21:05:43
-
安娜end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0-08 19:09:39
-
张玮~(๑• . •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0-07 08:28:12
-
寂地行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0-04 12:26:27
-
miey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0-03 22:13:43
-
阳光如此绚烂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0-03 10:42:51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0-02 09:45:08
-
王焓123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9-24 18:36:52
-
何处不失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9-24 16:21:46
-
北回归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9-24 10:10:33